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劉家坪鄉](/img/7/6d4/nBnauM3X4ITN4ADM2AjM5cDOyITMwYjMyIjMwADMwAzMxAzLwI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自然資源
![劉家坪鄉](/img/f/d3f/nBnauM3X0QjM2gTO1YTM5cDOyITMwYjMyIjMwADMwAzMxAzL2E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劉家坪鄉屬於白水江自然保護區,是全縣植被最好的鄉之一,被前來考察的專家譽為“地球上難得的一塊綠地”。密林中棲息著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國家一類保護珍稀動物,還生長著香果、珙桐等珍稀樹種,讓水河中棲息著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大鯢,設有白水江自然保護區劉家坪保護站。境內大嶺梁海拔2100多米,設有護林防火潦望哨。保護區管理局在大嶺梁建起了經濟林基地,營造杜仲、核桃等經濟林3000多畝。
歷史遺蹟
![劉家坪鄉](/img/7/56c/nBnauM3XzITN1IDM4cTM5cDOyITMwYjMyIjMwADMwAzMxAzL3E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劉家坪鄉讓水河上游的七信溝,有一清涼寺,為明代初所建。清嘉慶八年(1803年)頗具規模,有石土“一斤”,僧人“洪海”住其間。深山寶剎,建有正殿、老君店、娘娘店和岩寺一處,細緻石板作料,20米見方巨石蓋頂,四間暗室綴點,三尊大佛如生,四百羅漢絢麗,十八羅漢精湛。規模宏大,塑像石雕,精妙絕倫,曾雲集四方高僧,勝極一時,名聲遠播,頗有“隴南敦煌”之巧喻。風雨飄搖幾多春秋,今古寺雖略顯衰敗,但寺院、洞窟、高僧墳冢依在,仍依稀可辨當年恢宏之氣勢。多有遊人慕名遠足此地,一飽遊興。
經濟建設
![劉家坪鄉](/img/9/30f/nBnauM3XzEjNwUTOzgTM5cDOyITMwYjMyIjMwADMwAzMxAzL4E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劉家坪鄉上一屆黨委和政府堅持兩個文明建設一齊抓,推動了全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一是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糧食總產達到100萬公斤,人均有糧300公斤,農業總產值250萬元,鄉鎮企業產值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95萬元。二是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堅持以水促農,加快農業綜合開發,大打扶貧攻堅戰,全鄉基本解決溫飽。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修建了前山、深溝兩社農機道路,架通劉家坪至柏樹山、劉家坪至關頭壩兩社農機道路,建成七信溝、黃家山2座小水電站,建成碉樓河、白貢山、九元壩微型電站3座。續建修通九元壩水渠,新增水澆地80多畝,建成一些村社人飲工程。四、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修建了劉家坪中心國小教學樓,基本實現計畫生育“三為主”、“三結合”,建成劉家坪、關頭村“村村通”工程。五、保持了全鄉社會穩定,開展了嚴打、禁毒專項鬥爭,狠抓了“三五”普法,開展了收槍治暴工作。
發展規劃
![劉家坪鄉](/img/5/d8a/nBnauM3X1MjM0ETNykTM5cDOyITMwYjMyIjMwADMwAzMxAzL5EzLz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一、以農業為基礎,最佳化結構。1、因地制宜,一村一品,面向市場,規模經營,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經濟作物,使傳統農業單一結構向現代化農業的多元化結構轉變。2、壯大支柱產業,立足資源優勢,重點建設核桃、花椒、杜仲、食用菌、養殖業等基地,形成規模優勢和經濟優勢。3、強化基礎,大辦水利,水土並舉,建管並舉,大搞農田基建,努力實現梯田化目標。4、大力推進科技興農,搞好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引導農民科學耕作、管理、經營,大力推廣地膜覆蓋、中低產田改造。5、打好扶貧攻堅戰,爭取扶貧資金傾斜,確保全鄉穩定脫貧,並向小康邁進。6、切實搞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落實減負政策,嚴格執行農民合理負擔定向限額一定三年不變的政策,搞好農村稅費試點。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交通上,重點抓好全鄉農機道路改造和橋樑建設,新修和維修相結合,實現社社通公路,處處有橋過,抓好全鄉4座鐵索橋、3個社農機道路建設,做好班各河橋開工準備工作。電力建設上,爭取大電網延伸,採取國家扶持、部門支持、民眾興辦小水電的辦法,實現全鄉社社通電。大力加強郵電通訊、廣播電視、教育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爭取丹堡到劉家坪光纜工程,實施好廣播電視“村村通”,力爭劉家坪學校操場硬化,保護站到衛生院道路硬化。建成文化圖書室。
三、狠抓產業結構調整,認真實施退耕還林戰略。
四、認真落實基本國策,鞏固“三為主”,促進“三結合”。
五、做好社會穩定工作,創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1、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認真開展“安全村”、“文明戶”、“遵紀守法戶”創建活動,大力開展普法宣傳。2、切實抓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鞏固完善土地二輪承包,依法推進村民自治。3、妥善安置困難民眾生活。4、高度重視防汛抗旱和防火、防盜工作,嚴厲打擊種毒、吸毒、販毒活動和農村惡勢力,確保全鄉社會穩定,民眾安居樂業。
六、從嚴治政,加強作風建設。
隴南市的鄉鎮
隴南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邊陲,是甘肅唯一的長江流域地區,也是甘肅唯一的四大地理區域的南方地區。東連陝西,南接四川,北靠天水,西連甘南,為甘肅南下東出之要衝。總面積2.79萬平方公里。全市轄一區八縣,分別為武都區、成縣、徽縣、兩當縣、宕昌、文縣、康縣、西和縣、禮縣,有242個鄉鎮、3422個行政村,居住著漢、回、藏、滿、壯等23個民族。2010年8月12日凌晨以來隴南發生的特大暴雨,引發土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致使多處交通要道受損,電力、通信設施中斷,機關單位、廠礦企業和居民住房進水或倒塌。援助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讓我們了解一下隴南市的行政區劃和它的鄉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