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鱘

西伯利亞鱘

西伯利亞鱘(學名:Acipenser baeri Brandt)為鱘科、鱘屬魚類。體延長,呈圓錐形,外披5行骨板,其中背板1行,骨板11-19枚;側板2行,左右各1行,每行30-47枚;腹板2行,左右各1行,每行4-11枚,吻背具骨板。頭呈三角形,略扁平,側面觀呈楔形。口下位,口裂小,不達頭側,呈花瓣狀。下唇中央中斷。口前有吻須4根,須圓柱形,呈一字形排開並與口平行。口能伸出呈管狀,伸出的口管長度因個體大小而異。鰓蓋腹面不相連。鰓耙31-48。體側無鱗。背鰭位於體後部,接近尾鰭。尾為歪尾形,尾鰭上葉大於下葉,上葉尖長向後斜伸。背部體色棕灰色或褐色,其體色與水色有關,有時為灰黑色,腹部白色,偶鰭與臀鰭呈淺灰色。骨骼大部分是軟骨。分布於從西部的鄂畢河至東部的科雷馬河之間的西伯利亞各河流之中。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西伯利亞鱘西伯利亞鱘

西伯利亞鱘體呈長紡錘形,向尾部延伸變細,形與生物學特性極似小體鱘。個體小,性成熟個體一般全長90--130厘米,最長達2米,體重一般為20~25千克,最重200千克。體全長為頭長的3.7~6.1倍,為體高的6.0~11.1倍。口前有4根圓柱形的吻須,具有噴水孔,口裂小,裂長不超過頭側,下唇中央中斷,鰓蓋膜不相連。

體被5行骨板,在骨板與骨板行間分布著許多小骨板和微小的顆粒。幼鱘時,骨板較尖利;成鱘時,則因骨板磨損而成鈍狀。背骨板10~20枚;側骨板32~62枚,一般多為42~47枚;腹骨板7~16枚。背鰭條不分支,鰭條數為30~50條;臀鰭不分支,鰭條數為17~33條。

生態習性

棲息、分布與洄游

西伯利亞鱘西伯利亞鱘

西伯利亞鱘分為三種生態類型,即半洄游型、河居型和湖河型。半洄游型種群,是在海灣和河灣內渡過生命的大部分時間,到繁殖季節,則上溯至江河上游產卵場,主要產卵場是在鄂畢河和葉尼塞河的中、上游江段;典型的河居型種群(地方型),常見於勒拿河、亞納河和英迪吉爾卡河、科雷馬河之中,平時棲息在河流的中、上遊河汊處,到了繁殖季節,則上溯產卵;湖河型種群,主要是在貝加爾湖、齋桑泊內特湖等,平時棲息在湖泊之中,到繁殖季節,則洄游到河道中溯河產卵。

食性

西伯利亞鱘主要以吃食底棲動物為主,食性廣,主要吃食搖蚊幼蟲、軟體動物、蠕蟲、甲殼類和小魚等。在鄂畢河中,西伯利亞鱘的食物有毛翅目、蜉蝣和花鱸等。在葉尼塞河三角洲地帶,西伯利亞鱘主要吃食寡毛類動物和端足類動物。在葉尼塞灣,主要吃食蓋鰓水虱科的Mesidothea、端足類和軟體動物。

生長

西伯利亞鱘西伯利亞鱘

西伯利亞鱘是一種廣溫性的魚類,適宜生長水溫為15~25℃,但可忍耐嚴寒和酷暑,冬季冰封期尚能攝食生長,夏季能忍受30℃的水溫。 西伯利亞鱘生長較慢,在不同地區、不同水溫和水質環境條件下,生長速度也不相同。在鄂畢河,5齡個體,全長64厘米;7齡個體,全長97厘米;18齡個體,全長122厘米。在貝加爾湖,1齡個體,全長22.7厘米、體重40克;2齡個體,全長39.7厘米、體重230克;3齡個體,全長50.4厘米、體重575克;5齡個體,全長57.3厘米、體重730克。1964年把貝加爾湖中的西伯利亞鱘幼鱘移植到波羅的海後的第二年底,全長達46--50厘米、體重達415—500克;第3年全長達60厘米、體重達1690克。貝加爾湖中的西伯利亞鱘幼鱘移植到拉多加湖後,第2年秋季個體重達200--350克。在葉尼塞河生長更慢。西伯利亞鱘的最大個體,全長達3米,體重達200千克。

