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伯伊人

賽伯伊人

賽伯伊人是伊斯蘭教以前時期,阿拉伯半島南部的民族,賽伯伊(Saba;《聖經》作希巴)王國的締造者。

賽伯伊人

簡介

賽伯伊人是伊斯蘭教以前時期,阿拉伯半島南部的民族,賽伯伊(Saba;《聖經》作希巴)王國的締造者。

(圖)賽伯伊人賽伯伊人

解析

賽伯伊人是首先開化的阿拉比亞人。晚期的楔形文的文獻中有關於他們的描寫。希臘文獻中提及他們的,當以提奧夫拉斯塔(公元前288年卒)所著的《歷史新技》為最古。阿拉伯半島的西南隅,是賽伯伊人早期的故鄉。
阿拉伯半島西南隅,得天獨厚;每年有適量的雨水,土地肥沃,距海很近,扼印度交通的咽喉:這些都是與這個地方的發展有關的決定因素。這裡出產乳香、沒藥等香料,有可供人民調味用的,有可供朝廷大典和教堂儀式中焚香之用的;制焚香的材料,最為重要,那是古代商業上最有價值的貨物。那裡有很希罕的和很珍貴的產品,如從波斯灣來的珍珠,從印度來的香料、布匹和刀劍,從中國來的絲綢,從衣索比亞來的奴隸、猿猴、象牙、黃金、駝鳥毛,都是從這裡轉運到西方的市場上去的。《紅海周航記》一書的著者給我們遺留下一張鳥瞰圖(公元50—60年),由此可以窺見莫扎(即現在的穆哈)市場的概況:
輸入此地的貨物,包括紫色布,粗的和細的都有;阿拉比亞式的、有兩隻袖子的衣服,有樸素的,有平常的,有繡花的,有織金的;番紅花、駱駝草、薄棉布、斗篷、毯子(不多),有些是樸素的,有些是仿本地式樣製造的;各色的腰帶,芬芳的香油(分量是適中的),酒和小麥(不多)。
賽伯伊人是南海的腓尼基人。他們了解南海的路線、暗礁和港口,熟悉南海的難以捉摸的季風,因此,在公元前1250年間,他們能獨占南海的貿易。亞歷山大的海軍大將尼查斯說,繞阿拉比亞航行在理論上是可能的,在阿拉比亞人卻已成為現實了。據希臘—羅馬的領港人看來,“乳香國”是“關山險阻的”。《紅海周航記》說:“沿著整個的阿拉比亞海岸航行,是很危險的,因為那裡沒有海港,錨地又壞,而且有許多暗礁和岩石,故閉塞難入,每條航路,都是可怕的。”
紅海里的主要航線,是從曼德海峽航行到埃及中部海岸的瓦迪哈麻麻特。在紅海里航行,特別是在紅海北部航行,有種種無法克服的困難,故賽伯伊人發展了葉門與敘利亞間陸路的交通,即沿半島西岸向北行,經過麥加和皮特拉,在陸路的北端,分為三條支路:一條到埃及,一條到敘利亞,一條到美索不達米亞。到敘利亞去的支路,可以直達地中海的港口加宰(加沙)。哈達拉毛所產的乳香,特別豐富,販運乳香的隊商,從哈達拉毛到賽伯伊的首都馬里卜,然後沿著主要的商路北上。有幾個賽伯伊的殖民地,是建立在這條南北交通的要道上的。亞述和希伯來的文獻中所描寫的賽伯伊人,就是從這些殖民地來的。《創世記》(37:25)里給我們保存了一個歷史的速寫鏡頭:“有一夥米甸的以實瑪利人,從基利來,用駱駝馱著香料、乳香、沒藥,要帶往下埃及去。”
南方的阿拉比亞人所獲得的成就,是商業上的。他們所建立的王國,並非軍事的國家。欲知他們的歷史梗概者,可以參看上面所述古代的閃族典籍和希臘—羅馬的文獻,也可以參閱保存在早期伊斯蘭教徒文獻里的那些半傳奇的故事——特別是在瓦海卜·伊本·穆奈比(約公元728年卒於薩那)、哈木丹尼(公元945年卒)、希木葉里(公元1177年卒)等人的著作里,而阿萊維和格勒澤爾在當地發現的銘文,卻是最可靠的參考資料。但這些本地的南方阿拉伯文獻,都是金石文字。用來記載商業事務、歷史故事或嚴格的文學作品的一切易損的物質,都消滅了。已被發現的最早的銘文,大半是右行左行互動書寫的,所記年代,在公元前八、九世紀。

