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坪鄉

梨坪鄉

梨坪鎮,位於文縣東北部,地處龍巴河流域。東鄰舍書鄉,南接臨江鎮,西靠橋鎮、屯寨鄉,北連武都縣外納鄉。南北長24公里,東西寬11公里,地域面積171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8.36%。鎮政府駐地李家壩和尚家壩交界處, 距縣城100公里,海拔高程1326米。全鄉轄22個行政村,44個自然村,3152戶,13088人。該鎮自然資源豐富,城鎮建設及發展較快,2001年,全鎮經濟總收入1358萬元。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梨坪的春夏秋冬 梨坪的春夏秋冬

全鎮轄22個行政村尚家壩、李家壩、侯家壩、任家坪、堡子里、井坪山、細燕、尖脈、玉坪、金坪、草坪、九原寨、趙村、劉家溝、李家河、尹家磨、梨樹道、元頭、馬家山、溝底下、大寨、碧貢山、69個合作社,44個自然村,3152戶,13088人(內有九原寨等村藏族591人,回族61人) ,勞力6762個。人口在全縣各鄉鎮中排列第四,僅次於橋頭、中寨、堡子壩。耕地面積22860畝,其中水澆地2815畝,旱地20045 畝,梯田11009畝,經濟林果4129畝,黨參1150畝,農民人均耕地1.75畝。2010年,全鄉經濟總收入2000萬元,多種經營收入600萬元,糧食產量300萬公斤, 農民人均有糧200公斤,人均純收入1200元。

自然資源

梨坪鎮,以鄉境內尚家壩、李家壩、侯家壩梨樹多而得名。境內的鄉村公路和白龍江上的渡口相連,且連線國道212線,經冷堡子通九原寨。龍巴河為文縣八河之一,發源於梨坪鄉和武都縣交界的擂鼓山,由23條小溪匯集而成,橫貫全鄉,匯入白龍江,流程28、9公里,年平均流量1、6立方米/秒。利用龍巴河水先後建起了九原電站、草咀電站和池塘壩電站、是梨坪鄉的主要經濟來源。鄉境內山大溝深,大部分耕地分布在山坡。龍巴河上游、九原寨一帶森林茂密。境內降雨量較少,氣候乾燥寒冷,無霜期短,生產條件較差。糧食作物有玉米、小麥、洋芋等。經濟作物有紋黨、當歸、花椒、天麻等。梨坪盛產梨,個大汁多,香氣撲鼻,生產歷史悠久,曾在全縣聞名遐邇。梨坪鄉的九原寨還產名貴藥材蟲草,每逢採挖季節,山民們爭相上山採挖。梨坪鄉尚家壩集市繁榮, 是梨坪、舍書兩鄉的農副產品集散地,甚至毗鄰的橋頭、武都外納等鄉的一些村民也來此趕集,成為臨江片除橋頭外的第二大集市。每逢集日有數千人云集,各種山貸擺滿長街,鱗次櫛比的雜貨攤點琳琅滿目。梨坪鄉地處地震帶上,1897年大地震,曾給當地山民造成巨大損失,至今尚存當年地震痕跡,尹家磨的巨石就是當年地震造成,傳說梨樹道整村被地震掩埋,三天之後尚聞雄雞啼鳴。1999年4月15日,這個鄉的馬家山一帶又發生4.5級地震,馬家、大寨、梨樹道、元頭等村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房屋毀壞,牆壁裂縫,還造成個別人員傷亡。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同時也波及至梨坪,造成2人死亡多人受傷。

梨坪鎮大村大寨較多,比較有名的有尚家壩、金坪、玉坪、趙村等。1953年設有梨坪鄉、趙村鄉、馬家鄉、溝口鄉、舍書鄉、玉坪鄉,後分為為梨坪鄉、舍書鄉。全鄉有史以來文化氛圍較濃,改革開放年代更崇尚習文學字。1992年左右,以梨坪國中校長劉彬彩、副校長王運新為首的書法愛好者組織梨坪書法界名人李尚德、尚廷古、張樹桐、劉雲峰、李長忠等人成立了梨坪鄉書畫協會,舉辦過多次書畫展覽。時任隴南地區群藝館館長的書畫家崔鴻文攜梨坪籍著名書法家王青彥等人在梨坪國中開堂講課,在隴南地區頗有名氣。1997年7月、在喜迎香港回歸的日子裡舉辦了"迎回歸書畫展"。玉坪村青年書法家李長忠等還在趙家峰一帶營造了全省第一個"香港回歸紀念林"。

