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藝術

中國民間藝術

在民間藝術與宮廷藝術的關係中,最明顯的區別是人的因素。 民間藝術就是希望的藝術,是吉祥的藝術,是充滿生命力的藝術。 充滿寓意民間藝術不是單純描繪現實的,更主要地是寄託未來的。

民間藝術的定義

民間藝術是針對學院派藝術、文人藝術的概念提出來的。廣義上說,民間藝術是勞動者為滿足自己的生活和審美需求而創造的藝術,包括了民間工藝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和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狹義上說,民間藝術指的是民間造型藝術,包括了民間美術和工藝美術各種表現形式。
按照材質分類,有紙、布、竹、木、石、皮革、金屬、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不同材料製成的各類民間手工藝品。它們以天然材料為主,就地取材,以傳統的手工方式製作,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與民俗活動密切結合,與生活密切相關。一年中的四時八節等歲時節令、從出生到死亡的人生禮儀、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民間藝術的陪伴。
按照製作技藝的不同,又可以將民間藝術分為繪畫類、塑作類、編織類、剪刻類、印染類等等。
從創作者的角度看,民間藝術是以農民和手工業者為主體,以滿足創作者自身需求或以補充家庭收入為目的、甚至以之為生計來源的手工藝術產品。
從生產方式看,民間藝術是以一家一戶為生產單位,以父傳子、師帶徒的方式世代傳承的。
從功能上看,它包括了側重欣賞性和精神愉悅的民間美術作品,也包括了側重實用性和使用功能的器物和裝飾品。作品的題材和內容充分反映了民間社會大眾的審美需求和心理需要,造型飽滿粗獷,色彩鮮明濃郁,既美觀實用,又具有求吉納祥、趨利避害的精神功能。

民間藝術與文人藝術

文人藝術
東漢以來,逐漸從宮廷藝人中分離出來的一部分人和供職於宮中的士大夫階層,創作出文人藝術這種具有專業性質的藝術形式,並成為正統的藝術史、繪畫史、書法藝術關注的對象。這些作者往往是集詩、書、畫、刻功於一身的知識階層,作品有著很高的藝術素養,講究氣韻,注重師承、門派,著重於個人情感的抒發和個人風格、特點。文人藝術的真正興起主要是宋代以後的事,它從宮廷與民間藝術中分離出去,主要是藉助了繪畫題材上新的開拓。北宋以來,山水墨竹成為士大夫畫家發抒胸臆的繪畫題材,他們為追求筆法和筆意,放棄了人物道釋、屋木舟車、樓台界畫等在此前為畫家和畫工共同採用的題材。北宋畫家鄧椿的《畫繼》一書,按社會地位和藝術品味做了等級排列。宋微宗趙佶被冠為「聖藝」列入書首,「王侯貴戚」趙會欀、駙馬王洗等居次,「軒冕才賢」和「紹紳韋布」一級則是文人專業畫家中的蘇軾、晁補之、文勛、李世南等人。文人藝術的最大特點是講求抒發個性,追求雅致和精神境界。畫工常用題材入上層品級之作很少見,愈到後來,題材上的分化趨勢愈鮮明。民間畫工的作品愈發被貶,不但不能入品級,而且成為具有貶意的「畫工之流」、匠氣之作。民間藝術借鑑文人藝術
自古以來文人藝術與民間藝術之間的溝通一直存在。在繪畫理論和畫理、畫法中,民間畫工所用民間畫訣和文人、士大夫畫家遵循的畫論原則也常有共同參用之處。此外,文人畫的題畫詩、榜書、題款等形式被民間年畫、燈方(屏)畫藝術所吸收。如在年畫創作方面,民間畫工積極吸收文人畫的長處,甚至有經濟實力的畫店出資請名畫家出樣稿,這就為民間年畫向文人畫風格的靠攏提供了最便捷的道路。清代著名畫家高桐軒傳真像的寫生方法運用於年畫的人物刻畫,文人畫中的四時點景納入年畫構圖,不僅提高了繪畫的格調,也豐富了年畫的風格,為民間年畫的雅俗共賞作出了貢獻。天津楊柳青年畫的文人畫趣味是與高桐軒等畫家的努力分不開的。
中國傳統藝術的發展歷程看,統治者一直對民間藝術漠視貶損,而奉文人士大夫書畫為正宗,造成了藝術史片面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在人們的認識中,民間藝術品總是與鄙俗的「物」和「器」連在一起,上升不到更高的精神上的「道」的層次,這與上層文化所主張的「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為之器」有著淵源關係。
中國歷史上,上層文化階層忽視或有意貶低民間手工業、手工藝品的行為,使民間藝術品在被利用、把玩的同時,也或多或少地進入了上層文化階層,促成了相互的借鑑、交流、融匯,而民間藝術對上層文化的容納吸收,也豐富了自身的風格、品味。

民間藝術與宗教藝術

民間藝術與宗教藝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又有著密切的關係。民間藝術中有相當的部分是與宗教有關的題材和內容,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宗教藝術,而主要是與民間信仰、祭祀供奉類民間宗教有關的裝飾藝術,其中有些是由巫術的道具演化而來,是美化了的巫術操作工具,如各類神像、祖先像、祭拜偶像、陪葬品和祭祀類物品。宗教藝術是指出於宗教目的如建立廟宇、傳教講法、宣傳教義等而創作的造型藝術形式,是為宗教目的服務的藝術,它們往往按照固有的規範進行創作,在人物的造像比例、色彩要求、裝飾配物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最常見的是繪製或雕塑的各類神像,也有的是採用如刺繡、剪紙等其他形式來表現的。民間宗教藝術

民間藝術中的宗教題材作品我們可稱之為民間宗教藝術,它除了佛教道教外,還包括了民間信仰的原始宗教和準宗教內容。它既保留了遠古的萬物有靈論,也有種種巫術、占卜、禁忌內容,有植物、動物等的圖騰崇拜,也有鬼神和祖先信仰,甚至是歷史人物和傳說中的人物,也被神化後列入了民間神仙名錄。隨著社會的發展,民間宗教又融和了傳統文化的儒學、道教和外來佛教諸家,內容極為廣泛,天上、地下、神界、人世、陰間,一切與人的生活有關的神祇都受到人們的祭拜和供奉,民間生活的空間,處處都有神明保佑著人們。民間宗教藝術就是表現民間宗教內容的各類藝術形式,它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充滿世俗趣味的神靈世界,民間宗教中的相關藝術也呈現出遠離宗教束縛、強調實用功能和裝飾效果的藝術特點。

宗教藝術

道教中的眾神如天官(「三官」之一)、王母娘娘、魁星神、真武帝、金童、玉女、媽祖、關帝君、八仙、城隍、土地、鍾馗、牛頭馬面、風伯雨師等,都是民間藝術品尤其是水陸畫、民間宗教畫、民間紙馬 等內容反覆表現的題材內容。甚至一些道教傳說中的仙獸如「四靈」、仙鶴等也成為象徵長壽的吉祥動物,為人們所喜愛。
佛教的影響包括了遍布全國的佛廟建築、歲時節令、佛經壁畫、版畫、雕塑等造型藝術、文學故事、戲曲表演、音樂舞蹈、乃至飲食、語言、家庭神位等諸多方面。佛教世界眾神在民間大小神廟中都得到香火的祭供,如來佛、三世佛、大肚彌勒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善財童子、四大天王、濟公、十八羅漢等等,都在保佑中國百姓的過程中,擁有了神性與人情味。

