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至今學術界仍有“中國方誌兩部半”的說法,即一部是《武功志》,一部是《寧化縣誌》,半部是《朝邑志》。寧化縣誌封面書名系集寧化縣籍清代大書法家伊秉綬墨跡!
一、本志以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為指導,翔實記載寧化的自然與社會的歷史和現狀,以資政、教化、存史。
二、本志採用分卷(志)並列體。卷下分章、節、目,其層次多少視內容而定,一般2至4層。卷首設概述、大事記,卷末設附錄。各卷(志)大體排列以地理、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為序。
三、全書以志為主,述、記、傳、圖(照片)、表、錄並用,概用語體文敘述。
四、本志貫通古今,詳今略古,上限儘量追溯到事物的發端,下限到事物的終結,未能終結的截止1987年底,個別事物延至1988年。照片資料截止1989年,縣級人事任免截止1990年。
五、人物傳記堅持“生不立傳”的原則,傳主以近現代為主,以本籍為主,以正面人物為主,按生年排列。入表者不分生卒。
六、歷史紀年、地理名稱、歷代政府和職官,均用當時習慣稱謂個別變更較多的地名採用今名,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採用民國紀年。
七、公曆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民國紀年和計數、計量使用阿拉伯數字。夏曆和清代以前紀年、數字作為詞素構成定語的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或有修辭色彩的語句以及鄰近的兩個數字(一、二……九)並列連用表示概數的使用漢字。
八、計量單位,基本採用1983年國家統一規定的度量衡單位。但有的因原資料沿用歷史習慣或地方習慣的計量單位,難於正確換算的,則不予換算,以夾注說明其相似量。
九、本志所稱“解放前後”是以本縣1949年10月21日和平解放為界。“蘇區時期”指1931年1月~1934年10月。“蘇區”是指建立蘇維埃政權的地區。
十、本志資料采自檔案、史籍、方誌、譜牒、報刊、專著、文物考證以及回憶錄等,大多經過考證核實。有的史料出自多門,一時無法核准的,選用一種,其餘作夾注。各項統計數據以統計局的為準,也有少數採用部門提供的。“產值”除有說明者外,均為1980年不變價。所用數據除有說明者外,均不含清流縣、夏坊、楓溪、鰲坑。
寧化縣誌概述
寧化,古稱黃連峒,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活動。唐乾封二年(667年)置鎮。開元十三年(725年)升縣。天寶元年(742年)更為今名。歷屬福建省汀州、臨汀郡、汀州府、永安、龍巖、三明專區(地區),現為三明市轄縣。面積2368平方公里,人口30餘萬人,有12個民族,漢族占99.4%,其次是畲族。全縣現設2鎮14鄉,共207個行政村和12個居民委員會。縣治翠江鎮。
寧化位於武夷山東麓,福建西隅,與江西省石城、廣昌等縣相鄰,邊界長達百餘公里。在地史近期,全境屬於閩贛台地大面積抬升區的相對下陷地帶,地勢由西向東遞降,並形成由北到南五條地帶性地貌,低山、丘陵、盆地占全境總面積的96%。海拔千米以上山峰25座,主要分布在邊境上的武夷山主脈和兩條斜貫縣境的支脈上,縣城海拔320米。
境內溪河縱橫分注四方,流入閩、贛、韓三江,素有“寧化飲的自家水”之諺。主要河道東溪、西溪會合於縣城東郊,稱翠江。本縣屬中亞熱帶山地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18.1℃,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春季長達四個月,無霜期214~248天,年均降水量1700~1800毫米,年均日照1757小時,為發展農、林、牧各業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地質結構複雜,侵入岩較發育,地層出露約三分之二,地下礦藏豐富,有鎢、石灰石、錫、煤、鐵、稀土、大理石等28種,鎢礦儲量、質量聞名中外,石灰石儲量超過4億噸,稀土、錫儲量在省內也處優勢地位。
全縣“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村莊”,山地270萬畝,有林地占80%以上,森林覆蓋率63%,現有林木蓄積量765萬立方米。植物品種共214科1853種(藥用植物1005種),列為國家保護的珍貴植物15種,寧化唇柱苣苔為國內首家發現,霍山石斛、重唇石斛和蜈蚣蘭為省內新發現。杉木大材早在隋末便運銷長江下游各地,馳名省內外和東南亞。獼猴桃產量居全省第二位。林副產品土紙、香菇、紅菇也享有盛譽。野生動物品種有105科291種,屬國家保護的珍貴野生動物有16種,其中列為國家一級保護的有華南虎、雲豹、黑麂、蘇門羚、金錢豹等5種。有耕地44萬畝,占全省耕地的2.3%,占三明市耕地的17.4%,居全市首位。盛產大米、烤菸、油菜籽、蓮子、辣椒乾、薏米、魔芋等,牛角椒馳名國內外,遠銷東南亞各地。寧化是國家的商品糧基地之一,大米以產量多、質量好著稱,“河龍米”有“貢米”之譽。