種群分布

西伯利亞鱘分布於從西部的鄂畢河至東部的科雷馬河之間的西伯利亞各河流之中。在葉尼塞河、勒拿河、英迪吉爾卡河、亞納河、哈坦加河水系內也均可見到。

年齡與生長

西伯利亞鱘西伯利亞鱘

西伯利亞鱘的生長速度因棲息的水域地區而不同,一般生長速度由西向東逐漸下降,移入歐洲水域的個體

生長要快一些。1964年,貝加爾湖的魚種移入波羅的海後,於第二年底體長達46--50cm,體重415--500g,第三年體長69cm,體重1690g。1965年,貝加爾湖的魚種移到拉多加湖,第二年秋季,體重達200--350g。原棲息於貝加爾湖的個體,1齡魚體長22.7cm,體重40g;2齡魚體長30.7cm,體重230g;3齡魚體長50.4 cm,體重575g。在鄂畢河,5齡魚長64cm,7齡魚長97cm,18齡魚長122。葉尼塞河的鱘生長更慢。在溫水中,西伯利亞鱘生長較快。

繁殖習性

西伯利亞鱘西伯利亞鱘

一般野生魚10~12齡開始性成熟。在鄂畢河,西伯利亞鱘的性成熟年齡為:雄魚11~13齡,雌魚17~18齡。葉尼塞河的鱘魚似乎稍晚,雄魚為13~14齡,雌魚為17—18齡。產卵間期一般為3~5年,少數個體為1.5~2年。成熟係數為8.9%~50%,懷卵量為20萬~80萬粒。卵徑2.32~2.92mm。產卵時間為每年的5~6月,水溫9~18℃。溫水條件下,西伯利亞鱘性成熟提早,雄魚3~4齡,雌魚6~7齡。

在天然或人工池養條件下,已成熟的西伯利亞鱘在生殖時能發出一種怪音,猶如哨聲或琴聲,尤其在生殖旺季時為甚。據測定,在發情初期一般音響為2—3.7級(kHz),中期約6—9級。據俄羅斯學者報告,認為其聲音主要來自雄性鱘棘振動所致,它與親體的促性激素分泌有關。因此,有些養殖者常藉助這種音響程度來預測親鱘的產卵時間及地點。

葉尼塞河鱘魚的產卵洄游,在6月到達河口,翌年產卵。其產卵場位於距河口1300km以上的地點,主要在石礫質水底。從齊桑湖來的鱘魚,游入喀拉額爾斯河產卵,從貝加爾湖來的,則游向色楞格河和上安加拉河。而印迪吉爾河的西伯利亞鱘種群的天然繁殖力已受到嚴重威脅,對其性腺的組織學分析表明,大量雌鱘不僅在卵黃髮生前或較後的發育期中其配子和性腺形成過程遭到破壞,有的年份受損率甚至高達100%,從而導致該種群繁殖力下降,數量銳減。一般性成熟的野生魚產卵量為17萬—42萬粒,鄂畢河的西伯利亞鱘的產卵量為7.4萬—42萬粒,葉尼塞河的西伯利亞鱘的產卵量為7.9萬—25萬粒。成熟雄魚每年都能排精,雌魚每隔1.5—3年產一次卵。產卵後,溯河性的雌魚似乎立即順流而下,雄魚則仍在產卵場留一陣。水溫15℃時,受精卵的發育時間為8天。仔魚孵出後,在淡水棲息很長時間,如在鄂畢河,長達5—6年。

人工繁殖

1981年,法國成功地進行了西伯利亞鱘的人工繁殖。以下介紹西伯利亞鱘人工繁殖的一般方法:

親魚的準備

選擇Ⅳ期成熟度以上的西伯利亞鱘親魚進行人工催產,雌魚體重約5kg,雄魚體重約3kg,性比約1:1,為提高卵子的受精率,雄魚可適當地增加。把親魚放人水泥池中,池中水溫在2天內從4℃逐漸提高到11℃。

用於人工繁殖的西伯利亞鱘親魚,在取精卵以前暫養在有流水的帆布桶內,或暫養於木製暫養籠內,暫養籠沉放在流速不大(約0.5m/s)、水深2m的河段中,暫養時間為3—11天。籠養時要防止由於風浪使魚體碰撞板壁受傷。暫養親魚密度是10-12尾/m2。

腦垂體注射液

按常規方法進行腦垂體注射液的準備。用鱘魚腦垂體作催產劑,要殺死鱘魚,這對於鱘魚資源稀少的地區付出的代價極大。實踐中,用鯉魚腦垂體也有相當好的效果,但鯉腦垂體的用量是鱘腦垂體用量的3-5倍。