民間藝術與宮廷藝術

民間藝術和宮廷藝術是相對應的兩個概念,分別隸屬於下層文化和上層文化,在相互對立的同時,又存在著相互交流和緊密聯繫。
民間藝術的產生可以追溯到史前的傳說時代,它具有原發性,保留了大量的原始文化的觀念和符號,它的創作和使用主體都是下層民眾。宮廷藝術則是指按照封建朝廷的意願和需求而生產的為上層統治者服務的藝術,它的創作者往往是宮廷徵召的民間藝人,而使用者則是帝王和統治階層。從作者與作品的關係上看,一個是創作者,一個是享受者,這使宮廷藝術不可避免地成為僱傭性的藝術。
在民間藝術與宮廷藝術的關係中,最明顯的區別是人的因素。宮廷從民間招募工匠藝人的歷史是相當悠久的。從西周的「工奴」 和春秋「百工」 再到後來的宮廷畫工、畫院待詔 等制度都是如此。這種僱傭關係一直在大型石窟陵墓藝術、宮殿、廟宇營造或服務於統治者的供奉之作中明顯地表現出來。宮廷藝術更多的是奉命行事,按樣作畫,民間藝人們不能超越統治者的規範,製作上必須合乎宮廷的禮法規矩。儘管宮廷藝術的創作者主要是受僱的民間藝術家,但創作出來的作品體現的多是統治者的審美趣味和意志,並且形成了追求崇高威嚴或精緻工巧、重品味儒雅的藝術特點。
民間藝術與宮廷藝術之間的交流表現在這樣兩個方面:
一.宮廷藝術吸收民間藝術,如宋代風俗畫家的作品成為進貢的貢品,民間陶瓷中的精品也成為宮廷把玩的對象。
二.民間藝術接受來自宮廷的教化和強迫性指令,將原本屬於宮廷藝術的作品吸收並推廣。這類的事例歷史上大量存在,尤以鬥神、鍾魁畫和明代以來吉祥畫為典型。鬥神首先出現於漢代的惠王宮殿之門,後傳入民間。唐代鍾馗畫由皇室走向民間也確是有史可考的事實。鍾馗這個由唐明皇夢中所得的形象,終於成為黎民百姓之家的鎮宅守門的家神。可以說,兩者之間的交流是普遍的和經常的。在交流過程中,宮廷藝術擁有的細膩雅致和威嚴莊重的審美趣味勢必也會對民間藝術產生相當的影響,這種影響通過民間畫工和工匠影響到其藝術作品。

民間藝術的主題

民間藝術一直以來都是民眾創作、使用和欣賞的藝術形式,其主題不外乎滿足兩個需求:一個是物用方面的使用功能,一個非功利的精神上的審美需求。在民間藝術形成和發展的幾千年時間裡,農業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一直都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所以,農業生產生活中,首先需要的是人力資源,即人口的生產,這就是最大的生存需求,生殖崇拜、祈子內容、子孫繁衍成為民間藝術中最常見的畫面和主題。人們相信萬物有靈,是源於生產力低下時代對自然和宇宙力量的崇拜。民間藝術的主題和內涵都是圍繞趨利避害、求吉納祥的心理需求來展開的,這也是人類自我保護的本能。
藝術最主要的功能是滿足精神需求,既有表達對未來的希望,也有愉悅精神的審美活動,所以人的一生中各個人生禮儀都少不了民間藝術的陪伴,與人生活的衣食住行有關的一切活動和場所也離不開民間藝術的參與。民間藝術就是希望的藝術,是吉祥的藝術,是充滿生命力的藝術。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是民間藝術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中國農耕文化模式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產生活方式,對勞動力和人丁有很大渴求。生殖崇拜表現的方式之一就是無處不在的乞子活動。它發源於原始人的生殖信仰,並成為人們觀念中的一種定勢。在古代,祭祀高禖 這一生殖神十分隆重,足見人們對子嗣的重視。
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支配地位的儒家觀點之一的「孝」行強調的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人們對子的渴望已不僅表現於對古老的送子之神「高禖」──女媧和伏羲的祭祀之中,它已然成為一種文化心理根植於人們心中。後來,道教和佛教、民間地方神靈也都生髮出送子職能,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張仙、佛祖、觀音娘娘、送子娘娘、媽祖等等,他們的廟宇遍及全國各地。
甘肅公劉廟周公廟),河南濬縣、淮陽、嵩山、山西平遙雙林寺、代縣、河北新城白溝、天津「天后宮」(媽祖廟)、北京白雲觀等至今仍在諸神生日那天祭祀供奉或舉行「拴娃娃」活動。 民間藝術大量作品都是以表現生子和送子主題的,各種泥捏彩繪娃娃、扣模泥娃、布娃娃、紙禡(印有送生娘娘像)銀牌刻制娃娃,其他材料做的娃娃如石膏娃、紙漿娃、畫塑娃娃、乞子畫符等都在廟會上常能見到。
其中有代表性的活動之一是農曆二月二至三月二的河南淮陽人祖廟會。廟會期間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祭祀人祖

伏羲,觸摸象徵女性生殖器的「子孫窯」,買回象徵子嗣的「泥泥狗」供在家中,以求生兒育女。天津天后宮的祭祀媽祖廟會上,前來乞子的人燒香祭拜後,要拴回一個「娃娃大哥」彩塑童子像(俗稱「大阿哥」),作為家中子嗣中的老大,並希望他能夠為乞子人家帶來老二、老三。甘肅公劉廟、山西雙林寺廟、代縣楊家祠等,都是以泥塑偶人、面花、布娃娃等物進行乞子的廟會所在地。西北地方剪紙藝術中的抓髻娃娃是一種生育巫術的表現,大量的民間藝術中的魚鳥紋樣、乞子所用的娃娃──泥娃娃、布娃娃、銀或銅、鐵娃娃像和各種麵塑、剪紙及其他藝術品,都具有生殖崇拜和乞子的意義。宗教信仰

中國的民間宗教信仰是綜合性極強的一種準宗教,原始宗教的成分占了大部分,既有巫術、占卜、禁忌內容,也有植物、動物等的圖騰崇拜,也有鬼神和祖先信仰。隨著社會的發展,民間宗教又融和了傳統文化的儒學、道教和外來佛教,內容極為廣泛,天上、地下、神界、人世、陰間,一切與人的生活有關的神祇都受到人們的祭拜和供奉,民間生活的空間,處處都有神明保佑著人們。人們祭祀風神、雨伯,五路財神、五方神聖,祭祀福祿壽三神和各類神靈,祭祀佛道兩教中的一切神靈,如關公、佛祖、福祿壽三神、五方神靈等,也祭拜儒家先哲和聖賢如孔子老子岳飛等這些被認為是具有神性的人格神。民間宗教雖然不是嚴格的一神教,但它以實用主義和滿足心理需求為特點,已經深深根植於中國民眾的生活和習俗之中,又在相對穩定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得以完整地保留下來,並在不同時代依人們精神需要而發生變異,有的被淡化、異化,有的被賦予了新的內容得以發展,有很多民俗活動都是

