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福建存世最早的地方志,當推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梁克家撰《三山志》,因系名家手筆,且存全帙,故世人視同拱璧。南宋所修尚有《仙溪志》、《臨汀志》,皆以時代甚早受人珍視;但文有散佚,自難與梁志比肩。雖然,亦可見福建修志傳統歷朝不墜,誠為文壇盛事,史界福音。據不完全統計,全省自古及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共編纂有省、府(州)、縣三級志書637種,現存287種(其中省志8種,府州志42種,縣誌237種),蔚為大觀,成績卓著。
民國《寧化縣誌》,1917年修。計20卷,分述建置沿革、山川水利、城市名勝、戶口賦稅、土產禮俗、度支職官、學校選舉、實業交通、惠政祠祀、藝文金石、列傳雜錄等,即保存康熙舊志的優點,又廣徵博採,增加了新事物、新內容。
圖書後記
從2001年開始,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從歷代各級所修地方志中選擇部分省、府、州、縣誌點校組成福建舊方誌叢書出版,羅健、張劍珍、劉學沛、江榮全、方清、盧美松、蘇炎灶、陳建新、呂秋心、劉祖陛負責福建舊方誌叢書整理與出版的組織協調、編輯與審校工作。民國《寧化縣誌》列入福建舊方誌叢書。
民國《寧化縣誌》,由黎景曾、黃宗憲、巫翹楚、張鑒唐等四人常駐修纂,張守先、伊玉彬、阮堉、劉映藜、伊象岷等五人名譽修纂。起修於民國六年(1917年),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刊行。是已知寧化縣歷史上的第五次修志。
寧化縣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具體組織民國《寧化縣誌》的點校工作,由伊世恆、張族進、曾景星、丁明煌、王宇飛等點校。點校過程中得到寧化縣委、寧化縣人民政府的支持,以及寧化縣檔案局、寧化縣第一中學等單位和有關人士的大力協作。限於水平,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不吝賜教。
圖書文摘
崇禎元年戊辰三月,蘇賊等攻掠武平屬地,徐守備、劉指揮戰死,千百戶死者亦數員,郡邑大震。是歲米價大踴,斗米二錢。十一月,賊抵上杭城下,分巡道曾櫻招三塗兵,乘懈擊之,殺賊五百餘人,花腰蜂、竹篙溜皆就擒,余賊復歸洞。十二月,巡道曾櫻洗賊巢,凡岩前、象洞及米坑、箬菜諸鄉,無少長悉戮之。據竹篙溜口供,彼處無一非賊,故曾公抄之。蘇阿婆有眾五百人,平遠金知縣佯撫之,計戮無孑遺。謝志良就撫於惠潮道,官以把總。己巳、庚午間,寇稍息。
四年辛未,平遠賊鍾凌秀與弟復秀聚千眾於連子山銅鼓嶂,邑報警。考《輿圖》,惠、潮之間,有銅鼓嶂、九連山,其中延袤數百里,小徑窄插數十條,可以透汀之上杭、武平,可以透江之贛州、南安,可以達吉安及湖廣之郴、衡,若南雄、惠州則其附近出沒之處,而潮州則其巢窟也。官兵每不得其要領,故終不能大創之。虔撫之設,兼轄四省,上杭兵道,敕賜旗牌,乃偷安養寇,糜爛其民。如戊辰,虔撫洪瞻祖提兵親蒞吾汀,未嘗見一賊,而取各邑出征路費以班師。辛未之陸問禮,受朝廷面諭,來督南贛,而庸庸莫展半籌。巡道顧元鏡至以令箭取酒,尤可笑也。
二月,賊掠永年寨,殺官軍二百有奇,守備、千百戶、把總皆死。旋扎黃蜂隘,知府林聯綬調兵御之,指揮嚴明等被執,千戶劉堯、百戶張機不屈死。嚴頗得軍心,衛軍願扣月糧四百兩,林守又貸庫金三百兩贖嚴以歸。旋奉旨,嚴遣戍,林罷職。二月二十六日,賊突出瑞金縣,扎南門岡,為鄉豪江振熙、僧守貞所敗,盡棄輜重,徒手趨還楊家巷。林守懲前敗,不發兵堵截,賊復收殘孽,整隊而掠高吳。官兵御之,指揮王應官、張大倫,把總王國佐、賴思養、賴君遷、曹緝鹹敗死。
圖書目錄
卷首 序 舊序 舊志凡例 職員姓名 凡例卷一 疆界沿革表附圖 緯候表卷二 大事志卷三 山川志 水利志卷四 城市志 名勝志卷五 戶口志 賦稅志卷六 土產志卷七 度支志 職官志卷八 學校志 選舉志卷九 警察志 武備志卷十 實業志 交通志 刑法志卷十一 外交志 禮俗志 惠政志卷十二祠祀志卷十三 藝文志 金石志卷十四 列傳附附傳卷十五 儒林傳 文苑傳卷十六 獨行傳 附高士傳 孝友傳 方技傳卷十七 忠義傳 循吏傳卷十八 列女傳卷十九 流寓傳 方外傳卷二十 雜錄跋後記
盤點中國民族史書籍(二)
任何民族都有極端民族主義,漢族也不例外,它是與這個民族同生共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