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生長習性

其修剪在花後進行,樹型既可修剪成喬木狀,又可修剪成灌木狀,但無論哪種樹型都要剪去枯枝、弱枝、內膛枝,以保證樹冠內部有良好的通風透光性。木芙蓉也可盆栽,盆土要求疏鬆肥沃,排水透氣性良好,生長季節要有足夠的水分,以滿足生長的需求,冬季移到室內越冬,維持0℃至10℃的溫度,以保證其休眠。
分布範圍
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北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區(主要城市:南京、揚州、鎮江、南通、常州、無錫、蘇州、合肥、蕪湖、安慶、淮南、襄樊、十堰)、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區(主要城市:武漢、沙市、黃石、宜昌、南昌、景德鎮、九江、吉安、井岡山、贛州、上海、長沙、株洲、岳陽、懷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陽、邵陽、桂林、溫州、金華、寧波、重慶、成都 、都江堰、綿陽、內江、樂山、自貢、攀枝花、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昆明、大理)、 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主要城市:福州、廈門、泉州、漳州、廣州、佛山、順德 、東莞 、惠州、汕頭、台北、柳州、桂平、箇舊)。
常見品種

粉芙蓉:花色粉紅;
紅芙蓉:大紅色花,花大重瓣,酷似牡丹;
黃芙蓉:又名黃模,黃色花,鍾狀,花芯暗紫色,花大重瓣,酷似牡丹,為稀有品種;
醉芙蓉:又名“三醉芙蓉”,清晨開白花,中午花轉桃紅色,傍晚又變成深紅色,為稀有的名貴品種。
套用價值
園林用途

芙蓉花因光照強度不同,故引起花瓣內 花青素濃度的變化。木芙蓉的花早晨開放時為白色或淺紅色,中午至下午開放時為深紅色。人們把木芙蓉的這種顏色變化叫“三醉芙蓉”、“弄色芙蓉”。有些芙蓉花的花瓣一半為銀白色,一半為粉紅色或紫色,人們把這種芙蓉花叫做“ 鴛鴦芙蓉”。近年來,因為園藝科技的進步,人們培養了複色芙蓉花,使其花瓣上鑲有彩邊、彩色條紋、斑塊、斑點等,花朵也更加碩大,花期更為長久。
經濟價值
莖皮含纖維素39%,莖皮纖維柔韌而耐水,可作纜索和紡織品原料,也可造紙。
食用價值
木芙蓉花亦可燒湯食,軟滑爽口,花瓣與雞肉一道可製成芙蓉花雞片;與竹筍同煮可製成雪霞羹;與粳米一道可煮"芙蓉花粥";還可與麵粉調合,放入油鍋中炸,炸後與軟骨煨湯等。
藥用價值


性味歸經:微辛,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止血。用於肺熱咳嗽,月經過多,白帶;外用治癰腫瘡癤, 乳腺炎, 淋巴結炎, 腮腺炎,燒燙傷,毒蛇咬傷,跌打損傷。有名的 “玉露散”和 “芙蓉花油”就是用木芙蓉的花和葉製成的。
採集:夏秋摘花蕾,曬乾,同時采葉陰乾研粉貯存;秋、冬挖根、曬乾。
用法用量:0.3~1兩;外用適量,以鮮葉、花搗爛敷患處或乾葉、花研末用油、 凡士林、酒、醋或濃茶調敷。
備註:(1)芙蓉花:對於一切 瘡癰腫毒、 乳癰等症,初起外用,能消腫止痛;已成者內服,有排膿之功。有可治肺癰,單用鮮花一至二兩(乾花減半),水煎,加冰糖五錢沖服,也可配合 魚腥草同用。芙蓉花還能涼血清熱,可配蓮蓬殼,用治血熱崩漏。此外,亦可用治水火燙傷,研末,用 蜂蜜或 麻油調服。
藥用選方:1.治月經過多:木芙蓉花、 蓮蓬殼等份,研末,每次6g,1日3次,米湯送服。
2.治咳嗽:木芙蓉花60g,豬心肺適量,共燉熟後,加 紅糖60g,食肉飲湯。
3.治水火燙傷:木芙蓉鮮花,曬乾,研末,用 芝麻油調勻塗患處。
4.治腫毒:木芙蓉葉、 蒼耳等份,研末, 蜂蜜調勻,敷患處。
5.治腮腺炎:木芙蓉葉,研末,用 雞蛋清調勻,敷患處,1日2次。
6.治乳腺火:木芙蓉鮮根、鮮葉等份,共搗爛,用白酒敷患處。
7.治瘡癰腫痛:芙蓉花30--60g(乾花減半), 冰糖15克。將木芙蓉鮮花加水煎煮,取汁加冰糖溶化,代茶頻頻飲服。
8.治婦女白帶多:芙蓉花50g、 雞冠花30g,水煎服,每日1劑。
栽培管理

