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川西(大小相嶺、邛崍山脈以東)的低山區(600~1500米高度)常見的是華西大蟾蜍,生活史大多已考察清楚,該蟾蜍雌性大,雄性小。秋末兩性性徵已漸次發育,即進入溪內冬眠,實際上蟾蜍休眠期很短暫,次年1月進入產卵期,以2、3月最盛。水陸兩棲動物。無交尾器,抱對、產卵、排精、授精、受精卵的孵化及蝌蚪的生活都必須在水中進行。變態後的蟾蜍開始營水陸兩棲生活,更適應陸生生活。
冷血變溫性,自身體溫調節能力弱,為冷血變溫動物。其體溫隨外界溫度的變化而改變,冬季需冬眠。蟾蜍主要靠體內繼續的肝糖和脂肪來維持生命。人工養殖時,冬天可利用地熱水、工業無害廢熱或安裝保暖防風設備,使蟾蜍不冬眠或縮短冬眠期,以提高養殖價值。
習性
華西蟾蜍穴居在泥土中,或棲於石下及草間;棲居草叢、石下或土洞中,黃昏爬出捕食。產卵季節因地而異,卵在管狀膠質的卵帶內交錯排成四行。卵帶纏繞在水草上,每隻產卵2000-8000粒。成蟾在水底泥土或爛草中冬眠。其蝌蚪喜成群朝同一方向遊動。冬季多在水底泥中。白晝潛伏,晚上或雨天外出活動。以捕獲蝸牛、蛞蝓、螞蟻、甲蟲與蛾類等動物為食。
華西蟾蜍很少主動地攻擊和主動地防禦,常常成為蛇類和鳥類的口中餐,為了保護自己,華西蟾蜍發展了一種被動的防禦方式:通過體色來保護自己。它們的體色以乳黃色為主,與枯樹葉、泥土的顏色非常相似,一旦與環境色融為一體,蛇和鳥就很難發現它們了。當然,體色僅是華西蟾蜍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它們有毒的腺體也可以幫助它們防禦敵害侵襲。
繁殖
華西蟾蜍優良產卵場所多選在較靜的灣、沱區或緩流區,開始雄性時有兩聲單音節“咕—咕”鳴叫,以招引雌性前來“抱對”,兩性“抱對”即自行解散,雌性一般就立即登岸尋食去了。雄性繼續滯留,希望第二次“抱對”。
蟾蜍集群產卵場所從生物學角度看,生物體本身為保護其種群的生存和延續,在經常歷久的累進適應中,都具有選擇優良繁殖場所的習性,由於共性所趨,以爭先搶抱雌性,這可能是出現集群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據歷年所見在四川境內集群產卵的兩棲類除華西大蟾蜍外還有川西山區的峨眉林蛙,峨邊縣的勒鳥的棘皮湍蛙也有群集產卵的現象。
華西大蟾蜍產出卵粒是包閉在透明膠質帶中的,該膠帶一般約1.5-4米左右,在水中胚胎孵化,約10天左右(受氣候控制)孵出蝌蚪,有外鰓再10天左右,外鰓關閉,在左側留下一鰓孔,以後就進入蝌蚪的變態期,又經50-60天發育成幼蟾,一般從四月初開始,到五月中旬,甚至一些滯後個體延續到六月初就陸續大陸登入。由於從水到陸,有些水域埂、坎較高,幼蟾攀不上去,就選擇某一低平溝延而上,以絡繹不絕甚至牽成線登入,這也是很正常的自然現象。
營養
測定不同時期華西蟾蜍蝌蚪初水分、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質、粗脂肪、鈣和總磷7種指標,得出其含量分別為90.84%~91.76%,4.82%~6.33%,26.49%~47.39%,25.69%~42.40%,13.23%~18.09%,0.88%~1.36%和0.70%~1.06%。隨著蝌蚪的成長,除初水分和粗灰分含量遞減外,粗蛋白質、粗脂肪和總磷的含量都呈遞增趨勢。華西蟾蜍蝌蚪含粗蛋白質和粗脂肪均較高,是一種高蛋白質、高脂肪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