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體鱘

小體鱘

小體鱘(Acipenser ruthenus ),又稱西德鱘,是一種淡水魚類。

基本信息

地理分布

小體鱘( 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 1758 )小體鱘在前蘇聯歐洲地區分布廣泛,主要棲息在流入裏海黑海亞速海波羅海的河流,也有的棲息在湖泊中。屬淡水魚類,但裏海北部的小體鱘也進入河口外的鹹淡水區域。

學名:AcipenserruthenusLinnaeus,1758

英文名:Sterlet

俗名:西德鱘
種類:淡水產品-魚類
分類:鱘形目鱘科鱘屬

習性

小體鱘小體鱘

小體鱘有洄游性種類和定棲性種類,在河流中以底棲生物為食,主食水生昆蟲幼體、甲殼類和小型軟體動物。在魚類產卵期,小體鱘以其它鱘魚卵及其他魚卵為食,有時魚卵占其攝食量的50%以上。小體鱘在冬天水溫低時幾乎不攝食,並隱伏在坑穴中。其生長最適溫度為21—23℃。

介紹

小體鱘是鱘魚中個體較小的種類,其身體延長,歪尾型,全身被以5行骨板。吻端尖,吻長占頭長的70%以下,吻須4根。口小,下位,呈花瓣狀,口能伸出呈管狀。該種通常不作遠距離的洄游;食性雜,與其他種類相比,容易接受人工配合飼料,易馴養。魚苗期生長速度較快,性成熟較早,一般需4~5年,是大中型水體進行增養殖以及魚子醬生產的理想鱘魚品種,適宜在我國東北、西北、西南地區偏冷水水庫和湖泊增養殖。其觀賞價值很高,在東南亞和我國港澳台等地區被視為上等觀賞魚

營養

肉味鮮美,營養價值高。肉和卵的蛋白含量可高達18%和29%,肌肉含有十多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脂肪含有12.5%的DHA和EPA,對軟化心腦血管,促進大腦發育,預防老年性痴呆具有良好的功效。

硬骨魚綱

硬骨魚綱(Osteichthyes),脊椎動物亞門的一綱。有肺魚亞綱、總鰭魚亞綱及輻鰭魚亞綱。

外來魚類

隨著中國的迅速發展,外來物種也隨之而來,它們中有利也有害,魚類就是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本任務就來盤點這么外來的魚類。

世界鱘魚種類

概述鱘魚鱘魚是世界上現有魚類中體形大、壽命長、最古老的一種魚類,迄今已有2億多年的歷史,稱之為“水中活化石”。全世界現有鱘魚2科6屬26種。
鱘科鰉屬歐洲鰉 | 達氏鰉
鱘屬俄羅斯鱘 | 閃光鱘 | 裸腹鱘 |西伯利亞鱘 |小體鱘 |史氏鱘 |長吻鱘 |亞得利亞鱘 |中華鱘 |達氏鱘 |日本鱘 |中吻鱘 |湖鱘 |短吻鱘 |尖吻鱘 |高首鱘 |多甲鱘
鏟鱘屬密蘇里鏟鱘 |密西西比鏟鱘
擬鏟鱘屬大阿姆擬鱘 |小阿姆擬鱘 |錫爾擬鏟鱘
白鱘科白鱘屬長江白鱘
匙吻鱘屬匙吻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