民間宗教弱化或轉化而來的。
許多民間藝術,都與民間信仰和巫術活動有著密切關係。巫術偶像、神像繪畫,甚至像風箏這樣今天看來純屬娛樂的玩意,早期也是用來散災去病的巫術工具。農曆三月三日是民俗中放風箏的日子,人們認為隨著風箏線的剪斷,病痛和穢氣會隨風而去。這類的例子不勝枚舉。在自身力量達不到目的的時候,人們總要尋找某種精神寄託,便想藉助想像力和外力來幫助自己實現目的,對於這種現象,我們可以視之為一種對世界的扭曲的觀念式的把握。民間宗教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和社會存在,就生存於這種觀念和心理構成的特殊時空里,所以認識民間宗教信仰的特點,對於我們理解中國傳統文化是很重要的。歲時節令

歲時節令是民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歲時節令中的民間藝術 反映了社會在時間運行和周而復始的循環過程中人們的觀念與情感。中國是個古老的農業社會,在漫長的幾千年的文明歷程中,歲時節令中的各種農事節日和基於與農業生產有關的信仰而產生的各種節日,對中國民眾的生活和藝術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以漢族為例,則有農曆新年到除舊布新的除夕之夜的眾多節日。一年十二個月,幾乎每個月份都有一個中心的節令活動:正月春節、立春、元宵燈節、天倉(填倉)節;二月二龍抬頭、淮陽人祖廟會;三月份清明節、寒食節;四月初八浴佛節;五月五端午節;七月七「七夕」乞巧節、七月十五鬼節、「盂蘭盆」會;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九重陽節;十月十五下元節;十月至十二月間「冬至」日、臘八節、臘月二十三祭灶日(俗稱小年),三十除夕守歲,等等。接連不斷歲

時節令(這裡不包括一些地方特有的節日和政府規定節日,也不包括諸神祭日和民間廟會),把民間藝術由年頭至年尾貫穿了起來。
由古代到現在,有些傳統的年節時令慶祝活動發生了某些形式上的改變,但人們的心態和初衷卻是共通的。驅邪消災、除病卻鬼、迎吉納祥、富貴榮華、多子多壽、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紀念先賢、祭祀祖先、教育後人、從良向善、忠孝節義、互助互愛等願望,都是各種節令民俗和民間藝術的深層文化意蘊。辟邪祈福

民間藝術的另一個重要主題是辟邪祈福、趨利避害。在自然條件惡劣,科技水平低下的古代社會,自然災害和戰亂等時常威脅著人們的生存和生活。對神靈的信仰和對自然的依賴,使得人們對能給他們帶來幸福和吉祥、驅魔逐害的神靈充滿了敬畏之情。每逢節日或神的生日,必將在神位祈禱或張貼神像、供奉神像,或以吞口 面具和辟邪葫蘆、照妖鏡一類器物等來祈求神靈的保佑。如新年貼的鬥神、年畫、各類神像,家中的鎮宅獅子、瓦貓 等都表達了迎祥納福、祛病除災的心愿。鍾馗像是最常見的鎮宅驅鬼的神像,常貼在後門上。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神靈的信奉程度降低了,各種吉祥畫和神像畫,更多的是表達一種喜慶的節日氣氛,點綴和裝飾節日的環境,但祈福辟邪的意趣仍然在其中保留下來,並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我們常見的萬年如意、天官增福、麒麟送子、搖錢樹等都是這類祈福吉祥畫。

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的傳誦是最為普遍的大眾娛樂,它的歷史非常悠久,自人類有了語言以來,就有了口頭傳說的故事了。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里,民間故事就是憑著人們一代一代的口傳心授流傳和保留下來的。有了文字記載後的史書中,也記載了大量的民間傳說、神話、傳奇。
早在漢代就出現了著名的「說書俑」這類表現說書人生動傳神的說書表情的傑作,說明那時說書就已經成為了一種專門的職業。到了宋代,《東京夢華錄》一書中已經有了「勾欄瓦肆」這樣的可供說書、看戲娛樂的專業場所的記載,可見民間文學的的發展到了一個高峰,民間故事已然成為最為普及的市民藝術了。元明清以來,小說和戲曲的發展為民間故事的傳播和弘揚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平台和渠道,元曲、插圖版畫和繡像小說、戲曲表演的內容很多來自古代的民間傳說故事。他們被譜曲、編輯、整合、改編,成為各種民間藝術的表現內容,民間戲曲、戲出畫、彩塑、建築彩繪、石木雕刻等內容表現得尤為突出。
中國歷史悠久,延綿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從《山海經》、《搜神記》、《封神演義》、到《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等四大名著,其題材和內容都包含了大量的民間故事內容,更不用說遍及全國的各民族各地的民間故事了。
在沒有現代傳媒形式的傳統社會,民眾就是靠著各種渠道得來的民間故事和文學內容來教育自己和後代的。民間故事是中國重要的口傳文化內容,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它教人們從良向善,愛國愛家,給人們真善美的啟迪和教育,如年畫《孟母三遷》,講的就是為了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努力學習,孟子的母親三次搬家的故事,至於傳統的「二十四孝」(講的是歷代孝順父母的故事,宣揚一種孝與慈的傳統觀念)、「老鼠娶親」(諷刺門當戶對的婚姻觀念)各地都有,這些都是我們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人生儀禮

民間藝術不僅存在於日常生活中和各個歲時節令中,它的重要功能之一還在於它是人生儀禮的陪伴物 ,是人們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寄託和安慰。從群體角度看,一年之中四時八節都離不開民間藝術。從個體角度看,民間藝術的作用亦同樣重要,與其說是陪伴,不如說是人生的一部分、生命歷程的一部分。
人的一生,從在母腹中孕育之前,便已有了以小泥娃娃等民間藝術品為媒介的乞子儀式,即使在現代化程度如此之高的當今社會,「拴娃娃」習俗依然存在於農村相當多的角落。婦女懷孕後,一系列禁忌和胎教活動也隨即開始了,嬰兒滿月和周歲也是民間藝術品匯萃之際,各種繡花衣、鞋帽、花饃、賀禮齊集於得子人家。成長過程中,又有成丁禮,12歲或13歲是人生一站,屆時有特殊的生日儀式,長命鎖是必備之物。從嬰兒成為青年,各種兒童玩具伴隨著孩子們。戀愛結婚中的風俗和儀禮,又是一次民間藝術的展示會,儀仗飾品、洞房布置和女紅 活計把人們帶向風格不同的民藝世界。慶壽儀式和喪葬儀式,這兩個人生的重要時刻,更少不了民間工藝美術的點綴和伴陪,慶壽吉祥畫、壽糕花饃等是晚輩向長者表現孝心的傳達中介;而喪葬紙紮、剪紙和棺罩、送葬儀仗及陳設,又是生者與死者溝通的載體。人的一生,從民間藝術開始,又以民間藝術結束。

