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小型夏綠植物,植株高7-17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葉多數簇生;葉片線狀披針形,長4-9厘米,寬7-13毫米,頂端急尖,向基部略縮狹,二回羽狀,或一回羽狀,羽片羽狀深裂;側生羽片約17對,卵形或矩圓形,長4-7毫米,寬2-3毫米,頂端有短尖頭,邊緣有不明顯的疏鋸齒,基部有1對分離的小羽片,或僅基部上側有1分離的小羽片,或羽片或深或淺地羽裂;小羽片菱形。葉草質;葉軸纖細,疏被線形至纖維狀的淺紅棕色小鱗片;羽片下面色較淺,疏被細小的瓶棒形鱗片。孢子囊群生於小脈背部,在羽軸或中肋兩側各有1行,中生;囊群蓋頗大,直徑1-1.5毫米,膜質,偏心圓盾形,邊緣不規則撕裂。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和日本,產台灣東南部(台東),罕見。也分布於日本中部。據日本文獻記載,該種在日本也罕見。
生長習性
生於亞高山帶潮濕的石灰岩上。
模式標本
模式標本采自日本本州的長野。
鱗毛蕨科植物(一)
有14屬,約1000種,世界廣布。除 Phanerophlebia Presl 屬產南美洲熱帶外,舊大陸有13個屬。中國13個屬均產,450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