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通過對子宮腺肌症標本進行連續切片檢查,發現子宮肌層中的內膜病灶與宮腔面的子宮內膜有些是直接相連的,故一般認為多次妊娠和分娩時子宮壁的創傷和慢性子宮內膜炎可能是導致此病的主要原因。此外,由於子宮內膜基底膜下缺乏黏膜下層,且子宮腺肌病常合併有子宮肌瘤和子宮內膜增生過長,故有人認為基底層子宮內膜侵入肌層可能與高雌激素的刺激有關。
病理

少數子宮內膜在子宮肌層中呈局限性生長形成結節或團塊,類似肌壁間肌瘤,稱子宮腺肌瘤。
腺肌瘤不同於肌瘤之處在於其周圍無包膜存在,故與四周的肌層無明顯分界,因而難以將其自肌層剝出。
鏡檢見肌層內有呈島狀分布的子宮內膜腺體與間質。由於異位內膜細胞屬基底層內膜,對卵巢激素、特別是對孕激素不敏感,故異位腺體常處於增生期,僅偶爾見到局部區域有分泌期改變。
臨床表現
症狀
1、痛經是子宮肌腺病的典型症狀,多為繼發性,伴進行性加劇。月經前或經期中,由於內膜島充血、水腫及出血,位於緻密肌層中的經血瀦留小囊腔內壓力劇增,刺激周圍平滑肌,使之產生痙攣性收縮,因而引起腹痛。Bird認為痛經的程度與內膜浸潤肌層的深度有關,在他的I級患者中僅4.3%有痛經。而Ⅲ級患者中竟高達83.3%。
2、月經失調主要表現為月經量增多與經期延長。經量增多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子宮增大、子宮內膜面積亦相應增大;另方面是子宮內膜的浸潤與纖維肌束的增生,干擾了子宮肌層的正常收縮止血功能。
據Bird報告肌層受浸潤的範圍愈廣,經量增多的發生率愈高。在他的輕度患者中,經量增多的占23.3%,重度者中占82.3%。部分患者合併有子宮肌瘤或功能性子宮出血,也可表現為經量增多與經期延長。少數患者還可出現月經前後的陰道點滴出血,可能因肌層中的囊腔與宮腔相通,囊腔中瀦留的經血漏出可致,或因伴有子宮內膜息肉之故。
體徵
子宮增大,多呈球形,質地較硬,可有壓痛。子宮增大一般約2月妊娠大小。偶亦見4個多月孕大者。少數子宮表面不規則,呈結節樣突起,可能為局限型肌腺瘤或伴有子宮肌瘤所致。月經期,由於病灶充血、水腫及出血,子宮可增大,質地變軟,有壓痛或壓痛較平時明顯。這種隨月經周期而出現的體徵改變,對診斷本病有特殊意義。檢查方法
1.影像學檢查是術前診斷本病最有效的手段。陰道超聲檢查敏感性達80%,特異性可達74%,較腹部探頭準確性高。子宮腺肌病時B超可見子宮均勻性增大,回聲不均;子宮腺肌瘤時B超可見子宮呈不均勻增大,局部隆起,病灶內呈不均質高回聲。MRI可在術前客觀的了解病變的位置及範圍,對決定處理方法有較大幫助。瀰漫性子宮腺肌症的MRI在T2WI上表現為子宮結合帶瀰漫性增厚;局限性子宮腺肌症在T2WI上表現為與結合帶信號相近的低信號腫塊影,邊界模糊。
2.血清CA125
部分子宮腺肌病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這在監測療效上有一定價值。
診斷
子宮肌腺病的臨床診斷主要靠病史,凡35歲以內的婦女,出現繼發性、進行性加劇的痛經,檢查時發現子宮增大,質地較硬者,首先應考慮子宮肌腺病的可能。於月經前或經期第1~2天再次婦科檢查,如發現子宮較前增大、變軟、有壓痛時,即可在臨床上診斷本病。由於部分患者無症狀或症狀不典型,子宮無明顯增大或外形不規則呈肌瘤樣突出,術前常致漏診或誤診。影像學檢查對診斷有幫助,但無特異性。鑑別診斷
