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共同締造我們偉大祖國的長期發展過程中,各族人民都作出過自己的貢獻。各民族的歷史都是祖國歷史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為了激發各族人民對自己歷史的自豪感,發揚愛國主義精神,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共同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進,我們決定出版這一套《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
這套叢書的編寫和出版,是經過長時期的集體努力實現的。早在1956年,遵照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民族委員會和國務院民族事務委員會的直接領導下,開展了大規模的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工作。1958年,在國務院民族事務委員會和中國社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領導下,由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具體主持、中央民族學院以及在京和各省區有關單位的積極參加下,一面繼續進行調查工作,一面開始編寫各少數民族簡史和簡志,到1959年底,大部分完成了初稿。1963年,民族研究所把這些初稿全部付印,以便廣泛徵求意見,進行修改,使之達到公開出版的水平。但是,由於林彪、“四人幫”的干擾破壞,民族研究工作陷於停頓達十餘年之久,這個願望也就無從實現。
侗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成員之一,歷史悠久,勤勞勇敢,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獨特的文化。分布於湘、黔、桂毗連地區和鄂西南一帶,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全國侗族人口共有2960293人,其中貴州省有1628568人,占55%;湖南省有842123人,占28.4%;廣西壯族自治區有303139人,占10.2%;湖北省有69947人,占2.4%;其餘散居在全國所有省份。
目錄
第一章 概況
第二章 族稱族源
第一節 族稱
第二節 族源
第三章 原始社會遺蹟
第一節 經濟狀況
第二節 社會組織梗概
第四章 封建社會初期
第一節 建制沿革
第二節 社會階級結構
第三節 社會經濟文化
第五章 封建社會中期
第一節 政治軍事和教育文化
第二節 社會經濟狀況
第三節 侗族人民的反抗鬥爭
第六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和侗族農民大起義
第一節 封建剝削加重與官府土司的橫徵暴斂
第二節 姜應芳、姜芝靈領導的農民大起義
第三節 梁維乾、潘通發等領導的南部侗族農民大起義
第四節 侗族農民起義後的社會狀況
第七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矛盾的加深和民主革命的高漲
第一節 辛亥革命與侗族人民反清鬥爭
第二節 軍閥割據造成的社會災難
第三節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對侗族人民的影響
第四節 中國工農紅軍在侗族地區的革命影響
第五節 辛亥革命後的教育事業
第八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侗族人民的解放
第一節 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時期的社會狀況
第二節 侗族人民的抗日活動和抗暴鬥爭
第三節 侗族人民翻身解放
第九章 新中國成立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前的政治、經濟變化
第一節 侗族名稱的認定與文字的創製
第二節 土地改革與國民經濟的初步發展
第三節 社會主義改造和“大躍進”、人民公社
第四節 民族區域自治與民族幹部的培養
第十章 改革開放後各項事業的發展
第十一章 文學和藝術
第十二章 生活習俗
大事年表
後記
修訂後記
歷史背景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共同締造我們偉大祖國的長期發展過程中,各族人民都作出過自己的貢獻。各民族的歷史都是祖國歷史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為了激發各族人民對自己歷史的自豪感,發揚愛國主義精神,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共同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進,我們決定出版這一套《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
這套叢書的編寫和出版,是經過長時期的集體努力實現的。早在1956年,遵照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民族委員會和國務院民族事務委員會的直接領導下,開展了大規模的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工作。1958年,在國務院民族事務委員會和中國社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領導下,由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具體主持、中央民族學院以及在京和各省區有關單位的積極參加下,一面繼續進行調查工作,一面開始編寫各少數民族簡史和簡志,到1959年底,大部分完成了初稿。1963年,民族研究所把這些初稿全部付印,以便廣泛徵求意見,進行修改,使之達到公開出版的水平。但是,由於林彪、“四人幫”的干擾破壞,民族研究工作陷於停頓達十餘年之久,這個願望也就無從實現。
侗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成員之一,歷史悠久,勤勞勇敢,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獨特的文化。分布於湘、黔、桂毗連地區和鄂西南一帶,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全國侗族人口共有2960293人,其中貴州省有1628568人,占55%;湖南省有842123人,占28.4%;廣西壯族自治區有303139人,占10.2%;湖北省有69947人,占2.4%;其餘散居在全國所有省份。
盤點中國民族史書籍(二)
任何民族都有極端民族主義,漢族也不例外,它是與這個民族同生共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