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中國,廣義上的回民包括,但不限於主要信仰伊斯蘭教的10個少數民族穆斯林民眾:回族、維吾爾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烏孜別克族、東鄉族、保全族、撒拉族。
但隨著各種原因,一提到回民,也指那些家庭信伊斯蘭教,但個人信仰不強烈,仍然保持伊斯蘭教一些習俗的人。
回民一度指代中國所有穆斯林,現在一般代表內地的回族穆斯林。而“回回”在古代雖然作為西域人的統稱,但到了近代,“回回”一詞也逐漸演變為內地回民的代名詞。
沿革
“回回”作為獨立族群出現應該始於元朝。隨著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的數次西征,在中亞與阿拉伯地區掠奪了大量的人口,其中以“工匠”或“手藝人”居多;而在成吉思汗建國後,很多中亞穆斯林商人自願東徙,這些商人承擔了在中亞與蒙古地區之間販運貨物的任務,有些也為蒙古統治階級放高利貸。
由於元朝將人口分為四等,“回回”(包括之前在中原居住的西域人)皆屬於第二等“色目人”,社會地位較高,有些在官營的手工業作坊里效力,有些人在政府機關任職。據統計,元朝供職於行中書省的回回,前後有66人,嶺北、遼陽、陝西、四川、雲南、湖廣、江浙等省均有其廣泛分布;若是再加上在各路、府、縣供職的人員,數量就更為可觀。而更重要的是,當一個“回回”去地方做官,一般都有一大批“回回”百姓跟隨。這些人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移民群體。
很多“回回”也隨蒙古大軍四處征戰。比如在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蒙古大軍與十萬“回回親軍”南下平大理國,後來不斷有“回回”入滇做官或屯田。這成為“回回”入居雲南的開端。而在中原地區,大批“回回”被改為“編民”被派往各地,過著一面屯田、一面衛戍的“屯駐牧養”工作。如今甘肅北部(包括甘肅張掖一帶)、寧夏、河南、山東、陝西,都是當年“回回”從事屯墾的重要區域。可以說,這些人成為了後來構成“回回民族”的重要基礎,也初步奠定了如今回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雖然相較於唐宋兩代,西域人口大量湧入,各民族文化交流明顯加快,但此時的“回回”並不能稱之為一個民族,因為他們之中既有阿拉伯人、波斯人,還有突厥人。除了大部分信仰伊斯蘭教外,語言、文化及社會習俗各不相同,頂多只能稱為一個個“族群”。但與唐宋來華的“番客”不同,此時的“回回”大都定居了下來。他們依靠共同的信仰自發組成村落與社群,在當地建立清真寺。
在中國的“回回”,故土在西部伊斯蘭世界的操阿拉伯語,但為數不多。故土在東部伊斯蘭世界的,有的操波斯語,有的操突厥語,還有些說印度語,但由於都處於第二等級——色目人,相互交流較多,其種族與文化差別怎么也比與漢文化的差別小。無論在蒙古統治階級還是漢人與南人眼中,“回回”都被視為一個整體。因此,為更方便族群間的交流與溝通,“回回”選擇了波斯語作為共同交際用語,並逐漸取代了原有母語。
其實,早在10世紀的東部伊斯蘭世界,波斯語的地位就取代了阿拉伯語。在元朝,波斯語不僅是元朝政府的主要外語,也是本國“回回“的少數民族語言。而且,波斯語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屬國際通用語言,其地位類似於現在的英語。即使到了明朝,明時臣訪問埃及,依靠的仍是波斯語通事,而非阿拉伯語譯員。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民族雜居共處,相互間都受到其他民族影響。尤其是當大量“回回”接受了漢族儒家思想的薰陶,風俗與文化開始發生變化。這時不僅有些“回回”開始改漢姓著漢服(比如薛朝吾改姓“馬”,伯篤魯丁改姓“魯”等),而且逐漸使用漢語,甚至出現了一批儒學家。此時,回回人開始進入了“雙語時期”——漢語與波斯語都成為通用語言,只是各人掌握程度不同。
另一方面,很多漢人皈依了伊斯蘭教。當初來到中國的“回回”主要以工匠或者軍人為主,這些人大量娶漢女為妻,使其加入了本族;而也有些漢人娶回女為妻,比如後來著名的思想家李贄,其二世祖娶回女為妻成為了“回回”。與此同時,大量蒙古族與維吾爾族人也開始信奉伊斯蘭教。維吾爾族原信奉佛教與摩尼教,11-13世紀期間改信伊斯蘭教。其中有一部分人隨蒙古大軍進入雲南,後成為“雲南回回”一部分。明朝政府兩次將居住於甘州和涼州的“寄居回回”遷往江浙,這些人後來融入了“江浙回回”中。除此之外,10-12世紀居住於開封的部分猶太人,15世紀移居于山東德州的菲律賓人,以及原居於青海化隆卡力崗一帶的藏民,後來也相繼融入“回回”族群之中。到元末明初時,“回回”這一稱呼就主要指代信仰伊斯蘭教的族群了。而這時作為一個獨立群體,“回民”一詞也開始廣泛被大家接受了。
