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鰉與歐洲纏並列為世界現存兩種鍾,成魚個體很大,體重可達1 000kg以上。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長占頭長的70%以下,吻須4根;吻端錐形,兩側邊緣圓形,頭部有噴水孔;嘴大,呈星月形,開口向前,吻須平扁,左右鮑膜相互連線;吻須不呈葉狀,身體最高點在第一背骨板處,第一背骨板最大,有背鰭後骨板,身體背部呈黑綠色至淺灰色,體側呈淡黃色,腹部呈白色。此外,鍾早期形態與施氏鮮較為相似。
體粗長成圓錐形,頭、尾尖細。頭略呈三角形,吻長而較尖銳。口下位,寬大,新月形。口的前方有2對觸鬚,內側一對較向前。眼小,距吻端近。左右鰓膜相互連結。身上有5行縱列的菱形骨板,上有尖銳而微彎的刺。魚體其它部分的皮膚粗糙無鱗。背骨板10~16個,較大,在體的背部正中,從頭後直至尾鰭前方。左右側骨板各為32~46個,從鰓孔上角後面直至尾鰭基部。腹側骨板各為8~12個,自胸鰭基部直至腹鰭基部。背鰭位置遠在體後方。尾鰭歪形,上葉長而尖。體表為黑青色,兩側黃色,腹面呈灰白色,背骨板為黃色,側骨板為黃褐色。背鰭條33-35,臀鰭條22-39,鮑把數16-24。性成熟個體全長為頭長的3.55-6.04倍,為體高的6.05-10.60倍,為尾柄長的13.9-23.1倍。尾為歪型尾,上葉大,向後方延伸。
瀕危等級:易危。
生活習性
鰉生活為於江河中下層的魚類。常年棲居於淡水,不作長距離洄游。喜生活在
大江夾心子、江岔等水流較緩慢或者是急流漩渦處的礫粒質和礫質水底。不喜群集,常分散活動。風大和漲水時遊動異常活躍,常見有翻滾躍動的現象。退水時活性較差。冬季在大江深處越冬,初春開始向產卵場洄游。性成熟需16年以上,體長1.6~2米時,才能達到性成熟開始繁殖。產卵期為5~7月份,水溫為15~17℃,產卵在水流平穩、水深2~3米的砂質江段處,卵粘著在砂礫上。其懷卵量依魚體大小而不同,一般為40~300萬粒,卵巢重量多為17~38公斤左右,大型個體的卵巢重達75公斤。成熟卵呈灰黑色,每粒似豌豆大小。鰉的幼魚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及水生昆蟲幼體為食;一齡後轉食魚類。鰉的食量相當大,它的肥育期正值大馬哈魚溯河而上,常竄入魚群中捕食大馬哈魚。有人曾解剖一尾250公斤重的鰉魚,發見其胃內食物竟有15公斤之多。生殖期間停止取食。
鰉最初被認為是淡水定居種群,隨著捕獲地域的擴大,現通常認為存在著半洄游性和河道定棲型兩個種群(Shmigirilovetal.,2007)。河道定居型種群產卵後不作降海洄游,就近攝食棲息。另一種群為半洄游性種群,該種群在河口及黑龍江河口海邊鹹水一帶育肥,產卵季節進入黑龍江河道產卵,幼魚作降海洄游;鍾是底層性魚類,性情很兇猛,喜歡分散活動,成年個體較少進入淺水區,幼魚則在河道淺水區及附屬湖、泡育肥,平時則棲息在江忿、江心洲等水流較緩慢的砂爍底質的地方。
全長大於40cm的個體攝食底棲魚類和浮游魚類,並且直接有賴於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的豐度進行攝食(Polyaninovaetal.,1999)。1齡以下的鰉主要攝食無脊椎動物,但也吞食魚類幼體(如蛇鉤仔魚、鮎魚仔魚);3-4齡的鰉開始捕食蛇鮑、七鮑鰻、圓腹雅羅魚、大麻哈魚、鯉、鯽等。在河口和海岸水域纏捕食鱈和魚。在冬季和產卵洄游期間鰉停止攝食。鍾種內相殘現象也時有發生。