木芙蓉的日常管理較為粗放,天旱時應注意澆水,春季萌芽期需多施肥水,花期前後應追施少量的磷、鉀肥。每年冬季或春季可在植株四周開溝,施些腐熟的 有機肥,以利植株生長旺盛,花繁葉茂。在花蕾透色時應適當扣水,以控制其葉片生長,使養分集中在花朵上。
木芙蓉長勢強健,萌枝力強,枝條多而亂,應及時修剪、抹芽。木芙蓉耐修剪,根據需要既可將其修剪成喬木狀,又可修剪成灌木狀。修剪宜在花後及春季萌芽前進行,剪去枯枝、弱枝、內膛枝,以保證樹冠內部通風透光良好。在寒冷地區地栽的植株,冬季其嫩枝會凍死,但到了翌年春天又能萌發出更多的新梢。因此,最好將其株形培植成 灌木狀。
木芙蓉盆栽宜選用較大的瓷盆或素燒盆,盆土要求疏鬆肥沃、排水透氣性好,生長季節要有足夠的水分。冬季移至溫度在0℃至5℃的室內越冬,保證其充分休眠,以利於來年開花。
木芙蓉的繁殖可用 扦插、分株或 播種法進行。扦插以2月至3月為好。選擇濕潤沙壤土或潔淨的河沙,以長度為10至15厘米的1至2年生健壯枝條作插穗。插前將插穗底部在濃度為3至4克/升的 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15至30分鐘。扦插的深度以穗長的2/3為好。插後澆水後覆膜以保溫及保持土壤濕潤,約1個月後即能生根,來年即可開花。
分株繁殖宜於早春萌芽前進行,挖取分櫱旺盛的母株分割後另行栽植即可。
播種繁殖可於秋後收取充分成熟的木芙蓉種子,在陰涼通風處貯藏至翌年春季進行播種。木芙蓉的種子細小,可與細沙混合後進行撒播。
苗床用土要細,播後覆土、灑水並保持苗床濕潤,一般25至30天后即可出苗,翌年春季方可移植。木芙蓉常發生的蟲害有 蚜蟲、 紅蜘蛛、 盾蚧等。尤其高溫季節,乾旱、通風不良時最易發生。除及時進行噴藥防治外,還應對植株進行及時澆灌和必要的疏剪。
病蟲防治

