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古典名著《水滸傳》中人物]

吳用[古典名著《水滸傳》中人物]

吳用,小說《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梁山泊排名第三,上應天機星,山東菏澤市鄆城縣東溪村人。表字學究,道號加亮先生。平生機巧聰明,曾讀萬卷經書。使兩條銅鏈。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吳用在破連環馬時,派時遷偷甲騙徐寧上了梁山。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功。受招安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後,吳用與花榮一同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與宋江葬在一起。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連環畫中的吳用連環畫中的吳用
吳用,字學究,是《水滸傳》中的人物,梁山排名第三。山東濟州鄆城縣東溪村人。滿腹經綸,通曉六韜三略,足智多謀,常以諸葛亮自比,道號“加亮先生”,人稱"智多星"。在財主家任門館教授。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須長。善使兩條銅鏈。與晁蓋自幼結交。 排名:坐第3把交椅。 吳用協助晁蓋等人,智取了梁中書給太師蔡京獻壽的十萬貫生辰綱,為躲避官府追緝而上梁山泊。開始了他的“軍師”的生涯。在梁山泊事業中,他神機妙算,料事如神,激林沖火併王倫、破祝家莊和曾頭市、攻取大名府等,事業蒸蒸日上,被宋江夸為“賽諸葛”。大聚義時坐第三把交椅,任梁山掌管機密軍師。梁山起義軍受朝廷招安後,吳用又佐宋江、盧俊義征伐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等,被朝廷封為武勝軍承宣使。後因宋江被害,深感朝廷奸佞當道,恐刑戮及身,並忠於宋江,遂與花榮一同自縊於楚州南門外蓼兒窪宋江墓前,屍身葬於宋江墓側。

文獻記載

上山前身份及職業:知識分子,鄉村教師。

梁山職位:軍師

征方臘後:封為武勝軍承宣使

武器:八門玄機鏈﹑羽扇

出場回目:第14回(在劉唐和雷橫交鋒時)

上山回目:第19回(林沖水寨大並火晁蓋梁山小奪泊19回投奔梁山,但為王倫不容,於是激林沖火併,20回正式落草為寇)

吳用

死亡回目:第120回(與花榮一同吊死在宋江墳前)

出場時外貌描寫:似秀才打扮,戴一頂桶子樣抹眉梁頭巾,穿一領皂沿邊麻布寬衫,腰系一條茶褐鑾帶,下面絲鞋淨襪,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須長。

上山原因:在好友晁蓋的率領下,設計劫取生辰綱後,造反上山。

史書記載的吳用叫吳加亮,是宋江起義軍的副將,詳細內容參考宋江起義

落草緣由

“赤發鬼”劉唐為劫取生辰綱一事,夜走鄆城縣往投晁蓋,途中酒後醉臥靈官廟,

為巡查的縣都頭雷橫抓獲並帶往東溪村晁蓋莊,晁蓋得知詳由,謊對雷橫說劉唐是其外甥得釋並送雷橫十兩銀子。劉唐不忿,私自追趕雷橫欲討回銀兩,話不投機,兩人動手,揮動朴刀大戰,雷橫不敵劉唐,看著將敗,被旁邊私塾先生吳用用銅鏈勸開。吳用、劉唐回晁蓋莊,計奪生辰綱,吳用出謀劃策,並赴石碣村巧言說服阮氏兄弟共同聚義,定巧計在黃泥崗用蒙汗藥暈翻楊志等人,劫取生辰綱。事發後與晁蓋等人同上梁山,並定巧計在石碣村大破官軍。上山後巧激林沖火併王倫,從此奠定梁山基礎,在後來的爭戰中多出奇計,為水泊梁山的興盛立下大功,成為梁山軍師

性格特點

1.沉著冷靜,神機妙算,足智多謀。

新版水滸傳李宗翰版吳用

例子:智取生辰綱、智取大名府、智取文安縣、巧用雙掌連環計、智賺玉麒麟、在二打曾頭市中巧用“番犬伏窩”之計

2、結交廣泛,廣納賢才,知人善用。

3、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4、對宋江盡忠。

5、有領導才能,能巧妙分撥梁山好漢,以達成自己的目標

人物經歷

吳用平生機巧聰明,曾讀萬卷經書。道號:加亮先生

使兩條銅鏈。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楊志,奪了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生的金銀珠寶。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吳用在破連環馬時,派時遷偷甲騙徐寧上了梁山。晁蓋曾頭市兵敗後,吳用又假扮算命先生,在盧俊義家寫下藏頭反詩,將盧俊義也暫時騙上山。盧俊義回去後被陷害,將被處斬,石秀劫法場亦身陷北京城,吳用及時出計,先發無頭帖子穩局勢,又差時遷火燒翠雲樓,並救出盧俊義、石秀。

