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鱘

俄羅斯鱘

俄羅斯鱘在亞速海生長最快,在裏海和黑海生長較慢。其洄游性種群生長快於定棲性種群,雌魚生長快於雄魚。在亞速海俄羅斯鱘1齡魚全長為294厘米,2齡魚全長462厘米、體重2公斤,5齡魚全長666厘米、體重55公斤,10齡魚全長898厘米、體重12公斤。俄羅斯鱘雄體初次性成熟年齡在7-9齡,全長100厘米以上。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魚個體延長,呈紡錘形,體高為全長的12%-14%。在黑海個體全長可達236厘米,體重115公斤,全長最大達300厘米。在裏海,其個體全長可達215厘米,體重65公斤,全長最大達235厘米。俄羅斯鱘頭長為全長的17%-19%,吻長為全長的4%-65%,吻短而鈍,略呈圓形。4根觸位於吻端與口之間,更近吻端。須上無傘形纖毛。口小、橫裂、較突出,下中央斷開。在庫拉河,其口寬平均為頭長的30.8%。鰓耙非扇形,鰓耙數15-31。體被5行骨板,在骨板行之間體表分布許多小骨板常稱小星。背骨板8-18枚,側骨板24-50枚,腹骨板6-13枚。背鰭不分枝,鰭條27-51;臀鰭不分枝,條18-33。體色背部灰黑色、淺綠色或墨綠色,體側通常灰褐色,腹部灰色或少量檸檬黃色。幼魚背部呈藍色,部白色。

分布情況

產於前蘇聯,主要棲息在裏海和亞速海--黑海水系內。屬洄游性魚類,洄游到伏爾加河產卵,1993後保藏鱘引進中國大連,並養殖成功。俄羅斯鱘個體大,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經人工馴化,成為工廠化、池塘、水庫養殖優良品種。

食性

俄羅斯鱘在黑海的西北部主食底棲軟體動物,也攝食蝦甲殼類魚類。在亞速海,成魚主食軟體動物、多毛綱及魚類。在多瑙河,幼魚以糠蝦搖蚊幼蟲為食。在裏海,其食物組成在不同時期略有差異。

生活習性

俄羅斯鱘俄羅斯鱘
俄羅斯鱘有兩種,一種是江海洄游性種群,主要棲息地為黑海水系。另一種是終生在淡水中生活的定棲性種群,主要棲息地為伏爾加河流域。俄羅斯鱘的生長適宜溫度為18~25℃,最適溫度為20~24℃。幼魚主要以端足目甲殼動物等小型底棲動物為食物,成魚則主要捕食底棲魚類和搖蚊幼蟲,即隨著魚的生長,其食性由近底棲營養型轉為底層營養型。俄羅斯鱘的攝食強度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夏季攝食強度最高,秋季減低,而冬季則幾乎不進食。

俄羅斯鱘主要分布在裏海、亞速海和黑海,以及流入該些海域的河流。諸如庫拉河烏拉爾河捷列克河伏爾加河庫班河頓河第聶伯河德聶斯特河和多瑙河。俄羅斯鱘除洄游性種群外,部分是終生在淡水中生活的定棲性種群。在伏爾加河棲息有定棲性種群。在裏海和黑海俄羅斯鱘溯河洄游始於早春,在夏季中期和夏末達到高峰,結束於秋末。在伏爾加河,產洄游始於3月末或4月初,此時水溫1-4℃,6-7月時產卵群體達到高峰。當水溫下降到6-8℃時溯河種群逐漸減少,至11月基本停止。

春季洄游型當年產卵,秋季洄游型翌年產卵。春季洄游型洄游距離通常離河口僅100-300公里,秋季洄游距離離海口數千公里。

生長特點

俄羅斯鱘,雌魚成熟多在12-16齡,雄魚成熟多在11-13齡。在伏爾加河雌魚產卵間期4-5年,雄魚2-3年。多瑙河雌魚產卵間期5-6年。伏爾加河成熟雌魚重14-18公斤,成熟係數141%。春季洄游型5月中旬至6月初繁殖,水溫89-12℃。在亞速海俄羅斯鱘性成熟提前1-2年。伏爾加河雌魚絕對懷卵量平均值266萬-294萬粒,相對懷卵量每公斤魚體重1.08萬-1.2萬粒,卵徑2.8×3.2-3.3×3.8毫米,卵粒重20.6毫克。

科屬簡介

俄羅斯鱘俄羅斯鱘
鱘科Acipenseridae

分類學地位taxonomy
|__真核生物域Eukarya
|__動物界Fauna
|__脊索動物門Chordata
|__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__硬骨魚綱Osteichthyes
|__腕鰭亞綱Subclasschondrostei
|__鱘形目Acipenseriformes

俄羅斯鱘中華鱘
體被五縱列骨板,有吻較短,能用尖長的吻來攪動泥沙,口在腹面,善於伸縮,便於攝食,口前面有四條觸鬚,喜食水底無脊推動物和小魚。頭長不到體長的1/3。無齒。口前具觸鬚2對。奇鰭悉具支鰭板

