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分布
陸地棉除在巴西、秘魯等部分地區為多年生外,在其他各國都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棉株生育期120~150天,其中纖維生長期50~65天。棉籽外殼有灰白色短絨,光籽極少。這個棉種具有豐產、早熟、衣分高、適應性強、抗逆性好、結鈴率高、品質好等特點。正常成熟的纖維色澤潔白或帶有絲光,長度23~33毫米,細度5000~6500米/克,寬度18~20微米,天然轉曲39~65個/厘米,強度3~4.5克力/根,斷裂長度20~25千米,可純紡或混紡10~100號細紗(60~6英支)。
19世紀末,中國開始引種美國陸地棉栽培種,20世紀上半葉試種和部分推廣斯字、珂字、德字、岱字和金字棉等品種。50年代開始,大規模進行棉種更換,並推廣自育品種和培育以陸地棉為母本、海島棉為父本的陸地長絨棉。50年代前期更換亞洲棉和退化陸地棉,後期用岱字15號復壯更新。自育的品種,至1981年已占80%以上,主要品種有魯棉1號、徐州1818、洞庭1號、中棉所3號、滬204、朝陽1號、農墾5號等。在中國,陸地棉根據成熟程度、色澤特徵和軋工質量分 7個品級。1或2級,長度在29毫米以上,可紡精梳棉紗;1~5級可紡普梳棉紗;6或7級可紡低等級棉紗或供絮胎用。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1—1.5米。枝常疏生長柔毛。葉寬卵形,長寬近相等,直徑5—12厘米,常掌狀3—5淺裂,裂片寬三角狀卵形,頂端鈍尖;葉柄長4—12厘米。花大,直徑4—5厘米;小苞片分離,基部心形,有1腺體,邊緣有7—13細長齒裂;花萼5齒裂;花瓣初白或淡黃色,後變紅或紫色。蒴果卵形,長3—4.5厘米,有喙、4—5室;種子有長棉毛和不易剝離的淡灰色短棉毛。花期7—8月,果期10月。
分布:原產中美;全國產棉區普遍栽培。
用途:產量高,棉纖維較優良,供紡織用;種子可榨油;根供藥用,可治慢性氣管炎。
品種簡介
一、品系來源
由新疆農墾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在石選87天然重病地中的變異單株定向選擇培育而成。
二、特徵特性
該品系屬早熟陸地棉類型,生育期120天左右。植株筒型,I式果枝,株型緊湊。普通葉型。棉鈴卵圓形,中等大小,結鈴性較強。吐絮暢,含絮力適中,絮色潔白。其形態特性適宜機械採收。株高65cm左右,果枝始節4-5節,單株果枝8-10台。單鈴重5.8克,衣分40.8%,子指13.2g。
三、產量表現
2004年西北內陸棉區區試中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單產分別為332.2公斤/畝、131.2公斤/畝、109.2公斤/畝,較對照新陸早13號增產7.0%、6.5%、6.6%。霜前花率90%。
四、纖維品質
2.5%跨長31.00mm,整齊度89.9%,比強度39cN/tex,伸長率6.5%,馬克隆值4.5。
五、抗病性
發病高峰期鑑定枯萎病指9.1,黃萎病指8.6,屬抗枯黃萎病類型。
六、適宜範圍
適應北疆等早熟棉區種植。
早熟陸地棉新品系墾4723
一、品種來源
墾4723由新疆農墾科學院棉花研究所以新陸早10號為母本,自育品系97-6-9為父本雜交,經南繁北育定向選擇培育而成。
二、特徵特性
該品系屬早熟陸地棉,生育期115天左右,植株筒型,I式果枝,株型緊湊。變通葉型。棉鈴卵圓形,結鈴性較強,棉鈴中等大小。吐絮暢快集中,含絮力適中,絮色潔白。其形態特性適宜機械採收。株高65cm左右,果枝始節4-5節,單鈴重5.2克,衣分42%。
三、產量表現
在新疆農墾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品比試驗中,籽棉單產349.2公斤/畝,霜前籽棉單產327.2公斤/畝,分別較對照新陸早13號增產13.1%,16.5%。皮棉單產146.7公斤/畝,霜前皮棉單產13.4公斤/畝,分別較對照新陸早13號增產14.5%,18.0%。一般霜前花率95%左右。
四、纖維品質
農業部棉花品質中心檢測中心測試:2.5%跨長30,整齊度86.2%,比強度30.8cN/tex,伸長率6.9,馬克隆值4.9。
五、抗病性
天然重病地花鈴期鑑定屬而枯黃萎病類型。
六、適宜範圍
該品系適宜北疆等早熟棉區種植。
七、栽培技術要點:
該品系栽培要點,基本上與新陸早13號相同。
蘇棉17號
蘇棉17號原名“寧雜307”。系江蘇省農科院經作所於1992年採用核雄性不育系抗A1/92-097配製的雜交棉,1995年育成。屬中熟抗枯萎病陸地棉品種。