鰉河口種群雄性14-21齡達性成熟,雌性17-23齡達性成熟。雄性每34年繁殖一次,雎性每4~5年繁殖一次。水溫影響著雌性成熟的時間:同一年代的雌鰉,溫暖年份早於寒冷年份提前進入性成熟。雌鰉的平均絕對懷卵量為977 000 (範圍186 000-4 225 000),相對懷卵量為3 300~15 100粒kg。鰉中游種群比河口種群較早進入性成熟,雌性初次性成熟年齡在11-16齡。中游種群平均絕對懷卵量238 000-4868 000,相對懷卵量 5 000-11 000 粒.kg。產卵從5月底至7月初,水位略有增加,水溫為12-2rC時進行。產卵高峰通常發生在六月中旬,產卵場底質往往為卵石,帶有大的側槽江段。河口種群往往在產完卵後離開產卵場返回河口攝食(Krykhtinand Svirskii,1997),這一特徵大體上類似於中華鱘。
在14-22°C情況下,胚胎髮育耗時82-112h,初孵自由胚到初次攝食的仔魚歷時7.5- 14d。河口種群的自由胚和仔魚從產卵場向下漂移散布,抵達黑龍江的下游和河口。一些稚魚依然停留在下游江段直到2~4齡,在那裡與下游種群的稚魚匯聚在一起攝食。
基本字義
拼音:huáng部首:魚筆畫:17五筆:QGRG倉頡:NMHAG英文:Siberianbusosturgeon拉丁文名:Huso dauricus注音符號:ㄏㄨㄤˊ筆順編號:35251211325111121四角號碼:26114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CC7
科目簡介
鱘科Acipenseridae 分類學地位taxonomy 真核生物域Eukarya動物界Fauna脊索動物門Chordata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硬骨魚綱Osteichthyes腕鰭亞綱Subclasschondrostei 鱘形目Acipenseriformes 體被五縱列骨板,有吻較短,能用尖長的吻來攪動泥沙,口在腹面,善於伸縮,便於攝食,口前面有四條觸鬚,喜食水底無脊推動物和小魚。頭長不到體長的1/3。無齒。口前具觸鬚2對。奇鰭悉具支鰭板。中國常見的有中華鱘。北半球淡水溯河性魚類,每年上溯到長江上游產卵,鱘魚卵大,為名貴的食品。幼魚在江中停留一段時間後回到海中。現四川省套用經養催產法獲得成功,為人工繁殖鱘魚,擴大大型水庫的養殖對象打下了基礎。我國還有淡水定居的鱘魚如達氏鱘和史氏鱘。鰉左右鰓孔在峽部會合。鱘科有4屬23種。中國有2屬;鰉屬鰓膜互連且游離,有2種,中國有1種。鱘屬鰓膜連鰓峽,分離,有16種,中國有6種。鱘形目(Acipenseriformes)硬骨魚綱的1目。古老的大型魚類。現生存的鱘魚類有鱘科和匙吻鱘科2科6屬25種,其中純淡水種類15種。中國現存3屬8種。體呈梭形,具5縱行骨板狀硬鱗或僅在尾鰭上葉背有1行棘狀硬鱗;吻尖長或呈平扁匙狀;尾鰭歪型;口裂直或新月形,位於頭腹面,能伸縮吸食;口前須細小;眼很小;外鼻孔2對,有小形噴水孔;牙細小或消失;大部分骨骼為軟骨;腸內具退化的螺鏇瓣;體色一般背部深灰或灰黃,側部黃白或乳白,幼體色較深。分布北半球的太平洋、大西洋及北極海水系、密西西比河、黑海、裏海、鹹海地區。鄂畢河到科累馬河等北極水系。在中國分布於渤海、黃海、東海、黑龍江水系、黃河、長江、錢塘江、閩江到珠江和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為溯河產卵洄游性或淡水定居性魚類,健游。春或秋季產卵。產卵場多在江河上游水溫較低、流速較大、具石礫底質的急灘深潭地帶。性成熟最小個體,在小型種類為3~4齡和6~7齡;大型種類一般為3~7齡和9~16齡。生殖周期因種別、年齡和營養條件不同而為1至2年或更長時間。一般大型種類和壯年期懷卵量高達770萬左右,如歐洲鰉,卵灰褐色,卵徑4.5~5.2毫米。仔魚期一般吃浮游生物;幼魚期多以底棲的水生寡毛類、水生昆蟲、小型魚、蝦類及軟體動物為食;成魚期吃底棲動物、動植物渣滓和魚類。生殖期多停食或攝取極少量食物。鱘科有4屬23種。中國有2屬;鰉屬鰓膜互連且游離,有2種,中國有1種。鱘屬鰓膜連鰓峽,分離,有16種,中國有6種。匙吻鱘科僅有2屬2種,匙吻鱘分布於密西西比河水系,中國產白鱘。鱘、鰉及白鱘(古名鮪),周初皇帝即用以祭祖祈福,視為食中珍品。
