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1950年,詠春派一代宗師葉問與妻子張永成帶同兒子葉準到澳門
生活,繼而到香港謀生。一次較量,梁雙甘拜下風,並拜葉問為師。其後,葉問先後收了李瓊、陳四妹、鄧聲、汪東、吳贊等人為徒。但最矚目是與紅顏知己-珍妮一段鮮為人知的事跡。汪東與吳贊好鬥,四處與其他門派「講手」,需要葉問經常調解。某夜,工友們與梁雙在天台開會起衝突,葉問出手制伏眾人,另一方面,鄧聲沉迷名利,與貪污警員同流合污。葉問向鄧聲曉以大義,鄧聲終暗中協助因引發警民衝突而被捕的李瓊獲釋。1959年,九龍城寨由江湖中人地頭龍統領,經營不良勾當。鄧聲答應暗助魏霸天的獅隊勝出,好讓地頭龍操控賽果,比賽當天,魏霸天偷襲吳忠,葉問出手救助吳忠,擊敗魏霸天。葉問與吳忠成了莫逆之交。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備註 |
---|---|---|---|
葉問 | 黃秋生 | ---- | 中年 |
張永成 | 袁詠儀 | ---- | 葉問太太,在1960那一年患病去世 |
葉準 | 張頌文 | ---- | 葉問長子 |
陳四妹 | 鍾欣桐 | ---- | 葉問的女徒弟、汪東的妻子 |
李瓊 | 蔣璐霞 | ---- | 葉問的女徒弟 |
汪東 | 周定宇 | ---- | 葉問徒弟 |
鄧聲 | 陳小春 | 徐敏 | 葉問徒弟 |
梁雙 | 洪天明 | ---- | 葉問徒弟 |
吳忠 | 曾志偉 | 趙恩余 | 白鶴派掌門人、與葉問亦敵亦友 |
珍妮 | 周楚楚 | ---- | 葉問的紅顏知己,1968年患肺癌去世 |
地頭龍 | 熊欣欣 | ---- | 城寨統治者,後被葉問打敗押回警局 |
魏霸天 | 盧惠光 | ---- | 鎮威派掌門人,後被李瓊和梁雙打敗押回警局 |
愛兒 | 徐黃麗 | ---- | 無 |
盲公陳 | 王祖藍 | ---- | 無 |
職員表
出品人 | 冼國林、楊受成、劉榮 |
製作人 | 冼國林、馮志偉、劉榮 |
監製 | 冼國林、利雅博 |
角色介紹
- 葉問演員黃秋生
- 詠春派掌門。1950年到香港謀生,先後收了梁雙、李瓊、陳四妹、鄧聲、汪東等人為徒,師徒為樹立“詠春精神”做出了奮鬥。
- 張永成演員袁詠儀
- 葉問太太,1960患病去世
- 葉準演員張頌文
- 葉問長子,父親留守佛山授拳期間,葉準在廣州工作,一直不諳功夫。1972年父親病逝後,時年近50,始“教”功夫。
- 梁雙演員洪天明
- 葉問首徒,工廠的工會主席,有一定的職權,因為梁雙的幫忙葉問也在來到香港初期有了落腳之地。一開始梁雙對於葉問不是很信服,對於詠春拳也不是很了解,葉問剛到香港就提出與他比試,葉問輕鬆致勝,梁雙也成為了葉問來到香港後收的首徒。
- 陳四妹演員鍾欣桐
- 葉問女弟子、汪東的妻子。很喜歡看武俠小說,總說要像小說里的英雄一樣,行俠仗義原是一位酒樓的“點心小妹”,對功夫和功夫漫畫充滿了幻想,一直希望自己能成為漫畫中那種身懷功夫“除暴安良”的女俠。在跟隨師父葉問學習詠春期間,也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與師兄汪東喜結良緣,夫妻二人為著生計共同開辦了“詠春武館”掛牌收徒。
- 汪東演員周定宇
- 獄警,葉問弟子,陳四妹的丈夫。硬朗爽直,為人憨厚,但卻缺少心機,缺少江湖經驗。汪東為生活所迫,在擂台打拳賭命,可他的原則是絕不打黑拳,不違規作弊,但最終卻遭地頭龍算計。
- 鄧聲演員陳小春
- 葉問弟子,警察。在警局內部處於黑白兩個勢力的夾縫之中生存,兩部分勢力均向他拉攏,而他亦面臨著兩難的抉擇。本來是個不貪的人,可是旁邊所有警察都在貪,還會放錢到他抽屜裡面,他在這個黑白中間搖擺,最終沈迷名利,與貪污警員同流合污。
- 吳忠演員曾志偉
- 白鶴派掌門,與葉問亦敵亦友。
音樂原聲
歌曲名 | 作詞 | 作曲 | 演唱 |
---|---|---|---|
萍水相逢 | 楊彥岐 | 姚敏 | 吳鶯音 |
給我一個吻 | 陳蝶衣 | 原曲Seven Lonely Days | 張露 |
南屏晚鐘 | 陳蝶衣 | 王福齡 | 崔萍 |
我要你的愛 | 姚敏 | 原曲I Want You To Be My Baby | 葛蘭 |
夢 | 陶秦 | 顧嘉輝 | 周楚楚 |
獲獎記錄
香港電影金像獎 |
|
幕後製作
製作公司
公司名稱 | 所屬地區 |
---|---|
國藝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 中國香港 |
英皇電影 | 中國香港 |
大地時代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 | 中國 |
National Arts Films Production | |
派格太合環球傳媒公司 | 中國 |