1996-1997年兩個年度參加江蘇省雜交棉品種區域試驗。兩年畝產籽棉分別為214.48和230.15公斤,分別比對照泗棉3號增產5.01%和8.76%;畝產皮棉分別為97.12公斤和100.68公斤,分別比對照增產7.04%和12.49%。1998年至1999年參加江蘇省棉花生產試驗,分別畝產籽棉319.26公斤和201.60公斤,比對照泗棉3號增產12.96%和9.22%;畝產皮棉為123.43公斤和85.61公斤,分別比對照泗棉3號增產5.44%和8.81%。適宜我省各非黃萎病棉區作春播育苗移栽或立體間套種種植。
該品種出苗較好,生長勢較強;植株較高,主莖挺直,株型呈塔形;葉中等大小,葉色中等稍淡;結鈴性強,鈴大小中等,卵圓形。省區域試驗結果:生育期138天,株高100.2厘米,果枝數16.6台,單株成鈴23.92個,單鈴重5.08克,大樣衣分44.33%,籽指9.29克,衣指7.46克,霜前花率91.38%。病圃鑑定結果:高抗枯萎病,感黃萎病。品質檢測結果:2.5%跨長28.32毫米,比強度21.38克/tex,馬克隆值4.38,整齊度49.68%,反射率78.01%,氣紗品質1857。
栽培技術
四倍體栽培棉種之一,學名GossypiumhirsutumL.。染色體數2n=4x=52。原產於中美洲墨西哥南部的高地及加勒比海諸島,亦稱高原棉。適於在廣大的亞熱帶、溫帶地區種植,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泛的棉種。
陸地棉種中有7個半野生種系(race),即馬麗加朗特棉(Marie-Galante)、鮑莫爾氏棉(Paimerii)、莫利爾氏棉(Morrilli)、尖班棉(punctatum)、尤卡坦棉(Yucatanense)、李奇蒙德氏棉(Richmondii)和闊葉棉(latifolium)。栽培品種均為典型的一年生亞灌木,植株高大、健壯(株高100cm左右),葉片寬大,生育期120-220天。
一、四倍體種
1.陸地棉:葉較大,3-5裂,裂刻長度不及葉片長度的1/2,有苞葉外蜜腺,花冠較大,乳白色,通常無紅心,鈴大,卵圓形,鈴面腺體少,較光滑,種子中等大小,一般為毛籽,纖維長度21-33mm,纖維細度為4500-7000m/g,纖維直徑為13.5-19μm,單纖維強力為3.5-4.5g。
2.海島棉:葉大,3-5裂,裂刻長度超過長度的確1/2,有苞葉外蜜腺,花冠大,深黃色,有紅心,鈴中等,長卵圓形,鈴面腺體多,粗糙,種子較大,多為光籽或端毛籽,纖維長度33-45mm,纖維細度為6500-9000m/g,纖維直徑為12-14.5μm,單纖維強力為4.5-6.0g。
二、二倍體種
1.亞洲棉:葉小,5-7裂,裂刻長度超過葉片長度的1/2。無苞葉外蜜腺,花冠小,一般黃色,也有白色或紅色,有紅心或無紅心,鈴較小,圓錐形,3室居多,鈴面腺體多,粗糙,種子小,毛籽或光籽,纖維長度15-25mm,纖維細度為2500-4000m/g,纖維直徑為20-24μm,單纖維強力為4.5-7.0g。
2.草棉:葉小,3-7裂,裂刻長度不及葉片長度的1/2。無苞葉外蜜腺,花冠小,黃色,有紅心,鈴小,近圓形,3-4室,鈴面腺體少,較光滑,種子小,毛籽,纖維長度17-23mm,纖維細度為3000-4500m/g,纖維直徑為19-22μm,單纖維強力為4.0-6.0g。陸地棉的棉鈴較大,單鈴子棉重5g左右;衣分37%以上,適合棉紡工業的需要。
藥用價值
【藥名】:陸地棉根皮
【拼音】:LUDIMIANGENPI
【來源】:為棉葵科植物陸地錦的根皮。
【功效】:止咳平喘、活血調經。
【主治】:用於外感寒邪之咳喘症。用於寒凝胞中、經血凝滯不暢、留聚而痛所致諸症。
【性味歸經】:辛,溫,入肺,肝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15一30克,水煎服。
【別名】:大陸棉(《中國樹木學》)、美洲棉(《經濟植物手冊》)、墨西哥棉(《華北經濟植物志要》)
【動植物資源分布】:原產墨西哥、中國廣為栽培。
【拉丁名】:GossypiumhirsutumL.
【考證】:始載於《華北經濟植物志要》。
【中藥化學成分】:《StipanovicRdetal》:“根含棉酚、6,6’一二甲氧基棉酚(6,6’一dimethokygossypol)、6一甲氧基棉酚(6一methoxygossypol)、半棉酚(hemigossynol)、甲氧基半棉酚(methoxyhemigossypol)及少量揮髮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