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經歷

十二歲從師王二妹學錫劇,在五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苦心鑽研,大膽探索,在錫劇舞台上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
曾主演了《羅漢錢》、《珍珠塔》、《追魚》、《孟麗君》、《扎花燈》、《三訪桑園》、《西廂記》、《小二黑結婚》、《紅花曲》等劇目。
1959年,在北京中南海演出《珍珠塔》,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
1960年,曾作為江蘇省知名人士代表團出訪蘇聯、波蘭、民主德國等國家。
1961年,在無錫太湖飯店為毛澤東主席演唱《珍珠塔 · 贈塔》。
1977年、1980年兩次為葉劍英同志演唱,受到接見。
2011年,獲無錫市"首席錫劇傳承人"稱號。
2014年,被授予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人物逝世
2018年3月8日晚10點左右,著名錫劇表演藝術家汪韻芝逝世,享年94歲。
主要作品
《羅漢錢》、《珍珠塔》、《追魚》、《孟麗君》、《扎花燈》、《三訪桑園》、《西廂記》、《小二黑結婚》、《紅花曲》等劇目。
人物評價

她唱腔吐字清晰,優美動聽,別具特色,表演上兼收並蓄,寬舒灑脫,細膩真實;尤其在《珍珠塔》一劇中,她塑造的姑母“方朵花”把老旦的穩重,花旦的俏麗,彩旦的誇張集一身,把一個高傲、勢利刻薄的人物表演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被譽為“活姑母”,成為她表演藝術的代表作。
“汪老在藝術上孜孜以求,在生活上積極達觀,這些都是值得後輩學習的可貴品質。”——無錫市錫劇院院長、國家一級演員黃靜慧評
錫劇演員
錫劇是江蘇省主要地方劇種之一。迄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它是在太平天國前後由無錫灘簧和常州灘簧合併發展而逐步形成的。解放前叫“常錫文劇”,解放後才改成“常錫劇”,簡稱為“錫劇”。錫劇的音樂,抒情優美、悅耳動聽,具有秀麗的江南水鄉風格。錫劇音樂是屬於曲牌板腔綜合體,它並有男、女分腔的顯著特點。錫劇的樂隊原來只有一把二胡,現在除二胡外,還有琵琶、三弦、提琴、笛、簫、中胡和小提琴、大提琴參加伴奏。打擊樂以四大件為主。著名劇目有傳統戲《雙推磨》、《庵堂認母》、《庵堂相會》、《孟麗君》、《珍珠塔》、《雙珠鳳》和現代戲《紅花曲》《海島女民兵》等。 |
潘華| 潘佩瓊| 王彬彬| 吳雅童| 小王彬彬| 張金華| 周東亮| 董雲華| 黃靜慧| 梅蘭珍| 倪同芳| 汪韻芝| 薛靜珍| 楊企雯| 姚澄 | 袁夢婭| 沈佩華 | 徐洪芳| 卞雁敏| 徐美霞| 黃靜 | 沈惠蘭| 唐振華| 馮佼 | 姜雪峰 | 曹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