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該館始建於1978年10月,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學研究、文物展覽及編鐘演奏於一體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目前館藏文物306140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76件,二級文物68件,三級文物95件。著名的有擂鼓墩二號墓出土的36件編鐘、吳家塢墓地出土的菱形勾連雲紋銅敦、三里崗毛家衝出土的鳳鳥扉棱銅搏、安居羊子山出土的鄂國銅器群,以東郊義地崗、安居徐家嘴、均川劉家崖、均川熊家老、西郊擂鼓墩等墓地出土的曾國銅器群,還有北郊孔家坡出土的漢代簡牘等等,這些精美絕倫的文物堪稱鎮館之寶。館內現有《通史陳列展》、《擂鼓墩二號墓出土文物展》、《名人名家書畫展》、《隨州市公安局追繳文物展》等專題陳列。海內外名人名家來館參觀後留下許多墨寶,如:“美輪美奐、比耳悅目”(喬石題)、“物華天寶”(烏蘭夫題)、“隨州編鐘、絕世珍寶”(胡喬木題)、“精品神韻”(楊汝岱題)、“古樂之鄉聽古樂、神州之聲越神州”(蕭克題)、“萬古流芳、世界奇蹟(胡繩題)、“樂魂”(沈鵬題)、“一代奇觀驚環宇、千古絕音動蒼穹”(韓紹玉題)、“鍾魂”(曾祥熙題)、“離奇,不可思議,仙樂出神器……”(紐西蘭友人路易·艾黎題)等等。館藏文物十分豐富。堪稱一座內涵豐富的文物寶庫,而且隨著基本建設的發展步伐,出土和徵集的文物還將增多。尤其是青銅器數量眾多、種類齊全、內涵豐富、時代跨度大,而且鑄造精美,在全國屈指可數,被譽為“青銅器王國”。特別是曾國青銅器群,為研究曾國文化及曾、楚關係,提供了重要實物史料。戰國菱形勾連雲紋銅敦之精美,為國內已出土銅敦之首。隨州擂鼓墩二號墓出土的36件編鐘更為珍貴,其音色、間律均與曾侯乙編鐘相通,被稱之為曾侯乙編鐘的“姊妹鍾”,曾多次出訪美、英、德、法、日、丹麥、瑞士等國家,充分展示了我國燦爛的歷史文化。
發展歷史
隨州博物館創建於1978年10月,建立之初,設在原城郊公社糧站內.館藏文物僅有隨縣文化館移交的幾十件收集品,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曾舉辦過簡易的陳列展覽,後幾經遷移,新館坐落於西北郊的擂鼓墩古墓群保護區東緣,瀕臨細流潺潺的溉水河,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級文物主管部門的支持下,歷經三十年的歲月滄桑和幾代博物館人的共同努力,現己發展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綜合性博物館,占地面積118畝,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
建築布局
