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特徵
負子蟾科(Pipidae)水棲蟾蜍,學名為Pipapipa。產於南美洲,英文原意為蘇利南蟾。卵在雌蟾背上孵化。體長約20公分(8吋),軀幹扁平似方形。眼小,頭扁平。吻突與上下齶的皮膚鬆弛下垂。指端有細小的星狀附器,有助於尋食。在水中交配,卵排出後隨即受精,雄蟾將卵緊抱置於雌蟾背上,數小時後,卵周圍的皮膚生長形成一囊,將卵包住並覆以角質蓋。約經80天孵化後幼體發育成幼蟾。
分布於南美洲的巴西、蓋亞那等地的的熱帶森林。
生活習性
體長約10厘米,黑褐色。成體眼小。無眼瞼.具2出水孔,口部無角質頜和角質齒,口內無舌。趾間蹼極發達,體側具側線。薦椎前椎骨5-8枚,椎體後凹型,肩帶弧固型。蝌蚪期前3枚軀椎有游離短肋,變態後與橫突癒合。
終生棲於水中,在長期乾旱的情況下,多集中在尚未乾涸的水塘內。雨季到來後,分散活動並在積滿雨水的水塘和凹地水坑內交配、產卵。
雄蟾首先抱握雌蟾胯部,此後幾小時,雌蟾背皮膨脹成海綿狀,泄殖腔孔突出。有人在室內觀察產卵程式,大致是這樣:雌雄抱對從水底逐漸游向水面,在此期間身體翻轉,當體背朝向下方、腹面朝向上方時,稍停片刻,雌蟾產卵3~10粒,落到雄蟾的腹部。隨後,又向水底遊動。
這時,兩蟾抱握的部位略微放鬆,卵滾入雌蟾背部蜂窩狀的皮膚窩內。一般連續重複此種動作15~18次,共產卵40~100粒。卵在雌蟾背面的皮膚窩內生長發育,完成變態,然後離開母背(有的種在蝌蚪晚期逸出)。
偶有跌落到水底的卵,這些卵不能正常發育。負子蟾的蝌蚪是雙出水孔型,即有兩個出水孔而無角質齒;異舌蟾科也屬此型。這類的出水孔不能與魚類或有尾類鰓部的孔相比較。從以色列下白堊紀已採到近於這類群的化石,表明很早就開始分化,並認為這是一個既原始又相當特化的類群。
繁殖方式
在南美洲的蓋亞那和巴西的熱帶森林中,生活著一種有特殊繁殖方式的兩棲動物--負子蟾。它們的皮膚呈黑褐色,口內無舌,後肢粗壯,五趾間有很發達的蹼,善於游泳。每年4月,是負子蟾的繁殖期。這時雌蟾分泌一種特殊氣味招來雄蟾,雄蟾用前肢緊緊握住雌蟾的後肢前方,一晝夜後雌蟾的背部和泄殖腔周圍都腫脹起來,接著開始產卵。此時雌蟾把泄殖孔緊貼在雄蟾腹部,而雄蟾則拖著雌蟾在水中上下翻滾。當雄蟾背朝下時,雌蟾恰好把卵產在雄蟾腹部受精。在繁殖期內,雌蟾背部的皮膚變得非常厚實柔軟,並形成一個個像蜂窩一樣的穴,小穴數目多達幾十甚至上百個。在水中的受精卵由殷勤的雄蟾用後肢夾著,一個個地放在雌蟾背上的小穴里,並負責"封好"。兩個月後,幼蛙會戳破覆蓋其上的皮膚出生。這種卵不孵化成蝌蚪,而是直接孵化成小蛙的生育行為,在生物學上被稱為“直接生育”。負子蟾因有這種"負子"的習性而得名。一旦幼蛙從背上鑽出,雌負子蟾會馬上在樹上或石頭上蹭背,皮膚的上層便脫落下來,又恢復繁殖前的模樣。產卵期間雌蟾背麵皮膚軟化似海綿狀,泄殖腔壁伸到外面形成管狀產卵帶,彎曲達於背上,雄蟾在雌蟾背上壓著產卵帶,把卵擠出,壓入海綿狀皮膚的小窩中,覆以膠質。卵在雌蟾背面的皮膚窩中發育,經蝌蚪期,變成幼小的成體後才離雌體。偶有跌落到水底的卵,這些卵不能正常發育。
雌雄辨別
依據其他蛙類雌雄外型的特徵,總結出在外型上雌雄負子蟾以下幾點區別:
1.雌性負子蟾體型比雄性負子蟾稍大
2.由於雄性鳴叫,雄性負子蟾下齶的鳴囊較雌雄負子蟾更為鬆弛。
3.交配時,雄性需要爬到雌性背上才能完成交配,所以雄性負子蟾腳蹼上有小吸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