物種介紹
鰉(Huso dauricus)屬鱘形目,鱘科,鰉屬。俗稱:鰉魚、東亞鰉魚、牛魚(古名)。英文名:Siberian buso sturgeon 。
瀕危等級:易危。
CN(1996)EN CITES(1997) 附錄Ⅱ。
體粗長成圓錐形,頭、尾尖細。頭略呈三角形,吻長而較尖銳。口下位,寬大,新月形。口的前方有2對觸鬚,內側一對較向前。眼小,距吻端近。左右鰓膜相互連結。身上有5行縱列的菱形骨板,上有尖銳而微彎的刺。魚體其它部分的皮膚粗糙無鱗。背骨板10-16個,較大,在體的背部正中,從頭後直至尾鰭前方。左右側骨板各為32-46個,從鰓孔上角後面直至尾鰭基部。腹側骨板各為8-12個,自胸鰭基部直至腹鰭基部。背鰭位置遠在體後方。尾鰭歪形,上葉長而尖。體表為黑青色,兩側黃色,腹面呈灰白色,背骨板為黃色,側骨板為黃褐色。
鰉生活為於江河中下層的魚類。常年棲居於淡水,不作長距離洄游。喜生活在大江夾心子、江岔等水流較緩慢或者是急流漩渦處的礫粒質和礫質水底。不喜群集,常分散活動。風大和漲水時遊動異常活躍,常見有翻滾躍動的現象。退水時活性較差。冬季在大江深處越冬,初春開始向產卵場洄游。性成熟需16年以上,體長1.6-2米時,才能達到性成熟開始繁殖。產卵期為5-7月份,水溫為15-17℃,產卵在水流平穩、水深2-3米的砂質江段處,卵粘著在砂礫上。其懷卵量依魚體大小而不同,一般為40萬至300萬粒,卵巢重量多為17-38公斤左右,大型個體的卵巢重達75公斤。成熟卵呈灰黑色,每粒似豌豆大小。鰉的幼魚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及水生昆蟲幼體為食;一齡後轉食魚類。鰉的食量相當大,它的肥育期正值大麻哈魚溯河而上,常竄入魚群中捕食大麻哈魚。有人曾解剖一尾250公斤重的鰉魚,發見其胃內食物竟有15公斤之多。生殖期間停止取食。
鰉魚是黑龍江省的特產魚類之一,資源也比較豐富。鰉魚體重一般在50-150公斤。據1979年測量142尾的資料統計,平均每尾長2.4米,重140公斤,年齡以22-40齡的個體為主。其中一尾長達3.9米,重501公斤,年齡54歲。1980年還捕到一尾重達542公斤的個體。鰉魚肉味鮮美,無刺,為上等水產佳品。其卵經鹽漬成為“鰉魚籽”,與鱘魚的魚籽都可製成國際市場上搶手的名菜“黑魚籽醬”。這種魚籽價格昂貴,轉售給法國每公斤為58美元。據說法國進一步加工後,每公斤可售300美元。目前黑龍江省蘿北等地已能加工魚籽醬外銷。魚鰭加工後即成名菜原料魚翅,不亞於傳統使用的鯊魚翅。鰉魚鰾的內壁很厚,鰾和脊索都可製成魚膠。鰾還可入藥,其成份含骨膠原(collagen)達80%,加水煮沸則水解成明膠。其性味甘、鹹平,有滋補強壯之功效,用以主治婦女白帶過多、惡性腫瘤以及男子腎虛遺精等症。
我國的赫哲族善於捕撈鰉魚。每有佳賓造訪,赫哲人必擺出豐盛而名貴的鰉魚大宴。從生到熟,從冷到熱,洋洋灑灑10幾個大碗,堪稱奇觀。特別是精製的鰉魚翅、鰉魚鼻、鰉魚籽、鰉魚毛,足可與燕窩、熊掌媲美,是頗難品賞的珍惜。