經濟建設

梨坪鎮曾是全縣最貧困的鄉之一。1986年以來,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梨坪鄉人民牢牢抓住國家扶貧的機遇,夯實農業基礎,廣開生產門路,發展多種經營,新建了"三坪水渠"等一批水利設施,建成了細燕、侯家、尖脈花椒林帶。1990年以來,緊緊抓住退耕還林的歷史機遇,在元頭、劉家溝、李家河等村大搞以花椒、核桃為主的退耕還林,還栽植以洋槐為主的薪炭林基地已初具規模。貧困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觀,2000年實現了全鄉基本脫貧。全鄉經濟、文化、教育、衛生事業設施有較大的發展。龍巴河落差較大,有建設電站的良好壩址,尚家壩幾戶聯辦水電站,解決了鄉機關單位和15個村農民的生產生活用電。梨坪鄉大部分村社植被較差,水土流失比較嚴重,民眾燒柴困難,長期以來曾與毗鄰鄉的民眾因柴山發生過糾紛甚至械鬥事件。90年代以來,全鄉不少村社大力營造薪炭林,解決燃料問題,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尤以趙村、劉家溝、李家河村成效最為顯著,營造薪炭林3400多畝,不少農戶從薪炭林中獲取燃料,不再進山林砍柴了,有效地保護了生態環境。

地方名人

地方名人,王應國,曾任甘肅省交通廳廳長,為家鄉公路建設、冷堡子渡口、九原電站建設做出了貢獻。

建設發展

梨坪鎮黨委和政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深化農村改革,強化農業基礎,協調社會各項事業,圓滿地完成任期目標。主要做了九方面的工作。一是積極發展文教衛生事業。集資19萬元,爭取資金62萬元,建成梨坪國中教學樓和趙村國小教學樓,修築學校圍牆1600米,添置課桌凳150套,積極籌建梨坪中心國小教學樓。同時維修了鄉中心衛生院。二是狠抓公路建設。修通馬家山、梨橋、尖脈、元頭、劉家溝公路。全鄉22個行政村,其中17個村通了公路。三是狠抓了退耕還林,在趙村片的元頭、李家河、劉家溝、趙村及上片的金玉坪村,共完成退耕還林2176畝,並辦成全縣退耕還林示範點,受到省地縣好評,同時荒山營造薪炭林2600畝、用材林1000畝,使全鄉生態環境有了很大改觀。四是積極興修水利。續建了三坪水渠1000米,興建了劉家溝1800米管引工程,興建了總容積400立方的4個蓄水池,興建梨樹坪家庭水窖29個,修建微型電站6座,興建了碧貢、元頭、井坪、那山、堡子里等5個村的人飲工程。五是架設農電線路,架通碧貢、堡子、細燕、李家河、趙村、劉家溝等6個村的農電線路。六是狠抓廣播電視,建成6個村廣播電視村村通。七是建成鄉政府所在地尚家壩街道硬化380米。八是開展綜合治理,淨化社會環境。