1.盾蚧可用80%敵敵畏乳油500~9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噴1~2次。
2.蚜蟲 可用樂果或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或2.5%魚藤精1000~1500倍液,每7~10天噴1次,2~3次即可。
3.紅蜘蛛 可用20%三氯殺蟎碸800倍,三氯殺蟎醇乳劑2000倍,每7~10天噴1次,2~3次即可。
4、木芙蓉白粉病
主要危害葉片,危害嚴重時可引起植株衰弱及葉片變黃、早枯。早期葉片正面出現多個小斑,接著小斑匯合成沒有明顯邊緣的白粉狀大斑,秋末在白粉處產生黑褐色小顆粒。
防治方法:秋末清除病株並燒毀;發病初期用25%的粉銹寧2000倍液噴灑,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灑。
5、角斑毒蛾
剛孵化的幼蟲群集在葉背面,取食葉肉而只留上表皮,3齡幼蟲分散取食,老熟幼蟲在葉背面結繭化蛹;冬季前,3齡幼蟲在樹皮下越冬。
防治方法:冬季刮除樹皮下的越冬幼蟲,在6月上、中旬用20%三氯苯醚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2500倍液,或90%敵百蟲1000倍液噴灑。
6、小綠葉蟬
以成蟲和若蟲刺吸植物的汁液,使被害葉片出現小自點,嚴重時全葉蒼白並提早落葉,影響了植株的正常生長和觀賞價值。成蟲產卵於葉背主脈、新梢或葉柄內,若蟲棲息於葉背,喜爬善跳並有橫做的習性。
防治方法:清除植物周圍的雜草,消滅越冬處所,減少第2年的蟲口基數;第1次發生高峰期前,用50%殺螟松、50%新硫磷、菊酯類殺蟲劑各15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1500倍液噴灑。
7、大青葉蟬
以成蟲及若蟲在嫩芽、葉片、嫩枝上刺吸汁液危害,導致枝幹逐漸枯死。
防治方法:於9月底成蟲產卵前在枝幹上塗藥劑,防止產卵。在若蟲危害期噴灑50%西維因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倍液。
8、硃砂葉蟎
危害植株葉片。被害葉初呈黃白色小斑點,後逐漸擴展至全葉,造成葉片捲曲、枯黃脫落。
防治方法:噴灑40%氧化樂果1000~5000倍液。噴藥時應對準葉背面,並注意噴灑內膛及中、下部葉片。
與水芙蓉

芙蓉生於陸上者叫木芙蓉,生於水上者叫水芙蓉。水芙蓉就是荷花,又叫芙蕖。荷花是蓮科蓮屬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又稱蓮花。古稱芙蓉、菡萏、芙蕖。
荷花原產於中國,通常在水花園裡種植。荷花是印度的國花。
荷花的根莖種植在池塘或河流底部的淤泥上,而荷葉挺出水面。
在伸出水面幾厘米的花莖上長著花朵。荷花一般長到150厘米高,橫向擴展到3米。荷葉最大可達直徑60厘米。引人人注目的蓮花最大直徑可達20厘米。荷花有許多不同的栽培品種,花色從雪白、黃到淡紅。
文化底蘊