發展
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曾因元朝時蒙古統治階級對漢族的壓迫從而反其道行之,規定回民族內不能嫁娶,“禁胡服、胡語、胡姓名”。但後來出於政治原因考慮,取消了禁令,並採取了較為寬鬆的民族政策:“蒙古諸色人等,皆吾赤子,果有才能,一體擢用。”但易服改姓成為大勢所趨,改漢姓的風潮在取消禁令後反而有擴大趨勢。
明朝期間,回民的移民潮仍舊不斷: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徐達令原北京附近前朝遺民派往各地衛戍,又將在戰爭中掠奪而來的“沙漠遺民”派往北平附近屯田。這其中除蒙古人外,有大量的回民;洪武初年歸附明朝的西域人薛都爾丁被封為土司後,奉命率部前往青海屯駐。如今民和、樂都一帶回族,就有其後裔;從洪武至永樂年間,明朝政府為加強西北邊防,從江蘇與安徽北部抽調大批人員遷往西寧、樂都、貴德等地,這其中大量的回民在當地建立了回回村寨。
伴隨著大規模的人口流動與民族融合,回民也向漢族人展現了自己在科技文化方面的成就。早在蒙古統一中國時,忽必烈就因西域曆法精確度高,命扎馬刺丁任職司天台。扎馬刺丁根據西域曆法進“回回曆”,並製造了“多環儀”、“斜緯儀”、“觀象儀”等天文儀器。“回回曆”直至公元1280年郭守敬創“授時曆”後才被廢止。至朱元璋統一中國後,又令元回回司天監黑的兒、阿都刺等為明朝修訂曆法。公元1370年,司天監改為欽天監,將大統歷與回回曆參照並用。公元1382年,大學士吳伯宗奉命與翰林學士李翀、回回大師馬沙亦黑、馬哈麻等人翻譯《回回曆》、《經緯度》、《天文》等書,有力地推進了中國曆法的發展。
15世紀初,明成祖朱棣為替“靖難之役”辯解,提高自己的國際威望,派遣回回人“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艦隊通使西洋。整個出訪總共七次,歷時三朝28年,先後訪問了東南亞、印度半島、阿拉伯及東非等37個國家,從而開闢了中國到紅海及非洲東海岸的新航路,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壯舉。而鄭和能得到三朝皇帝信任,除了在“靖難之役”中有擁戴之功外,其回回身份與回回具有的豐富航海經驗更是重要因素。從當時隨行人員的構成來說,儘管大部分並非穆斯林,但擔任書記、交際、顧問等重要職務的卻是馬歡、費信、哈三(西安羊市大清真寺掌教)這些穆斯林們。他們編著的《瀛涯勝覽》與《星槎勝覽》也成為了現在研究亞洲各國風土人情的重要史料。
除了在天文曆法及航海方面外,回民在儒學研究、文學、繪畫及手工業等多個領域都有重要影響。而在手工業中,又主要體現在制香、製革及製藥三個行業:泉州蒲氏14世孫在永春創建的香蒲室、祖傳制香的北京“香兒李家”據說都有數百年歷史;而在河南的孟縣、山東的濟寧、甘肅的平涼等地,回民的製革業非常發達,尤其在河南幾乎被回民所壟斷;在製藥方面,雲南的“萬松草堂”、北京的“王回回膏藥”、揚州夏子恆的止咳餅甚至在近代仍具有影響。
終明一朝,政府對回民的態度總體是寬鬆的。朱元璋以降,明歷朝皇帝對伊斯蘭教也是尊崇有加。據說明朝多位開國大將如常遇春、馮勝、藍玉、沐英等都是回民,而明朝那位著名的“頑主皇帝”武宗朱厚照甚至篤信伊斯蘭教,並在正德十四年下令民間禁畜豬。正是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下,明朝政府修建了大量清真寺,如北京城內的東四牌樓禮拜寺、花市禮拜寺、三里河禮拜寺、錦什坊禮拜寺以及通州、昌平、保定等地的清真寺,大多是在明朝中後期修建的。
17世紀以後,由於清朝統治者實行民族歧視及民族壓迫政策,回民的發展受到一定影響,甚至爆發了大規模的回民起義,但從整體上看,回民人口仍呈上升趨勢。公元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陝甘總督張廣泗在敘及甘肅回民情況時說:“甘省回民尤繁,河州聚處尤眾。”公元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陝西巡撫畢沅也指出:“查陝省所屬地方,回回居住者較他省尤多,而西安府城及本屬之長安、臨潼、渭南、高陵、鹹陽及同州府屬之大荔、華州,漢中所屬之南鄭等州縣回民,多聚堡而居,人口更為稠密。”
