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 株高1-3米,基部近木質,頂部常分枝,旋卷。葉片長圓形或披針形,長15-20厘米,寬6-10厘米,頂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近圓形,葉背密被絹毛。穗狀花序頂生,橢圓形或卵形,長5-15厘米;苞片卵形,革質,紅色,長2厘米,被短柔毛,具增厚及稍銳利的短尖頭;小苞片長1.2-1.5厘米,淡紅色;花萼革質,紅色,長1.8-2厘米,3裂,嫩時被絨毛;花冠管短,長1厘米,裂片長圓狀橢圓形,長約5厘米,白色或頂部紅色;唇瓣寬喇叭形,純白色,長6.5-9厘米,頂端具裂齒及皺波狀;雄蕊花瓣狀,長約4.5厘米,寬1.3厘米,上面被短柔毛,白色,基部橙黃。蒴果稍木質,長1.3厘米,紅色;種子黑色,光亮,長3毫米。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產地生境
原產地為熱帶亞洲,分布於我國台灣、廣東、廣西、雲南 等地,東南亞及南亞地區也有分布。 生於疏林下、山谷蔭濕地、路邊草叢、荒坡、水溝邊等處,海拔45-1,700米。熱帶亞洲廣布。
生長習性
閉鞘姜性喜溫暖、濕潤環境下生長,生於疏林下、山谷陰濕地、路邊草叢、山坡、水溝邊等處,呈野生狀態的閉鞘姜能長勢良好。
對土壤適應性強,適於各種土壤生長,根系分布深而廣,吸收能力強,多分布在10—30厘米的土層周圍。根莖好氣性強,在根莖分枝處易發生分枝和氣生根,因此,應選擇水源充足、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質壤土種植為宜。閉鞘姜喜溫、喜光,生長適溫為20—30℃,在華南地區春、夏、秋三季均可生長,冬季呈半休眠狀態。
其耐寒力較強,能耐0℃以上的低溫,霜凍時,地上部受凍害、枯死,翌年地下根莖株芽萌發出新株,在北京部分地區也可栽培。在35℃以上高溫仍能生長,但長勢緩慢,生長不良。秋季是其開花的最佳季節。
生產實踐證明,閉鞘姜適應性強,粗生快長,鮮切花產量高。
栽培技術
繁殖
閉鞘姜以分根(株)法和扦插法繁殖為主。分根繁殖一般在春季進行,挖取其地下根莖,以1~2個株芽連根莖分開種植於大田即可。扦插法繁殖速度快,成活率高。方法是:剪取老熟的枝莖條,以2~3個節位為一小段剪斷,斜插於通透性良好的砂床或半砂質性的壤土,堅持淋水,保持砂床濕潤狀態,大約15天后,在其莖節位芽眼處即可長出新株,一個月後即可移植于田間。
種植
種植季節及種植方式
閉鞘姜在春、夏、秋三季均可栽培,但以春季、夏初種植為好,有利於當年獲取高產。一次種植,多年生產。因其生長旺盛,分生能力強,在稍好的肥水管理條件下即可獲得高產,因此栽培上以成片種植為好。在田間須預留肥水管理和鮮花採收用的通道,並開好排水溝,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使用率。
田間管理
閉鞘姜管理粗放,稍加肥水管理就能獲取高產。但要獲取優質的鮮切花產品仍要良好的肥水管理。因其生長量大,分生能力強,因此,在其整個生育期間要有充足的N、P、K三要素肥供應。但要防止植株徒長,分櫱過密,長勢太旺等,如植株過密則應疏除部分,以利於提高花的品質。冬季停止生長後,宜結合中耕除草培土壓肥,清除田間枯莖爛葉,減輕病蟲侵染源,以利翌年生長。
病蟲防治