創作背景
電影出品人冼國林先生既是金融業老闆,又是武林中人,是所有“葉問”系列電影的幕後推手,從《葉問》、《葉問2》到《葉問前傳》再到《葉問:終極一戰》。他是葉準老的首徒、香港詠春聯會主席、國際詠春聯會副主席,可以說是“詠春拳”和“葉問”品牌在全球的主要推廣者。在香港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發布會上,冼國林表示,《終極一戰》將會是他參與投資和監製的最後一部葉問影片,他也希望由《終極一戰》為他參與的葉問電影畫上完美的句號。製作場景
《葉問-終極一戰》為首部於西樵山夢工場拍攝的電影,影城中包括九龍寨城、香港街、上海街等場景。此影城設備齊全,建築物像真度極高,並比照真實的樓房規格建造,可以居住。香港街以幾十年前深水埗懷舊騎樓建築為主,細微之處也經得住鏡頭考驗。比如,林立的店鋪招牌、鋪滿舊時報刊的報紙攤等等,處處充滿了細節和考究。另外,老爺車、老式巴士、電車、火車頭等大件道具也按原樣重建,如香港街旁邊還重建了一座老火車站,《葉問-終極一戰》在此取景,使景片更富真實感。發行信息
上映時間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中國 | 2013年3月22日 |
中國香港 | 2013年3月28日 |
新加坡 | 2013年3月28日 |
越南 | 2013年4月5日 |
中國台灣 | 2013年5月10日 |
韓國 | 2013年6月27日 |
美國紐約 | 2013年9月20日 |
日本 | 2013年9月28日 |
發行公司
公司名稱 | 發行地區 | 著作權類型 |
---|---|---|
大地時代電影發行(北京)有限公司 | 中國內地 | 全部 |
英皇電影 | 中國香港、全球 | 全部 |
Well Go | 美國 | 全部 |
Lark Films Distribution | 中國香港 | 院線 |
日活 | 日本 | 院線 |
Shaw Organisation | 新加坡 | 院線 |
Pinnacle Films | 澳大利亞 | DVD |
寰宇鐳射錄影有限公司 | 中國香港 | DVD、Blu-ray DVD |
影片評價
“開幕電影《葉問-終極一戰》乍看還不是國際范的重頭大片,尤其相對於《一代宗師》規模較小,可要說的故事更平易近人。邱禮濤的葉問(黃秋生飾)淡薄而低調,詠春大師在電影裡處處顯得像平實中老年人多於傳奇武林高手,而正好就是如此從容泰然的處理,讓影片來得猶似享用過奢華盛宴後的一口清茶。《葉》也不乏可觀的武術呈現。但邱導故意將重點放到重現五、六十年代的老香港風貌,藉此緬懷那種屬於庶民式的人情和生活趣味;影片多處細節乍看典型,其實由此而呈現的舊情懷,既草根,亦活潑,憑此勾起的城市回憶,不論觀者曾否親身經歷,依然有點身處其中之感。像深水涉和九龍城寨,不復見的大笪地式排檔/市集,舊式碟頭飯、飛機欖、舞獅采青、貪污與黑白兩道、罷工暴動,以及地下擂台,坦白說這些全屬似曾相識的點綴,種種元素綜合起來,卻很具以往港產片味道,“內雜”但充滿活力。”(《am730》羔羊評)
“喜歡這部作品,邱禮濤從沒有令我失望,黃秋生如往常一樣令人喜出望外,袁詠儀是一個驚喜!(原文:Ilikeit.Hermanneverletmedown,AnthonyWongisamazingasusual!AnitaYuenisasurprise!)”(《明周》影評人馮家明評)
“本片的靈魂在於對香港五、六十年代的歷史及社會狀況大量參考,場景中重塑的舊日街道充滿生氣、色彩飽和。(原文:Thesoulofthismovieisreallyinitstirelessreferencestothehistoricalandsocialconditionsof1950sand60sHongKong,whosestreetviewsarerecreatedinvibrant,saturatedcolours。)”(《Screen》影評人EdmundLee評)
有一定的情懷,但並不是一部成功的電影。影片敘事前後兩層皮,苦心經營的葉問及其弟子等“港人”生活之不易,後來又回到打擂台的俗套老橋段中。片中不僅黃秋生與曾志偉兩位“大師”的對手戲顯得小兒科,飾演葉問妻子的袁詠儀也被活生生浪費,而飾演葉問一眾弟子的陳小春、鍾欣桐和洪天明等更是幾乎被埋沒在導演貧瘠的鏡頭調度中,鋪張而又浪費。(曾念群評)
一部不正經和缺乏存在感的電影。與《葉問》系列的其他電影還有王家衛的《一代宗師》相比,它在預算和主創陣容上都遠遠不如,影片更接近過往邱禮濤的速成作品,時不時暴露出簡單粗暴的違和感,令人啞然。在港片的黃金歲月,這般快手和速戰速決的電影有過很多,然而,進入合拍片時代後,大片一下子把預算拉升,諸如《葉問:終極一戰》這樣的電影就變得無所適從,粵語的說法是“兩頭唔到岸”。(木衛二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