經過數百年的相處與融合,回民已經漸漸適應了中原文化,並在長期交流與碰撞中開始重新審視本民族文化。至16世紀中葉,伊斯蘭學者胡登洲開創經堂教育,並由甘、青、魯、豫逐漸推廣至全國。至清代末年,北京牛街王浩然阿訇因不滿陳舊教法,創建新式學校“回教師範學堂”,繼而在全國掀起創建現代回民學校的熱潮。在這幾百年里,回民湧現了大批穆斯林學者,其中不乏將儒家經典與穆斯林文化相結合者。有的甚至以儒家學說的某些觀點,詮釋伊斯蘭教義,從而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穆斯林文化。
分類
回族
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回族是中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在居住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稱禮拜寺。公元7世紀中葉,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經海路和陸路來到中國的廣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內地的長安、開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紀,蒙古軍隊西征,西域人大批遷入中國,吸收漢、蒙古、維吾爾等民族成分,逐漸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民族——回族。
民族語言
經堂語
經堂語是可以說是回族的一種語言,因為他包含了民族語言的兩個基本元素,其一,說著自己民族的事情,其二,凸顯民族精神。回族人的文化屬性毋庸置疑是伊斯蘭,而回族阿訇們承擔起了領袖及導師的作用,在演講中,夾雜大量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又用漢語藉此來表述民族觀點,通過每個星期五的演講,這種古老的民族創製語言延續發展了下來。解放初期,曾有學者論證過這種語言作為一種獨立語言的真實價值和意義,但是因為這種語言是有局限性的,人民大眾使用起來並不方便也不現實,所以就被擱置下來!隨著學者對經堂語的搶救性保護及完善,很有可能使這種古老的回族語言傳承並發展成為實用的語言。這需要回回民族自己進行保護,更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
小兒錦
小兒錦是回族獨立創造的通用語文字,由於在小兒錦中夾雜了大量阿拉伯語和波斯語使得小兒錦又在某一方面來說屬於回族的經堂語和生活用語都包涵的語言形式。說成是一種語言並不為過。小兒錦的基礎字母是以“古蘭經”字母為基礎的,回族人分散在祖國各地又根據自己所處的語言區創製了4個獨有字母。在中亞的回族(東乾族)傳承了這種語言文字並發展成為中亞回族母語,後在蘇聯時期用“斯拉夫”字母進行拼讀,目前仍在使用。屬於世界語言支系的一支。
宗教習俗
回族人在居住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動,經典主要是《古蘭經》,信徒稱“穆斯林”。生活習俗固守回族傳統,遵循教規,講究衛生,不吃豬肉,狗肉,動物的血液等。伊斯蘭教在回族的形成過程中曾起過重要作用。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舉行禮拜和宗教活動的場所,有的還負有傳播宗教知識、培養宗教職業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著重要位置。按伊斯蘭教曆,每年12月10日為古爾邦節。每年的這一天,形成了宰牲獻祭的習俗沿襲至今。另外,伊斯蘭教規定,每年教歷9月定為齋月。在齋月里要封齋,要求每個穆斯林在黎明後至落日前的時間裡,戒飲、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讓人們在齋月里認真地反省自己的罪過,使經濟條件充裕的富人,親自體驗一下飢餓的痛苦心態。到教歷10月1日即齋戒期滿,舉行慶祝齋功完成的盛會,這一天就是開齋節。開齋節這天,人們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齊地到清真寺作禮拜,聆聽教長講經布道。然後去墓地“走墳”,緬懷“亡人”,以示不忘祖先。
飲食習慣