中國常見的有中華鱘。北半球淡水溯河性魚類,每年上溯到長江上游產卵,鱘魚卵大,為名貴的食品。幼魚在江中停留一段時間後回到海中。現四川省套用經養催產法獲得成功,為人工繁殖鱘魚,擴大大型水庫的養殖對象打下了基礎。我國還有淡水定居的鱘魚如達氏鱘和史氏鱘。左右孔在峽部會合。

養殖技術

池塘咋養俄羅斯鱘

俄羅斯鱘俄羅斯鱘
俄羅斯鱘魚主要分布在裏海、亞速海、黑海及與之相通的河流,在20世紀90年代初引進我國,我省養殖戶也將俄羅斯鱘魚作為了養殖對象。由於它是新的淡水名特魚種,一些養殖戶在飼養過程中還存在著技術缺陷,希望了解新的知識,提高養殖收益。為此,筆者特地走訪了成都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楊壯志,請他就相關技術進行講解———

我省的自然條件比較適合養殖名特優魚種,其中包括鱘魚。鱘魚屬於亞冷水魚類,對水質要求很嚴,要求完全無公害養殖。鱘魚品種很多,目前我省主要養殖的品種是俄羅斯鱘魚。養殖鱘魚技術一定要過關,不僅要水質好,還要餌料豐富。

基本條件

水質要求養殖池水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池魚的生長發育,俄羅斯鱘也不例外。鱘魚的水質指標主要是溶解氧和溫度,其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8-25度,同時,鱘魚又是高溶氧的魚類;溶解氧的適宜含量要求在6毫克/升以上,低於1.5毫克/升出現死亡。

池塘條件池塘面積以0.2-0.33公頃為宜,水深2米左右,水質清新,過排水方便。考慮到其對水質的特殊要求,以有地下水可經常注入的池塘為佳。為防止其他野雜魚苗進入,入水口處一般要做攔網

苗種培育

俄羅斯鱘俄羅斯鱘
培育魚池可以用室外普通水泥池,單池面積為300平方米左右,水深1.5-2米。最好使用符合漁業水質標準的井水。培育前進行池塘的清塘、消毒。

放養規格放養魚體長為18-30厘米,體重50-90克。同一池內放養的規格要整齊,大小一致,不同規格的魚苗分池飼養。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0.5-1.0尾。魚入池前用5%的食鹽水浸泡魚體20分鐘,入池後第二天開始投餵。

投餵初期初期可用水蚯蚓進行餌料馴化,以後逐漸改投人工配合飼料。人工配合飼料的成分含量為:粗蛋白37.82%、粗脂肪5.96%、粗纖維8.48%、灰分14.91%、無氮浸出物20.55%、水分12.28%,粒徑2.0-3.0毫米。飼養期間保持水位1.5米以上,水溫26度以下,溶氧每升6毫克。

苗种放養

清塘消毒苗种放養前10天,用生石灰帶水清塘,每畝用量300-400公斤,殺死野雜魚,病菌有害生物。苗种放養前還必須先用5%的食鹽水溶液洗浴20分鐘後再投放魚池,入池第二天開始投餵。

幼鱘放養鱘幼魚在2月齡時已具有成年鱘魚的基本特徵,所以放苗規格目前一般放養規格為每尾30克左右,放養密度每畝為1000-1200尾。池塘主養俄羅斯鱘,為有效利用水體,可適當搭養鰱、鱅魚,因為鰱、鱅魚為上層魚類,俄羅斯鱘為底層魚,各自活動不受影響。另外鱅魚還能攝食浮游生物,淨化池塘的水質環境。搭配比例:每畝水面可搭養鰱、鱅夏花4500尾。

養殖特點

俄羅斯鱘為肉食性魚類,食物較雜,人工養殖條件下能夠很好地接受配合飼料。開口後投餵7~10天切成小段的水蚯蚓或水潘,然後進行飼料馴化,幾天之後,即可完全轉食人工配合顆粒飼料。

經濟價值

俄羅斯鱘經濟價值較高,質細味鮮,是製做烤魚肉上等原料,魚仔可製做魚仔醬,是名貴滋補品。

培育技術

俄羅斯鱘俄羅斯鱘
俄羅斯鱘俄羅斯鱘(AcipensergueldenstaetiBrandt)產於前蘇聯,主要棲息在裏海和亞速海--黑海水系內。屬洄游性魚類,洄游到伏爾加河產卵,1993後保藏鱘引進我國大連,並養殖成功。俄羅斯鱘個體大,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經人工馴化,成為工廠化、池塘、水庫養殖優良品種。近幾年,我國俄羅斯鱘技術不斷完善,特別是飼料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仔、幼及成魚系列配方的使用和魚病防治技術的提高,加速了鱘魚養殖規模化的進程。利用飼料培育俄羅斯鱘苗種,成活率可達60%-90%,投餵一個月體重可達3克,2個月可達20克。筆者把俄羅斯鱘苗種,培育技術措施介紹如下:

一、基礎設施
1、圓形、玻璃鋼盆
直徑2m,深度50cm,備式表層供水,中央底部排水,一字排列。

2、水泥池
池子可以是圓形橢圓形,也可是方形。但方形要避免死角,面積為10-20平方米,深度為0.8-1m要求進排水方便,能控制水位。

3、充氧設施
小規模養殖用空氣壓縮機,大規模養殖用羅茨鼓風機

二、生存水環境及生活習性

俄羅斯鱘俄羅斯鱘
1、水溫
俄羅斯鱘在2-30度都能生存,生長最佳水溫為18-24度,投餌可在4-28度進行,水溫高於或低於最適度,會明顯影響生長和餌料利用率。當水溫達30度,魚處於壓抑狀態,停止攝食。

2、溶解氧
正常生長要求不低於6mg/L,低於4mg/L出現死魚。

3、pH值
生存最佳範圍為7-8,高於9魚體表粘液增多,使魚致死。

4、鹽度
俄羅斯鱘屬江海洄游性魚類,適應性很強,在淡水半鹹水都可生長,但在半鹹水中疾病發生率低,還能刺激性腺發育,一般在千分之七-千分之八的鹽水中生存較好。俄羅斯鱘可直接放入千分之四-千分之五鹽水中,5-10小時可適應千分之六-千分這七鹽度的水1-2晝夜可適應千分之九-行分之十度鹽度的水。

相關新聞

俄羅斯鱘“游”進湖北

3月上旬,中國水產科學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引種的3萬尾俄羅斯鱘培育成功。一年後,俄羅斯鱘可望端上人們的餐桌。

俄羅斯鱘分布在伏爾加河和裏海,與中華鱘一樣同屬鱘魚類,為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脊椎動物類群。中華鱘在葛洲壩截流後成為瀕危物種,於1988年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而俄羅斯鱘不是保護動物。去年底始,設在荊州市的長江水產研究所先後引進俄羅斯鱘授精卵兩批,在荊州市太湖鱘魚試驗基地進行引種繁殖。目前第一批引種的俄羅斯鱘幼魚已長到35厘米,第二批引種的俄羅斯鱘長度也在10厘米以上。

據該所鱘魚類專家楊德國介紹,引種成功的俄羅斯鱘幼魚現在就可以投入室外魚池進行大批量養殖。它可與其他魚在池塘里混養,不傷害其他魚類。一年後能長到1.5公斤,可供人們食用。俄羅斯鱘期望壽命40年左右,最大能長到50公斤。目前,對俄羅斯鱘進行商品化生產,還需辦理養殖許可證。特約記者荊周

俄羅斯鱘當成中華鱘賣都是國家保護動物

俄羅斯鱘俄羅斯鱘
荊楚線上訊息(楚天都市報)(見習記者葉寧)“上個月開始,每天路過竹葉山美食城漢口江漁村分店,都能看見店外水缸中放有一兩條中華鱘!”昨天,漢口讀者尹先生向本報投訴說。

記者立即前往,在那家美食城門前水缸內,果然看到了兩隻鱘魚,該魚模樣與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差不多(如圖)。記者佯稱進店吃魚,同時與魚類專家取得聯繫。

進店後,記者問一旁的小姐:“這是什麼魚?”

“中華鱘。”小姐回答很乾脆。

就在這時,武漢海洋公園一位姓鄧的魚類專家趕來。他指出:這並非中華鱘,而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俄羅斯鱘,供應此鱘也須具備特許證。

店中一名自稱採購的陳先生見狀,忙過來說,這裡都是食用鱘。當記者請他出示特許證時,他顧左右而言它。最後,只拿出一份過期準營證複印件,上面竟稱中華鱘可食用。

武漢市漁政管理處鄧衍林處長指出,持過期準營證不能經營特種魚類,況且,國家明確禁止任何途徑的中華鱘食用經營活動,不可能批准食用中華鱘。

瀕危動物鳥類及其他分類導航

瀕危動物是指所有由於物種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類活動或自然災害的影響,而有滅絕危險的野生動物物種。從廣義上講,瀕危動物泛指珍貴、瀕危或稀有的野生動物。從野生動物管理學角度講,瀕危動物是指《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所列動物,以及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

外來魚類

隨著中國的迅速發展,外來物種也隨之而來,它們中有利也有害,魚類就是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本任務就來盤點這么外來的魚類。

世界鱘魚種類

概述鱘魚鱘魚是世界上現有魚類中體形大、壽命長、最古老的一種魚類,迄今已有2億多年的歷史,稱之為“水中活化石”。全世界現有鱘魚2科6屬26種。
鱘科鰉屬歐洲鰉 | 達氏鰉
鱘屬俄羅斯鱘 | 閃光鱘 | 裸腹鱘 |西伯利亞鱘 |小體鱘 |史氏鱘 |長吻鱘 |亞得利亞鱘 |中華鱘 |達氏鱘 |日本鱘 |中吻鱘 |湖鱘 |短吻鱘 |尖吻鱘 |高首鱘 |多甲鱘
鏟鱘屬密蘇里鏟鱘 |密西西比鏟鱘
擬鏟鱘屬大阿姆擬鱘 |小阿姆擬鱘 |錫爾擬鏟鱘
白鱘科白鱘屬長江白鱘
匙吻鱘屬匙吻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