賽伯伊人的記載,可以分為下列五種

(1)還願的,把還願辭刻在青銅版上,安置在寺廟裡,供獻給易勒木蓋(即艾勒麥蓋)、阿斯台爾和舍木斯;
(2)建築上的,在寺廟和其他公共的大建築物的石壁上刊刻文字,以紀念建築人或捐款人;
(3)歷史的,報告戰爭的經過或宣布戰爭的勝利;
(4)警察的,把警察的規章刊刻在門口的石柱上;
(5)葬儀的,墳墓上樹立的碑碣。有少數法律檔案,是有特別意味的,我們從這些檔案,可以窺見一個很長的憲政的發展。
尼布爾於公元1772年首先宣布南方阿拉伯語銘文的存在。自迦拉斯(公元前24年)以來,阿萊維是訪問葉門的納季蘭的第一個歐洲人(公元1869—1870年),他曾在三十七個不同的地方蒐集到六百八十五件銘文。公元1882年和1894年,格勒澤爾曾四次到葉門去作科學考察的工作,獲得了兩千多件銘文,有些是還沒有發表的。總而言之,現在我們已有此類銘文大約四千件,論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七世紀。馬里卜廢墟的發現者阿諾於公元1843年冒著生命的危險,拓了六十多張銘文。英國的海軍軍官韋爾斯特德於公元1837年發表了奈蓋卜·哈哲爾銘文中的一部分,歐洲人才有初次看到南方阿拉伯書法的機會。這些銘文的譯解,是由哈雷人勒迪格爾和格澤紐斯於公元1837年和1841年分別完成的。
這些銘文告訴我們,南方的阿拉伯語(或稱為米奈—賽伯伊語,也稱為希木葉爾語),有二十九個字母。這些字母,可能是西奈字母的一種早期的分支,而西奈字母原是腓尼基字母與其埃及祖母間的橋樑。這種字母(木斯奈德字母),是對稱的,呈直線形的,說明它有長期的發展史。這種字母,象其他的閃族字母一樣,只有輔音字母。就名詞的構造法、動詞的活用法、人身代名詞和辭彙等方面來說,南方的阿拉伯語同阿卡德語(亞述—巴比倫語)和衣索比亞語(阿比西尼亞語)之間有某些淵源。但這種語言有不規則的複數式,這是北方的阿拉伯語的特性。阿卡德語、南方的阿拉伯語和衣索比亞語,在某些方面,是閃族語言較古的形式。自葉門文化衰落以後,南方阿拉伯語,實際上已消滅了,北方阿拉伯語遂取而代之。北方的文學集會,如烏卡茲集市(sūq‘Ukāz),多神教徒每年一次的克而白(Ka‘bah)朝覲,以及同麥加間商業的關係,這三件事曾加速了這個代替過程。
通過對於南阿拉比亞古文物的模糊的認識,可以辨認的最早較大的王國,是賽伯伊王國和米奈王國,這兩個王國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里,是同時代的。這兩個王國,起初都是神權政體,最後才變成了凡俗的親戚關係。
賽伯伊人是南阿拉比亞家族中最卓越的支派。他們最初的故鄉賽伯伊(Saba’,《聖經》里的示巴[Sheba]),位於葉門地區的納季蘭的南面。賽伯伊王朝的年代,據主張低(或短)年表的阿拉伯學家說,約自公元前750年繼續到公元前115年,約當公元前610年時,王號曾發生過變更;米奈王朝的年代,約自公元前700年繼續到公元前三世紀。穆卡里卜(Mukarrib)②是作為國家元首的神王的尊號。兩位早期的賽伯伊王朝的穆卡里卜的名字雅塔兒·艾麥爾和卡里巴·伊勒,曾出現於薩爾恭二世和西拿基列的皇家亞述編年史中,這兩位穆卡里卜,一定是在公元前八世紀晚期和七世紀早期在位的。賽伯伊王朝國王,在他們的全盛時代,把自己的霸權擴張到整個南阿拉比亞,把自己的鄰國米奈王國,變成了附庸。西爾瓦哈位於馬里卜西面,相距一日的路程,是賽伯伊的首都。首都的主要建築,是月神艾勒麥蓋的廟宇。這座廟宇主要的遺址,現在叫做哈里卜(廢墟),是能容納一百人的村落。據一件銘文的記載,這個遺址的圍牆,是一個早期的穆卡里卜雅達兒·伊勒建築的。另一件銘文記載著克里伯·伊勒·瓦塔爾(約在公元前450年)幾次勝利的戰役,他是首先採用賽伯伊王(MLK)的尊號的。