博物館建設背靠擂鼓墩,設計主體為一個主館和兩個副館,園林式布局,採用楚國建築“一台”、“殿”、“多台”組成的風格,外形主要體現“楚城”和“編鐘”特色。同時,它又是一座設備條件較為先進的現代博覽建築。沿著梯形台階,進入一層主館是一個大序廳和休息廳,往裡走是一個面積為1100多平方米的陳列廳,陳列廳的後面是辦公區和庫房;陳列廳的左右兩邊分別為一個面積600餘平方米的展廳;南、北兩個副館主要設計為面積1000多平方米的展廳和編鐘演藝廳。
博物館的主館第二層主要是三個展廳和兩個小珍品館,面積達1500多平方米。“隨州博物館”五個大字為中國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偉長先生題詞。
參觀信息
2008年12月8日至9日,湖北省博物館免費開放暨第二次中等城市博物館建設工作座談會在隨州市召開,研究部署進一步推進全省博物館免費開放工作和中等城市博物館建設工作。12月8日開放的隨州博物館新館成為全省第64家免費開放的博物館。
專題成列
館內現有《通史陳列展》、《擂鼓墩二號墓出土文物展》、《名人名家書畫展》、《隨州市公安局追繳文物展》等專題陳列。
《通史陳列展》展出了隨州古代文明發展全貌。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和陶器透露出開創歷史的艱辛;商周青銅器品種齊全,銘文豐富,被譽為“青銅器王國”,其發展演變則顯示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特別是曾國青銅器群,為研究曾國文化及曾、楚關係,提供了重要實物史料。戰國菱形勾連雲紋銅敦之精美,為國內已出土銅敦之首。東漢胡人陶俑再現了民族大融合,隋唐金銀器說明了王朝的空前繁榮。元明清瓷器精品流光溢彩。
《擂鼓墩二號墓出土文物展》主要陳列隨州擂鼓二號墓出土的青銅禮器、樂器、玉石器及車馬器等。其中尤以36件編鐘最為珍貴,其音色、音律均與曾侯乙編鐘相通,同樣能演奏古今中外各種樂曲,被稱之為曾侯乙編鐘的“姊妹鍾”。擂鼓墩二號墓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訪美、英、德、法、日、丹麥、瑞士等國家,充分展示了我國燦爛的歷史文化。
《名人名家書畫展》展出了海內外名人名家來館參觀後留下的墨寶。如:“美輪美奐、比耳悅目”(喬石題)、“物華天寶”(烏蘭夫題)、“隨州編鐘、絕世珍寶”(胡喬木題)、“精品神韻”(楊汝岱題)、“古樂之鄉聽古樂、神州之聲越神州”(蕭克題)、“萬古流芳、世界奇蹟”(胡繩題)、“樂魂”(沈鵬題)、“一代奇觀驚環宇、千古絕音動蒼穹”(韓紹玉題)、“鍾魂”(曾祥熙題)、“離奇,不可思議,仙樂出神器”(紐西蘭友人路易╞艾黎題)等。
《隨州市公安局追繳文物展》展出了近年來隨州公安幹警從文物走私販子手中追繳回來的珍貴文物,為保護祖國歷史文化遺產作出了重大貢獻。在這些追繳的文物中,有二億年前的“恐龍蛋化石”和西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以及漢代彩陶、錢幣和明清石雕像等。
隨州市博物館現已參加編寫了《襄樊市文物史跡普查實錄》、《西花園與廟台子》、《燦爛的曾都歷史文化》、《神奇的擂鼓墩》、《歷史文化名城隨州》等專著。該館研究人員歷年來發表各類論文140餘篇。
館藏文物
