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簡介
![石蓋蕨](/img/e/21a/wZwpmLz91MyETMwQzM5UDO2QDMzEjN5cDOxITMwADMwMzL5UzL3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種中文名:石蓋蕨
種拉丁名:Lithostegiafoeniculacea(Hook.)Ching
科中文名:鱗毛蕨科
科拉丁名:Dryopteridaceae
屬中文名:石蓋蕨屬
屬拉丁名:Lithostegia
中國植物志:5(1):101
形態特徵
![石蓋蕨](/img/0/6ff/nBnauM3X2IDO3MDN1kDOxUjMxMTM0IDM0IzMxADMwAzMxAzL5g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植株高60-120厘米。根狀莖短,斜生,連同葉柄基部密被棕色卵狀披針形,邊緣流蘇狀的大鱗片。葉簇生;柄長18-40厘米,粗5-6毫米,淡紅色或向上禾稈色,略被鱗片;葉片卵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長45-80厘米,寬30-50厘米,漸尖在,基部不變狹,四回羽狀;羽片4-5(6)對,基部1對對生,向上的互生,有柄,略斜展,密接,基部一對較大,三角狀披針形,長達25厘米,寬約13厘米,漸尖頭,基部近對稱,闊楔形,三回羽狀;一回小羽片14-16對,互生,上先出,有柄,斜展,基部一對較大,披針形,長8-15厘米,寬1.6-3厘米,尖頭,基部闊楔形,二回羽狀;二回小羽片約10對,互生,上先出,菱狀長圓形,中部的長1.6-2.4厘米,寬7-10毫米,漸尖頭,一回羽狀;末回小羽片3-4對,互生,線形,下部的二叉或三叉。第二對羽片與基部的同形,幾等長,向上的各對羽片逐漸縮短。葉脈在末回小羽片上為羽狀,小脈單一,頂部棒狀,不伸達葉邊。葉乾後近革質,上面亮綠色,下面灰色;各回羽軸下面和小脈上簇生棕色、長毛纖維狀鱗片。孢子囊群圓形,生小脈頂部,每裂片1枚;囊群蓋橢孢形,堅革質,黑紫色,以外側邊中部一點著生在囊托上,成熟時成對二瓣或三瓣裂。
分布範圍
中國、緬甸、錫金和印度。
生長習性
生常綠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下,陡壁岩縫,海拔2100-3200米。
模式標本
模式標本采自錫金。鱗毛蕨科植物(一)
有14屬,約1000種,世界廣布。除 Phanerophlebia Presl 屬產南美洲熱帶外,舊大陸有13個屬。中國13個屬均產,450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