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
送子神是主宰並賜佑中國民間生育子嗣、繁衍後代的神靈。舊時,中國民間崇尚 多子多福,重視傳宗接代,把有無子嗣繼承家業看做一個家庭興衰的標誌,因此對送子神靈格外信奉。中國民間除了到天后宮向天后娘娘祈求子嗣外,還創造了為其分勞的泰山娘娘(即碧霞元君,俗稱“侉娘娘”。傳說她是泰山上的女神,為東嶽大帝的女兒,能“滋生萬物”)、子孫娘娘、千子娘娘、引母娘娘、百子娘娘、送生娘娘、催生郎君、送子觀音、張仙等眾多可滿足人們求子保幼願望的神靈形象。
民間傳說
蟆頤觀又叫重瞳觀,因為是重瞳仙翁的道場。重瞳仙翁叫陸修靜,據說是陶淵明的摯友。他的眼睛和西楚霸王項羽一樣,共有四個瞳仁,所以叫“重瞳仙翁”,又叫“四目仙翁”。五代時期,有一位少年叫張遠霄,在山上遇到一位老人,拿著一張竹弓,幾隻鐵彈,要賣給張遠霄,索價卻高得沒有道理。還說彈弓能辟疫病,是個寶貝。張遠霄本是個彈弓發燒友,平時玩彈弓百發百中,出神入化,他相信老人的話並要購買。老人又傳給他度世之法。這時張遠霄才注意老人眼裡有重瞳。多年後,張遠霄路過白鶴山,看到一座四目仙翁的石像,有人對他說:“這是你的師父啊!難道你不記得竹弓、鐵彈了嗎?”前塵歷歷,頓時,張遠霄猛然大悟,遂證仙道。
關於張遠霄初遇四目仙翁的地點,有灌縣青城山、眉山蟆頤山、邛崍白鶴山三種說法。其實張遠霄是後來在白鶴山看到的仙翁石像,《續通考》《有象仙人列傳》都這樣說。蟆頤山既有重瞳古觀,而張遠霄又是眉山人,因此兩人在蟆頤山初次相遇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週遊人間
張遠霄得道成仙后,依然經常週遊人間,這也是道教神仙的普遍性格。據說他只要看到誰家有災氣,就用彈弓發彈擊之,將其驅散,是一位用彈弓為人類造福的正直善良的神仙。很快他的威名便傳遍了人間。
宋朝統一全國,後蜀覆亡,蜀主孟昶深愛的花蕊夫人被擄至宋宮。花蕊夫人國色天香,才思敏捷,冠絕宋皇后宮。但她內心深處,依然眷顧那個風流倜儻的亡國之君孟昶。於是,花蕊夫人經常偷偷地在屋裡懸掛孟昶狩獵時的戎裝畫像,並焚香暗訴衷腸。終於有一次讓宋太祖發現了,問她為何終日默對一個男子的畫像發獃。花蕊夫人騙他說,這是張仙的畫像,你看他不是背著彈弓嗎?蜀人認為向張仙禱告能求子求祿呢。
畫像碑
在張仙的故鄉眉山,有一位博學鴻儒蘇洵,也曾因艱於子嗣而發愁。後來蘇洵到蟆頤山燒香,回來後晚上果然夢見張仙,對他笑笑,向天發了兩枚彈丸。再後來,蘇洵果然得到了蘇軾、蘇轍兩個兒子。張仙對故鄉也真是一往情深,一送就送了兩個大文豪。蘇洵還寫過《題張仙畫像碑》(《全宋文》作《題張仙畫像》)。下面是《題張仙畫像碑》內容實錄:
洵自少豪放,嘗於庚午重九玉局無礙子肆中見畫像,筆法清奇,雲乃張仙也,有禱必應,因解玉環易之。洵尚無嗣,每旦露香以告,逮數年乃得軾,又得轍,性皆嗜書。乃知真人急於接物,而無礙之言不吾誣也。故識其本末,使異時子孫求讀書種者,於此加敬焉。
《眉山縣誌》還加注說:“張仙,指唐眉山人張遠霄,曾師事陸修靜,後居邛崍崇真觀,觀中有石刻像,相傳有求嗣者,禱之則應,此為蘇洵在慶曆八年(1048)所寫。”
宅址詩
野草閒花不計年,亭亭雙檜欲參天。
讀書卻得騎鯨老,買藥來尋跨鶴仙。
——(宋)李石《題眉山張遠霄宅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