根據資料,至19世紀末,黑龍江的鱘和鰉的資源幾乎尚未開發利用,自然存在的種群數量較大。從20世紀始,一經開發捕撈,便存在捕撈過度問題,資源遭受破壞,產量急劇下降。本種個體大,性成熟年齡甚遲,加上幼稚魚期成活率特別低,補充群體數量小,恢復期緩慢。目前種群資源由於濫捕親幼魚而致使處於易危狀態。鰉不僅是我國黑龍江流域特有的大型魚類,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而且在學術研究上也具有重要意義。
鱘鰉魚 [Huso dauricus]。屬於鱘科的一種魚,產於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等處,體長約四米。本屬其他各種產於歐、亞一些大河流中,形狀像鱘魚,古名“鱣”。體形為長紡錘狀,唇突出,背面色在茶褐與黃灰之間,腹面灰黃,有斜方形硬鱗,尾鰭不正,頭有軟骨,叫鱘骨,生活在近海。如:鰉糟(糟漬的鰉魚);鰉冰(鰉魚的軟骨)
同種物種-歐鰉
形態與食性
魚個體巨大,紡錘形,向尾部延伸變細,體高為全長的9%~22%。個體生長全長可達6米,體重1000餘公斤。歐洲鰉頭長約為全長的23%,吻長為全長的7%~12.5%。吻短而柔軟,呈錐形,為軟骨;口突出,呈新月形,位於頭的腹面,向兩側延伸。須4根、較長,側扁形,其上附有葉狀纖毛。鰓耙數17~36。歐洲鰉體表復有1層柔軟的皮,骨板5行,背骨板9~17枚,為卵圓形,縱裂似一鋸齒梳形,第1個背骨板最小。側骨板37~53枚,光滑;腹骨板7~14枚,藏於皮下。骨板行間在體表分布有大量小骨板和細粒,骨板行在尾部不相連。背鰭不分枝,鰭條48~81;臀鰭不分枝,鰭條22~41。尾柄非側扁形。歐洲鰉背部和體側呈青灰色,有時黑色,向下逐漸轉為白色。其腹部白色,吻為黃色。歐洲鰉幼魚捕食水生昆蟲幼體、鯡魚,較大個體捕食水鳥、幼海豹和魚類,成魚一般以魚類為主食。
分布與洄游
歐洲鰉分布在裏海、亞速海、黑海和亞得里亞海。裏海主要分布在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及其支流,黑海主要分布在東海岸河流河口地區,如多瑙河、第聶伯河和德聶斯特河。亞速海主要分布在頓河。歐洲鰉在庫拉河、捷克列河和庫班河也有棲息。歐洲鰉在鱘魚類中溯河最早,分為兩個種群及冬季種群和春季種群。在多瑙河產卵洄游幾乎整年都觀察到。春季洄游型在1~4月溯河,水溫4~5℃開始洄游,當年產卵。秋季洄游型在8月開始溯河,10~11月達到高峰,翌年產卵,秋季洄游型種群占居優勢。在裏海春季洄游型3~4月溯河,秋季洄游型在9~10月溯河。在伏爾加河冬季種群占居優勢;在烏拉爾河則相反春季種群占居優勢,約占70%。歐洲鰉洄游距離在940~1810公里。
生長與繁殖
歐洲鰉生長迅捷,在裏海1齡魚平均全長51厘米、平均體重571克,黑海西北部和亞速海1齡魚平均全長40厘米、體重250~500克。在隨後年份里,黑海和亞速海歐洲鰉生長逐漸超過裏海。在黑海雌魚,3齡魚全長106厘米、體重62公斤,5齡魚全長121厘米、體重96公斤,10齡魚全長163厘米、體重259公斤。成熟的雌魚全長為230~270厘米、體重90~120公斤,成熟的雄魚全長180~220厘米、體重60~90公斤。歐洲鰉性成熟較遲。在裏海近年洄游雌體年齡在14~28齡,雄魚11~16齡。洄游魚性比為1∶1,伏爾加河歐洲鰉雌魚初次性成熟年齡16齡,多在19~22齡,雄魚為11齡,多在14~16齡。雌魚產卵間期5年以上,產卵始水溫6~7℃,水溫21℃停止產卵,適宜水溫為9~17℃。卵徑3.33~3.84毫米,卵重295毫克,成熟係數雌魚13.2%~17%,雄魚平均為3.9%,懷卵量50萬~80萬粒,最高達270萬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