寧化是客家搖籃。自東漢開始,已有中原漢人入境定居。唐朝末年,黃巢農民起義軍南下,當時由中原遷居到鄱陽湖附近等地的客戶,為避戰亂,又向贛、閩、粵三省的結合部遷移,並大多數進入寧化,而且主要聚居在石碧(古稱石壁)。後來他們以寧化為據點,向外從事拓殖。特別是由於宋室南遷,戰爭不斷,盜寇四起,災禍頻仍,且兼石碧幅員有限,聚居過密等原因,他們或全家族或一部分陸續遷往長汀、上杭、廣東嘉應州(現梅州市)一帶,甚至僑居到世界五大洲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僅居住海外的總人口就達五千萬以上。台灣學者陳運棟在《客家人》一書中說“今日各地客家人的祖先,大部分都曾經在石壁村住過”(台灣聯亞出版社1980年版第8~9頁)。1912年英國教士艮貝爾氏在《客家源流與遷移》一書中也說:“嶺東之客家,十有八九皆稱其祖先多來自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石壁村者。”黃遵楷所撰的《先兄公度事實述略》則說:“嘉應一屬,所自來者,皆出於汀州之寧化石壁,征諸各姓,如出一轍。”客家先民進入寧化定居繁衍的最盛期,正是客家民系形成時期(即唐末至北宋),自寧化遷播各地的客家被稱為正宗客家。因此,石碧被稱為“客家搖籃”、“客家的第二祖地”以及“客家祖地”。
客家人的流遷,把中原文化帶進寧化,從根本上改變黃連峒的舊貌,使之逐漸興盛起來。寧化名人輩出,自唐至清考中舉人152名、進士50名、狀元1名。民國時期大學畢業的有90餘人,出國留學的有10人。解放後1000餘人考上大學,8人正在外國留學,獲高級技術職稱的有65人,獲碩士以上學位的有7人。宋至清140餘位寧化人著書立說300餘部,其中鄭文寶的《江表志》、羅登標的《易學闡微》、雷鋐的《讀書偶記》等著作被收入《四庫全書》。唐代伍正己為汀州的第一位進士。宋代鄭文寶,登太平興國進士,潛力詩、史,擅長篆書,其篆刻《嶧山石刻》被譽為後學楷模。明代張顯宗,洪武間中狀元,治學嚴謹。明末清初李世熊著述豐富,志節高尚,其《物感》被譽為我國第一部伊索式的寓言集,所纂的《寧化縣誌》被譽為天下名志。清代畫家黃慎,為“揚州八怪”之一,享有“詩書畫三絕”稱譽。理學家雷鋐主張窮理致知,躬行實踐,被贊為“天下第一流人物”。書法家伊秉綬其隸書別開生面,名重於時,與鄧石如共稱“南伊北鄧”。他們都是我國的一代名流,建樹卓越,享有盛譽。
寧化人民富有鬥爭精神。宋紹定二年(1229年),鹽商晏頭陀揭竿起義,隊伍達數萬之眾,席捲泰寧、將樂、清流、長汀以及江西省石城諸縣,鬥爭持續四年之久。之後,還發生過元至正年間曹坊曹柳順為首的農民起義、明末清初的黃通農民起義和民國初年的西鄉農民暴動等。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寧化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央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起點縣之一。民國17年(1928年)在長汀省立第七中學讀書的徐赤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次年被派回寧化開展革命工作,建立農會和黨團組織。民國19年初,毛澤東、朱德分別率領紅四軍經過寧化,前往江西廣昌,他們在寧化宣傳革命道理,播下革命火種,毛澤東當時還寫下《如夢令·元旦》一詞,展望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勢。6月,由徐赤生為首的寧化共產黨地下組織領導曹坊、淮土、禾口、城關、李七坑五鄉農民舉行武裝暴動。暴動勝利後,於6月27日成立寧化縣革命委員會。7月1日召開黨員代表會,成立中共寧化特區委。民國20年成立中共寧化中心縣委(轄寧化、清流、明溪三縣),之後在寧化境內相繼成立寧化、澎湃、泉上三縣縣委和縣蘇維埃政府,以及區、鄉黨組織和人民政權。民國23年5月中共閩贛省委和省蘇維埃政府由建寧遷到寧化安遠,而後又遷到寧化縣城。同年10月工農紅軍出髮長征,國民黨重占寧化,寧化蘇維埃黨政機關人員和地方武裝轉為游擊活動,堅持鬥爭到民國24年5月遭敵人圍困而全部損失。在蘇區時期,寧化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武裝鬥爭和經濟建設,不但為革命事業貢獻了巨大的物力和財力,而且在擴大紅軍運動中,淮土、禾口還雙獲“我們模範區”的光榮稱號。全縣參加工農紅軍的共有13777人,革命烈士3000餘人,他們為中國的革命事業貢獻出寶貴的生命。抗日戰爭時期,寧化人民為抗日救國捐獻大量金錢財物,有4900餘名青年應徵入伍。
解放戰爭時期,寧化人民為爭取早日解放,作了不懈努力。民國37年3月,中共閩浙贛區委(省委),派共產黨員到寧化開展革命活動,翌年在禾口、淮土地區組建游擊隊。寧化在人民解放軍大軍壓境的形勢下,經過多方面進步力量的努力,於1949年10月實現和平解放。