回族分布較廣,食俗也不完全一致。如:寧夏回族偏愛麵食,喜食麵條、面片,還喜食調合飯。甘肅、青海的回族則以小麥、玉米、青稞、馬鈴薯為日常主食。油香、饊子是各地回族喜愛的特殊食品,是節日饋贈親友不可少的。民間特色食品有釀皮、拉麵、打滷面、肉炒麵、豆腐腦、牛頭雜碎、臊子麵等。多數人家常年備有發酵面,供隨時使用。城市的回族一年四季早餐習慣飲用奶茶。肉食以牛、羊肉為主,有的也食用駱駝肉,食用各種有鱗魚類,如北方產的青魚、鰱魚、鰉魚等。鴿子在甘肅地區的回族中被認為是聖鳥,可以飼養,但不輕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徵得伊瑪目(宗教職業者)同意,可作補品食用。回族長於以煎、炒、燴、炸、爆、烤等各種烹調技法,風味迥異的清真菜餚中,既有用髮菜、枸杞、牛羊蹄筋、雞鴨海鮮等為主要原料,作工精細考究,色香味俱佳的名貴品種,也有獨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小吃。西北地區的回族民間還喜食醃菜。回族飲料較講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潔淨的水均不飲用。忌諱在人飲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也喜飲茶和用茶待客,西北地區回族的蓋碗茶很有名。寧夏回族還飲用八寶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回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清真萬盛馬糕點、羊筋菜、金鳳扒雞、翁子湯圓和綠豆皮等。青海省西寧市,回族著名的萬盛馬糕點影響很大。河北石家莊的金鳳扒雞、保定的馬家滷雞和白運章包子,遼寧瀋陽市的馬家燒麥,義縣的伊斯蘭燒餅,陝西的牛羊肉泡饃,湖南常德市的翁子湯圓、綠豆皮、牛肉米粉在當地都很有名氣。盛行於寧夏南部的清真筵席菜五羅四海、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兒圓等套菜馳名全國。“五羅”是指五種炒菜同時上齊,“四海”是指四種帶湯汁的菜餚一次上桌。“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兒圓”分別是九碗、十三碗、十五碗菜的謚美之詞。
日常食品
居住在城市的回族,早餐大多都是在家烹製牛羊肉泡饃,或烙飥飥饃配炒鹹菜吃,或配臘牛羊肉吃,還有的老人喜歡配炒花生米吃。午餐吃牛羊肉泡饃的人也較多,還有很多家庭喜歡吃飥飥饃配炒菜。炒菜一般也較簡單的家常菜,如蓮花白炒肉、芹菜炒肉、醋溜土豆絲、醋溜西葫蘆、辣子炒鹹菜、炒辣子醬等。晚餐大多數都吃麵條,麵條的種類很多,有碎面、長面、撈麵、籠面等,也吃餃子、蒸包子、烙包子、韭餅等。
散居在各地農村、山區、牧區的回族,其飲食習俗多受居住地的影響。例如寧夏南部山區的回民,以土豆、蕎麥、莜麥、糜子、豌豆為主食,新疆阿爾泰地區回民吃馬肉和奶食品,米麵食品退居次要地位,這顯然是受哈薩克飲食習俗的影響,居住在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和西藏一帶的回民,主食與藏民一樣,吃青稞、豌豆、三餐離不開糌粑和酥油茶。西北地區農村的回族飲食,最有特色者當屬民間宴席。“九碗三行”就是回族的正宗宴席,一般在舉辦婚喪禮儀活動中,多用這種宴席招待眾多的客人及親屬。
從總體上看,回族的日常食品有如下鮮明的特點:
一是主食中麵食多於米食。麵食是回族人民的傳統主食,其品種之多,花樣之新,味道之香,技術之精,都是無與倫比的,顯示回族人民的聰明才智。據統計,回族飲食中,麵食品種達60%多,而其他品種中,也或多或少地運用到麵粉。拉麵、饊子、餄餎、長面、麻食、餛飩、油茶、餛饃等等,經過回族人的製作,都會成為待客的美味佳品,甚至外國人也是一吃為快,好不留戀。
二是甜食占有一定的地位。這和阿拉伯穆斯林喜歡吃甜食有一定的淵源關係。阿拉伯穆斯林婦女生下小孩後,用蜜汁或椰棗抹入嬰兒口中,才開始哺乳;寧夏回族嬰兒出生後,也有用紅糖開口之俗。回族著名菜餚中,有不少是甜菜,如它似蜜、炸羊尾、糖醋裡脊等。米麵中的甜食就更多了,如涼糕、切糕、八寶甜盤子、甜麻花、甜饊子、糍糕、江米糕、柿子餅、糊托等,寧夏回族還把穆斯林的傳統美食油香做成了甜食,調製麵團時,給裡邊加入蜂蜜、紅糖等。
