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金波酒

濟寧金波酒

金波酒始產於一七五五年,是山東濟寧玉堂醬園的傳統優質產品之一。因其酒液色澤金黃、波光粼粼而得名。《鏡花緣》第九十六回寫:一位客官走進一家酒館,要飲天下名酒,酒保捧出一塊粉牌,上列名酒55種,其中有山東濟寧名酒“金波酒”。1915年,在巴拿馬國際商品博覽會上,金波酒榮獲金牌獎章。該酒屬低度飲料藥酒,入口綿軟,香味醇厚。據說此酒選用優質高梁大曲配以沉香、檀香、郁香、當歸、枸杞、蔻仁等14種名貴中藥釀造而成。酒度四十度,糖度十度。該酒有行氣活血、追風祛濕、強身健腦、延年益壽的功效。

概述

濟寧金波酒濟寧金波酒
近代山東的一些名酒,大多始源於清朝。或由民間的釀酒作坊釀製,或在清朝末年的實業風潮中,開近代釀酒公司之先河。如濟寧金波酒、即墨老酒蘭陵美酒,屬於傳統風格的釀製酒,多少都保留著古酒遺韻。而煙臺張裕釀酒公司、青島英德啤酒公司,則是西方釀酒工業在中國的翻版,出產了具有中國風味的外型酒,如張裕紅葡萄酒、苦艾酒酒、白蘭地酒以及青島啤酒,都是第一次把西方酒品介紹到齊魯之邦。

金波酒是濟寧市出產的名牌酒,大約創始於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5年),由當地酒罈釀製。俗話說:“名酒產地、必有佳泉。”濟寧四周多佳泉,城南有碧波萬傾的微山湖,城東有光府河,因此,自古以來,濟寧的釀酒業極為發達。唐代“斗酒詩百篇”的李白,特在開元年間定居濟寧,購置酒樓,前後長達23年之久。唐、宋年間,濟寧的酒坊有上千家。足見“濟水三分酒”的說法並非誇張之談。

濟寧金波酒濟寧金波酒

清人李汝珍《鏡花緣》第96回,曾在酒單上列出當朝名酒55種,其中就有“濟寧金波酒”。金波酒屬於傳統的滋補酒,用上等高粱為原料,以大麥、豌豆製成大曲,做為糖化發酵劑,用優質高粱燒酒作酒基,配入沉香檀香、鬱金、枸杞、當歸、杞果、梔子寇仁白芷廣皮地風薑黃官桂等多種名貴藥材,外加糖醃桔餅、白糖等物,經浸泡、精煉勾兌、陳釀而成。其酒色澤金黃,同時具備藥香和酒香的雙重口味,香甜適度,並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

晚清時,金波酒由濟寧地區最大的釀酒作坊——玉堂釀坊獨家生產,金波酒因而又有所謂“玉堂酒”之號。玉堂酒坊興旺時。曾出產多種名號的金波酒,如玉芙蓉、滿庭芳、醉仙桃、菡萏香等,流芳於齊魯大地,並遠渡重洋,揚名異國。據民國十六年刊本《濟寧縣誌》卷2記載:“玉堂之酒,有玉芙蓉、滿庭芳、醉仙桃、菡萏香諸名目。宣統二年,南洋勸業會;民國三年,山東展覽會;四年,美國馬拿馬賽會,均得金牌獎勵。”民國初年,外商求購金波酒者絡繹不絕,而國內則更為搶手。據《濟寧縣誌》記載,當時金波酒產量為三萬四千斤,“土銷外兼售給外客”。今日之濟寧玉堂釀造總廠,就是在當年玉堂酒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保持了傳統名酒的聲望。

特點

“金波酒”是嚴格按照魯國傳統的釀造工藝生產的。此外,還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用藥的處方特殊,14味中藥的選用和劑量,缺一不可,多一有害;二是藥物的炮製,工藝奇特,手續繁多:有的要炒,有的要蒸,有的要煮,有的要炙,有的用酒噴,有的用醋泡,有的用水浸,而且泡製的時間要恰到好處,如滋補性的藥味,宜文火慢煎,揮發性的中藥,要武火急炒等等;三是釀酒的技藝全憑老師付代代言傳口授,絕不輕易示人;尤其關鍵工藝,只有一兩位釀酒藝人動手,即使作坊之內的小工,也要離場。

