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簡介
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上海萬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繫於1993年9月29日經上海市財貿辦公室滬府財貿(93)第315號文批准,採用社會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股票於1994年2月4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00年8月,上海世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協定受讓黃浦區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持有的公司部分法人股6,250萬股,成為本公司第一大股東,同時經批准調整了資產結構和經營範圍。2001年4月16日經本公司2000年度股東大會決議通過,
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是經上海市政府批准成立且其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1994年2月4日)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原名“上海萬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商業百貨零售業。
2000年8月上海世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受讓黃浦區國資辦持有本公司6250萬股國家股,以第一大股東身份正式入主上市公司,並於2001年4月30日變更公司名稱為“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世茂股份,股票代碼:600823);同時主營業務轉型,從商業百貨業轉為房地產綜合經營開發。2002年12月上海世茂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協定受讓上海世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持有的本公司法人股6250萬股,成為本公司第一大股東。公司在新一屆董事會的領導下確立了“誠信、專業、開拓、創新”的企業精神和大力拓展房地產新主業的產業發展戰略。
公司法定代表人:許榮茂,註冊資本354,667,166元。
公司所屬行業:房地產行業。
經營範圍包括:實業投資、房地產綜合開發,本公司商標特許經營,酒店管理,物業管理,針紡織品、服裝鞋帽、日用百貨,皮革製品,玩具,鐘錶眼鏡,照相器材,文化用品,五金交電,日用化學品,建築裝潢材料,家具,金屬材料,電子產品,辦公用品,機械設備,工藝美術品,飲料,食品,計算機硬體、軟體和網路系統開發集成以及其他高新技術產業、貨物進出口及技術進出口。
投資亮點
1.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購買大股東商業地產資產方案已獲有條件通過,本次發行和資產收購完成後,公司將定位為一家專業從事開發和經營商業地產的公司,且今後收入組成將逐漸過渡為商業地產的出售和租金收入。
2.公司2009年前三季度主要財務指標:每股收益0.1180(元),每股淨資產5.1800(元),淨資產收益率1.5200%,營業收入824495815.5200(元),同比增減95.595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2423437.31(元),同比增減1265.1551%。
3.公司實際控制人香港世茂集團日前與中國農業銀行在上海簽署了150億元人民幣銀行貸款授信協定。根據雙方約定,此次授信額度將用於世茂集團旗下的境內公司的固定資產貸款、流動資金貸款等。
4.第一大股東上海世茂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於2009年3月31日將其持有的公司3000萬股股份質押給江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作為貸款質押擔保。
5.公司2008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為:每10股派0.3元(含稅)。股權登記日:2009年5月8日,除息日:2009年5月11日,現金紅利發放日:2009年5月15日。
6.公司向不超過十家特定對象增發不超過1.5億股募集不超過20億元,發行價格不低於13.81元/股。募集資金中17億元擬用於4個房地產項目開發,其餘3億元擬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立足高端市場
憑藉強大的資金實力、規模效應及產品創新等開發理念,強調運作速度、產品質量和服務水準,在業界確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與知名度。
世茂現狀
目前,世茂集團下屬世茂股份和世茂房地產分別是內地主機板和香港的上市公司。早在2009年世茂股份成為世茂集團的商業地產上市平台後,為了避免同業競爭問題,世茂集團董事長許榮茂、世茂房地產和世茂股份三方簽訂了《不競爭協定》,明確了世茂股份與世茂房地產的主營業務,從而使兩方業務得以清晰劃分。
據當時協定內容,世茂股份將在中國境內專業從事商業地產的投資、開發和經營(包括但不限於銷售、租賃、物業管理等)業務;世茂房地產將在中國境內主要專業從事住宅和酒店的投資、開發和經營業務。
但隨著業務發展的需要,雙方都涉及對方所經營的業務。“現在拍賣出來的地塊很難是純住宅或者是純商業,商業地產的去化比較慢,資金沉澱巨大,我們現在還是以銷售為主,核心商場自持,我們和世茂房地產嚴格遵循了當初簽訂的協定,如果有好的地塊,兩家也是按照相關規定合作開發。”俞峰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
不過,在實際操作中,雙方的合作逐漸深入。為了加快資產周轉速度,世茂股份與世茂房地產的合作模式已在改變,從之前聯合拿地分別開發(商業項目和住宅項目),變成現在股權合作,共享收益。這種模式的好處在於儘管從項目開發角度來看,仍然是世茂房地產負責住宅部分,世茂股份負責商業部分,但從收益角度而言,世茂股份的現金回籠速度和收益體現則可以加快,避免了單純商業地產開發周期較長的弊端。
就目前的規模來看,世茂房地產的發展遠遠快於世茂股份,2013年錄得契約銷售670.73億元,同比增長46%,為世茂股份規模的五倍。有分析人士指出,世茂房地產和世茂股份的規模相差較大,同時,從2013年開始,世茂房地產在市場上出盡風頭,憑高增長率成為2013年國內房地產市場的明星企業,成為很多房地產企業關注和學習的對象,其開發的項目越來越多涉足商業領域,彼此之間的差別化越來越少,同業競爭的關係就很難避免。
“假若世茂股份慢慢退出房地產業務,轉型成一家以金融為主的金融控股公司,由世茂房地產專營地產,這樣對於世茂集團而言,反而業務更加清晰,從集團的層面而言,金融和地產可以協同發展,也能避免同業競爭關係。”中信建投一位資深地產分析師認為。
單從經營數據來看,短期內這個目標很難實現,2013年營業收入102億元,淨利潤1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0%和20%;銷售額連續兩年實現超50%的高增長此外,公司院線業務也不斷做大,收入連續兩年獲得超40%的高增速表現,近期更成立影視投資公司,未來可形成擁有影院、院線和影視投資公司等院線業務生態圈。
“世茂股份目前的業務發展也比較快,從2009年發展至今,儘管受到行業本身的影響,但我們還是保持了快速的增長,對於轉型做金融控股公司,至少目前沒有這樣的規劃,不過未來還有加大涉足金融領域。”俞峰表示。
世茂房地產以住宅開發為主業,商業方面最多只是做些配套服務。世茂股份則主攻商業,但相信住宅項目的量不會很多,未來也不會長期專注住宅開發,否則兩家業務就會混淆,但如果是業務發展的需要,也不排除未來重新整合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