民間藝術的功能

民間藝術的功能總的說來,就是美觀和實用相結合,既滿足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實際需要,也美化了生活環境,更滿足了人們寄託情感、表達敬意、愛戀和娛樂的精神需要。是美用合一的完美體現。
從日常生活中的器物來看,農業生產工具、漁獵養殖工具、手工工具、餐飲廚炊用具、起居生活用品等各種器物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同時,也被創作者經過彩繪、雕刻、染色、鑿刻、編織等手段,進行了美化。
海南島黎族地區保留著較為古老的制骨工藝,骨器是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生活器物,也曾是人類繼木器、石器發明之後又一重要發明,在史前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黎族骨器中的骨簪、骨梳為骨器中最精美的骨雕。骨器的種類有用於掘土、除草、除灰、食具的骨鏟;用於收山欄稻的骨刀;用於脫取山欄稻穀的刮器;用於紡織機的緯刀;用於織魚網的骨梭;用於刺魚的骨鏢;用於美發、固發的骨簪;用於裝飾頭髮的骨梳;用於裝飾和避邪的項鍊等。
餐飲廚炊用具中的碗、盞、碟、勺、筷、茶酒具等各種器物;起居生活用品中的燈、燭、枕具、帽筒、花瓶、鏡架、扇子、暖爐等大大小小的對象,是民眾日常生活中必備的物品。民間的各種器物質樸而且實用,其造型、彩繪、雕刻等裝飾,具有極大的親和性,也是美用合一的實用型藝術品。
在鄉間的農家,我們常常能夠看到充滿鄉土氣息、樸實可愛的儲物缸(有的用紙漿造成,上繪吉祥圖案)、食盒、壺盒、菸具、食器飲具、土陶碗、青花盤、調料盒、諸物罐、油燈、梳篦、具有美感造型的農具,等等。可以說,人們生活在藝術的氛圍之中,目力所及之處,都充滿了質樸的美,生活就是藝術,藝術就是生活本身。無處不在的民間藝術陶冶著人們的性情,也培養著一代代中國民眾審美的眼光。

觀賞玩樂之物

民間藝術的功能主要看它在何種場所中使用,如何使用。每一種功能的發揮都具有一定的限定性,這種限定性,規定了民間藝術品的功能歸屬。具有觀賞性和遊藝功用的民間藝術是節日期間最受歡迎的項目。
觀賞類的民間藝術品如年畫、剪紙、刻紙、花燈、扇面畫、炕圍畫、屏風、鐵畫、烙畫、彩繪泥塑麵塑、裝飾性擺件、各種裝飾畫、裝飾掛件等,往往是那些以審美和裝飾為目的,滿足精神需求的比較純粹的美術類藝術品。
玩賞、遊藝、表演類中的藝術如各類民間傳統玩具、皮影木偶、風箏、空竹、風車,包括用於武術和競技、廟會和花會表演、遊街彩車使用的道具、器械、樂器、裝飾品等。這類藝術的特點是要藉助人的參與如舞動、張貼、懸掛、穿戴等才能體現其功能,主要用於表演和遊藝的儀式及娛樂活動中。

自我價值的肯定

傳統社會中,除了日常的男耕女織的生活外,手藝是最常見的一種謀生手段,掌握一門手藝意味著多了一種生活的本領出路,也是對人生價值的一種肯定。於是,掌握一門手藝,成為對男人的最普通的一種要求,而對女子則有「生女子要巧的」這句老話世代流傳。巧,便是對女子的一種肯定。在傳統社會中,容言紅(工)德,就成為全面衡量女子價值的內容。女子們比剪花、比織布、比刺繡、比針線活兒,比手巧。巧也就是常說的女紅,即女子的手工活計如何,是最重要的方面。這一點,在沒有文字的少數民族──苗族中,顯得尤為突出。
到過黔東南苗寨的人,都會驚異於苗家女子那繡滿花樣的美輪美奐的服裝和滿身披掛的銀飾。在苗族所聚居的清水江流域,十三四歲的苗族女孩子過去都是自已為自已繡制嫁衣,這手藝人人都會。苗族女子的盛裝更是繁複華美,一套銀飾,從帽子、項鍊,到手鐲、耳環,有時達二三十斤重,刺繡工藝也豐富多樣,從十幾歲的少女到六七十歲的老嫗,皆繡服錦帶,其色彩或艷麗或柔暗,無不和諧,令人讚嘆!苗族女子如此裝扮,因為,苗裝和銀飾是苗家用來夸富的,是女子用來顯示手巧的。比做工,比心靈手巧,就是靠這一針一線的手上功夫。不言而喻,女子的價值和自信全部包括在這盛裝之中了。

表達情意的信物

民間藝術是滿載著情感的載體,是表達情意的信物,手工製作中的一針一線,融入了濃濃的親情和深深的愛意。
婚姻是人生大禮,也是人生禮儀中最講究、與民間藝術發生聯繫最多的慶典之一。中國傳統文化中,歷來強調父母作主,媒人之約,青年男女過去並無戀愛結婚的自主權,封建禮教的枷鎖緊錮著人們的婚戀行為。於是,在異性交往受到禮俗限制、不能自由戀愛的封建社會中,情侶間信物的交換和贈送就顯得特別重要。
在民間被稱為定情物的東西,常是那些屬於民間工藝美術範疇的精緻的繡帕、鞋墊、荷包、菸袋、兜肚、腰帶、手工鞋一類。由於是送給情郎的禮物,所以女子在繡制時格外精心在意。在民間鄉俗中,媒人拿著女子的繡活兒為其尋婆家的事是相當常見的,女子尋夫的要求也盡在她的活計之中表述出來。封建社會衡量淑女賢婦的標準是容、言、功、德四方面,婦女的聰穎賢慧又往往以她的手工活計功夫展現出來,針線經緯之中,注入了婦女們全部的情感,送給情郎作信物最適合不過。
流傳廣泛的陝北民歌「繡荷包」唱的就是以繡荷包為信物送給情郎作見證的歌。「十二月歌」,唱的是農曆七月七日乞巧節時,姑娘要為情郎哥作一雙牛鼻鞋的風俗,既以鞋顯示女紅手藝的精湛,更主要是以此表達愛情。歌中唱到:
「七月里,豆角角白,
咱給五哥做上一雙鞋,
做上一對牛鼻鼻鞋,
得得勁勁你吒(看)妹妹來。」
這首歌把情侶之間的愛戀和情感表達得非常貼切,這是民間藝術作為情感信物的典型。

禮敬諸神的媒介

中國雖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宗教神靈,但是對各路神祗的祭拜廣泛存在,更確切地說,中國人對神的態度是敬之、禮之而不是神化之。
與民間宗教和信仰有關的裝飾藝術品,通常是各種材質的神像,其中有些是由巫術的道具演化而來,是美化了的巫術操作工具,它們是溝通人和神的媒介,是人藉以表達對神靈禮敬的載體。
明堂(中廳)是具有宗教意味的神靈居所,商周時期就以明堂作為敬神之所了。常見的各類神像和三星像、八仙、財神等就常供奉在此。在民居的廳堂供桌上面擺放的佛像、「福祿壽」三神像或神龕中供奉的土地神像、天地神像等是民間宗教藝術的主要題材。過去,民間戲班常在演戲開始前,也要對行業神進行祭拜,這是行業神祭拜的規矩,是戲曲行當必須有的禮儀,也是神靈崇拜、天地崇拜心理的體現。在民間各類神廟中,我們熟悉的送子娘娘、藥王像、天師像、鍾馗像、灶王像、水陸畫等都是常見的神靈像,而禮饃、河燈、甲馬紙、月光禡(月光娘娘,也是觀音娘娘)、「泥泥狗」(象徵子嗣的塑像)、祭祀儀式上使用的裝飾品、靈厝(也稱棺罩)、紙紮人物等都屬於這一類媒介的共生性產物。