三是在菜餚中牛羊肉菜比重很大。回族特別喜愛吃牛羊肉,這和伊斯蘭教的飲食思想有關。伊斯蘭教倡導食用牛羊雞鴨魚等肉,禁戒豬驢騾及凶禽猛獸之肉。劉智在《天方典禮》中說“飲食,所以養性情也”,“凡禽之食谷者,獸之食芻者,性皆良,可食”,又說“惟駝、牛、羊獨具純德,補益誠多,可以供食”。伊斯蘭教所倡導的食物,都是佳美的食物。所謂“佳美的食物”,馬堅先生解釋說,就是純潔的、可口的、富於營養的食物,更具體地說就是要有良好的外觀形象、鮮香的嗅覺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價值。以羊為例,性情溫順,自身潔淨,其肉美味可口,同時還對身體有滋補食療作用。羊肉成份中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礦物質。經常食用羊肉,可以開胃健力,散寒助陽,益腎補虛。
日常飲品
回民最喜愛的傳統飲料是茶。茶既是回族的日常飲料,又是設席待客最珍貴的飲料。茶是回族人民飲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無論西北東北或西南,也無論是城市鄉鎮或農村,只要到回族家做客,熱情的主人都會首先端上一碗熱騰騰的釅茶。回族很講究茶具,不少回族家庭都備有成套的各式各樣的茶具。過去煮茶或沏茶所用的壺,一般都是銀和銅製做的,形式多樣,別具一格,有長嘴銅茶壺、銀鴨壺、銅火壺等。現在沏茶一般都用瓷壺、蓋碗或帶蓋瓷杯,煮茶多用錫鐵壺,夏天講究用紫砂壺。
蓋碗茶是西北回族一種獨特的飲茶方式,相傳始於唐代,相傳至今,頗受回族人民喜愛。蓋碗茶由托盤、茶碗和茶蓋三部分組成,故稱“三炮台”。每到炎熱的夏季,蓋碗茶便成為回族最佳的消渴飲料;到了嚴寒的冬天,農閒的回族人早晨起來,圍坐在火爐旁,或烤上幾片饃饃,或吃點饊子,總忘不了刮幾盅蓋碗茶。
回族人還把蓋碗茶作為待客的佳品,每逢古爾邦節、開齋節或舉行婚禮等喜慶活動,家裡來了客人時,熱情的主人都會給您遞上一盅蓋碗茶,端上饊子、乾果等,讓您下茶。敬茶時還有許多禮節,即當著客人的面將碗蓋打開,放入茶料,沖水加蓋,雙手捧送。這樣做表示這盅茶是專門為客人泡的,以示尊敬。如果家裡來的客人較多,主人根據客人的年齡、輩份和身份,分出主次,先把茶奉送給主客。
喝蓋碗茶時,不能拿掉上面的蓋子,也不能用嘴吹漂在上面的茶葉,而是左手拿起茶碗托盤,右手抓起蓋子,輕輕地“刮”幾下,其作用是一則可潷去浮起的茶葉等物,二則是促使冰糖融解。刮蓋子很有些講究,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露變清湯。每刮一次後,將茶蓋呈傾斜狀,用嘴吸著喝,不能端起茶盅接連吞飲,也不能對著茶碗喘氣飲吮,要一口一口地慢慢飲。主人敬茶時,客人一般不要客氣,更不能對端上來的茶一口不飲,那樣會被認為是對主人不禮貌、不尊重的表現。
民族節日
回族民間節日主要有: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古爾邦節、聖紀節等。這些節日和紀念日都是以伊斯蘭教曆計算的。伊斯蘭教曆,以月亮盈虧為準,全年為12個月,平年354天,閏年355天,30年中共有1個閏年,不置閏月,與公曆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曆多出1年。故回族上述三大節日一般每三年提前一個月。
開齋節
在我國陝西、甘肅、青海、雲南等地的回民穆斯林將開齋節亦稱為“大爾德”,流行在全國十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中,但信仰伊斯蘭教的十個民族的穆斯林在過節時又有許多本民族的特點和習俗。
回族穆斯林的齋月,是伊斯蘭教曆九月(萊麥丹月)。回族穆斯林為什麼要封齋呢?據《古蘭經》載,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40歲那年(伊斯蘭教曆九月),安拉開始把《古蘭經》的啟示給他。因此,回族視齋月為最尊貴、最吉慶、最快樂的月份。為了表示紀念,就在每年伊斯蘭教九月封齋一個月。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現的日期而定。
齋月里,回族穆斯林的生活安排得比平時要豐盛得多。一般都備有牛羊肉、白米、白面、油茶、白糖、茶葉、水果等有營養的食品。
封齋的人,在東方發白前要吃飽飯。東方發曉後,至太陽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斷絕一切飲食。封齋的目的就是讓人們體驗飢餓和乾渴的痛苦,讓有錢的人真心救濟窮人。通過封齋,回族穆斯林逐步養成堅忍、剛強、廉潔的美德。
