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

習性
波羅的海鱘為徊游性魚類,在部分水域形成了定棲性種類(如在拉多加湖)。徊游性種類分春季徊游型和秋季徊游型兩種類群。大西洋鱘在歐洲各河流溯河距離為110-1000千米,能忍受大西洋的鹽度,一般生活在200米以內的水深。 大西洋鱘為兇猛魚類,主要食底棲無脊椎動物(蠕蟲、軟體動物、甲殼類),在黑海主要攝魚類(歐洲鱘等)。冬季不停食。
生長年齡

繁殖習性

波羅的海鱘在不同水域其性成熟年齡有很大區別,總的來說南部的要比北方的性成熟早2-6豐。在法國的日羅達河雌成熟年齡為16-20齡,長度155厘米;雄魚為13-15齡,長度為125厘米。在大西洋的古倫特河,雌 性成熟年齡在16-20齡,體長150厘米;雄魚13-15齡,體長120厘米。亞得里亞海的義大利波河該魚雌 性成熟年齡為11-12年,體長156厘米;雄魚9-10齡,休長120厘米。裏海的萊茵河雌魚性成熟年齡為8-14齡,體長137厘米;雄魚、-9齡,體長96-110 。
波羅的海鱘絕對懷卵量相差很大,從20萬粒到570萬粒不等。萊茵河的為79萬、82萬粒,格瓦達在維爾河為28.9萬、4,2萬粒。成熟卵直徑為2-3毫米,受精卵發育取決於水溫,一般經3-14晝頁可孵出仔魚。幼魚第一年在河灣棲息,在淡鹽水中生長到2-4齡移居到海里生活。
分布範圍

經濟價值
最初波羅的海鱘被認為是完全沒有價值的魚類。粗糙的魚皮經常弄穿漁網,令漁民轉而捕獵較具價值的其他魚類。但是,當利用波羅的海鱘製成的產品出現後,其漁業十分興旺。在維吉尼亞州,它們的漁業十分具價值,比龍蝦所得的利潤還要高。在大西洋海岸的漁業主要是為食物、皮革及魚膠。於1800年代末,美國每年就有達300萬公斤的尖吻鱘出口。不過幾年之內就大幅下趺至只有1萬公斤。它們現時要是用來生產魚子醬。
保育狀況

美國漁業學會(American Fisheries Society)認為波羅的海鱘現正瀕危。切薩皮克灣是尖吻鱘在維吉尼亞州最後已確認的棲息地。於2007年5月,研究發現在整條河上發現只有175條波羅的海鱘,其中15條長逾4.5米。 另外在馬里蘭州於2005年至2006年就發現了捕獵了大量的波羅的海鱘。喬治亞大學也有在喬治亞州阿爾塔馬哈河(Altamaha river)進行對波羅的海鱘的生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