館藏文物十分豐富。堪稱一座內涵豐富的文物寶庫,而且隨著基本建設的發展步伐,出土和徵集的文物還將增多。尤其是青銅器數量眾多、種類齊全、內涵豐富、時代跨度大,而且鑄造精美,在全國屈指可數,被譽為“青銅器王國”。主要有曾國迷蹤、曾侯乙墓、擂鼓墩二號墓、炎帝神農故里、漢唐風韻和開館花絮 等專題展區。
擂鼓墩二號墓銅編鐘
戰國中晚期 該套編鐘為36件銅編鐘,皆為甬鍾。按鐘體大小可分為兩種。大型編鐘八件,小型編鐘二十八件。八件大鐘形制相同,大小遞減,甬呈八稜柱形,甬下有旋,鐘壁厚薄不一,兩銑下垂,鉦部兩邊各有三排長枚,編鐘甬、舞、篆部均飾變形蟠螭紋,隧部花紋不同。二十八件小鐘形制、花紋均相同,大小不一,甬呈八稜柱形,甬下有旋,兩銑下垂,口不平齊,鉦部兩邊各有五個泡形短枚,鐘壁較厚,內有四處凸起,編鐘甬、舞、篆部均飾變形蟠螭紋,隧部飾獸面紋。至今還能演奏古今中外樂曲。
蟠螭紋銅方壺
戰國中晚期,此器有蓋,蓋呈花冠狀,鏤空,無頂,直口微侈,長方頸微束,頸部附一對稱伏龍形耳,龍舌高揚,溜肩,在頸與肩交接處有一圈方形箍,箍中部有一道凸棱,方腹外鼓下收,腹中部有一圈寬頻凸棱,腹部四方中部由箍至足各有一縱向寬頻,並與橫寬頻凸棱相交呈“十”字形格欄,長方圈足。器蓋飾蟠龍紋,方頸上、下各飾一周蟠螭紋,龍形耳上飾三角帶紋及三角雲紋,腹欄格內及長方圈足上均飾變形蟠螭紋。
陳公子中慶銅簠
春秋早期,該器長方形,由兩半扣合而成,直口微侈,口沿外折,腹部下收,底附有外擴曲尺形圈足,側腹各有一獸頭形環耳,腹部均飾較粗獷的蟠螭紋,底部飾蟠螭紋,圈足四面各飾虎紋一對。器底內有銘文六行二十三字。
象首紋銅鬲
春秋早期,此器侈沿,弧肩,襠腳較高,通體飾象首紋。
菱形勾連雲紋銅敦
戰國中期 此器通體呈橢圓形球狀,器蓋、器身相等,可扣合,蓋口部上有活形扣鈕,可固定,不致滑落。器身、器蓋各有三個扁狀透空獸形足和鈕,口部各有二個對稱環形耳,耳穿透。花紋分十二段,飾以三角幾何紋、勾連雲紋、渦紋,花紋構圖新穎,富有變化。
尊盤
曾侯乙尊盤融尊盤於一體,出土時尊置於盤上拆開來是兩件器物,極其別致。尊敞口,呈喇叭狀,寬厚的外沿翻折,下垂,上飾玲瓏剔透的蟠虺透空花紋,形似朵朵雲彩上下疊置。尊頸部飾蕉葉形蟠虺紋,蕉葉向上舒展,與頸頂微微外張的弧線相搭配,和諧又統一。在尊頸與腹之間加飾四條圓雕豹形伏獸,軀體由透雕的蟠螭紋構成,獸沿尊頸向上攀爬,回首吐舌,長舌垂卷如鉤。尊腹、高足皆飾細密的蟠虺紋,其上加飾高浮雕虬龍四條,層次豐富,主次分明。盤直壁平底,四龍形蹄足口沿上附有四隻方耳,皆飾蟠虺紋,與尊口風格相同。四耳下各有兩條扁形鏤空夔龍,龍首下垂。四龍之間各有一圓雕式蟠龍,首伏於口沿,與盤腹蟠虺紋相互呼應,從而突破了滿飾蟠螭紋常有的滯塞、僵硬感。 這件尊盤的驚人之處在於其鬼斧神工的透空裝飾。裝飾表層彼此獨立,互不相連,由內層銅梗支撐,內層銅梗又分層聯結,參差錯落,玲瓏剔透,令觀者凝神屏息,嘆為觀止。
編鐘簡介
1978年春夏之交,在地下沉埋了2400餘年的國寶編鐘,隨著曾侯乙墓的發現、發掘而閃亮問世,重放異彩。一時間舉世矚目,國人為之驕傲,世人為之傾倒。曾侯乙墓位於湖北隨州市曾都區城西兩公里的擂鼓墩東團坡上,系一座呈卜字形的大型岩坑豎穴木槨墓。1977年秋,當地駐軍在擴建營房時發現該墓。1978年3月,文物考古部門組織聯合勘探,5月上旬開始挖掘,6月底野外清理首戰告捷。通過出土博鐘上的銘文鑑定,這是戰國早期諸侯國曾國君主名乙的墓葬,故亦稱曾侯乙地宮。