當人們封了一天齋,快到開齋時,齋戒的男子大多數都要到清真寺等候。聽見清真寺里開齋的梆子聲後,就在寺里吃“開齋飯”了。開齋時,若是夏天,有條件的先吃水果,沒有條件的喝一碗清水或蓋碗茶,而後再吃飯。這主要是齋戒的回民在夏天首先感到的是乾渴,而不是飢餓。若在冬天,有的人講究吃幾個棗子後再吃飯。相傳穆罕默德開齋時愛吃紅棗,所以回民現在也有這種習慣。齋戒期滿,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之———開齋節。
開齋節要過三天,第一天從拂曉開始就熱鬧起來。家家戶戶都要早早起來,打掃院子巷道,給人以清潔、舒適、愉快的感覺。男女老少都換上自己喜愛的新衣服。回族民眾聚會和活動的場所——清真寺,節日裡也都打掃得乾乾淨淨,懸掛起“慶祝開齋節”的巨幅標語和彩燈。
節日中,家家戶戶炸饊子、油香等富有民族風味的傳統食品。同時,還宰雞、羊,做涼粉、燴菜等,互送親友鄰居,互相拜節問候。
新疆地區的回族穆斯林,在節前要掃塵,粉刷房屋。男人要理髮,男女都要沐浴、換新衣。全家吃“粉湯”。這種習俗,在全國各地都大體相同。有許多回族穆斯林青年在開齋節舉行婚禮,使節日更加熱鬧,展示出絢麗迷人的色彩。
古爾邦節
“古爾邦”,阿拉伯語音譯“爾德·古爾邦”,意為“犧牲”、“獻身”,故亦稱“宰牲節”、“忠孝節”。大部地區的回族稱為“小爾德”,是伊斯蘭教三大節日之一,一般在開齋節過後七十天舉行。
回族為什麼要宰牲過古爾邦節呢?人類的古代先知之——易卜拉欣夜間受到安拉的啟示命他宰殺愛子伊斯瑪儀獻祭,考驗他的信仰。易卜拉欣把刀磨得閃閃發光,非常鋒利。並問他的兒子:“兒子啊,爸爸真的不忍心下手啊!你走吧。”但是,他的兒子儀斯瑪儀說:“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爸爸,我們是真主的僕人,來到這個世界只為拜萬能至大的主。”當伊斯瑪儀側臥後,易卜拉欣把刀架在兒子的喉頭上。這時他傷心痛哭,淚如溪流。這時,安拉派天仙吉卜熱依勒背來一隻黑頭羚羊作為祭獻,代替了伊斯瑪儀。這時易卜拉欣拿起刀子,按住羊的喉頭一宰,羊便倒了。這就是“古爾邦”的來歷。其中那種對主的忠誠,以及孝敬父母的毅然決然,是後世人要學習的。是全人類學習的楷模。
古爾邦節,還要舉行一個隆重的宰牲典禮,這就是節日裡,除了炸油香、饊子、會禮外,還要宰牛、羊、駱駝。一般經濟條件較好的,每人要宰一隻羊,七人合宰一頭牛或一峰駱駝。宰牲時還有許多講究,不允許宰不滿兩歲的小羊羔和不滿三歲的小牛犢、駱駝,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選體壯健美的宰。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親友鄰居,一份濟貧施捨。
宰牲典禮舉行後,家家戶戶又開始熱鬧起來,老人們一邊煮肉,一邊給孩子吩咐:吃完肉,骨頭不能扔給狗嚼,要用黃土覆蓋。這在古爾邦節是一種講究。肉煮熟後,要削成片子,搭成份子;羊下水要燴成菜。而後訪親問友,饋贈油香、菜,相互登門賀節。有的還要請阿訇到家念經,吃油香,同時,還要去游墳,緬懷先人。這種慶賀節日的形式多種多樣,各地互有異同。有些地方除了參加聚禮和訪親問友外,還組織各種文娛體育活動。新疆地區的回民在古爾邦節,無論男女,喜歡組織各種遊藝活動,歡天喜地,格外熱鬧。
聖紀節
聖紀節,是紀念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由於穆罕默德的誕辰與逝世恰巧都在伊斯蘭教曆三月十二日,因此,回民一般合稱“聖紀”。節日這天首先到清真寺誦經、贊聖、講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跡,之後,穆斯林自願捐贈糧、油、肉和錢物,並邀約若干人具體負責磨麵、採購東西、炸油香、煮肉、做菜等,勤雜活都是回族民眾自願來乾的。回民把聖紀節這一天義務勞動視為是行善做好事,因此,爭先恐後,不亦樂乎。
儀式結束後,開始會餐。有的地方經濟條件較好,地方也寬敞,擺上十幾桌乃至幾十桌飯菜,大家歡歡喜喜,一起進餐;有的地方是吃份兒飯,回族民眾叫“份碗子”,即每人一份。對於節前散了“乜貼”,捐散了東西,而沒來進餐的,要托親友、鄰居給帶一份“油香”去品嘗。
回族的齋月
每年回曆九月,世界各地的穆斯林開始進入齋月。齋月也是中國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人民傳統習俗的一部分。
回族人口約860.2萬,遍布全國各地。主要從事農業。偏愛麵食,尤其擅長製作油炸麵食。回族是中國最早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之一。《古蘭經》規定,禁食豬馬驢騾狗及一切自死動物。無論牛羊雞禽,均須經屠宰才可食用。