吳用曾經交了一位醫術高明的朋友王先生。王先生的三個兒子,也都是出眾的好郎中。這一天,王先生生了病,三個兒子方法使盡,也沒有給自己的父親看好病。王先生整日悶在屋裡臥床不起,愁眉不展。

很多人看了原著後不理解吳用的自殺,有人說這是個不負責任的結局、有點趕場子的味道,吳用完全可以安安穩穩做大官;而在我看來,有自己的理解——既然小說講的是有如神話傳說般的群星將神的故事,吳用作為追隨天魁星的天機星,他的內心深處只為一個主服務,那就是宋江;他寧願一生追隨宋江也不願改換去聽從皇帝調遣。因他是天罡地煞中的大腦,他的命運也永遠追隨群星將神!作者這樣寫,也是一種結局。

武器

看上去吳軍師應該是一個文人,殊不知,他還是一員武將,只不過,智慧的光輝讓我們一點點淡忘了吳用的武力。《水滸傳》第十四回,劉唐見雷橫拿了晁蓋的銀子,前去追要,兩人打在一處,書中寫到:“眾士兵見雷橫贏劉唐不得,卻待都要一齊上並他,只見側首籬門開處,一個人掣兩條銅鏈,叫道:“你兩個好漢且不要斗。我看了時,權且歇一歇。我有話說。”

人生結局

吳用吳用

征遼、平方臘後,朝廷封其為武勝軍承宣使。聞宋江死後,縊死在蓼兒窪, ,葬在宋江墓側 吳用,表字學究,道號加亮先生。平生機巧聰明,曾讀萬卷經書。使兩條銅鏈。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

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吳用在破連環馬時,派時遷偷甲騙徐寧上了梁山。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功。受招安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後,吳用與花榮一同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與宋江葬在一起。

相關記載

吳用吳用

第十五回 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節選)

英雄聚會本無期,水滸山涯任指揮。

欲向生辰邀眾寶,特扳三阮協神機。

一時豪傑欺黃屋,七宿光芒動紫微。

眾守梁山同聚義,幾多金帛盡俘歸。

話說當時吳學究道:“我尋思起來,有三個人,義膽包身,武藝出眾,敢赴湯蹈火,同死同生,義氣最重。只除非得這三個人,方才完得這件事。”晁蓋道: “這三個卻是甚么樣人?姓甚名誰?何處居住?”吳用道:“這三個人是弟兄三個,在濟州梁山泊邊石碣村住,日常只打魚為生。亦曾在泊子裡做私商勾當。本身姓阮,弟兄三人。一個喚做立地太歲阮小二,一個喚做短命二郎阮小五,一個喚做活閻羅阮小七。這三個是親弟兄,最有義氣。小生舊日在那裡住了數年,與他相交時,他雖是個不通文墨的人,為見他人結交,真有義氣。是個好男子,因此和他來往。今已二三年有餘,不曾相見。若是此三人,大事必成。”晁蓋道: “我也曾聞這阮家三弟兄的名字,只不曾相會。石碣村離這裡只有百十里以下路程,何不使人請他們來商議?”吳用道:“著人去請他們,如何肯來。小生必須自去那裡,憑三寸不爛之舌,說他們入夥。”晁蓋大喜道:“先生高見。幾時可行?”吳用答道:“事不宜遲,只今夜三更便去。明日晌午可到那裡。”晁蓋道: “最好。”當時叫莊客且安排酒食來吃。吳用道:“北京到東京,也曾行到,只不知生辰綱從那條路來?再煩劉兄休辭生受,連夜去北京路上,探聽起程的日期。

生平事跡

吳用吳用

平生機巧聰明,曾讀萬卷經書。使兩條銅鏈。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投奔梁山時看出王倫不容,用計使林沖火併王倫。宋江在潯陽樓題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吳用在破連環馬時,派時遷偷甲騙徐寧上了梁山。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晁蓋曾頭市兵敗後,吳用又假扮算命先生,在盧俊義家寫下藏頭反詩,將盧俊義暫時賺上山。盧俊義回去後被陷,最終判處斬,石秀劫法場亦身陷北京城,吳用及時出計,先發無頭帖子穩局勢,又差時遷火燒大名府,並救出玉麒麟盧俊義、拚命三郎石秀。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功。受招安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吳用治病。智多星吳用,曾經交了一位醫術高明的朋友王先生。王先生的三個兒子,也都是出眾的好郎中。