該地宮似一座超豪華的“三室一廳”,東室放置主棺一具、陪棺八具;西室放置陪棺十三具;北室放置兵器、車馬器及竹簡;中廳大約是墓主人的音樂室、禮賓接待廳,內置大量禮樂器;在東室通往中廳的門洞處置放狗棺一具。地宮東西長21米,南北寬16.5米,距地表深13米,面積為220平方米。整個槨室由底板、牆板、蓋板共171根巨型長方木鋪墊壘迭而成,使用成材楠木達500立方米。木槨頂面及四周填塞防潮木炭6萬公斤,木炭之上努築青膏泥、白膏泥,上面蓋鋪石板,再努築五花土直達墓口。
曾侯乙青銅架楠木彩繪主棺(分內、外棺)重達7000公斤,另有彩繪陪棺21具。曾侯乙,男性,年齡45歲左右,約葬於楚惠王56年(公元前433年)深秋。陪葬者均為13-25歲女性。在奴隸制晚期,此墓殉葬者多達21人,可列當時血腥人殉之最。
湖北省內歷年來發掘的戰國墓葬數以千計,規模最大而又有確切年代的唯此一座。其墓葬氣勢之弘,出土文物之多,製作之精美,稀世之珍貴,保存之完好,以及銘文資料之豐富,都是同期墓葬中所罕見的。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銅禮器、樂器、兵器、金器、玉器、車馬器、漆木竹器以及竹簡文物多達15404件,有許多造型奇特,工藝精湛,是前所為見的珍品,其中有8件定為國寶。
曾侯乙墓,這座擁有東、中、西、北四個墓室的王陵,尤如一座地下音樂宮殿。 寬敞的中室,是“鐘鳴鼎食”的“正殿”,禮樂之器,陳懸井然。一套編鐘沿南壁和西壁立架巍然聳立;一套編磬沿北壁立安放;一架建鼓沿東壁高樹青銅座上;此外,還有瑟(7件)、笙(4件)、簫(2件)、篪(2件)、小鼓(2件)擺列在鍾、磬、建鼓構成的長方形空間。全室樂器如一個大型的“鐘鼓”樂隊,體現著演奏“金石之音”和“鐘鼓之樂”的壯觀氣勢,構成古代諸侯宴食祭祀時完整的軒懸(三面懸掛鐘磬)場面。
東室,列有琴(2件)、瑟(5件)、笙(2件)、鼓(1件),均聚傍主棺,如“寢宮”內演奏“琴瑟之音”輕音樂團。
“寢宮”和類似“後院”的西室,二十一具彩繪棺里息臥著十三至二十五歲的少女,可能是表演樂舞的“女樂”,連同樂器,一道殉葬。 北室,還陳放著三件專供盛放石盤的漆木匣。 樂宮中最為顯赫的屬編鐘。巨大的鐘架,由銅木結構呈曲尺形,長7.48米,寬3.35米,高2.73米。七根彩繪橫粱,兩端均有浮雕著盤龍和花瓣紋的青銅套加固,由六個佩劍武士形銅柱和圓柱承托。鍾架及鍾構,達二百四十六個構件,可以拆裝,設計精巧合理。六十五件青銅鐘分三層八組懸於架上:上層為三組鈕鍾,共十九件;中層有短枚甬鍾一組十一件、無枚甬鍾一組十二件、長枚甬鍾一組十件;下層有大型長枚甬鍾兩組共十二件、另有鎛鍾一件。其最大者,通長153.4厘米,重203.6公斤。僅鐘體總重量達兩千五百公斤。
鍾架、鍾鉤、鐘體上共有銘文三千七百五十五字。內容有編號、記事、標音及樂律理論。鐘體銘文大都鍍金。鑄鐘的銘文,記敘楚國的惠王在執政五十六年(即公元前四三三年)時,為祭奠曾侯乙而鑄制了鐘鼎彝器,並送給曾國。甬鍾均有一面鉦間刻“曾侯乙乍(作)時(持)”,標記著鐘的主人。甬鍾、鈕鐘的標音,均在鐘體一面的正鼓部和側鼓部,依姑洗均(C調)記寫著各鍾所發樂音的階名或音名。甬鍾另一面鉦間、鼓部還有成句成段的文字,論敘各鐘的樂音所屬律名、階名、變化音名及其在不同均中、不同國間的稱謂對應關係。