寧化自建鎮至解放長達一千餘年,在歷史長河中,由於封建制度的束縛,一直處於單一的自然農業經濟狀態。所以民國《寧化縣誌》嘆息寧化人“囿於舊聞,鮮克變通”。到民國38年(1949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僅2045萬元,人均150元,農業總產值占98.57%。
解放後,寧化進行全面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近四十年來,歷經曲折的發展過程。在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的七年中,1956年比1949年工農業總產值增長78%,年均遞增8.6%,其中工業總產值增長8.1倍,農業總產值增長59%。1956年的農、輕、重比例為85∶11∶4。在1957年至1966年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十年中,1960年工農業總產值比1956年增長10%,其中工業總產值增長214%。但因“大躍進”急於求成,忽視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出現工業大上、農業大落、經濟結構嚴重失調的局面,農業總產值下降26%,糧食總產下降37%。1960年後,通過整風整社、國民經濟調整,人民公社實行以生產隊為核算單位,國民經濟於1964年恢復到1956年水平,1965年開始發展,工農業總產值比1956年增長22%,其中工業增長81%,農業增長11%。1965年冬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1966年“社教”還未結束,又開始“文化大革命”,國民經濟開始發展的勢頭又受挫折。1966年工農業總產值比上年下降7%,農、輕、重比例為77∶11∶12。1967年起,“造反派”停產造反,黨政機關癱瘓。兩年中,工農業總產值下降2%。1968年冬,寧化縣革命委員會成立,逐步恢復黨、政領導及職能部門的作用。1970年後大力開展水利建設,推廣農業新技術和水稻新品種,糧食生產取得大幅度的增產,同時工業也擴大了生產領域。總計1966~1976年的十年中,國民經濟雖然遭受很大損失,但仍然取得進展,工農業總產值1976年比1965年增長101%,年均遞增6.5%,農、輕、重比例為68∶8∶24。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文化大革命”。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糾正“左”傾錯誤,撥亂反正,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國民經濟進入新的發展時期,1987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2.3億元。1978年後的九年,年均遞增9.5%,為寧化經濟發展速度最快時期,其中工業總產值增長2.3倍,農業總產值增長77%,農、輕、重比例為53∶17∶30。1987年社會總產值達27662萬元,比1950年增長10.8倍,年均遞增6.9%;工農業總產值比1950年增長9.47倍,年均遞增6.6%;國民(國內)生產總值16001萬元,比1950年增長7.65倍,年均遞增6%。第一、二、三產業結構比例1950年為86.2∶12。1987年為54∶25∶21。1987年國民收入達14312萬元,比1950年增長7.46倍,年均遞增5.9%,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2億餘元,比1952年增長30倍,農副產品收購總額0.5億餘元,比1953年增長52倍,財政收入0.14億元,比1950年增42倍。
寧化是農業縣,直至解放時,生產水平都很低,1949年,全縣糧食總產量4.5萬噸,畝產只80公斤,畝均農業產值39元。解放後,實行土地改革,大大解放農業生產力,突破數百年徘徊不前的局面,1957年糧食總產達7.68萬噸,比1949年增長70%。1970年後,改革耕作制度,擴大複種面積,引進水稻良種,糧食生產又有重大突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農業經濟體制和農業經濟結構,農業生產得到全面發展,至1987年農業總產值達1.2億元,糧食總產達19萬噸,分別比1949年增長5倍和3.2倍,平均畝產430公斤,畝均農業產值278元,糧食商品率占1/3強。同時改變糧食生產的單一結構,農業種植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1949年為77.3%,1957年為75.6%,1980年為64.8%,1987年為57.6%。在種植業中,經濟作物產值在農業種植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12%上升到1987年的19%。在農業內部的各業中,副業發展最快,產值由1949年的107萬元,提高到1987年的2033.7萬元,增長19倍,由占農業產值的6.9%上升到16.6%,其次是牧業和林業。經濟作物中傳統的油菜籽生產基本穩定,每年約種植4萬畝,畝產增加1倍左右;大豆生產由田埂豆替代秋大豆;傳統的辣椒生產由於價值規律的影響而趨於下降。