這一天,王先生生了病,三個兒子方法使盡,也沒有給自己的父親看好病。王先生整日悶在屋裡臥床不起,愁眉不展。 聽說老朋友病了,吳用抽空從私塾出來去看王先生。一進王先生家門,吳用二話沒說,先是給王先生號脈,接著開了一張藥方,吩咐他的兒子們照藥方去辦。 王先生的兒子接過一看,只見上面寫著:“甘草桔梗金銀花,吃完之後再去抓。主治:經血不調。”這哪像是藥方,簡直是開玩笑,不過他們當著吳用的面,也不好說什麼,就把藥方放到了一邊。吳用走後,三個兒子把藥方拿給王先生。王先生接過一看,差點把牙笑掉:“哈哈哈,好我的吳先生,連男女都不分還想治病,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可笑可笑!”笑完之後,覺得身上輕鬆了些,他便順手把藥方貼到牆上,看見了就想笑。 不久,王先生的病竟很快奇蹟般地好了。這時,吳用又來到王先生的家中。王先生向他問起藥方的事兒。吳用回答說:“您得的是憂鬱症無藥可治,要想去掉煩悶,須笑口常開,方能治癒。所以我才給您開了那張看似荒唐的藥方,來醫治您的病情。”王先生聽後,茅塞頓開,更加佩服吳用的才學了。 特殊問題,只有用特殊的辦法,才能加以解決。

相關評價

吳用吳用

很多人喜歡拿《水滸》中的智多星吳用和《三國》中的臥龍諸葛亮相比,認為這兩人不論是出身還是經歷,都存在太多的相同點:一樣隱居亂世、一樣才高八斗、一樣輔佐明主、一樣殫精竭慮、一樣死而後已。很多人都對吳用這個角色賦予相當多的好感,認為他機智、敏銳、忠誠,生為梁山兄弟謀福利,死為帶頭大哥作鄰居,忠義雙全,千古文人典範! 吳用在發跡前,在鄆城縣東溪村當一名名不見經傳的鄉村私塾老師,和村長晁蓋是髮小,從小一起玩泥巴長大的朋友。小說中借吳用自己尋思“晁蓋我是自幼結交,但有些事,便和我相議計較。他的親眷相識,我都知道。”由此可見,晁吳二人關係相當鐵桿。

家族成員

在《水滸傳》的各種續書和衍生小說中,吳用的形象一般沿襲《水滸傳》原著,沒有提到其妻小。但是在小說《結蕩寇志》中寫到,吳用有一兒子(有的版本中稱為義子),名叫吳為,是一員猛將,使一條“家傳銅鏈”,文武雙全。
在張寶瑞的神話小說《落花夢》中,也有吳用兒子吳為出場,在此書中吳為外號“慧多海”,為“小梁山“的軍師。
而在當代作家孫昌宇的小說《絕代奇才——施耐庵傳》中,則有一位叫“吳鐵口”的軍師,是吳用後人。

藝術形象

邵氏版水滸傳非官方 金峰
山東版水滸傳 計鎮華、王忠信、張明
央視版水滸傳 寧曉志
新版水滸傳 李宗翰
武松
陳繼銘
水滸學院 李林

小說簡介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文苑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中國第一部用白話文體寫成的現實主義的長篇小說。在中國,想要找一個沒有聽過水滸故事,不知道武松李逵林沖魯智深宋江的人,幾乎是不可能的。在中國文學史上,只有很少幾部古代名著能夠達到《水滸傳》那樣深入人心、婦孺皆知的程度。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四大文學名著,在歷史上有過很重要的影響,應該說它的歷史意義是重大的,不可泯滅。其中反映出的“好漢”的文學形象是值得後代人描摸和借鑑的。

相關影視作品

吳用《水滸傳》

電視詳細資訊

片名:水滸傳

國家/地區:中國

區域:中國大陸

類型:歷史古裝

導演:陸濤 張紹林 潘引來 康宏雷 郭大群

編劇:任大惠 楊爭光米傑成冉平

首播時間:1996年

主演:李雪健野芒 臧金生 丁海峰王思懿趙小銳

劇集簡介

吳用《水滸傳》劇照

北宋仁宗皇帝時,天下瘟疫流行,官府無道,官逼民反。在梁山泊聚起以宋江為首的來自社會中下各層面的好漢,樹起“替天行道”的義旗。打州劫府,濟困扶貧,嚴重動搖了北宋朝廷的統治地位。該劇描述了梁山泊農民起義從聚義到失敗的悲劇結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