件件保存完好,閃亮著青銅光澤的鐘體,均保留著優美迷人的原有音響。僅少數大型甬鐘的側鼓音不甚明顯之外,絕大多數鍾均能在正鼓部和側鼓部,分別擊奏出呈三度音程,且與標音相符的兩個樂音。全套鍾含有深沉渾厚的低音、鏗鏘圓潤的中音、清脆明亮的高音,豐富的色彩可調配出相當的表現力。其音域自C2至7,跨五個八度音程,可奏出完整的五聲、六、以至七聲音階樂曲;中心音域內二十半音齊備,可以旋宮轉調,演奏古今中外多種樂曲。 鍾及架的裝飾,取有人、獸、龍、花、幾何形等多種題材,採用了圓雕、浮雕、陰刻、雕繪、線描等多種技法。加之精巧的布局和細微的刻劃,達到了極好的美化效果。整架編鐘,巨觀巍峨莊重,微觀精美華麗,是耐人觀賞的藝術佳作。
這套編鐘的擊奏工具共有八件。六件7字形小木槌,當由三人各執一對,分別掌奏中層的三組鍾,併兼顧上層鈕鍾,主奏旋律。兩件長215厘米、粗6.6厘米的彩繪大棒,由兩人分執,掌奏下層大鐘,可配以和聲,或烘托氣氛。 這套造型壯觀、配備齊全、音列充實、音頻準確的大型編鐘,堪數我國古代編鐘之最,並以其數量之多,鑄造之精,保存之好,音律之全,音域之廣,音色之美,樂律銘文之珍貴,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觀”,是“精神世界的聖山”,“文明古國的象徵”。
與曾侯乙編鐘相伴而出的一套編磬,是古編磬中的傑出代表。青銅鎦金的磬架,高1.09米、寬2.15米,呈單面變層結構。一對集龍首、鶴頸、鳥身、鱉足為一體的怪獸銅立柱,咬合著兩根銅桿,桿底等距焊鑄銅環,以掛磬鉤。三十二石磬次序懸掛,與之相映成趣。據研究,全架編磬原有四十一塊,每磬發一音,為十二半音音列,音域跨三個八度,音色清脆明亮而獨具特色。磬塊上亦有與鍾銘相通的墨書和刻文,內容是編號、標音及樂律理論。其精美的磬架、眾多的磬塊、明確的編懸狀態、完備的配件(同出有裝磬之匣和磬槌)為迄今僅見。質料主要是石灰岩的磬塊,音色清澈優美,比當今的木琴更有餘韻,比鐘聲更加透明。它展示了三個八度的音樂風貌,豐富的半音顯示了旋宕轉調的功能。它與編鐘合奏,真謂金石齊鳴,悅耳動聽。更為驚嘆的是其中的最高音竟與鋼琴的最上一鍵(G8)相同。充分反映了古代磬氏設計製造定音 樂器的成就,擴大了我們對古代宮廷隊音域範圍的視野。
同墓出土的古樂器還有建鼓,這是迄今見到的最早同類實物,琴(十弦琴、五弦琴)、排簫、篪,都是首次發現的幾種早已失傳的樂器。其中的排簫,是由十三根竹質簫管編排而成的“排簫”,它因長短有序的簫管而形若鳥之單翼。世界上有不少民族都使用這種樂器。這兩件古簫在未脫水的情況下,其中一件有七、八個簫管能夠吹奏出樂音,音階結構已超出五聲。 篪是一種竹質橫吹管樂器。以前,人們僅據文獻中互有出入的記載,難以詳其形制。該墓出土的篪,一件長29.3厘米,一件長30.2厘米;兩者均以一節竹管制成,兩端管口封閉,管身開有吹孔一、出音孔一、指孔五;通體以黑漆為地,以朱、黃色繞管線描繪紋。三角雷紋和變形菱紋。用其複製品,可吹奏出超出五聲的音階結構。
笙是由古沿用至今的一種管樂器。曾侯乙笙分十二、十四、十八簧三種,均為匏斗、蘆竹笙管、蘆竹簧片製成。笙簧因音頻高低而大小不一,框與舌間的縫隙細於髮絲,做工十分精細,仿製中,知其聲音細小,但古樸典雅,特別細膩迷人。