湖南與木芙蓉:史料記載,自唐代始湖南湘江一帶便廣種木芙蓉;唐末詩人譚用之賦詩曰:“秋風萬里芙蓉國”。從此,湖湘大地便享有了“芙蓉國”之雅稱
成都與木芙蓉:木芙蓉,自泥土鑽出,灰頭土腦的樣子,無益遠清香,缺亭亭玉立,皺摺折沒有光澤的樣子,多半不惹人憐香惜玉。猶如一顆卵石在眾多卵石河床之上,不能凸現。
在煌煌一部《詩經》上,中原的先民們連草部的野豌豆,即薇,還有蕨都提到了,當然不會少了荷花,說那是“其華菡菡”,已有審美的趣味了。可在木部內,就是沒有木芙蓉的影子。
《辭海》上釋條:木芙蓉,俗稱“芙蓉花”。錦葵科。落葉灌木,被毛。葉掌狀5—7裂。秋季開花,花腋生,至枝梢簇一處,花冠白或淡紅色。原產中國。葉多作消腫解毒外敷藥,性平,主治瘡癰、乳癰、燙傷等,花多作涼血止血藥用。
成都花農說,這芙蓉花賤得很,生命力旺。每年清明前後,折上三、五寸枝條,插入泥土即活,不出二、三年,就二、三丈高了,蔚然成林。
然在文藝上,就罕見描繪木芙蓉了。
不過,芙蓉花也有傾國傾城的光景。那是距今九百年的五代十國的孟昶後蜀。
孟昶作為一國人君竟然為了討皇妃花蕊夫人歡心,還頒發詔令:在成都“城頭盡種芙蓉,秋間盛開,蔚若錦繡。帝語‘群臣曰自古以蜀為錦城,今日觀之,真錦城也。’”
成都,整整一座城市成為那個動盪不安時代中,天下最大最幽靜的花園城了。孟昶在無意間做了將成都綠化推向了極致第一人。以致千年以後的今日成都,也沒有超過當時的城市綠化景觀:燦若雲陣奼紫嫣紅的芙蓉樹高列城牆之上,所形成的空間序列與豐富景觀層次,形態的生動、色彩的豐富和蓬勃生機都是極具審美價值的。
若干年後,冒著細雨從劍門入蜀的宋代大詞人陸游,曾生活在成都。此地依舊繁花似錦,暗地妖嬈,已成為他一段最燦爛最眷戀的人生回顧:
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入泥。
二十四里香不斷,百花潭到錦城西。
廣政十二年十月,孟昶的綠化城市工程大功告成,攜花蕊夫人一同登上城樓,相依相隈觀賞紅艷數十里,燦若朝霞的成都木芙蓉花。
後蜀的天空那樣的明麗,瀰漫著濃郁的花香,花香里是百鳥的鳴叫,伴隨百鳥的鳴叫是蜀宮內外日日紛紛的絲竹歌舞,鶯聲燕語的浪笑。
成都別號蓉城自此而始。千年後,這酡顏三變木芙蓉被選定為成都市市花。
芙蓉花自古便成為文人志士詠嘆抒懷的好素材。 《長物志》稱:“芙蓉宜植池岸,臨水為佳。屈原在《楚辭》中寫道:“采薜荔含水中,擘芙蓉兮木末”。白居易描繪芙蓉:“花房膩似紅蓮朵,艷色鮮如紫牡丹”;蘇東坡詩寫“溪邊野芙蓉,花水相媚好”;范成大筆下“裊裊芙蓉風,池光弄花影”。王安石極言木芙蓉的芳艷清麗,詩云:
水邊無數木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濃。
正似美人初醉著,強抬青鏡欲妝慵。
《廣群芳譜》中這樣描述木芙蓉:“清姿雅質,獨殿眾芳。秋江寂寞,不怨東風,可稱俟命之君子矣”。菊花傲霜,但木芙蓉開在其後,更耐霜寒更,故名拒霜花。古人多有詩詞讚美:“堪與菊英稱晚節,愛他含雨拒清霜”、“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誰憐冷落清秋後,能把柔姿獨拒霜”、“群芳譜里群芳消,俏中還數木芙蓉”。
相關詩詞:
木芙蓉 作者:柳宗元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盈盈湘西岸,秋至風露繁。
麗影別寒水,穠芳委前軒。芰荷諒難雜,反此生高原。
辛夷塢 作者:王安石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花卉傳說

花卉傳說:清姿雅質、獨冠群芳的木芙蓉,古人對它的評價極高,惟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它卻是毒死炎帝神農氏的可怕植物呢!
神農氏不僅教導人們播種五穀,解決了基本的民生問題,他還遍走深山大澤,找尋百草做藥,為百姓治病療痛,以減少民生疾苦。他找藥的方法非常簡單,就是將采來的藥草,先以自己的身體做實驗,然後再將其經驗轉述他人。他用這種原始方法,雖然找到了不少妙方,然而,最後他卻因嘗試一種紅花而不幸中毒身亡。終生為人民謀求幸福的他,直到最後一口氣,仍用他寶貴的生命告訴人們:這種在秋冬之際開放的美麗花朵是有毒的,不要入口,真是令人敬仰。
神農死後,人們為了哀悼他的猝死,和提醒大家不要重蹈覆轍,便將這種開紅花的植物叫做“斷腸草”;而這種要人命的花,不是別的,正是芙蓉花。詩仙李白曾經為此寫下:“昔作芙蓉花,今為斷腸草”等詩句。
花語:纖細之美,貞操,純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