裝飾美化的作用

民間藝術的一個重要功能是具有美化和裝飾作用,這類藝術品主要集中在庭院建築和居室的陳設中。庭院是中國家族和家庭生活的主要場所,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空間;居室則是更為具體的家庭生活處所。這兩種環境空間,由大到小,展示了中國民間生活藝術的不同品類和它們所生存的背景。而具有裝飾和美化作用的民間藝術就生存在院落和室內陳設之中。
院落建構是造型與結構的藝術,它們包括了多種建築構件的排列、組合、裝飾與美化。如飛檐斗拱、瓦當、門樓、牌匾、磚雕、門鼓、門飾、影壁、照壁、風水樓、神龕、花牆、花窗、門楣等、上馬石、拴馬樁、門蹲獅、院中其他雕刻裝飾等。
室內陳設中,正廳的陳設注重觀念的表達和裝飾性,是滿足「精神上的實用」的藝術品,表現為觀賞性為主的藝術形式,以擺設為多。我們常見的有各式雕花的木製品、石雕的神龕、古色古香的天地桌(也稱八仙桌)、古式家具,它們簡潔大方並具有建築美感。每逢年節,這裡的氣氛也是最為莊重的。用年畫、剪紙、其他藝術形式裝扮年節氣氛是室內陳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中廳的供桌上方,還常掛有「松鶴延年」、「八仙慶壽」等吉祥畫。桌裙和門帘通常是刺繡品和藍印花布、蠟染布、織錦等手工作品,上面或繡或畫上吉祥圖案。古意十足的箱櫃、燈具、几案、屏風等等,延續了傳統的造型、色彩及裝飾圖案,至今仍在民間大量存在。

民間藝術百花園

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可以有多種角度的分類方法,按照材質來分類,有紙、布、竹、木、石、皮革、金屬、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等不同材料製成的各類民間手工藝品,它們基本上都是天然材料,以手工加工製作的。
按照製作技藝的不同,又可以將民間藝術分為剪刻類、塑作類、織繡類(包括印染類)、編織類、繪畫類、雕鐫類、扎糊類、表演類、裝飾陳設類等。也有學者按照造型來分類,但是這幾種分類都比較單一,不能完全體現出民間工藝美術極為豐富的內容種類與傳統文化的密切關係。
如果從功能上分,按照其不同的功用和使用場合及在民俗活動中的使用情況,則可以將它分為六個種類:
(1)建築陳設和裝飾類
建築、民居及其裝飾藝術包括的主要品類有戲台、宗祠、祖廟、神廟、民居、各種樓台亭閣、牌樓、墓碑、拴馬樁、城門、村口建築裝飾、各類鎮物、河邊橋頭的橋樑、染坊、井台、石雕等。城市城池建築、店鋪的裝飾、招幌、牌匾等都可以納入其中。飛檐斗拱、瓦當、門樓、牌匾、磚雕、門鼓、門飾、影壁、照壁、風水樓、神龕、花牆、花窗、門楣等、上馬石、拴馬樁、門蹲獅、院中其他雕刻裝飾等多種建築構件,通過排列、組合、裝飾與美化,滿足了人們的生活需要和審美需求。
(2)日常器物類
生產生活用品和器物包括了如農具、出行車馬、紡車、工匠用具、服飾、日用擺設和使用品,如編織品、紡織類(蘭印花布、扎染、蠟染、土布、織錦等)、服裝服飾、首飾佩飾;日常生活器皿如家具、燈具、刺繡裝飾品、妝盒、陶瓷盛具、飲具、食具、菸具等。它們是美用合一的產物,即是藝術品,又是實用器物。
3)節俗禮儀類
這類民間藝術品包含了各種節日慶典和人生禮儀、社會禮儀所需的造型藝術。它們不是平日使用的民間藝術品,而是適時而用,按需擇用,但又是必不可少的節日和禮儀的裝飾性物品。如人生禮儀中的誕生禮、成人禮和壽禮、葬禮等使用的輔助性的民間工藝美術品,都是表達情感和情緒的載體,是各類節俗禮儀中的必需品。如各種表演用的兵器、節日和儀式中使用的道具、服飾、佩飾、麵塑禮模、用於婚慶儀式的提盒、食具、禮盒等也屬於此類。
4)祭祀供奉類
這類民間藝術主要是指與民間信仰、民間宗教有關的裝飾藝術品,有的直接就是由巫術的道具和祭祀的神像演變而來的,如各類神像、祖先像、祭拜的各類偶像、陪葬品和祭祀類物品。我們熟悉的「娃娃大哥」乞子道具、天師像、鍾馗像、灶王像、水陸畫等都屬於這一類。
5)觀賞把玩類
觀賞類的民間藝術品往往是那些以審美和裝飾為目的,滿足精神需求的比較純粹的美術類藝術品,如年畫、剪紙、刻紙、花燈(燈方畫)、扇面畫、炕圍畫、屏風、鐵畫、烙畫、彩繪泥塑、麵塑、裝飾性擺件、各種裝飾畫、裝飾掛件等。玩賞類的藝術如各類民間傳統玩具,以愉悅人們性情為宗旨的小巧的可玩於股掌之間的「玩意兒」也可歸入此類。這類民間工藝美術品具有超越物用的功利性特點,主要用於「精神的實用」,滿足精神和心理訴求。
6)遊藝表演類
這類藝術品包括了用於武術和競技、廟會和花會表演、遊街彩車使用的道具、器械、樂器、裝飾品等。這類藝術的特點是要藉助人的參與如張貼、舞動、懸掛、穿戴等才能體現其功能。如皮影戲、木偶戲、風箏放飛、民間玩具如九連環、空竹、風車的耍弄等都屬於這類表演。
這六類民間藝術的功能可以互相轉換的,當皮影完成了表演,掛在室內欣賞時,它又變成了觀賞性的藝術。花燈、木偶和一些道具也是如此。另外,原本是祭祀供奉的作品,在民間也常被用來觀賞和裝飾。民間藝術的功能主要看它在民俗活動中的何種場所使用、如何使用。每一種功能的發揮都具有一定的限定性,從而規定了民間藝術的功能歸屬。