因弦腐而失音的琴瑟,均保存著完好的軀體。仿製中,可品味出其原有的濃郁韻味。 曾侯乙墓出土的這批編鐘、編磬、建鼓、瑟、琴、笙、排簫、篪等8種樂器,共125件,還有與部分樂器配用的擊奏工具12件,各種構件、附屬檔案1714件。可分打擊、吹奏、彈撥三類。數量多、種類全、製作精、保存好,是世界音樂考古史上的空前發現。
由這批古樂器直接和間接保留著的音響中,從它們所攜帶的具有經典價值的鐘磬樂律銘文里,我們不難得知早在二千四百年前,我國古代音樂所具有的水平。
無獨有偶,1981年在擂鼓墩二號墓,又發掘出一套36件編鐘。經專家鑑定,二號墓編鐘與曾侯編鐘同一體系,音色、音律與曾侯乙編鐘相通,其中8件大鐘與曾侯乙編鐘的音律完全一致。從鐘體的大小銜接處有一明顯空缺,這一空缺正好由二號墓出土的八件大鐘填補。從編鐘的音高分析,二號墓出土的28件小甬鍾與8件大甬鐘有別而自成一體,恰好填補了曾侯乙編鐘的高音區,並使曾侯乙編鐘的音域從五個8度擴展到6個多8度。因此,二號墓編鐘被稱之為曾侯乙編鐘的“姊妹鍾”。兩套樂鍾(鎛鍾除外)合計100件,百件編鐘可分可合,是一個完整的宏偉的編鐘系列。
考古發現
長期以來,隨州境內出土了大批商周時期不同諸侯國的青銅器,例如鄂侯器群、曾國器群、息2S、廓器、郎器、盅(中)器、陳器、盛器等等,為研究隨州先秦時期地方史捉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1975年,安居羊子山發現青銅器4件,有鼎、簋、爵、單?尊,時代為西周早期,其中單?尊為鄂侯之器。2007年11月,因犯罪分子盜掘古墓未遂,經搶救性清理,安居羊子山又出土了一批彌足珍貴的青銅器,器類有方鼎、圓鼎、簋、甑、盞、盤、提梁卣、觶、爵、方彝共27件,多有銘文,屬於鄂國青銅器,根據器物特徵和墓坑中排列情況分析,應屬於西周早期的古墓葬,編號為M4。這批青銅器為研究古鄂國的歷史及鄂國與曾國的關係提供了重要資料。
《國語·鄭語》記西周末年周人史伯回答鄭桓公說:“……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隨、唐……”,韋昭解:“應、蔡、隨、唐,皆姬姓也。”說明隨國最遲在西周晚期,已在成周(周之東都,今河南洛陽市東部)的南方立國,隨州得名即源於此。據《左傳》記載,春秋初期,隨國曾是一個能同楚國抗衡的漢東大國。關於隨國的地望問題,因曾侯乙墓的發現,一度眾說紛紜。在傳世典籍中.隨州一帶只有與周天子同姓的姬姓隨國,並無曾國,《左傳》桓公六年稱:“漢東之國隨為大”即可說明。而文獻記載的“繒”或“郵”國為姒姓,分別在河南方城和山東棗莊東一帶。1933年,在安徽壽縣發現的“曾姬無卸壺”,表明確有一姬姓曾國存在。1980年,在隨州東郊義地崗發現“曾大工尹季怠”戈和“周王孫季怠”戈,“季怠”為曾國的大工尹,他是曾國先君穆侯之子西宮之孫,又稱是“周王孫”,說明曾國的確是周朝分封的姬姓國。二十世紀60年代以來,先後在隨州及附近的京山、襄陽、棗陽、河南新野、羅山、淅川等地出土大量西周至戰國的有銘曾國銅器,而不見隨國銘器。文獻中隨國的地望與存在時期同曾國文物出土的中心地區及時限都相重合。