精卵成熟度的判定

對性腺發育期達到Ⅳ期的親魚進行催產,才能得到成熟的精卵。 催情可分一次催情和兩次催情。

一次催情時,雌魚按8mg/kg體重的劑量注射鱘腦垂體,雄魚注射的劑量為雌魚的2/3。

對西伯利亞鱘的人工催情也曾用過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但沒有效果。

二次催情效果更理想。第一次注射鱘腦垂體的用量是:雌鱘2mg/kg,雄鱘1mg/kg;如果用鯉魚腦垂體替代,則雌雄鱘都是6mg/kg。不管第一次注射的是鱘或鯉的腦垂體,第二次注射時都可用鯉腦垂體,總用量是雌鱘4mg/kg,雄鱘2mg/kg。進行兩次催情時,第二次注射的時間與第一次相隔12小時。注射的總劑量隨親魚的發情活動表現以及水溫而定。在適宜的劑量範圍內,親魚躁動、追逐劇烈,水溫稍高時用量可適當減少。第一次注射的劑量是總注射劑量的10%-35%。

催情注射後,把雌、雄個體分開暫養在沉放於流速約0.5m/s、水深約2m的木製暫養籠中或有水流動的帆布桶內。注射腦垂體後,在預計成熟前的2—3小時,也就是說根據水溫情況經過20-30小時以上的時間後,檢查精卵的成熟度,獲取成熟的精液和卵。

人工授精和孵化

西伯利亞鱘西伯利亞鱘

西伯利亞鱘人工授精的方法與小體鱘相似。授精後,把授精卵倒入盛有清水的盆中,攪拌3—4分鐘,隨後把含有精液的水倒去,用水沖洗卵。 受精卵的脫粘有如下幾種方法:用河泥脫粘,1kg卵用0.5L河泥,在泥液中脫粘30~40分鐘;用牛奶脫粘,1kg卵加1L用水稀釋的淡牛奶(牛奶和水的比例為1:10)進行脫粘;用滑石粉脫粘,1kg卵用1.5kg滑石粉偽懸浮液(100g滑石粉加1L水)和4L水進行脫粘。 為了改善卵的呼吸條件,在脫粘之後的15-20分鐘內分批加水,洗35—40分鐘,待卵變成透明狀,而其顏色和形狀沒有改變,受精率平均達92%。

受精卵用孵化器孵化,一般按1個水槽內裝2.5-3kg卵。水流量為5.12L/min。水溫10-15℃時,西伯利亞鱘孵化時間為7-9天,孵化率為71%-94%。前蘇聯學者研究了西伯利亞鱘受精卵的呼吸強度,結果表明,孵化過程中卵的呼吸強度逐漸增大,在孵出時達到最大。西伯利亞鱘胚胎髮育正常所需的溶解氧濃度為7.5-9.5mg/L。

苗種培育技術

西伯利亞鱘西伯利亞鱘

1.仔魚培育

(1)仔魚的暫養。仔魚經長途空運後,在溫差和水質的適應上與原產地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應於放進暫養池前,進行溫度和水環境的緩衝適應處理;若處理不當,會嚴重影響其成活率和種苗的質量。剛孵出的仔魚靠自身的卵黃囊提供營養需要,在其進入底棲生活之前對外界環境反應異常敏感,主要表現在光線、水流和溶解氧等方面上。所以,要注意採取遮蔭和水流速、流量的控制。水深掌握在30厘米~40厘米,密度在每平方米3000尾~5000尾之間。

(2)仔魚的養殖。一旦仔魚適應了環境,待其有近一半數量進入底棲生活時,可適當投餵少量經過消毒處理的切碎的水蚯蚓。當觀察到仔魚瓣腸中的黑色素栓排出體外後,要加大投餵量和投餵次數,投餵量以半小時內食完且略有剩餘為宜,投餵次數每日可安排4次~6次。仔魚的開口成功與否是影響成活率的一個關鍵環節,要做到及時投餌、勤投餌。防止投餵量不足引起互相殘食或生長差異過大。同時,要及時清除殘餌,防止水質惡化,引起溶解氧過低而影響成活率。還要隨著攝食穩定和生長情況及時分疏仔魚,可掌握在每平方米1000尾~2000尾,並將水深增到60厘米,採用微流水養殖,確保仔魚快速生長。