功效

濟寧金波酒濟寧市地圖
濟寧金波因其有獨特的營養和醫療功能,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盛譽,故慈禧太后曾指令其為“貢酒”。
“金波酒”具有強身健腦,補氣壯陽,促進食慾,延年益壽之功,且對治療男子性機能不強有特效。只要連飲數月,諸病皆除了。

當年在玉堂醬園還相傳另一治病奇方,即筋骨不活,跌打損傷,可用“金波酒”醃製微山湖的大螃蟹,每日進二三次,傷輕的數日則愈,傷重的月余即痊。但需牢記——一定要將醉蟹的渣殼等物砸碎搗爛,敷在患處,並且要7天一換,若有跌傷患者,不妨一試。

喬羽酒情結

濟寧金波酒濟寧金波酒
在許多人眼裡,名人大家,出口成章,落筆生花;詞賦詩文,一揮而就,輕鬆得全不費功夫。“哪有這么回事”大名鼎鼎的高產歌詞作家喬羽對此神吹不敢苟同。

“我就怕聽到讓我寫歌。我寫歌很慢、很難。答應人家半年多了,還是寫不出來。這其中也得罪了不少人。常常有許多人找我寫歌,而且總說隨便寫兩句就行。我卻從來不敢隨便寫兩句,既然寫了,就得寫好。”

喬羽,山東人,卻不是山東大漢,不及中等身材。架一副金絲邊眼鏡,儒雅風度,他常著一身運動服、舉止動作瀟灑惆儻。一雙睿智的眼睛,時而發出朗朗的笑聲,聽那熱情洋溢的話語,頗有青春活力。

杜康造下萬家春,善助英雄壯膽,能添錦繡詩文”。酒齡50多年的喬羽,嗜酒的習慣在他那張臉上留著標記,使他的長相與眾不同。他能喝,也會喝。自稱“打遍天下無敵手”,“什麼樣的酒,我全能對付。”常常是數十杯下肚,豪情與快樂從肚子裡升到頭上,在他的肢體中流動,傳遍他的全身。筆墨端上,當即揮毫,“人就酒,酒助詩,自然是好詞好字了。”此時的喬羽非常得意,“‘李白斗酒詩百篇’,我比不了,酒貪多了,我就沒詞、沒歌了。我不以為人在醉熏熏的昏迷狀態還能寫出好歌來,真要寫歌了,我三天前就戒酒,保持頭腦清醒。但要說寫字了,就得喝酒,杯入肚,那感覺倒助我書法行雲流水,十分得趣了。”

喬羽常下廚房作飯,“最拿手的是做魚,紅燒、清燉都是絕頂的手藝,口味極美,佐酒更佳。“只是我作飯常留‘後遺症’要老伴去收拾,她嫌我亂,不用我而她自己去做,省事倒是省事了,只是她做得不如我做得好。”說話間,喬羽夫人佟琦醫生走進房間,喬羽笑著止住了話頭。

