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簡介

園內後區為“園中之園”,這是三元塔公園重點旅遊區--文物古蹟風景區。站在園前一望,全園好像一座雉堞巍峨的古城,使人 仿佛看到雷州古城的雄姿。它是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縮影。大門為一座雄偉壯觀的仿古城樓。城樓門額“廣運”兩字是明代洪武年間指揮朱秉彝重修雷州城時所書(原為雷州城南門石匾)。北面和東面有一道仿古城牆圍繞。東西“城角”各有一座黃瓦紅柱、攢尖頂、類似古城角樓的“角亭”。園內建築以三元塔為主,“集山水於一園,融古今於一體”。從大門到三元塔沿中軸線依次排列著石欄桿圍繞的方形“鑒池”,刻工精巧的“天南重地”石牌坊,具有明清建築風格的“二公祠”和規模宏偉的博物館,還有”萬頃亭“、假山、迴廊、啟秀門等點綴其間。園內綠樹紅花與黃瓦紅牆的樓台亭榭互相映襯,景色迷人。在通往三元塔的大道兩邊繁花似錦,綠草如茵。有兩行亭亭玉立的桄榔樹,清風搖曳,葉影婆娑,更顯得具有濃郁的南國熱帶風光。
以為是“三元及第”之兆,故改名為“三元塔”。在380多年前建築工具簡陋的情況下,雷州人民僅用約兩年時間就建成一座如 此雄偉壯麗的高層古塔,至今已經經歷了將近400年的風雪滄桑,雷轟地震仍巋然屹立,充分顯示了雷州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驚人的創造力。此塔坐東向西,樓閣式磚木結構,用稜角牙子磚和線磚互相疊澀出檐,下大上小,逐層遞減,比例勻稱。檐上有平台、外廊,繞以欄桿。八觚九級、內樓17層、高57米。塔基為石刻須彌座。八面共嵌有23塊陽雕石刻,分別為“麟趾呈祥”、“鯉跳龍門”、“獅子戲球”、“三羊(陽)開泰”、“雙鳳朝陽”、“喜鵲練梅”等,線條粗獷,形態生動,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為明代石刻珍品。每層設真、假門,呈圭角形。真門對開相連通,利用塔壁為階梯由下而上,穿過塔心室,繞平座(塔廊)、南入北出、東進西升、盤鏇而上,可達極頂。三元塔建成後,雷郡形勝大為改觀,“鼎峙瓊南添一指,聯翩雁字豫題名”。後來“雁塔題名”成為雷陽八景之一。二公祠
陳璸(1656--1718年),字文煥,出生於雷州市(原海康縣)附城鎮南田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從小勤奮好學。康熙 三十三年(1694年)考中進士,歷任福建古田、台灣知縣、福建巡撫、閩浙總督等職。一生清廉卓絕,深受人民愛戴,被清康熙皇帝讚譽為“清廉中之卓絕者”。卒後,追授為禮部尚書,賜溢“清端”。他跟海瑞、丘浚合稱為嶺南三大清官。
陳昌齊(1742--1820年),字觀樓,雷州市(原海康縣)調風鎮南田村人。少有“神童”之稱,乾隆三十六年 (1771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累官浙江溫處兵備道。博學多才,精考據之學,又長於天文算法,曾參與編纂《四庫全書》、任校勘《永樂大典》纂修兼分校官。一生著述甚豐,計有《經典釋文附錄》 、《 歷代音韻流辨考》 、 《楚辭音辨》 、 《天學算法》 、 《測天約術》以及《大戴禮》 、 《淮南子》 、 《管子》 、 《呂氏春秋》諸書正誤。詩文有《賜書集》若干卷。晚年,歷主雷陽書院、粵秀書院講席,兼修《海康縣誌》 、 《雷州府志》以及《廣東通志》 。他是乾嘉年間一位多才多藝的學者。
“二公們”正廳設有陳璸和陳昌齊的紀念室,室內分別有“二公”大型塑像以及生平事跡簡介,並展出有關文物。在“二公祠”西邊屹立一座建築雄偉的黃色琉璃瓦蓋頂的二層仿古樓房。這是全國有名的縣級地方綜合性博物館之一,全國文物系 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譽為“嶺南文博一枝花”的雷州市博物館。該館“聚雷州文物之精華”,館藏文物達3000多件,其中不乏國家級歷史文物。全館設有一間“序廳”,五間展室(即歷史文物室、古字畫室、民族民俗室、自然博物室和革命鬥爭史室)。各個展室通過以豐富的文物和有關資料,向觀眾介紹雷州市(原海康縣)人文歷史、風土人情、自然風貌和革命鬥爭史跡。當人們踏進該館看到從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石碰,到秦陶漢俑、唐鏡、宋瓷以及明清字畫等文物時,一部反映雷州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伴隨著雷州紅土的清香頓時撲面而來。我們置身於此,鑑賞著這些熠熠生輝的歷史文物就好像解讀著一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雷州文明發展史。
公園東邊有一道仿古城牆。漫步於婉蜒如龍的城牆走道時,放眼遠望“東洋萬傾良田”,飽賞附城山光水色,又是一番情趣。這時,人們撫今追昔,觸景生情,對雷州的歷史風物和鍾靈統秀的湖光山秀,不免發出同聳立在城牆走道上“萬頃亭”楹聯那樣的讚嘆:“憑欄俯唱知海邑襟懷坦蕩;披闥造吟嘆雷州風物雄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