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季四大家

元季四大家

《青卞隱居圖軸》是王蒙水墨山水畫中的傑作,墨色運用尤見功力,筆墨繁而不亂,構圖滿而不塞。 倪瓚的山水畫,多取材於太湖一帶風光,意境峭潔清遠。 倪瓚傳世作品《容膝齋圖軸》畫壘石樹林,平坡小亭,江山平遠,寂然無人,給人以蕭瑟疏落之感。

黃公望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剩山圖》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剩山圖》

黃公望很長壽,幾乎橫跨了整個元代。他生於南宋鹹淳五年(1269),卒於元至正十四年(1354)。黃公望字子久,號一峰,又號大痴道人、井西老人,江蘇常熟人。他曾做過小吏,因事入獄獲釋後對仕途心灰意冷,入全真教,往來於杭州、松江等地以賣卜為生。黃公望的山水畫,非常注重對自然景物的觀察,每次出遊,必攜紙筆,心追手摹。黃公望認為“畫當以天趣為妙,畫一窠一石,當逸墨撇脫,有士人家風,不同畫工之流”。與黃公望過往甚密的南方道教高士張雨評價他的畫“峰巒渾厚,草木華滋”,元代詩人張憲說“筆端點點有生氣,誰知痴翁不知仙。”

黃公望最有名的作品當屬《富春山居圖》。《富春山居圖》長達兩丈,是黃公望晚年為無用師和尚所作,歷時三年。《富春山居圖》描繪秋初之時浙江富春江兩岸風景,畫中峰巒平坡,叢林密樹,起伏變化無窮;水村山莊,漁舟蘆荻,層出不盡,全圖筆墨蒼茫,意境高逸,有“畫中蘭亭”之稱。《富春山居圖》受到歷代收藏家的重視,明末此畫為宜興收藏家吳洪裕所得。吳對此畫愛若至寶,寢食與共,臨終時竟把它投入火中相殉,幸得其侄搶救,但此時畫已被燒去一些,於是吳家人把畫裁割成兩節,長的一節為“無用師卷”,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短的一節叫“剩山圖”,現藏浙江博物館,為浙江博物館鎮館之寶。

此外,黃公望又有“淺絳”山水一體,在畫上籠罩淡赭色,增加了立體感,墨色也更加滋潤。傳世作品有《九峰雪霽圖》、《快雪時晴圖》等。

黃公望對後世影響甚大,清代甚至形成“家家一峰,人人大痴”的局面,被譽為“元四家之冠”。

吳鎮

《洞庭漁隱圖》 吳鎮 《洞庭漁隱圖》 吳鎮

吳鎮生於元至元十七年(1280),卒於元至正十四年(1354),字仲圭,號梅花道人,浙江嘉興人。吳鎮一生窮困潦倒,生前不名於世,其畫被譏為“有酸餡味”,直到明代,方漸為人們所重視。吳鎮為人孤潔,相傳他與畫家盛懋比門而居,四方以金帛求盛畫者甚眾,而吳鎮門前冷清寂然,其妻頗笑之,吳說 “二十年後,不復爾”,後果如其言。

吳鎮詩書畫皆擅,尤其長於山水梅竹。吳鎮的畫有一種深厚蒼鬱之氣,畫風沉鬱清壯、朴茂濕潤。明代董其昌謂“蒼蒼莽莽,有林下風”,沈周稱:“吳仲圭得巨然筆意,墨法又能軼出畦徑,爛漫慘澹……”

吳鎮的傳世作品僅有十餘幅。其中《洞庭漁隱圖》秋巒蔥鬱、長鬆勁拔,漁舟細小如葉在水面飄浮,筆墨蒼鬱,水墨淋漓,自題“洞庭湖上晚風生,風攪湖心一葉橫。蘭棹穩,草花新,只釣鱸魚不釣名。”表達了作者謝絕世事,寄興山水的高情逸志。《蘆花寒雁圖軸》寫江南蘆花淺水之境,但見一葉孤舟,舟中一人,仰望數行寒雁飛過,意境深遠而略帶哀愁。

王蒙

《青卞隱居圖軸》 王蒙 《青卞隱居圖軸》 王蒙

王蒙生年不詳,一說生於元大德二年(1298),一說生於元至大一年(1308),卒於明洪武十八年(1385)。王蒙,字叔明,號黃鶴山樵,又號香山居士,浙江湖州人。王蒙出生書畫世家,仕途不順,曾隱居於臨平(今浙江餘杭臨平鎮)黃鶴山,明初因胡惟庸案被牽連入獄,死於獄中。

王蒙的畫,蓬鬆蒼茫,所畫丘壑多至數十重,徑路迂迴,煙靄微茫。同是“元四家”的倪瓚稱王蒙“王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 《青卞隱居圖軸》、《葛稚川移居圖》等傳世作品充分顯示了他在繪畫上的卓越成就。

《青卞隱居圖軸》是王蒙水墨山水畫中的傑作,墨色運用尤見功力,筆墨繁而不亂,構圖滿而不塞。山頭點苔技法多樣,充分表現了山上樹木的茂密華滋。明代董其昌推崇其為“天下第一”。

《葛稚川移居圖》描繪葛洪攜子侄徙家於羅浮山煉丹的故事。此圖墨彩相映成趣,畫面山岩重重,樹木茂密,流泉迴環,山徑曲折,展現了一個幽深寧靜、遠離塵世的境地,反映了當時士人內心的希求。

倪瓚

《六君子圖》 倪瓚 《六君子圖》 倪瓚

倪瓚生於元大德五年(1301),卒於明洪武七年(1374),字元鎮,號雲林,另有多個別號,江蘇無錫人。倪瓚一生不做官。其家為江南富戶,藏畫頗豐,都親手勘定。元末政局動亂,起義者眾,他散盡家財,浪跡太湖間達二十餘年。倪瓚生性好潔成癖,服巾日洗數次。

倪瓚的山水畫,多取材於太湖一帶風光,意境峭潔清遠。章法布局別具一格,近景一處平坡,遠景一帶淡山,構成“一河兩岸”的兩段式章法。倪瓚自稱“仆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時人稱他的畫為“殊無市朝塵埃氣”。後人認為,倪瓚繪畫的意境可遇而不可求,屬於一種天才的突破。

倪瓚傳世作品《容膝齋圖軸》畫壘石樹林,平坡小亭,江山平遠,寂然無人,給人以蕭瑟疏落之感。另有《六君子圖》畫坡陀松、柏、樟、楠、槐、榆六種樹木, 疏密掩映, 姿勢挺拔。此圖有黃公望題詩:“遠望雲山隔秋水, 近有古木擁披陀, 居然相對六君子, 正直特立無偏頗。”《六君子圖》因此得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