經學者考證,隨國都城即在隨州城西、遞水東岸的安居鎮一帶,這表明文獻中的隨國就是以隨州為中心的曾國,為一國異名。這些銅器銘文對研究曾(隨)歷史、曾國與諸侯國的關係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1976年,在萬店塔兒周家崗一墓葬中出土青銅器16件.有鼎、簋、鬲、壺、盤、匝及戈、車軎等。該器群製作精緻,造型端莊,紋飾工整,為曾國銅器之精品。其中2鼎、2簋、1鬲、1盤上鑄有銘文.鼎和盤的作器者為?季.廓季為廓國季氏,簋的主人為曾太保。兩件?季鼎為附耳折腹平底,時代為春秋早期。此類升鼎從春秋早期到戰國中期的曾國墓中均有出土,如春秋中期劉家崖平底束腰鼎,有“盅之登鼎”銘文,學者認為“登”即升, “登鼎”即升鼎。曾國升鼎的年代早於早期形態的楚式升鼎克黃鼎,其間當有淵源關係。從春秋中期以後升鼎已發展成為楚文化的典型器.即所謂的“楚式鼎”。
東郊義地崗是曾國墓葬的重要分布地,曾多次出土過曾國青銅器。1979年,城郊公社八一大隊,在挖水溝中出土了鼎、?、編鐘等37件銅器,屬於春秋中期之器。其中有銘銅器有陳公子仲慶簋一件、曾大工尹季怠戈和周王孫季怠戈各一件。同年,在八角樓又出土了鼎、壺、盤等青銅器12件,屬於春秋早期之器。1993年,農民在取土時,又發現銅鬲、盤、匝等7件曾國遺物,時代為春秋早期。1994年,隨州石油公司在義地崗墓地南部建油罐墩子時,發現了三座曾國墓葬,器類有鼎、甑、簋、方豆、壺、盤、匝、器蓋、戈、鏃等。其中鼎、盤、匝在三座墓葬中共出,兵器則只出於一座墓葬,年代為春秋晚期偏晚。u1所出6件有銘銅器均為曾少宰黃仲酉所作,M2出:卜的4件有銘銅器則為“可”所作,M3出土的有銘銅器有曾侯郎鼎和曾仲姬壺,從曾侯乙墓出土有多件曾侯郎兵器來分析,曾侯郎為曾侯乙的父輩。由此看來,義地崗墓地應是一處春秋早期至戰國早期的曾國貴族墓地。
1980年,在均川劉家崖一座己被盜掘過的墓葬中,出土了鼎、篾、鬲、壺、勺、編鐘等銅器27件,據專家考證,該墓所出盅鼎,為“中”國之器. “中”國的方位應在隨州均川附近,為“漢陽諸姬”之一。1975年,在劉家崖後山包改田時,連續發現幾批青銅器,其中完整的銅禮器有鼎、簋、、壺、盤、勺等。其中除甑、盤屬戰國中晚期之外,多屬春秋中晚期之物。1974年,在三里崗尚店均水北岸,發現4件銅器,其中有邸公鼎1件和郎公毀2件.有的學者認為郎為國名,可能是“漢陽諸姬”之一,其地在三里崗一帶,後為隨所滅。1975年,在隕陽公社?水西岸鰱魚嘴發現一批青銅器,其中多件有銘文,屬於曾、楚、諸國之物,反映了當時列國之間的交往與融合。
1978年,在西郊發掘擂鼓墩一號墓,又稱曾侯乙墓,墓主為戰國早期的曾國國君。墓中共出土青銅禮器、樂器、兵器、車馬器、金玉器、漆木用具和竹簡等一萬五千餘件。其中青銅禮器包括食器、酒器和水器共117件,用具17件,樂器65件。食器類有鼎、鬲、爐盤、簋、籃、豆、鼎形器、盒、匕等:酒29類有大尊缶、聯禁大壺、提鏈壺、鑒缶、尊盤、罐、過濾器、禁、勺等;水器類有小口鼎、匝鼎、圓鑒、盥缶、盅、匝、斗等;用具有炭爐、箕、漏鏟、鎮、熏、筒形器、鉤形器、鹿角立鶴、削刀、刀、鑿等。墓中還出土大量青銅兵器和車馬器,兵器有戈、矛、戟、殳、晉殳、鏃等。還有精美的漆木用具230多件和金玉器320件。