80年代後,烤菸、蓮子和柑桔生產有了開拓性的大發展。1987年烤菸種植面積達4萬餘畝,總產達3989噸,成為經濟作物的“龍頭”,寧化成為全省的烤菸基地縣之一;蓮子種植面積349畝,總產138噸;柑桔種植面積13650畝,產量1490噸;茶葉種植面積2.4萬畝,總產量363噸。與此同時,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迅速發展,1980年企業數為447個,從業人員8743人,總收入1476萬元;1987年企業數增加到7060個,從業人員22185人,總收入7716萬元,比1980年增加4倍多。鄉鎮工業突破種種束縛,創辦一批初具規模的工廠,1987年鄉、村工業企業數3951個,總產值4555萬元,比1979年增加16.6倍和10.6倍。隨著實行統分結合的家庭聯產責任制和農業多種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不斷提高。1949年農民人均年收入27元,1987年達413元。農業經濟的變革,大大解放了生產力,出現勞力過剩的新矛盾,雖然從事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勞力逐漸增多,但勞動力的出路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農村改革仍須繼續深化。
寧化很早就有手工業。據考古發現,在商周時期,已有相當水平的制陶業和建材業,採礦、冶煉、造紙、紡織也都發展較早。但是,在漫長的舊社會,其發展十分緩慢,直到民國17年,寧化才有第一台動力機械,至1949年也僅有一家工廠,全縣工業總產值僅58萬元。解放後,人民政府首先著手電力和交通建設,工業逐步發展起來。特別是1978年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突破工業“三就地”的束縛,向多渠道多方位的方向發展。至1987年,全縣已擁有礦冶、電力、機械、建材、森 林、化學、造紙、印刷、食品、紡織、電子等工業企業161個,固定資產原值7252萬元,職工6000餘名,工業總產值1.1億元,其中重工業占63%,全民所有制企業占33.8%。松香、松節油、雲母電容器等產品獲得部優、省優稱號,鎢酸質量達國際標準,有些商品已打入國際市場。總之,寧化雖已建立一些基礎工業,但還很薄弱,尤其是能源工業。解放後,寧化的交通、郵電等事業也有較大發展。解放前,只有一條寧化至連城的公路,寧化境內的通車裡程僅37公里,1987年通車裡程達774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32.7公里,基本實現鄉鄉、村村通公路。郵路及投遞線路總長達2012公里,各自形成網路。
解放前,學齡兒童的入學率很低,1949年學齡兒童入學率僅17.7%,青壯年文盲達半數以上。解放後,教育迅速普及,1987年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8.85%,基本實現無文盲縣。1987年有國小455所、中學11所,在校學生50891人,每千人在校中學生從解放前的2人增加到49.3人。文化、衛生事業也有很大發展,城鄉建立的文娛活動場所可一次性容納兩萬人以上,影院座位1.5萬個,收錄電器紛紛進入家庭。全縣設有醫療保健機構87個、病床842張,醫療技術、設備不斷更新,瘧疾、天花、霍亂等傳染病已經消滅,新法接生率保持在95%以上,人均壽命由民國36年的33歲延長到1984年的66.11歲,1987年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2.56‰。
寧化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特別是唐朝末年以後,中原漢人大批遷入,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知識,使寧化興盛一時。但終因長期封建經濟和地處山區的環境影響,寧化在文化和經濟等方面發展緩慢,直至解放時,仍然十分落後貧困。解放後,寧化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建設,短短的數十年間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歷史上的數千年,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要實現現代化,要發達和富裕起來,任務仍十分艱巨、繁重,需要不懈的努力。寧化黨、政領導,寧化人民已經認清自己的歷史使命,有充分的信心和勇氣,正以務實創新、開拓前進的精神,充分發揮耕地居三明市首位的優勢,有效利用“有色金屬聚寶盆”和豐富的山林資源,努力克服交通劣勢,充分利用溝通閩贛兩省邊緣縣的有利條件,揚長避短,興利除弊,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道上,走向繁榮昌盛,走向現代化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