節慶習俗:齋月。齋月回曆九月,每個成年穆斯林(回教徒)都要把齋,即從日出後到日落前,不得進食,直到回曆十月一日“開齋”才恢復正常飲食生活。屆時要歡慶三天,家家宰羊,牛等招待親朋好友慶賀,並做油香饊子等二十多種節日食品。
回民區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回民區前身為歸綏市回民自治區,成立於1950年12月19日,是中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的城區。回民區位於呼和浩特市城區西北部,總面積200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30平方公里,共有回、蒙古、漢、滿等23個民族,是一個回族聚居區。轄7個街道、1個鎮。2012年回民區總人口40萬,其中回族人口兩萬餘人。
穆斯林
穆斯林是“伊斯蘭”一詞的派生名詞,意為“順從真主者”,“實現和平者”。“伊斯蘭”的意思是順從真主,實現和平,那么信仰伊斯蘭宗教的人,就要成為“順從真主的人”、“實現和平的人”。穆斯林信仰古蘭經中的真主(造物主),在穆斯林看來,眼睛看到的,儀器檢測到的,都在真主掌控的範圍內。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是傳達經典《古蘭經》的聖人。
風俗習慣
婚禮
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同意,雙方父母同意,必須有證婚人到場,男方給女方一定數量的聘金。一般必須與相同信仰的人結婚。結婚儀式由阿訇主持,阿訇先詢問雙方是否同意,接著念“尼卡哈”(主婚經文),最後把事先準備好的核桃、紅棗撒給親屬,婚禮就此結束。迎親與送親要互贈“份子”(喜錢),有的地方也有鬧房的習慣。結婚當天置辦筵席款待賓客,一般都是九碗一盤端或十三花(8個行菜,5個佐菜)。親友贈送禮錢、禮物祝賀。
葬禮
人赤裸裸的來到世界所以應該赤裸裸的回去,穆斯林葬禮沒有棺材和任何陪葬品,只有三尺白布裹屍。穆斯林葬禮的基本特點是:土葬、速葬、薄葬。土葬:“入土為安”,墳墓不得點綴,不用任何賠葬物或殉葬品待葬期間不宴客、不披孝、不磕頭、不設祭品、更不吹打敲奏。
衛生習俗
從伊斯蘭教教法的嚴格規定逐漸演繹為生活習慣。穆斯林除了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對生理衛生也非常注重。如男性兒童要行割禮,即割去生殖器官包皮,以免儲存髒物,感染疾病。穆斯林也非常注重保護婦女的身心健康。教法規定,婦女在行經期間不得進行房事,婦女分娩後過四十天才能交媾等等。在宗教生活方面,教法規定,身體不潔淨者是不準進入大殿禮拜的。因此,從穆罕默德時代起,穆斯林就養成了人人愛清潔、講衛生的習慣,並將講衛生作為對伊瑪尼(信仰)虔誠的表現。世界上清真寺星羅棋布,每座清真寺必有沐浴室。條件允許的穆斯林家庭都有按教規進行沐浴的設備,這是因為穆斯林每天五次禮拜以及聚禮、會禮、婚前、紀念先人祈禱活動前都要沐浴。
穆斯林沐浴分大淨和小淨。大淨,阿拉伯語稱“胡蘇里”,即用淨水按程式洗滌全身。古老的方法是頭頂上掛一盛滿清水的吊桶,桶底有一塞著的孔。沐浴時,壺頸很長,盛水後持壺進行沖洗。先洗大、小便處,稱之為“淨下”。再將兩手洗淨,以右手窩水漱口、嗆鼻孔、洗臉和兩肘,並摸頭、耳、脖,最後沖腳。大淨是全身淋浴,然而淋浴前也要淨下、漱口、嗆鼻孔,浴後也要衝腳。凡在房事、遺精、月經和產期血淨後必須進行大淨。凡在嘔吐、流血、睡眠和便後等再作禮拜時,必須進行小淨。無論大淨或小淨,其洗滌方式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必須是淋浴式的,而絕不許用盆和桶洗滌,更不能在浴池內洗滌,因為手和肢體一進入盆和桶內其水便被認為是污水,即不能用手再洗滌其他部位。教法還規定穆斯林要常剪甲、理髮、淨腋毛和臍下毛等。在日常生活中,穆斯林養成了飯前、便後用“湯瓶壺”盛水洗手的良好習慣。如果你到穆斯林家庭去作客,豐盛的筵席旁,必定放有一壺清水,這是專門給您食前淨手用的。
傳統節日
開齋節
伊斯蘭教主要節日之一。阿拉伯語“爾德·菲圖爾”的意譯。波斯語稱“肉孜節”。與“宰牲節”、“聖紀”並稱為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開齋節是中國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孜族、東鄉族、保全族、撒拉族等少數民族的節日。
