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 名:戟葉耳蕨
學 名:Polystichum tripteron (Kunze) Presl
別 名:-
科:鱗毛蕨科
屬:耳蕨屬
產地分布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北京、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
形態特徵

植株高30-65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先端連同葉柄基部密被深棕色、有緣毛的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12-30厘米,直徑約2毫米,基部以上禾稈色,連同葉軸和羽軸疏生披針形小鱗片;葉片戟狀披針形,長30-45厘米,基部寬10-16厘米,具三枚橢圓披針形的羽片;側生一對羽片較短小,長5-8厘米,寬2-5厘米,有短柄,斜展,羽狀,有小羽片5-12對;中央羽片遠較大,長30-40厘米,寬5-8厘米,有長柄,一回羽狀,有小羽片25-30對;小羽片均互生,近平展,下部的有短柄,向上近無柄,中部的長3-4厘米,寬0.8-1.2厘米,鐮形,漸尖頭,基部下側斜切,上側截形,具三角形耳狀突起,邊緣有粗鋸齒或淺羽裂,鋸齒及裂片頂端有芒狀小刺尖;葉脈在裂片上羽狀,小脈單一,罕二分叉。葉草質,乾後綠色,上面色較深,沿葉脈疏生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的淺棕色小鱗片。孢子囊群圓形,生於小脈頂端;囊群蓋圓盾形,邊緣略呈齧蝕狀,早落。孢子極面觀橢圓形,赤道面觀超半圓形,周壁具褶皺,常連結成網狀,薄而透明。染色體數目2n=41。
生長習性
戟葉耳蕨生於海拔400-2300米的林下石隙或石上。
鱗毛蕨科植物(一)
有14屬,約1000種,世界廣布。除 Phanerophlebia Presl 屬產南美洲熱帶外,舊大陸有13個屬。中國13個屬均產,450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