發展目標

梨坪鎮黨委和政府奮鬥目標是:全鄉糧食產量達到600萬公斤,農民人均占有糧達到400公斤,人均純收入1500元。

工作重點

退耕還林已取得初步成效、解決了燒柴難的問題。目前首要解決的是把各村的車路修通、讓村名有較為方便的出行。

隴南市的鄉鎮

隴南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邊陲,是甘肅唯一的長江流域地區,也是甘肅唯一的四大地理區域的南方地區。東連陝西,南接四川,北靠天水,西連甘南,為甘肅南下東出之要衝。總面積2.79萬平方公里。全市轄一區八縣,分別為武都區、成縣、徽縣、兩當縣、宕昌、文縣、康縣、西和縣、禮縣,有242個鄉鎮、3422個行政村,居住著漢、回、藏、滿、壯等23個民族。2010年8月12日凌晨以來隴南發生的特大暴雨,引發土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致使多處交通要道受損,電力、通信設施中斷,機關單位、廠礦企業和居民住房進水或倒塌。援助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讓我們了解一下隴南市的行政區劃和它的鄉鎮。
武都區
宕昌縣
文縣
禮縣
陳院鎮
洛塘鎮
成縣
碧口鎮
丹堡鄉
劉家坪鄉
玉壘鄉
范壩鄉
口頭壩鄉
尖山鄉
臨江鄉
梨坪鄉
舍書鄉
堡子壩鄉
石坊鄉
西和縣
店村鎮
馬河鄉
固城鄉
湫山鄉
上坪鄉
江口鄉
兩當縣
西坡鎮
伏家鎮
江洛鎮
泥陽鎮
嘉陵鎮
銀杏樹鄉
水陽鄉
栗川鄉
榆樹鄉
大河店鄉
徽縣
哈達鋪鎮
康縣
沙灣鎮[隴南市宕昌縣]
屯寨鄉
上丹鄉
蘇元鄉
三倉鄉
五庫鄉
郭河鄉
阿塢鄉
賈河鄉
車拉鄉
拋沙鎮
平洛鎮
石雞壩鄉
岸門口鎮
長道鎮
洛峪鎮
石堡鄉
稍峪鄉
馬元鄉
曬經鄉
太石河鄉
六巷鄉
陽壩鎮
祁山鄉
望關鄉
永坪鄉
寺台鄉
崖城鄉
羅壩鄉
大南峪鄉
洮坪鄉
迷壩鄉
王壩鄉
雷王鄉
龍林鄉
中壩鄉
沙金鄉
草坪鄉
雷壩鄉
肖良鄉
三峪鄉
灘坪鄉
碾壩鄉
站兒巷鎮
豆壩鄉
雲屏鄉
白楊鄉
太石鄉
銅錢鄉
黃渚鎮
紅川鎮
尚德鎮
安化鎮
小川鎮
麻沿河鄉
桔柑鄉
沙壩鎮
虞關鄉
佛崖鄉
盧河鄉
裕河鄉
外納鄉
鐔河鄉
八力鄉
中廟鄉
西高山鄉
木耳鄉
顯龍鄉
龐家鄉

何家堡鄉
磨壩藏族鄉
豆坪鄉
蒲池鄉
新城子藏族鄉
永寧鎮[甘肅省隴南市]
竹院鄉
三河壩鄉
甘江頭鄉
索池鄉
何壩鎮
石峽鎮
王磨鎮
韓院鄉
理川鎮
臨江鋪鄉
店壩鄉
鐵樓藏族鄉
好梯鄉
柏林鄉[武都區]
肖家鄉[文縣]
宕昌鎮
馬街鄉[武都區]
漢林鄉
南陽鎮[宕昌縣]
官亭鎮[宕昌縣]
隆興鄉[武都區]
龍壩鄉[武都區]
橋頭鄉[文縣]
官鵝藏族鄉
金木鄉
牛家鄉[宕昌縣]
中寨鄉[文縣]
南河鄉[宕昌縣]
漢源鎮[西和縣]
金廠鄉
馬營鄉[武都區]
姜席鎮
池壩鄉
大舍鄉
錦屏鄉[武都區]
西峪鄉
蘇合鄉
簸箕鄉
興隆鄉[西和縣]
琵琶鄉[武都區]
將台鄉[宕昌縣]
月照鄉[武都區]
十里鄉[西和縣]
大橋鄉[西和縣]
蒿林鄉
楓相鄉
盤底鄉
渭河鄉
坪埡鄉

鹽官鎮[禮縣]
石橋鎮[甘肅省禮縣]
白河鎮[禮縣]
寬川鄉[禮縣]
永興鄉[禮縣]
草河鄉
興化鄉[宕昌縣]
紅河鄉[禮縣]
城郊鄉[武都區]
秦峪鄉
化馬鄉[宕昌縣]
新寨鄉[宕昌縣]
獅子鄉[宕昌縣]
五馬鄉[武都區]
三河鄉[武都區]
大堡鎮[康縣]
西支鄉[武都區]
兩河鎮[康縣]
長壩鎮[康縣]
雲台鎮[康縣]
東江鎮[武都區]
漢王鎮[武都區]
透防鄉
兩水鎮[武都區]
龍鳳鄉[武都區]
玉皇鄉
宋坪鄉
甘泉鄉[武都區]
楊店鄉[兩當縣]
左家鄉
店子鄉[康縣]
魚池鄉[兩當縣]
張家鄉[兩當縣]
紙坊鎮[成縣]
泰山鄉[兩當縣]
金洞鄉[兩當縣]
角弓鄉
鐔壩鄉
大坪鄉[成縣]
支旗鎮
柳林鎮[徽縣]
魚龍鄉[武都區]
水泉鄉[成縣]
二郎鄉[成縣]
南康鄉[成縣]
熊池鄉
黃坪鄉[武都區]
高橋鄉[徽縣]
石門鄉[武都區]
化埡鎮
黃陳鎮
隴南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