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結膜炎的病因可根據其不同性質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大類。 ①感染性 由於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的結膜炎症。 ②非感染性 以局部或全身的變態反應引起的過敏性炎症最常見,外界的理化因素,如光、各種化學物質也可成為致病因素。
臨床表現
結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是各種結膜炎的共同特點,炎症可為單眼或雙眼同時/先後發病。
1.症狀
患眼異物感、燒灼感、眼瞼沉重、分泌物增多,當病變累及角膜時可出現畏光、流淚及不同程度的視力下降。
2.體徵
結膜炎的體徵是正確診斷各種不同結膜炎的重要依據。
(1)結膜充血 結膜血管充血的特點是愈近穹隆部充血愈明顯,血管呈網狀分布,色鮮紅,可伸入角膜周邊形成角膜血管翳。
(2)分泌物 膿性分泌物多見於淋球菌性結膜炎;黏膜膿性或卡他性分泌物多見於細菌性或衣原體性結膜炎,常可堅固地粘於睫毛,使晨起眼瞼睜開困難;水樣分泌物通常見於病毒性結膜炎。
(3)結膜水腫 結膜炎症致使結膜血管擴張、滲出導致組織水腫,因球結膜及穹隆結膜組織鬆弛,水腫時隆起明顯。
(4)結膜下出血 多為點狀或小片狀,病毒所致的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常可伴結膜下出血。
(5)乳頭 是結膜炎症的非特異性體徵,可位於瞼結膜或角膜緣,表現為隆起的多角形馬賽克樣外觀,充血區域被蒼白的溝隙所分離。
(6)濾泡 濾泡呈黃白色、光滑的圓形隆起,直徑0.5~2.0mm,但在有些情況下如衣原體性結膜炎,也可出現更大的濾泡;病毒性結膜炎和衣原體性結膜炎常因伴有明顯的濾泡形成,被稱為急性濾泡性結膜炎或慢性濾泡性結膜炎。
(7)膜與假膜 膜是附著在結膜表面的纖維素滲出,假膜易於剝離,而真膜不易分離,強行剝離後創面出血,二者本質的不同在於炎症反應程度的差異,真膜的炎症反應更為劇烈,白喉桿菌引起嚴重的膜性結膜炎;β-溶血性鏈球菌、肺炎桿菌、淋球菌、腺病毒、包涵體等均可引起膜性或假膜性結膜炎。
(8)瘢痕 基質組織的損傷是結膜瘢痕形成的組織學基礎。早期的結膜瘢痕化表現有結膜穹隆部縮窄和結膜上皮下纖維化。
(9)耳前淋巴結腫大 病毒性結膜炎常伴有耳前淋巴結腫大。
(10)假性上瞼下垂 由於細胞浸潤或瘢痕形成使上瞼組織肥厚,引起輕度上瞼下垂,多見於沙眼晚期。
(11)結膜肉芽腫 較少見,可見於結核、麻風、梅毒及立克次體等引起的慢性炎症。
檢查
1.結膜刮片
革蘭染色和姬姆薩染色初步確定病原菌的種類和結膜的炎症反應特點,如果以中性粒細胞的浸潤為主,常提示細菌或衣原體感染;如單核細胞增多或出現多核巨細胞,可能是病毒性感染;如上皮細胞胞漿內有包涵體,並有淋巴細胞、漿細胞,則提示衣原體感染。
2.結膜的細菌學檢查、分泌物的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
這些檢查有助於病原學的診斷和指導治療,如考慮是衣原體或病毒感染,可做實驗室病原體分離或套用PCR技術幫助診斷。
診斷
首先根據患者的發病過程和臨床表現可有一初步判斷,如感染性結膜炎通常是雙眼發病,並可累及家人;大多數急性病毒性結膜炎最先是一眼發病,而後另眼發病;沙眼的病變以上瞼為主;而病毒所致的急性濾泡性結膜炎則是以下瞼為主;細菌性結膜炎的卡他症狀更為顯著;淋球菌所致的炎症則出現大量的膿性分泌物;這些病變特點皆有助於診斷。
治療
1.局部治療
(1)沖洗結膜囊 其作用主要是清潔,常用者為生理鹽水、2%~3%棚酸溶液或1:5000~1:10000升汞(或高錳酸鉀)溶液。
(2)不要遮蓋患眼 因結膜炎時分泌物很多,如果把患眼遮蓋,分泌物不易排出,而集存於結膜囊內;且遮蓋後會使結膜囊溫度升高,更有利於細菌的繁殖,使結膜炎加劇。
(3)局部用藥 抗菌藥物或抗病毒滴眼劑。根據病原學診斷,選擇相應的治療藥物。可用0.5%~1%硝酸銀,滴眼時要翻轉眼瞼,將眼液滴於瞼結膜上,滴眼後稍停片刻,即用生理鹽水沖洗。或用棉簽蘸少量藥液,塗於瞼結膜表面,隨即用生理鹽水沖洗。
2.全身治療
對於嚴重的結膜炎,如淋球菌性結膜炎等,需結合全身用藥治療。
預防
結膜炎多是接觸傳染,故應提倡勤洗手,避免隨意揉眼。提倡流水洗臉,毛巾、手帕等物品要與他人分開,並經常清洗消毒。對傳染性結膜炎患者應採取一定的隔離措施,更不允許到公共游泳區游泳。如果一眼患結膜炎,必須告訴病人保護健眼不受感染。凡工作環境多風、塵煙等刺激者,應改善環境和戴保護眼鏡,以防引起結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