中國的穆斯林移民後裔視開齋節為盛大節日。時間是伊斯蘭教曆十月一日。是日早晨沐浴盛裝,喜氣洋洋地赴寺參加會禮,並按規定交納開齋捐,藉以完善全月齋功,周濟貧窮,共度佳節。會禮結束時,互道“色蘭”,表示節日祝賀,並依禮俗宴請賓客,互贈節日食品。穆斯林有的在家誦讀《古蘭經》,祈求真主賜福;有的游墳誦經,悼念亡人。新疆地區突厥語系及其他語種的各民族穆斯林稱此節為“小爾德”。此間除舉行上述儀式外,還依照民族習俗歡歌載舞,以示慶賀。
宰牲節
伊斯蘭教主要節日之一。阿拉伯語“爾德·烏祖哈耶”的意譯,亦稱“古爾邦節”。意為“獻祭”、“獻牲”,亦為朝覲功課的主要儀式之一。中國的穆斯林又稱“忠孝節”。時間是伊斯蘭教曆十二月十日,即朝覲的最後一天。是日,通用漢語和突厥語系及其他語種的各族穆斯林,盛裝赴寺參加會禮。禮畢有條件者宰牲,其中一份牲肉施散窮人,一份饋贈親友,一份留為自用,並游墳誦經,宴請親友。有的地區穆斯林在節日前齋戒10日,與“萊麥丹月”30天齋相比,少其三分之二,故有“小爾德”之稱。中國新疆地區突厥語系及其他語種的各族穆斯林,特別重視此節日,是日除盛裝參加會禮、宰牲宴請賓客外,還舉行豐富多彩的文藝聯歡和民族體育活動,歡慶歌舞延續數日,故稱為“大爾德”(即大節日)。
節日嘉儀
特指在兩大節日清晨早起、沐浴、刷牙、用美香、穿戴整潔盛裝,特指在兩大節日清晨早起、沐浴、刷牙、用美香、穿戴整潔盛裝,以及往返清真寺時選擇不同路線,途中低念或高念大讚詞,按規定交納“菲退爾”,並進行施捨等慶祝活。伊斯蘭教在開齋節與宰牲節(即古爾邦節)期間的禮儀之一。亦稱“節日的穆斯泰哈布”。
聖紀節
伊斯蘭教傳統節日之一。阿拉伯語“茂魯德節”的意譯,與開齋節、宰牲節並稱為伊斯蘭教三大節日。亦稱“聖紀”。據傳,阿拉伯太陰曆元年(象年)三月十二日(公曆571年4月20日)為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誕生之日。希吉萊歷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公曆632年6月8日)又是先知穆罕默德歸真之日,故稱“聖忌”。穆斯林習慣上把生日和歸真日合併紀念,亦稱“聖會”。屆時,中國大多穆斯林聚眾舉行紀念活動,誦經、贊主贊聖,宣講穆聖傳教歷史和聖訓以及個人生平事跡等。還要宰牛羊集體設宴慶賀,表示對穆聖的緬懷。而“茂魯德”意為“穆聖誕辰”,系新疆地區突厥語系穆斯林對“聖紀日”的稱謂。
阿舒拉
伊斯蘭教紀念日之一。阿拉伯語音譯,意為“第十”。時在伊斯蘭教曆一月十日。遜尼派穆斯林認為,此日與伊斯蘭教誕生前的阿丹、努哈、易布拉欣、優努斯、爾撒等10位先知的重大活動有關,是貴重吉祥的日子。中國伊斯蘭教“格迪目”等派的穆斯林,根據先知努哈於此日拯救人類之飢的典故,舉行誦經祈禱、齋戒和吃雜豆粥等活動以示紀念。什葉派穆斯林因其第三代伊瑪目海珊於此日遇難而定為哀悼日。故穆斯林在清真寺或家中隆重舉行紀念、祈禱儀式,朗誦悼念海珊的詩歌。伊朗還舉行盛大的集會遊行,以示哀悼。
登宵夜
伊斯蘭教紀念日之一。阿拉伯語“米爾拉吉”的意譯,原意為“梯子”,亦稱“登霄”或“登霄之夜”。為穆聖夜行升霄紀念日。穆斯林於此節日夜誦經、禮拜、宣講教義,並在當日齋戒,以示紀念。
白拉特夜
伊斯蘭教紀念日之一。阿拉伯語音譯,意為“贖罪之夜”。時為伊斯蘭教曆八月十五日之夜。教法認為,此夜真主打開恕饒之門,總結每個人一年的功過是非,更換記錄一年活動大事的"文卷",故又稱“換文卷之夜”。穆斯林大多在此夜禮“副功”拜,誦《古蘭經》和祈禱詞。第二天齋戒。並在八月一日至十五日請阿訇念“討白”做祈禱,稱“轉白拉特”,以示悔過贖罪,祈求真主恕饒一年的過錯,賜予新一年的幸福。
法圖買
亦稱“法蒂瑪”忌日。時為伊斯蘭教曆九月十四日”。由於她從小受到父母良好訓導,聰穎賢惠,品學出類拔萃。她將自己所有的學識奉獻聖教事業,盡力推動和弘揚伊斯蘭教發展。又以種種高尚的德性陶冶婦女,成為女中豪傑,受到伊斯蘭世界的普遍尊崇,故稱“聖女”。什葉派則尊稱為“聖母”。中國大部分地區的穆斯林及婦女常在此日集會於清真寺,誦經贊聖,講述她的生平事跡和高尚的品格懿德,以益於女穆斯林仿效其言行,作敬主尊聖,熱衷聖教事業,敬孝老人,侍奉丈夫,教養兒女成才,組建幸福美滿家庭的賢妻良母。
蓋德爾
伊斯蘭教紀念日之一。阿拉伯語音譯,意為“高貴的夜間”。故此夜穆斯林多徹夜不眠,進寺禮拜祈禱,誦讀古蘭、講述教義,頌讚主贊聖詞和博施財物等活動。指齋月第27日夜晚或後10日的某一夜。《古蘭經》稱:“真主在高貴的夜間確已降示了它。”“高貴的夜間,勝過一千個月”。據此,穆斯林認為在該夜做善功,可以得到真主回賜一千個月的善功。中國穆斯林將該夜慶祝活動稱“坐夜”或“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