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中文學名:金平複葉耳蕨拉丁學名:ArachniodesjinpingensisY.T.Hsieh
界:植物界
門:蕨類植物門
綱:薄囊蕨綱
目:水龍骨目
科:鱗毛蕨科
族:鱗毛蕨族
屬:複葉耳蕨屬
種:金平複葉耳蕨
分布區域:特產於雲南東南部(金平)。
命名來源:ActaBot.Yunn.5(1):55.f.1.1983
形態特徵
植株高75厘米。葉柄長30厘米,粗約3毫米,禾稈色,基部密被褐棕色、線狀鑽形鱗片,向上連同葉軸被有相當多的黑褐色同樣小鱗片。葉片長圓狀卵形,略呈五角狀,長45厘米,寬32厘米,頂部有一片具柄的羽狀羽片,與其下側生羽片同形,基部近平截,三回羽狀;側生羽片6-7對,下部4-5對對生,向上的互生,有柄,基部一對最大,近三叉形,長達19厘米,基部寬約12厘米,其上突然狹縮呈闊披針形,長漸尖頭,基部對稱,二回羽狀;小羽片約24對,互生,有柄,基部一對較長,披針形,上側的長5厘米,寬1.5厘米,羽狀,下側的小羽片特別伸長,長11厘米,寬約2厘米,漸尖頭,基部對稱,羽狀;末回小羽片約17對,基中1-2對對生,幾無柄,長橢圓形,長1.5厘米,寬7毫米,急尖頭,基部不對稱,上側截形並略凸出呈耳狀,下側斜切,邊緣淺裂或僅有粗鋸齒,具短芒刺;第二、三對羽片闊披針形,基部二回羽狀,基部一對小羽片較其上的為長,羽狀,其餘的羽裂;第四至第六對羽片線狀披針形,羽狀,基部上側一片小羽片略較大;第七對羽片急縮短,披針形,長5.5-7厘米,羽狀。葉乾後紙質,綠色,光滑,羽軸下面被有相當多的褐棕色、線狀鑽形小鱗片。孢子囊群每小羽片5-6對(耳片2-3枚),位中脈與葉邊中間;囊群蓋灰棕色,膜質,脫落。生長習性
生山谷林下陰濕處,海拔1700米。鱗毛蕨科植物(一)
有14屬,約1000種,世界廣布。除 Phanerophlebia Presl 屬產南美洲熱帶外,舊大陸有13個屬。中國13個屬均產,450種。 |
複葉耳蕨屬植物
鱗毛蕨科複葉耳蕨植物約40種,分布於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中國有20餘種,廣''泛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北達秦嶺,生於海拔50~200m的林下或溪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