阿拉伯半島南部的賽伯伊王國

賽伯伊國(公元前750~前115年)
賽伯伊人是南海的腓尼基人,也是南阿拉比亞家族中最卓越的一個支派,他們最初的故鄉賽伯伊是位於葉門地區納季蘭的南面。遠古時期古人從波斯灣乘蘆葦船南下,遠洋到半島南部地區及世界各地,形成了半島南部地區的許多原始部族,腓尼基人是其後裔家族中最卓越的一個支派。他們了解南海的路線、暗礁和港口,熟悉南海難以捉摸的季風,早在公元前1250年間他們就已經獨占南海的貿易,並開闢了從葉門到半島北方敘利亞的三條陸路商道。即沿半島西岸北行經過麥加和皮特拉,在陸路的北端分為三條支路:一條到埃及;一條到敘利亞;一條到美索不達米亞。到敘利亞去的支路可以直達地中海的港口加沙。
賽伯伊王朝的年代,據主張低(或短)年表的阿拉伯學家說,約自公元前750年繼續到公元前115年,約當公元前610年時,王號曾發生過變更;米奈王朝的年代,約自公元前700年繼續到公元前三世紀。穆卡里卜(Mukarrib)是作為國家元首的神王的尊號。兩位早期的賽伯伊王朝的穆卡里卜的名字雅塔兒·艾麥爾和卡里巴·伊勒,曾出現於薩爾恭二世和西拿基列的皇家亞述編年史中,這兩位穆卡里卜,一定是在公元前八世紀晚期和七世紀早期在位的。賽伯伊王朝國王,在他們的全盛時代,把自己的霸權擴張到整個南阿拉比亞,把自己的鄰國米奈王國,變成了附庸。西爾瓦哈位於馬里卜西面,相距一日的路程,是賽伯伊的首都。首都的主要建築,是月神艾勒麥蓋的廟宇。這座廟宇主要的遺址,現在叫做哈里卜(廢墟),是能容納一百人的村落。據一件銘文的記載,這個遺址的圍牆,是一個早期的穆卡里卜雅達兒·伊勒建築的。另一件銘文記載著克里伯·伊勒·瓦塔爾(約在公元前450年)幾次勝利的戰役,他是首先採用賽伯伊王(MLK)的尊號的。
大約是在公元前750年,葉門的阿拉伯望族賽伯伊人建立了賽伯伊國.起初以綏爾瓦哈(距今葉門薩那以東約80公里處)為首都,公元前610年遷都馬里卜(距薩那市以東約88公里處).此後,賽伯伊國國王薩木胡·胡里·葉努夫和他的兒子葉斯阿·艾木爾·貝納相繼執政時,修建了著名的馬里卜水壩。賽伯伊王朝的全盛時代是把霸權擴展到整個南部半島,米奈王朝也變成了其附屬國,首都西爾瓦哈位於馬里卜的西面。
在賽伯伊王朝的第二個時期里(約當公元前610—115年),統治者的神職似乎被剝奪了。馬里卜,在薩那東面,相距約六十英里,這時已變成了首都。這座城市,拔海3900英尺,只有幾個歐洲人去訪問過,其中有阿諾、阿萊維、格勒澤爾。這座城市是一個交通樞紐,把乳香的產地和地中海的各港口,特別是加宰(加沙)聯繫起來。海木達尼在他所著《花冠集》(IKLīl)里提到馬里卜的三座衛城,但是,使這座城市特別著名的,卻是那座大水壩——馬里卜水壩。這個驚人的工程和賽伯伊人其它的公共事業,使我們看到一個愛好和平的社會,那個社會,不僅在商業方面,而且在技術方面,都是極其先進的。這座水壩較古的部分,是在公元前七世紀中期建成的。根據幾件銘文的記載,這座水壩的主要建築者是薩木胡阿勒·雅諾夫和他的兒子雅塔兒·艾麥爾·貝寅;這座水壩的修復,是在舍賴哈比·伊勒·雅耳夫爾(公元449—450年)和阿比西尼亞人艾卜賴哈(公元543年)的時代。但是,哈木丹尼和後來的麥斯歐迪、伊斯法哈尼雅古特等人,都認為神秘的人物魯格曼·伊木·阿德是大水壩的建築者。
馬里卜水壩利用自然地勢把洪水蓄在山谷中,形成天然大水庫.壩身高15米,寬13米,長650米,用每塊重達數噸的巨石相砌而成,砌得非常整齊.馬里卜水壩是該地區歷史上規模最大,最堅固,存在時間最長(歷時一千多年)的水壩.水壩兼有蓄洪和灌溉的效用,它不但有效地控制了洪水的泛濫,而且使廣大地區成為沃野,曾對王國的農業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公元6世紀中葉,馬里卜水壩被罕見的特大洪水沖毀,但部分壩身猶存。
賽伯伊時代發展了航海貿易,此時的阿拉伯商人得以更多地了解沿海的水文知識,掌握了印度洋季風的變化規律,他們的船隊把貨物遠銷到東非和印度.他們還發展了自葉門沿紅海海岸北上,經麥加到佩特拉的商路.他們沿商路興建的一些商站,後來發展為商鎮和商業城市。