閉鞘姜管理較粗放,抗病性強,病蟲害少。主要應防治毛蟲、毒蛾類等危害葉片,可用敵敵畏1000~1500倍液、滅掃利(甲氰菊酯)、吡蟲啉等藥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
主要價值
綠化
主要作鮮切花、乾花和庭院綠化之用途,鮮切花年畝產高達15000—20000枝,瓶插期長達15—20天。因其紅色革質狀的穗狀花序形狀獨特,極易製成乾花,是良好的乾花材料。將其叢植於庭院小區、公園、花壇等,生長鬱鬱蔥蔥,花後婷婷玉立,極為雅致。
閉鞘姜俗稱“白頭到老”,主要指其開花時每次從下向上只開放兩朵白花,直開到頂端花謝為止。因此,花的採收在其開花時就可進行,也可等其花穗足夠長而大時採收。採收時從莖基部剪除,剝乾淨葉片和葉鞘,然後浸於水中保鮮。作乾花用的,可等其花完全開完,採收其紅色革質狀的穗狀花序。
藥用
植物還可入藥。根莖供藥用,有消炎利尿,散瘀消腫的功效。
【 來源】姜科閉鞘姜屬植物閉鞘姜Costus speciosus (Koenig) Smith,以根狀莖入藥。四季可采,以秋末為宜,洗淨切片,蒸熟曬乾。
【 性味歸經】辛、酸,微寒。有小毒。根頭新鮮時有毒,食量過多引起頭暈、嘔吐、劇烈腹瀉等。
【 功能主治】利水消腫,解毒止癢。用於百日咳,腎炎水腫,尿路感染,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外用治蕁麻疹,瘡癤腫毒,中耳炎。
【 用法用量】2~5錢;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爛敷患處。
【禁忌】孕婦及體虛者忌服。
【 備註】服過量或用鮮品內服,容易中毒,出現頭暈、嘔吐、下瀉等症狀,可給冷粥服,或用甘草2~5錢,水煎服。
民族用藥
【拉祜藥】塊根治腎炎水腫,膀胱熱淋,肝硬化腹水,眼睛紅腫熱痛《拉祜醫藥》。
【佤藥】水蕉花:根莖治急腸胃炎,腎炎水腫,膀胱炎《中佤藥》。
【壯藥】串盤姜,歪根:根莖治胃痛,陽痿,噤口痢,骨折《桂藥編》。串盆姜,盆轉姜,什病態,歪根:根莖主治胃氣痛、陽痿、噤口痢、百日咳、腎炎水腫、尿路感染、蕁麻疹、無名腫毒《民族藥志二》。
【瑤藥】棵朱:根莖治胃痛,陽痿,噤口痢,骨折《桂藥編》。棵朱:根莖主治骨折《民族藥志二》。
【傣藥】硬倒(西傣) :根莖治咽炎,喉炎,脾腫大《版納傣藥》、《滇藥錄》;熱擺(德傣) :根莖用於腹脹《滇藥錄》。乾恩:用於利尿《德宏藥錄》。恩島:用於清熱解毒,散瘀消腫《傣醫藥》。閉鞘姜:根莖用於咽炎,喉炎及脾腫大《傣藥錄》。硬倒,墊擺:根莖主治咽炎,喉炎,腹脹,脾腫大《民族藥志二》。
【景頗藥】貝起乾:全株治小便不通《滇藥錄》、《滇省志》、《德民志》、《德宏藥錄》、《民族藥志二》。配伍治高熱驚厥《德傣藥》。
【阿昌藥】大石筍:利尿《德宏藥錄》。【哈尼藥】嘎喇丫莫:根治小兒肺炎,咽喉炎,黃疸肝炎《哈尼藥》。
【基諾藥】擺且柯坡:根莖或全草治結石,泌尿系統感染,水腫;外治蕁麻疹,瘡癤,腫毒;根莖汁滴耳治中耳炎《基諾藥》。
姜科植物
姜科為多年生(少有一年生)、陸生(少有附生)草本,通常具有芳香、匍匐或塊狀的根狀莖,或有時根的末端膨大呈塊狀。本科分為2亞科、3族,約49屬,1,500種,分布於全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主產地為熱帶亞洲。中國有19屬,150餘種,5變種,產東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