染織繡類

染織繡類的民間藝術實際上包括了印染、手工紡織、刺繡、織錦、緙絲等幾大類別。
印染是民間服飾和日常居室裝飾密切相關的工藝品,主要有蠟染、扎染、藍印花布、彩印畫布等,主要用在服裝、帽子、被褥、床飾、門帘、包袱布等方面,是用途非常廣泛的布藝。
刺繡則包括了四大名繡、各地民間刺繡、少數民族刺繡等。四大名繡有湘繡、蘇繡、蜀繡、粵繡,各地民族民間刺繡中有代表性的包括苗繡、土族刺繡、滿族枕頂繡(繡於枕頭兩端)、湖北挑花和陝西、山西、河南民間手繡。
織錦主要有三大錦,還有少數民族豐富的織錦。三大錦即雲錦、蜀錦、宋錦。少數民族織錦中有代表性的包括壯錦、傣錦、土家錦(也稱「西蘭卡普」)、苗錦、黎錦等。

傳統刺繡

中國的傳統刺繡,根據使用者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工藝精緻程度的差別,分為民間刺繡和四大名繡。
民間刺繡是相對於具有宮廷文化風格和文人畫風格的「四大名繡」而言的、普遍存在於中國各地的民間刺繡工藝。中國傳統刺繡歷史悠久,隨著絲綢的產生和發展而存在。早在四五千年前,刺繡就已經成為「章服制度」 中重要的裝飾手段。兩千多年前的長沙馬王堆墓出土的刺繡已經有了豐富的不同針法。可見當時刺繡工藝已經出現了不同針法的程式化的固定工藝。1982年從湖北江陵馬山一號楚墓中,出土了戰國時期的繡衾(被)和禪(單)衣,上面繡著龍、鳳、虎和花卉等圖案,形神兼備,絢麗多彩。
漢代的樂府詩《孔雀東南飛》中有「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的詩句。漢末、六朝時期,剌繡題材中出現了人物形象,為後來的人物繡品開了先河。唐、宋時期,文人們開始參與刺繡畫稿的設計,文人畫所表現的詩詞境界、書法和繪畫的雅致,影響到民間刺繡的創作,刺繡開始向精緻化和文人化的方向發展。到了宋代,刺繡幾乎成為婦女的女紅手藝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一項,不少有文化的富家女子的刺繡創作,更使刺繡工藝臻於精細絕妙。明、清時期,全國城鄉出現了眾多的刺繡商業作坊。尤其是明代,首先在上海出現了「露香園繡」這樣繡工精細,用針巧妙的以個人風格著稱的「顧繡」,並專門刺繡花鳥走獸畫幅、畫頁、手卷等陳設品,表明中國傳統刺繡從附屬在服飾上的裝飾手段,成為獨立欣賞的藝術品。清代開始出現了幾個重要的刺繡藝術流派,如北京的京繡、開封的汴繡、山東的魯繡等,以及後人稱譽的四大名繡。
清代後期,各地都出現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技藝特色的民間刺繡工藝。但是長期以來,官方文化和精英文化,對各地出現的民間刺繡工藝極少關注,更談不上記錄和評介。民間刺繡基本上處於與日常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普通「手藝」的地位,但是正是這種生活的藝術,才使得民間刺繡一代代自發地保留了下來,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傳統藝術中最精彩、最形象、最富有文化內涵的非物質文化品類。

塑作類

塑作類是指以捏、塑、堆、納等方法為主製作的民間藝術品,其內容包括了泥塑、麵塑、陶塑、糖塑、米粉捏製品、紙漿拍塑、琉璃和玻璃等造型藝術。塑作類藝術往往靠藝人以手施藝,靠手工方法造型,由於採用了與雕刻不同的創作手法,它們的藝術效果也不同。塑作類藝術還常結合彩繪裝飾方法,在塑形後再施以彩繪,以增加藝術品的欣賞性、象徵性和吉慶祥和的氣氛。如泥塑中的典型作品有江蘇惠山的「手捏戲文」、河南淮陽的「泥泥狗」、北京的面人湯、面人郎的作品等;納模玩具如泥餑餑、泥玩具中的耍貨「阿福」、鳳翔泥塑、北京兔兒爺、中秋月餅、巧果、糖人等都是典型的塑作類民間藝術。一些民間臉譜和器物採用紙漿拍塑而成,而玻璃類、糖人等則採用吹塑方法,趁熱邊吹邊塑形,也屬於塑作類藝術 。

雕鐫類

雕與鐫都是指在竹木、玉石、金屬等介質上面進行的刻畫方式,雕鐫類指採用這種方式製作的作品,如我們常見的雕版、雕漆、雕花、浮雕等,還有與塑形結合的雕塑藝術品等。雕和鐫往往都是在硬質界面和半乾狀態的固態界面上進行的,而塑需要在軟質材料上進行,這是雕鐫和塑作不同之處。我們熟悉的這類作品包括雕花的竹筆筒、玉石首飾和擺設、金屬首飾、蕪湖鐵畫、在磚上雕刻的磚雕、石雕作品等。雕鐫類作品創作中常使用刀子、鑿子、鑽子及一些輔助性工具。

繪畫類

人類最早的繪畫是距今約萬年前的原始先民創作的岩畫,民間繪畫是相對於文人畫、宮廷畫、宗教畫和現代的學院派繪畫而言的。民間畫的源頭來自遠古的岩畫、彩陶裝飾畫等原始藝術。我們現在通常把古代石刻線畫、宗教版畫、水陸畫、影像畫、廟畫、年畫、燈屏畫、建築彩繪、扇面畫、包括現代農民畫、布貼畫等在內的一切民間繪畫形式都納入到民間繪畫之中。
民間繪畫不僅是獨立的觀賞性的藝術,還作為環境和器物等的裝飾,成為附屬性的裝飾繪畫,如皮影、木偶、臉譜、刺繡、剪紙、建築裝飾、陶瓷裝飾等就大量採用民間繪畫的語言或圖案、對其進行裝飾。民間繪畫的特點是它有著強烈的地域色彩、民族色彩,與民間習俗相結合、有著很強的程式化色彩,造型古樸、誇張,色彩鮮明,既有工筆重彩之作,也有淡雅雋秀之作。

編織類

中國的竹、草、藤、柳、棕麻編織工藝品像其他工藝品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考古發現證明,中國早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時期;四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二三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時期就已有葦、竹等類的編織物。1973年至1977年在浙江餘姚縣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就發掘出以二經二緯法編織的葦席殘片。1934年在浙江餘杭縣吳興錢山漾良渚文化遺址發掘出二百多件竹器,上有一經一緯,二經二葦,多經多葦法編的人字及菱形花格等紋樣,尤其產生了梅花眼、辮子口等較複雜的編織技法。藤至少在氏族社會時已用於編織胄和盾牌。柳編則在新疆曾出土的唐代「線柳編長方盒」中,可以了解到柳編工藝在唐以前就已很發達。葵、棕、柳、麻編織也有悠久的歷史。

扎糊類

扎糊,是指以竹、木、鐵絲等為骨架,以絲綢、紙等外面,通過扎結、扣榫、糊裱等方法製作工藝品的方法,也是民間藝術中紙紮(又稱扎作、糊紙、扎紙庫、扎罩子、彩糊等)、彩燈、風箏、扇子等一類以扎糊方法製作的藝術品的總稱。除了彩燈、風箏等自稱一體的藝術品類外,扎糊一般主要指的是紙紮類的作品。廣義的紙紮,包括彩門、靈棚、戲台、店鋪門面裝潢、匾額及人物、戲文、風箏、燈彩等項。狹義的紙紮,主要是用於祭祀及喪俗活動中的紙人、紙馬、搖錢樹、金山銀山、牌坊、門樓、宅院、家禽等可用來焚燒的紙製品。