(3)人工配合飼料的馴飼。仔魚經25天左右的培育,大部分的規格在5厘米以上。這時,可以再適當分疏,把規格較整齊的選在一起,密度調整為每平方米水面600尾~1000尾。待其攝食穩定後便可進行飼料馴化,配合飼料可自制或在鰻魚粉中再添加一些物質。由於鱘魚的口裂在下又喜底棲生活,要把餌料加工成沉性的濕顆粒,其顆粒大小根據魚體的口裂大小而定。轉料可逐漸改為每日投餵4次,經10天~15天便可完成馴食。在轉料過程中,應及時做好殘餌的清除、排污及換水等工作。否則易出現腸道發炎直至脹氣病症,影響飼料轉化和苗體的生長速度。整個過程仍採取微流水加充氣機增氧的養殖方式。

經約15天的馴飼培育後,苗體規格大部分在8厘米以上。魚體已具備了成魚形態,可移入魚種培育池中養殖。移入時要選規格較整齊且苗體強壯的。放養的密度為每平方米水面50尾~100尾,水位約60厘米,投餵量為魚體重的3%~4%,每天投餵4次。採用靜水式培育,池中設水車式增氧機。經過約2個月的養殖,其成活率在95%以上,魚體大部分全長35厘米、體重150克以上。

孵出的仔魚在室內的流水水槽中暫養5—6天后,即可移到池塘培育。

西伯利亞鱘幼魚在池塘中溶解氧濃度不應低於氧飽和度的60%。西伯利亞鱘稚魚既攝食天然餌料,又攝食配合飼料。但對於飼料中的胺基酸吸收率不如天然餌料。

成魚養殖

隨著魚體的快速生長,養殖密度應逐漸調為每平方米水面10尾~15尾,並加深水位到80厘米,投餵次數可逐漸減為每日2次,投餵量為魚體重的1.5%~2%。做好日常的排污和換水工作。經10個月~12個月,有85%以上魚體規格的尾重超過0.75千克。

據了解,西伯利亞鱘可用水泥池、池塘進行精養,也可放養於湖泊和水庫。有條件的地方可用溫水來養殖效果更好,但目前尚缺乏這方面的詳細資訊。

西伯利亞鱘能在水溫和鹽度變幅很大的水域中生存,可攝食多種餌料生物,生長潛力大。在前蘇聯,把西伯利亞鱘移植入靠近南部的餌料較豐富的水域內,比在西伯利亞一些河流中的同齡個體的生長要快得多。西伯利亞鱘沒有降河入海的本能,容易形成純粹的湖泊型和湖泊—河流型的種群。西伯利亞鱘的這一生物學特性,使其適合於在湖泊、水庫中蓄養。

我國土地遼闊,河流湖泊眾多,南北氣候差異顯著。而西伯利亞鱘是廣溫性魚類,雖然其生長的適宜水溫為15-25℃,但能耐嚴寒酷暑,冬季封凍期尚能攝食生長,夏季則能耐受30℃的水溫。因此,在我國南北方都有移植放流或人工養殖西伯利亞鱘的條件。考慮到西伯利亞鱘的繁殖、孵化及苗種的培育要求較低的水溫條件,而成魚則在溫水中生長較快這一特點,如果採用在北方引進受精卵進行人工孵化和苗種培育,在南方進行成魚養殖的南北協調的養殖計畫將具更高的可行性。另外,在溫度適中或偏冷的中原地區和北方的水庫、湖泊對西伯利亞鱘進行粗放式養殖,在一定程度上能改變漁獲種類構成,提高漁業層次。

硬骨魚綱

硬骨魚綱(Osteichthyes),脊椎動物亞門的一綱。有肺魚亞綱、總鰭魚亞綱及輻鰭魚亞綱。

外來魚類

隨著中國的迅速發展,外來物種也隨之而來,它們中有利也有害,魚類就是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本任務就來盤點這么外來的魚類。

世界鱘魚種類

概述鱘魚鱘魚是世界上現有魚類中體形大、壽命長、最古老的一種魚類,迄今已有2億多年的歷史,稱之為“水中活化石”。全世界現有鱘魚2科6屬26種。
鱘科鰉屬歐洲鰉 | 達氏鰉
鱘屬俄羅斯鱘 | 閃光鱘 | 裸腹鱘 |西伯利亞鱘 |小體鱘 |史氏鱘 |長吻鱘 |亞得利亞鱘 |中華鱘 |達氏鱘 |日本鱘 |中吻鱘 |湖鱘 |短吻鱘 |尖吻鱘 |高首鱘 |多甲鱘
鏟鱘屬密蘇里鏟鱘 |密西西比鏟鱘
擬鏟鱘屬大阿姆擬鱘 |小阿姆擬鱘 |錫爾擬鏟鱘
白鱘科白鱘屬長江白鱘
匙吻鱘屬匙吻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