衣索比亞的賽伯伊人時期

從西元前6世紀至西元1世紀左右,賽伯伊人(Sabaean)的影響從阿拉伯半島南部傳到衣索比亞海岸和高原。這些影響包括星靈宗教、神聖王權和社會體制、精耕細作的農業、建築和藝術。衣索比亞採用了賽伯伊人的書寫文字,改編成一種與阿拉伯賽伯伊人語言十分近似的語言;衣索比亞正教會在禮拜儀式的吉茲語中保留了這種語言及其書寫形式。
在西元前最後幾世紀,衣索比亞還受到仿希臘風的埃及的影響。托勒密的艦隊在衣索比亞海岸建立貿易據點,由此運入「現代」商品,這是商業的開始,還傳入了一些仿希臘風的藝術和希臘語。

相關

賽伯伊人是首先開化的阿拉比亞人。阿拉伯半島的西南隅,是賽伯伊人早期的故鄉。這裡出產乳香、沒藥等香料,有可供人民調味用的,有可供朝廷大典和教堂儀式中焚香之用的;制焚香的材料,最為重要,那是古代商業上最有價值的貨物。那裡有很希罕的和很珍貴的產品,如從波斯灣來的珍珠,從印度來的香料、布匹和刀劍,從中國來的絲綢,從衣索比亞來的奴隸、猿猴、象牙、黃金、駝鳥毛,都是從這裡轉運到西方的市場上去的。
賽伯伊人是南海的腓尼基人。他們了解南海的路線、暗礁和港口,熟悉南海的難以捉摸的季風,因此,他們能獨占南海的貿易。紅海里的主要航線,是從曼德海峽航行到埃及中部海岸的瓦迪哈麻麻特。在紅海里航行,特別是在紅海北部航行,有種種無法克服的困難,故賽伯伊人發展了葉門與敘利亞間陸路的交通,即沿半島西岸向北行,經過麥加和皮特拉,在陸路的北端,分為三條支路:一條到埃及,一條到敘利亞,一條到美索不達米亞。到敘利亞去的支路,可以直達地中海的港口加宰(加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