表演類

民間藝術中大量的內容都是通過人的舞動、戲耍、操作、歌唱等形式來完成的,與這種表現方式有關的藝術門類都可稱為表演類藝術。其特點是:以部分民間藝術品、器械、工具等為道具或裝飾手段,突出展現人的歌舞、演奏和絕技等天賦和表演技能。如皮影戲是通過鐵枝將皮影連線後,根據劇情需要,利用燈光的投射效果,舞動皮影,將影人的動態映射到銀幕上,形成了一出出劇情完整、有唱、有耍、有演奏的皮影戲。其他還有木偶戲、雜技、歌舞、民歌演唱、民間社火、各地小戲、秧歌、鑼鼓、旱船、競技等體育項目等,都屬於表演類藝術。

其他

民間藝術的種類繁多,從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分類,難以一一細說。除以上門類外,還有更多其他類別都值得一談,如果細心留意,你會發覺身邊到處是民間藝術的範疇,例如建築裝飾、臉譜、面具、民間玩具、陶瓷等,這裡且略說一二。

民間藝術的表現手法

民間藝術的表現手法是多種多樣的,總的看主要有如下三種:
1.語言上充滿象徵和寓意:用諧音和寓意、象徵的方法表達吉祥含義,是民間藝術常見的手法,如金玉滿堂,就繪金魚滿缸,以金魚諧音金玉。形容長壽富貴則用貓、蝶和牡丹,貓和蝶諧音耄耋,即八九十歲的老者,象徵長壽;牡丹象徵富貴。三羊開泰,畫面是三隻羊,以羊象徵吉祥。諸如此類的做法十分常見。
2.造型上簡單淳樸、誇張變形:民間藝術的造型是不求精細,不求複雜而是強調單純和質樸,不按客觀現實來表現事物,而以主觀、情感和心理感受的表現為主,突出人物、動物的形態和體貌特徵,常以誇張、變形來處理所表現的對象,如武將鬥神的形體,常作橫向誇張;民間的獅子的造型就有「十斤獅子九斤頭,還有一斤在後頭(尾巴)」的說法,這裡注意的是頭、尾的表現,為突出氣勢省略了身段部分。
3.色彩上以主觀和象徵性表現為主:這樣做的目的是突出吉祥和避害的功能。民間藝術多用火紅熱烈的暖色調,具有很強的象徵性,如臉譜中固定的紅臉的關公、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包公和硃砂色的打鬼鍾馗形象,都是主觀化的色彩表現手段。
除此外,還有取材於生活、以固定下來的具有特定含義的符號來表現約定俗成的含義的做法,也是民間藝術常見的表現手法。

符號意義

民間藝術發源於史前人類文化,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始藝術的本原意義。民間藝術的傳承一方面是以口頭語言的代代相傳來完成,另一方面就是靠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圖式和符號。民間文化一直保持著人類童年讀圖時代的鮮活和生動特點。保留在民間藝術中的大量「活化石」,其圖式和組合紋樣都能夠在原始藝術和古代傳統藝術中找到同源同宗的例證。而當我們揭開籠罩在民間藝術表層附會的吉祥寓義後,我們便會發現它的本原意義,在於對子嗣的企盼,對多產生殖的期待,對福祿壽喜的追求,對性愛情愛的歌頌,而其終極目的都歸結為對生命的禮讚。流行廣泛、歷史悠久一些的圖案如龍、鳳、雞、鳥、魚、蛙、蛇、虎、獅等,都具有濃郁的象徵寓意和約定俗成的含義。

取材生活

民間藝術的內容,包羅萬象,是因它的發售對象為廣大城鄉里的勞動大眾。所以取材都是農民市民喜愛的內容,例如神話故事、傳奇小說、戲曲和歷史故事、新聞時事、福祥喜慶之象徵,或是日常的行業諸事、農耕生活等,很少有哭喪兇殺之類的不祥內容。以傳統的吉祥圖案為例,表現農耕生活的常見題材有:莊稼忙、女十忙(紡織)、漁家樂耕讀圖、荷亭採蓮、春牛圖等;表現節慶習俗的常見題材有:慶賞元宵(元宵節)、十女放風箏(清明節)、龍舟競渡(端午節)、中秋賞月(中秋節)、重陽登高(重陽節)、大過新年等;表現人生禮儀的常見題材有:賀生貴子、祝賀新婚、祝福拜壽等等。還有反映現實生活的常見題材有:鬧學堂、山海關大戰、京城百姓搶當鋪、上海火車站、女子學堂、美女騎車、三百六十行、打拳賣藝登壇跑馬等等。這些題材作品對世俗生活的描述,可以說是中國民間社會生活的寫真,更多的是表現教子成名、狀元及第、共樂昇平、戲出故事、吉祥如意等求吉納祥題材的作品。一些描繪重大歷史事件和新生事物的作品,也都是對現實生活的忠實記錄,這在文人畫和宮廷藝術中是難得一見的。
民間藝術的色彩不同於文人藝術、宮廷藝術。它不採用西方繪畫的條件色和中國傳統的固有色,而多用原色。多用原色、少用或不用中間色也是民間藝術總的賦彩法則。其特點是對比鮮明、強烈、主觀、隨意、概括、象徵性強,能夠打破客觀的物體的原有色,按照作者的主觀心理和情緒來表現色彩。以下以年畫為例來說明之。

色彩豐富

民間年畫的色彩繼承了傳統繪畫尤其是工筆重彩人物畫、宗教壁畫的繪色方法,又吸收了傳統的其他民間美術品好尚原色、艷色,明快清新的特點,形成了自身的獨特風格。年畫畫面呈現的效果,一般說來,與舊曆新年期間的喜慶、歡樂氣氛相適宜:火紅、熱烈,莊重、新鮮、活潑,注重裝飾趣味,不求與生活中的人物、動物、花草、鳥獸、魚蟲的本色吻合,而遵從「年畫要新鮮,才能中人意」的原則。紅色自古象徵喜慶吉祥,年畫多呈紅色為主的暖色調。後來,色彩逐漸豐富,但運用得最多的仍為紅、綠、黃、藍、紫、黑等幾大主色。隨著地區、風俗、生活環境、風景地貌、審美觀念等的差異,年畫的色彩又出現不同的地方風格
楊柳青年畫多用間色,色調柔和、典雅、清麗,最多時達到十幾個顏色。「開臉」法的採用,使仕女、娃娃的形象粉嫩鮮酥。武強、山東、陝西等地農民自己製作的年畫,色板少,色塊整,色彩強烈,對比效果更為鮮明。各地根據本地區出產顏料的條件,在年畫作品中採用不同的色系,使地方特色更加明顯。福建漳州盛產漳丹,畫面多以紅色打底;廣東盛產銀株,畫中多用「銅襯」、「紙寫」等剪紙手法,有金裹銀嵌的效果。還有的地方用蘇木紅、藤黃等植物顏料,和石青、石綠等礦物顏料,種種不同的風格皆源自地方生產習俗之需要,以及為取色之方便。
民間對色彩的運用,頗為講究,畫訣中有大量關於色彩的口訣,如「軟靠硬,色不楞」,「黑靠紫,臭狗屎」,「紅靠黃,亮晃晃,精青綠、人品細,紅忌紫,紫怕黃,黃喜綠,綠愛紅」等,同是婦女,也要隨年齡的變化,改換衣服顏色,「女紅、婦黃、寡青、老禍」。年畫色彩不法自然色,不尚固有色,隨心所欲,「新鮮就中」的隨意賦彩特點,表現出強烈的主觀意象性。它與年畫的造型實質相契合,形色相生,具有濃郁的浪漫氣息。

