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信息

無蓋耳蕨PolystichumgymnocarpiumChingexW.M.ChuetZ.R.He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5(2)卷鱗毛蕨科DRYOPTERIDACEAE半開羽耳蕨組Sect.HaplopolystichumTagawa
138.無蓋耳蕨(福建植物志)圖版35:5-6
PolystichumgymnocarpiumChingexW.M.ChuetZ.R.He,Sp.nov.inAddenda.——PolystichumgymnocrpiumChing,seminud.inFl.Fukien.1:186.1982etC.F.Zhang,Fl.Zhejiang1:218.1993.
形態特徵
植株高25-65厘米。根狀莖短而斜升,頂端及葉柄基部密被棕色、披針形、長達1厘米,寬達1.5毫米,頂端長漸尖,邊緣略有短細齒或全緣的膜質鱗片。葉簇生;葉柄禾稈色,長6-14厘米,基部直徑1-2毫米,上面有溝槽,基部以上至葉軸被狹窄的同形鱗片及纖維狀的細小鱗片;葉片狹長橢圓披針形,長15-52厘米,中部寬2-3.5厘米,頂端漸尖,中部以下漸縮狹,基部寬1-2厘米,一回羽狀;羽片30-70對,互生或近對生,有間距,中部以上的平展,下部或多或少向下反折,鐮刀形或鐮狀披針形,基部的常近直角三角形,最大的長達1.8厘米,中部寬約5毫米,頂端有短芒刺,基部顯著不對稱,上側的耳狀凸起呈三角形,其頂端有1短芒刺,邊緣有少數疏淺齒,外側與葉軸近平行,下側楔形,基部以上的邊緣有鋸齒,齒端通常有短芒刺,有時鈍頭;葉脈上面不明顯,下面略可見,羽狀,側脈大多二叉狀,在耳狀凸起上羽狀,小脈頂端較粗,幾伸達邊緣。葉厚紙質;葉軸禾稈色,上面有溝槽;羽片下面疏被長達3毫米的纖維狀細長棕色小鱗片。孢子囊群圓形,生於較短的小脈頂端,在中脈兩側各有1行,中生,無囊群蓋。
地區分布
產浙江西南部(武易、遂昌、松陽)及福建北部(浦城)。生海拔300-700米的林下及林緣岩石上。模式標本采自福建浦城。
本種區分
本種形體外貌與芒齒耳蕨PolystichumhecatopteronDiels近似,但羽片邊緣鋸齒的芒刺短或無芒刺,羽片下面有細長的纖維狀鱗片,孢子囊群無囊群蓋,容易區分。
物種研究
據《福建植物志》及《浙江植物志》記載,該種近葉軸頂部常有芽胞,但經檢查有關標本(包括采自福建浦城的模式標本),並未發現有明顯可靠的芽胞。
鱗毛蕨科植物(一)
有14屬,約1000種,世界廣布。除 Phanerophlebia Presl 屬產南美洲熱帶外,舊大陸有13個屬。中國13個屬均產,450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