我告訴喬老爺:“前不久見到一篇文章,說您不會喝酒。”佟婦人“揭發”說:“他呀,才喝了50多年,召集上了歲數,喝酒還真是不行啦!一頓也就是半斤來酒,若不搶過酒瓶子他還喝。”喬老爺說:“我的確愛喝酒,尤其是好酒,要是茅台、五糧液就越能多對付點,只是夫人是學醫的,平日管得太緊,超過半斤就不讓再喝了。眼下喝的是這個……”,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那裡有幾隻“酒鬼”酒的瓶子,不由吟出酒鬼瓶型設計者,畫家黃永玉的那首詩:“酒鬼背酒鬼,千斤不嫌贅,酒鬼喝酒鬼、千杯不會醉。”聽著聽著,喬老爺笑了,他說:“你寫文章,我給你簽名,證明我是有酒癮的,要不然就沒人給我送酒啦。”隨後,他向我講起1962年的一段往事:那是在拍攝電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時,有一次,他同電影導演蘇里一起去了杏花村酒廠,酒廠主人以美酒款待遠道而來的客人,蘇里不會喝酒,做做樣子而已;喬羽豪飲,數杯下肚,不覺有飄然之感。主人大概甚懂“半酒詩百篇”的掌故,並不勸他休息醒酒,卻取過文房四寶,鋪展宣紙,請喬羽揮毫即興作賦。蘇里有點慌了,示意喬羽別獻醜,可喬羽不睬不理,搖搖晃晃揮起狼毫,不假思索,便去行雲流水地落了墨:“勸君莫到杏花村……”蘇里傻眼了,酒廠主人也面呈不悅之色――喬公真喝多了?可是,待第二句躍然紙上時,人們笑了,拍手叫絕:“此地美酒能醉人……”

談到家鄉的酒,喬老爺尤為興奮:“我的家鄉也有好酒啊!在《鏡花緣》中有這么一個情節:一位客官走進一家酒館,要飲天下名酒,酒保俸出一塊粉牌。上面的名酒55種,其中就有山東濟寧的名酒“金波酒”。

“金波酒”是濟寧玉堂醬園的傳統名牌產品,因色澤金黃,波光閃閃,而得名。1915年,在巴拿馬國際商品博覽會上,金波酒榮獲金牌獎章。這種酒屬低度飲料藥酒,入口綿軟,香味醇厚。是選用優質高粱大貢配以沉香、檀香、郁香、當歸、枸杞、蔻仁等14種名中藥釀造而成。濟寧金波酒因其有獨特的營養和醫療功能,在國內外有很高聲譽,故慈禧太后曾指令其為“貢酒”。

喬羽說:“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多姿多彩。好在漢語辭彙豐富,僅勸酒就能讓你眼花繚亂,應接不暇。什麼‘酒逢知已千杯少’;‘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什麼‘人生難得幾回醉’;什麼‘人生難得幾回醉’,‘勸君更進一杯酒,何愁天涯無故人’等等,不一而足,何其豪放。”“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人們常常在交往中以酒待客。但飲酒一定要飲之有度,適可而止,否則後悔莫及。”

山東傳統名酒

濟寧金波酒山東省地圖

中國的酒文化已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光彩奪目的瑰寶,國興則酒產暢茂,酒味香醇;國衰則酒產凋敝,酒味苦澀,酒里也蕩漾著國家的興衰與時代的嬗變。飲酒文化也經歷了從宮廷到民間,從王公貴族到普通百姓的過程,在春秋時期,飲酒樂事就從宮廷到了尋常百姓家。從自然界果酒誕生以來,酒就和我們人類社會朝夕相伴,密不可分了。酒與人類、酒與經濟、酒與政治、酒與戰爭、酒與友誼、酒與詩畫、酒與愛情、酒與宗教具有密切的聯繫和作用。
山東傳統名酒有:煙臺張裕公司的金獎白蘭地、煙臺紅葡萄酒、苦艾酒、三鞭酒,青島啤酒、白葡萄酒,安丘景芝鎮的景芝白乾和景陽春,濟寧的金波酒,古釀蘭陵美酒,即墨老酒,無棣的小棗白酒(俗稱“棗木槓子”)、金絲棗酒,以樂陵棗花蜜釀造的中華蜜酒,萊陽梨酒,陽穀透瓶香,魯酒、醉一斗,東阿阿膠酒莘縣屠蘇酒。近年流行的則有孔府家酒、孔府宴酒、古貝春、泰山特曲萊州特曲板橋宴酒種種。

山東特產

“特產是一種商品,更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山東也是工農業大省。特產豐富。 山東省為中國的一個省簡稱魯。位於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的中北段。內全境東西寬約700千米 ,南北長約420千米,面積15.33萬平方千米。近年來山東亦成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