充滿寓意

民間藝術不是單純描繪現實的,更主要地是寄託未來的。所以對未來的期盼,對幸福生活的憧憬,使民間藝術作品中充滿了迎祥納福、趨利避害的題材。我們常見的吉祥內容主要有:麒麟降瑞、天賜黃金、財神叫門、五子登科、豐年吉慶、連中三元、馬上封侯、富貴榮華、五穀豐登、蟾宮折桂、狀元遊街、發福生財、年年有餘、龍鳳呈祥、四季平安、吹簫引鳳、萬象回春、福壽雙全、福壽康寧、人財兩旺、金玉滿堂等等。
這些內容的表現在手法上往往是藉助一些同音或諧音的字或符號、動植物形象的象徵意義等來表達其中的吉祥寓意,如「金玉滿堂」的表現,常畫多條金魚,代表富裕。同時,魚還是多子的象徵,是愛情的象徵。又如鳳穿牡丹,預示富貴和吉祥,鳳是鳥中之王,是仁德的化身,也是王權的象徵。牡丹是富貴花,代表財富和高貴。壽桃則是長壽的象徵,猴子騎在馬上,則表示馬上就要封王侯了。蝴蝶和貓在一個畫面則象徵長壽(貓蝶諧音耄耋,古代80歲稱為耄耋),等等。這類充滿寓意的表現手法俯拾即是。

變形誇張

變形誇張是民間藝術最常見的表現手法之一,它帶有極強的主觀意識,不是按自然物象的結構、比例,而是依從主觀知覺進行描繪。以傳統年畫中的武將鬥神為例,其造型在人體結構、比例關係上沒有解剖、透視可言,人物造型是橫擴短縮的變形,面部五官也是傳神寫意的誇張。這種變形誇張不是依據自然實體,而是服從於驅邪避鬼、鎮宅撤凶功能和對於神祗的崇拜心理需要,唯其面目猙獰,形象兇悍,方能拒鬼祟於門外,才能與其傳說中的功能和人們對它的認知形象相吻合。來自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形象,也具有這種概括誇張,取意傳神的傾向。這主要是由於「鬥神」所具有的驅邪逐魔之功能使然。畫訣中就有「將無項,女無肩」、「武人一張弓」的說法。這種誇張的描繪固然是長期經驗的總結,但更是長久以來積澱的對「武將」的認知結果在繪畫中的表現。意象的誇張變形打破了比例透視關係,呈現出「原始造型法」的意趣,使人物造型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
誇張變形表現鮮明的還有黔東南苗族刺繡,其圖案中大量造型古樸、形象奇特的人獸合體、人與植物合體、動物合體的形象,給人以原始神秘的感覺,其中蘊涵著苗族遠古文化的底韻,也是人類遠古文化特徵的表證,這種原始的原生態的文化基因一直活在苗族的服飾刺繡中,並繼續延續著神話時代的文化內涵。
其他如民間剪紙、粗瓷、木偶、面具藝術等也充滿了變形和誇張的藝術表現。

簡樸單純

民間藝術終歸是以表現人物為主的,其造型等形式因素亦是指人物而言。它的造型手段採用的是傳統繪畫的線條形式,如「十八描」中的蘭葉描、釘頭鼠尾描、流雲描、鐵線描、遊絲描等。線條是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也是民間藝術的表現手段和藝術語言,它不同於西方繪畫之在於: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用線條來表現兩個體面的相交會處的視覺狀態,所以,給人的感覺是去掉了細節和繁複,而重視筋骨和要害,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寫意」。如年畫,它的人物造型不同於西方的體面表現法,與中國傳統繪畫的造型亦有所不同,它屬於主觀意象派,即具有強烈的主觀傾向的概括綜合、寫意傳神特點,同時又兼有「原始造型法」的遺韻。如求整求全,單擺浮擱,互不遮擋。年畫中人物的造型,對主要部位,如臉部,力求作全正面的描繪,人物的表現手法也是單純的線條。在立體的塑作類造型中,民間藝術多以團塊感的結構出現,不繁複,不修飾,甚至有的只在上面略微勾勒,就完成了人物或動物等造型。這種單純簡樸的手法,與民間藝術天真率性的本質是完全一致的。

民間藝術現代發展

目前由於中國社會正處在從傳統的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會、信息社會的轉型期,民間藝術也面臨著由傳統向現代的轉型,這主要體現在藝術功能的改變上:由原來的作為養家餬口的手藝或補充家用的副業逐步成為專業愛好者的一種技能,設計製作上更加專業化,作品風格也呈現出更強的裝飾性而非實用性;更強調與現代生活的結合或作為裝飾元素進入現代人的生活中。如採用民間傳統圖案、造型設計的現代實用品、居室飾品,更加商業化,以市場需求為主。同時民間藝術和中國傳統藝術元素也成為當代一些專業藝術家、設計師創作和設計的靈感來源,隨著他們的設計進入到現代生活中來,如服裝、居室飾品,用傳統民間土陶設計的酒瓶、碗、碟、茶杯等都是如此。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西方強勢文化的影響,年輕人中很少有人願意學習傳統技藝和費時費力的手工藝術,傳統民間藝術面臨後繼乏人乃至人絕藝亡的境地。可喜的是近年來政府已經開始高度重視包括民間藝術在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大多數有代表性的民間藝術都已經被列入國家或地方政府的保護名錄中,受到了關注和保護。

民間藝術的延續

民間藝術伴隨著人類的生活已經走過了幾千年的歷史,傳統民間藝術雖然因社會發展、文明轉型等種種原因,出現了後繼乏人的瀕危局面,但它仍然有著強大的生命活力,在當代繼續傳承和發展,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民間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基本、最樸實的文化因子和生生不息的生命血脈,早已隨著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融匯進了我們的身心之中,它是中華民族固有的、與生俱來的文化基因,離開它,就不能稱其為中華民族了。
民間藝術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符號和標誌永遠地儲存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身上和心裡。如同華夏民族被稱為龍的傳人一樣,中國人的性格和基因中已經脫離不開祖先留給我們的生命印記。基於此,民間藝術作為表現民族身份的標識,就有了生活的土壤和傳承下去的薪火。近年來,在政府高度重視下,一批老藝人和傳統手藝得到了保護和繼承,這正是民間藝術延續的證明。隨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全面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的即將出台,以及全國各級保護名錄的建立,民間藝術將得到進一步的搶救和保護,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將從現在開始,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