一、子宮內膜異位症多見於育齡婦女,有繼發性痛經進行性加重和不孕史,盆腔檢查捫及盆腔內有觸痛結節或子宮旁有不活動的囊性包塊,子宮正常大小,後傾固定。藉助腹腔鏡檢查和或組織檢查能最後確診。二、子宮肌瘤子宮肌瘤一般不伴有痛經。表現為月經過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陰道流血,白帶增多。長期月經過多引起繼發性貧血。肌瘤較大在腹部捫及質硬、不規則、結節狀物。婦科檢查時,肌壁間肌瘤子宮常增大,表面不規則,單個或多個結節狀突起;漿膜下肌瘤可捫及質硬、球狀物與子宮有細蒂相連,活動;黏膜下肌瘤子宮常均勻增大,有時宮口擴張,肌瘤位於宮口內或脫出在陰道內,呈紅色、實質、表面光滑。應當指出,子宮腺肌病可與子宮肌瘤同時存在(約10%)。一般術前較難鑑別,須待手術切除子宮的病理檢查。
三、功能性出血通常不伴有痛經,月經不規則,量多或經期延長,婦科檢查子宮無異常。
治療
一、非手術治療對年輕患者或近絕經期的婦女,若症狀輕,可行非手術治療。一般選用能降低體內雌激素水平的藥物。二、手術治療子宮肌腺病患者如症狀嚴重,原則上應行全子宮或次全子宮切除手術。50歲以上或已絕經者,可同時切除雙側卵巢。若病變較局限,且向漿膜面突出,患者年輕要求生育時,也可酌情行局部病灶切除術。但因病灶邊緣不清,往往不能將其全部切淨,以致術後復發。
預防
1.做好計畫生育,儘量少做人工流產和刮宮。有婦科疾病及早就醫,避免過多宮腔操作。2.月經期要做好自身的保健,不要做劇烈的活動,注意控制情緒,不要生悶氣,否則會導致內分泌的改變。經期禁性生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子宮腺肌症的發生。
3.注意保暖防寒;調整自己情緒;飲食應富含足夠的營養,糾正偏食及不正常的飲食習慣,不宜貪食刺激性或寒涼食物等。
婦科疾病
女性生殖系統的疾病即為婦科疾病,包括外陰疾病、陰道疾病、子宮疾病、輸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婦科疾病是女性常見病、多發病。但由於許多人對婦科疾病缺乏應有的認識,缺乏對身體的保健,加之各種不良生活習慣等,使生理健康每況愈下,導致一些女性疾病纏身,且久治不愈,給正常的生活、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 |
單純性外陰炎| 外陰結核 | 外陰-陰道-牙齦綜合徵| 外陰痛| 外陰毛囊炎 | 外陰癤病 | 外陰丹毒 | 外陰急性蜂窩組織炎| 環狀外陰炎 | 外陰前庭炎綜合徵| 外陰潰瘍| 外陰克羅恩病| 外陰黏膜白斑| 外陰瘙癢症| 外陰白化病| 外陰接觸性皮炎| 外陰血吸蟲病 | 外陰蟯蟲病| 外陰阿米巴病| 外陰皮膚脂溢性皮炎| 外陰皮脂溢性角化病| 乾性粟粒疹綜合徵| 外陰濕疹| 外陰神經性皮炎| 外陰銀屑病| 外陰黑色棘皮症| 外陰天皰瘡| 外陰卡波西肉瘤| 陰道上皮內瘤樣變| 嬰幼兒外陰陰道炎| 陰道嗜血桿菌性陰道炎| 結核性陰道炎| 過敏性陰道炎 | 蟯蟲性陰道炎 | 陰道螞蟥叮吸| 陰道血吸蟲病| 陰道美麗筒線蟲病| 單純性外陰陰道念珠菌病| 復發性外陰陰道念珠菌病| 卵巢黃體囊腫破裂| 卵巢朱古力囊腫破裂 | 卵巢腫瘤破裂 | 化膿性盆腔血栓靜脈炎| 特納氏綜合徵| 子宮肌瘤| 卵巢囊腫| 月經失調 | 白帶異常| 外陰炎 | 尿路感染| 宮頸炎| 滴蟲性陰道炎| 黴菌性陰道炎| 非特異性陰道炎| 老年性陰道炎| 細菌性陰道炎| 子宮內膜癌| 尿道炎| 乳腺炎| 絨毛膜癌| 乳腺增生| 陰道痙攣|腺肌症| 副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