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以壩台上建有古寺一座而得名。原寺院早已拆毀,台基至今殘存。建國前屬大堡鄉田轄。建國初設朝聖鄉,1953年更名寺台鄉。1958年為大堡公社所轄。1961年分設寺台公社。1983年改為寺台鄉至今。現轄寺台、楊灣、馬蓮山、袁家山、剪子河壩、河口、田家坪、成家灣、鞏家溝、甘林寺、黃莊11個村委會,78個自然村。
自然與經濟
【自然與經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起伏較緩。大堡河由南向北貫流全境,還有小支流多條,形成溝壩地。氣候溫和,雨量適中,無霜期較長。境內最高處(天橋山)海拔1536米,最低處(河口)海拔861米。耕地面積9990畝,其中壩地543畝。土質大部分為正黃土,沿河大為黑、褐色土。因逐年平田整地,改良土壤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修成水平梯田2433畝,機耕地737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占總產60%左右,是本縣主產區之一,單產歷居首位。還產黃豆、洋芋、水稻。經濟作物有核桃、花椒、柿子、玉竹等。田家坪行政村的柿餅體大、糖質多、浸霜度厚,銷路廣;成家灣村的蘆席紋路細密,美觀耐用;馬蓮村編制的草帽條勻質優,行銷遠近,深受顧客歡迎。
【交通】境內有連線江望公路的鄉村公路1條。另有通往大堡鄉的公路及連線其它行政村的農機道路。
【文教衛生】現有中學1所,國小11所,有醫院1所,醫療站10處。
青海省,海東地區,平安縣
【寺台鄉】 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府駐地21千米。人口0.6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族。總面積89.8平方千米。轄仲家、新安、灣子、寺台、翻身、莊廓、窯洞、邦業隆、瓦窯台9個村委會。1949年沿舊制屬高強鄉轄地(後改三合鄉),1953年從三合鄉析置寺台鄉,1958年併入紅星公社(後改三合公社),1978年劃歸平安縣,1980年由三合公社析置寺台公社,1984年改設寺台鄉。
隴南市的鄉鎮
隴南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邊陲,是甘肅唯一的長江流域地區,也是甘肅唯一的四大地理區域的南方地區。東連陝西,南接四川,北靠天水,西連甘南,為甘肅南下東出之要衝。總面積2.79萬平方公里。全市轄一區八縣,分別為武都區、成縣、徽縣、兩當縣、宕昌、文縣、康縣、西和縣、禮縣,有242個鄉鎮、3422個行政村,居住著漢、回、藏、滿、壯等23個民族。2010年8月12日凌晨以來隴南發生的特大暴雨,引發土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致使多處交通要道受損,電力、通信設施中斷,機關單位、廠礦企業和居民住房進水或倒塌。援助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讓我們了解一下隴南市的行政區劃和它的鄉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