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

茅屋是用蘆葦、稻草等苫蓋屋頂的簡陋房子。

茅屋
拼音:
解釋: 1.亦作"茆屋"。 2.用茅草蓋的房屋。

相關人物:周奎(1741年-1822年),字照域。貴州貴築縣花溪柏楊寨(今貴陽市吉麟村)人。
家其貧,茅屋不蔽風雨,十四歲喪父,甚愛讀書,曰:“一兩頓飯可以不吃,而書絕不可不讀”。祖父、母親相繼去世。後補縣學生,中舉人,教授於鄉。嘉慶六年(1801年)授開泰縣(今黎平縣)教諭,又署麻哈州訓導,“教書一生,心力耗盡,從不敢以他人之子而自我誤之!”。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以老還鄉。
家教極嚴,著《家訓》說:“一念不可欺,一事不可苟,一言不可易,一時不可疏”。子孫都有出息,三子周際華謁選知縣、四子周有章授刑部主事、孫子周瑣任庶常。著有《立命篇》、《勵學篇》、《來西錄》、《麟山記》、《仙人洞記》、《家訓》等。所以說私人的茅屋,風能進,雨能進,但國王不能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