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餃侖”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南北朝的梁吳均《續齊諧記》云:“屈原子五月五日投汩羅而死,楚人哀之,於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以祭之。”後來,善良的人民民眾擔心粽子投入水中“為蛟龍所竊”,於是人們又改用楝葉包裹,以彩絲纏之。據說此二物皆為蚊龍所憚。楝葉是中藥,用以包粽子具有預防疾病的功能。
早期民間包粽子(包中)用黍米,故“角黍”又有“五月粽子”之稱。舊時,雷州人多習慣摘取櫓罟葉去刺,代替粽葉編織成鴨母、筆架、鍋蓋、橄欖、枕頭之形粽子(俗稱“餃侖”),取料粟米或糯米等製成(雷州市一帶粽子較大,稱為大粽。而東海粽更大更長,稱為腳筒粽)。按海康縣誌注釋“櫓罟”一詞說:“櫓罟多生於田塍籬落間,隨處有之,唯生於沙土者高僅一二尺,不能成木,赤土高有丈余,然亦廢材……”
流瘍
《 雷州府志》載:五月朔旦,懸艾於門,制雄黃以佩。童子放紙鳶。是日競渡,以竿懸銀牌於船上,勝者得之,曰“奪標”。“端午日”,設酒肴祀家神及祖先。為角黍相饋。浴於溪,曰“流瘍”。
舊時雷州人用粽子及五花腩豬肉等拜祭祖先後,一家人聚餐度過節日。到五月初五,頭插艾葉的鄉間女子手拿“餃侖”,結隊走到溪河去,把“餃侖”放在水面漂浮一陣。這是致祭投水的屈原。在過去,還有人指使兒童手持一二隻於溪河作水浴,去艾於水,叫做“流瘍”。原來雷地濕熱,發而為瘡,嬰孩多生於頭部。這一天就溪河水邊浴邊歌:“流瘡流膿,流去東海尋別童!”
懸艾虎
《荊楚歲時記》關於“艾虎”所記:“五月五日,以艾為虎形,或剪為小虎,粘以艾葉,內人爭相戴之。”“艾虎”有的是用艾枝艾葉編成的,有的是在布帛剪成的老虎上粘上艾葉,當地婦女及兒童則將其扎髮辮上。五月初一早上,農村民眾大多在居家門楣兩邊插上艾葉(招百福),或貼上印有小虎的黃紙條來“辟邪”。在雷州半島各城鎮,從初一開始大街小巷賣艾枝、草藥,市民紛紛購來插門及煮水洗澡。按照傳統習俗的說法,艾草插在門上以招福驅邪,用艾藥水洗澡能將邪氣及皮膚病沖走。這些小販的艾草是從附近的山上采來,用別的草葉將幾枝紮成整齊的一捆捆來賣,五角或一塊錢一捆,艾草散發著特殊的芳香,不時有人上前挑選購買。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羽狀深裂,表面是綠色,葉被密生白色毛,莖葉均有特殊香氣。中國古代以艾草為藥,針灸的灸法,就是以艾草置於穴道上,進行燒灼治病。古人也因此認為艾草可以招福驅邪,中國古書中記載:“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古時認為端午節之後天氣開始炎熱,蚊蟲滋生,易發傳染病,因而在這一天以所謂“天中五瑞”——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山丹等5種植物,來驅除各種毒害。
吃桃子
桃子原產我國青藏高原,在中原地區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一般人認為桃子並沒有特別的營養價值,然而把沒有爭端或疾病的理想境界稱為世外桃源,而古代的中國人更認為桃子具有延命的效果,而視其為仙藥。而現在,也將桃子做為藥方來使用。故雷州地的鄉民在農曆五月初一,多數人會購買一些桃子回家,分給家人享用,以祈盼長命百歲。
佩香袋
舊時,每年端午節前,媳婦、閨女輩便為家中男女縫製各款香袋。此種香袋,古時稱為“香囊”、“香纓”,它不僅是古時室內羅帳的裝飾品,也是人們隨身佩帶的工藝品。雷州婦女製作的香袋小巧玲瓏,精緻美麗,攜帶方便,中老年人多佩帶方形或桃形的香袋,以示健康長壽。青年男女及兒童則佩帶虎形、猴形或其屬相的。此外還有花草蔬菜之類的,寄託活潑、吉祥、豐盛等美好願望。香袋裡除了裝有雄黃外,有的還裝有麝香、沉香、丁香、白芷等配成的香藥,香氣四溢,戴在身上驅毒辟邪,也是漂亮的裝飾。
放紙鳶
端午節期間,雷州地兒童或成人以放紙鳶(風箏)為戲,謂之“放殃線”。有雷州歌唱出了當時的風俗:“五月來到好放鳶,鳶母嗷嗷在天上。你父有錢放八角,我父無錢放月娘!”萬一風箏斷線落下別人屋上,迷信者認為這是“殃線”,一定要“食鳶肉”,立即扯破風箏丟下碓臼,還用碓頭舂了幾下才肯罷休。
在舊時的海康縣城,北關的東嶽廟首事主持每年的端午紙鳶競賽事宜。每屆端陽,北較場上人山人海,自朝至夕無慮千萬。先由數十人牽引放飛一隻特製的“箏母”(此為眾箏之母,其形碩大,方可丈余,上糸鉤鐮多把,鳴弓數張。),接著各式紙鳶乘風而起,有鳥——鵲、鷂、鷹、燕,有獸——獅、兔,有蟲——蝴蝶、蜈蚣、蜜蜂,有魚——鰩、鯉。其他如八角、水桶、月娘擔掃等等,種類繁多。紙鳶之評為優秀者,賞給銀牌獎金。因此,競勝者多,觀奇者眾。
飲雄黃
據《遂溪縣誌》載:“端午節,具酒肴角黍薦祖,以艾虎懸門,飲雄黃菖蒲酒,謂之‘辟邪’……”端午節時值炎夏,瘴氣易生,而雄黃是一種中草材,有解毒殺菌的功效。舊時,人們用白酒調雄黃,泡入白礬,塗抹毒蟲蜇傷和蚊蟲叮咬之處,以消腫去毒。古代還有飲菖蒲酒的習俗,它是一種用菖蒲浸泡的酒。這一天,當母親的先叫孩子們各飲一口雄黃酒,或將之灑在房屋周圍,並用它抹抹每個兒女的太陽穴、肚臍和手腕穴。據傳,此舉可以辟邪消災。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湛江地區端午節活動最有特色的要算廉江的安鋪、雷州的烏石、吳川的博鋪,遂溪的江洪,多年來端午節期間均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活動,這一活動歷史悠久,長盛不衰。80年代後,活動的規模更加盛大,內容更為豐富,參觀者不僅有本地的民眾,還有許多外地來客,熱鬧非凡。
原海康縣南渡河自麻演至倜儻等沿河村莊,每年端午也舉行龍船競賽。府縣誌云:“好事者或懸銀牌於船上竿端,龍舟競奪,勝者得之。”這一活動叫“奪標”。到了清雍正十二年(1734),一龍舟在菜園灣出事,府縣官便命令禁止,當地競渡之風遂廢。然而,當年麻扶村(今屬白沙區)民眾並不就此罷休。他們於雍正十三年起,改為邀請姑娘歌藝人至此創設歌台,大唱雷州歌。每屆端陽節日,四方歌手雲集麻扶,賽歌謳歌,相沿成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