其中65件編鐘、編磬架怪獸、尊盤、鹿角立鶴、大尊缶、鑒缶、聯禁大壺、金盞、十六節龍風玉掛佩為國寶級文物。曾侯乙墓的發現為研究東周墓葬,特別是戰國早期墓葬提供了明確的斷代標尺;為先秦時期地方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65件編鐘體現了先秦時期我國音樂、冶金鑄造、物理聲學、力學、古文字、美學藝術等多方面的高度成就和水平;出土的銅刻、石刻、木刻銘文和竹書、漆書、墨寫文字總計12696字,是研究我國先秦史的珍貴文獻。
1981年7月,在西郊發現擂鼓墩二號墓,與曾侯乙墓相距102米,墓主為戰國中期偏早的曾國國君。共出土遺物449件(組),其中青銅禮器、樂器、生活用具、車馬器、飾件等共328件,器類有鼎、鬲、甑、簋、簋、豆、釜、壺、尊缶、搬缶、盤、匝、甬鍾、鼓座、炭盆、箕、漏斗、斗、匕及車馬器等。它的科學發掘.不僅豐富了曾國青銅器的發展序列.而且對深入研究曾國晚期的歷史、墓葬制度、音樂史、范鑄工藝,以及曾文化與楚文化相互影響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特別是出土成套的36件甬鍾.是我國青銅編鐘中,僅次於曾侯乙編鐘的一套完整的編鐘組合。
隨州地處南北文化交融地帶,其文化面貌既是中原文化的延伸,又在繼承周制的基礎上創造了自身的風格,同時,由於受到楚文化的影響而具有楚文化的部分特徵,反映了這一地區特別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環境。
隨州在秦始皇大一統後,除了新莽時期王匡、王鳳領導的綠林軍大起義、隋初楊堅建國濫觴、元末明玉珍高舉義旗等歷史事件外,隨州一直政局穩定,經濟發展,人們安居樂業,從歷年所發現的古墓葬來看尤為明顯。
1990年3月,隨州石油公司東風油庫在改建工程中發現一座磚室墓,出土了壺、罐、瓮、豆、盤、缽、碗、杯、奩、灶等陶器,時代屬於東漢中期。這座磚砌多室墓.規模較大,結構獨特,應屬仿生前居室而特意設計的,分前室、耳室、中室和後室三進式,前室為享堂之用,耳室置放日用品,中室又分左右兩室.左室朝北為男主之寢,右室朝南為女主之寢,後室較小,僅存陶豬圈1件,應為家畜圈養處所,此墓反映了隨州在東漢時期莊園經濟之發達。
1990年4月,在市休乾所中心大樓工程中發現一座磚室墓,出土了陶俑、陶樓等重要文物,時代為東漢末期。其中兩件手執兵器大陶俑均為胡人形象,H1:15為跪式俑,其後背陰刻隸書“此人皆食大倉”六字。隨州在東漢時屬於南陽郡,南陽是兩漢時期的農業大郡,在全國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墓中出土大量的陶倉和田模。
2011年10月12日《中國文物報》專版報導湖北隨州葉家山墓地考古發掘的重大成果,該墓地位於隨州市經濟開發區淅河鎮蔣家村。2011年1月至6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墓地的第一階段發掘工作,發現墓葬65座,車馬坑1個。出土陶、銅、瓷、玉石、漆木等各類質地器物73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