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白語與白族歷史文化研究》白語研究作為白族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於長期以來與其他相關領域的溝通未能受到足夠的重視,使白語在科學研究中的價值未能充分彰顯,即似乎白語的科學價值僅僅限於在語言學範圍內為學科的主流意識話語提供更多的佐證,至於白語研究成果能為白族研究的其他部分提供什麼樣的借鑑與參考以及彼此之間的互動互惠,則既不在語言學工作者的視野之內,也難以得到其他領域的專家學者的關注。這種情況也在某種程度上制約著白語研究的進展。由於語言所具有的文化屬性,通過對語言的認知與分析,可以從中看到其他科學研究視角難以企及的文化內涵。尤其在文獻闕如的情況下,語言研究可以補文獻之不足,是相關主題最有力的闡釋與說明。本書的研究即立足於目前白族文化、白族語言研究的實際及相關理論的基礎之上。
內容概述
著名歷史學家鄧廣銘先生曾說過,治中國古史者須掌握四把鑰匙:年代、地理、職官、版本目錄。對於有著豐富的文獻典籍記載的王朝史來說,這話可謂一語中的,擲地有聲。但隨著包括史學在內的人文科學研究領域的拓展,在民族歷史文化的研究中,研究者往往面臨文獻記載寥若晨星或乾脆無文獻可資徵引的狀況,不免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喟嘆,在這種情況下,轉換視角,尋求另外的研究途徑和突破口便成為一種必然的選擇。也就是說,在漢文獻記載不多的背景下,開啟少數民族歷史文化寶庫之門必須尋求另外的鑰匙,這“另一把鑰匙”就是民族語言。實際上,研究任何歷史都要藉助語言,而在民族史研究中,民族語言的研究顯得尤其重要。就白族歷史文化的研究而言,白族語言資料和現有的白語研究成果便是尚未得到足夠重視和運用的一種重要工具。特點
本書運用文化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在前人研究基礎上,主要通過白語資料和相關研究成果,對白族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進行考察,由此較全面地把握白族文化的內涵與外延,書中對白語地名、白族人的語言觀念、白族的個人命名制等學術界討論較少的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同時對白族的親屬稱謂與婚姻家庭之間的關係、白族的物質文化、白族民俗、白族的歷史記憶與語言資料所反映的白族源流等前人研究已經涉及但依據語言資料可提出不同意見的命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盤點中國民族史書籍(二)
任何民族都有極端民族主義,漢族也不例外,它是與這個民族同生共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