公園簡介

建設背景

是晉國晚期的宗廟建築群遺址。廟寢遺址公園占地42畝,為了充分展示晉文化的內容,在公園的綠地和硬鋪裝間點綴著侯馬出土的晉國文物圖案。如:“空首布”、“盟書”、“銅器”等。在公園大型建築基址上,修建了一周展示晉文化典故的石刻圍欄。廟寢遺址公園已成為人民淺識晉國歷史,領略晉文化的一處人文景觀。同時,它是我省唯一的一處以保護地下文物為主的遺址公園。
詳細信息

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拉動了以晉國新田文化為核心的文化事業的全面繁榮。從2006年首屆文化節以來,晉文公雕塑、晉國博物館、晉國寶鼎、廟寢遺址公園、鑄銅遺址公園、古玩市場、台駘廟千畝蓮池、香邑湖風景區、溫泉度假村、澮河灘3000畝森林公園綠化等已建和在建的文化旅遊項目成為侯馬人保護文化、傳承文化、品味文化、發展文化的基地。《左傳》所記載的“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澮以流其惡,且民從教,十世之利”的地理優勢和人文優勢在新世紀得到了恢復、創新和發展。侯馬市的節慶文化、廣場文化、社區文化、農村文化、企業文化、周末文化、消夏文化、校園文化、家庭文化等各種系列的民眾性文化活動廣泛開展,活躍了城市生活,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質量,再造了城市新優勢。
文化節

許多國際著名的城市,最引人注目的魅力不是發達的經濟,也不是風雲的政治,更不是林立的鋼筋水泥建築,而是富有特色和風格的城市文化。巴黎的時尚、維也納的音樂都是這方面的例子。文化是城市的社會價值,是城市發展的導向,是城市綜合力的重要標誌,是城市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山西,這個內陸省分的城市,也同樣應該有自己的城市文化。侯馬就是這樣的城市。
甫入侯馬,即可看到氣勢恢宏的晉國寶鼎雕塑。在三足鼎立的設計構思下,韓、趙、魏三國的歷史盡展其間。而雕塑周圍的護欄上,幾十幅有關晉國歷史的故事,被刻石紀念。這些或廣為人知,或隱於歷史長河的故事,散發出一種濃重深厚的歷史氤氳。侯馬市中心的新田廣場,以當地出土的空首布為造型,鋪以氣勢恢宏的巨型文化牆,表現了晉國由周朝前期立國,到春秋時代崛起而霸的歷史畫卷。而在晉國廟寢遺址之上修建的遺址公園,既保護了文物,又讓人追思遐爾。這一系列的建築、雕塑設計,使得侯馬一掃往日商賈小城的鄉土氣氛,形成了古典、雅致,充滿歷史文化氛圍的現代新城。
文化是推動城市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核心要素。文化和經濟、政治相互交融,知識經濟實際上是文化經濟。包括科技、信息和人才在內的文化因素,正取代自然資源和物質資本,成為決定經濟發展潛力和後勁的最重要因素。這種晉文化的輝煌展示,對其居民的影響是漫長和深遠的。在採訪中,我們經常會感覺到當地人對身居侯馬這樣一座歷史名城的自豪。在侯馬,由政府組織或民間開展的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各式各樣的文藝活動讓這個城市充滿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