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苘麻
滇西苘麻,灌木,小枝被灰色星狀絨毛。葉心狀卵形,先端長尾狀漸尖;葉柄密被氈毛;托葉近鑽形。種子腎形,疏被剛毛。產雲南西南部的怒江河谷,生於海拔700-2500米的乾熱河谷灌叢中。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滇西苘麻
- 拉丁學名:Abutilon gebauerianum
- 界:植物界
- 族:錦葵族(Malveae A. Gray)
- 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又稱木蘭綱。
- 亞綱:五椏果亞綱(Dilleniidae)
- 目:錦葵目(Malvales)
- 科:錦葵科(學名:Malvaceae)
- 屬:苘麻屬(Abutilon Miller)
- 種:滇西苘麻
- 命名者及年代:Hand.-Mazz.
- 分布區域:雲南
命名來源
滇西苘麻AbutilongebauerianumHand.-Mazz.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49(2)卷||錦葵科MALVACEAE||苘麻屬AbutilonMiller||滇西苘麻AbutilongebauerianumHand.-Mazz.
4.滇西苘麻(雲南植物志)
AbutilongebauerianumHand.-Mazz.Symb.Sin.7:607,1933;S.Y.HuFl.ChinaFamily153:30,pl.17-3,1955;昆明植物研究所,雲南植物志2:202,1979.——Abutilonsinensevar.yunnanenseHochr.inAnn.Cons.Jard.Bot.Geneve21:447,1920.
植物形態
滇西苘麻,灌木,高約3米;小枝被灰色星狀絨毛。葉心狀卵形,長4—8厘米,寬4—8厘米,先端長尾狀漸尖頭,基部心形,邊緣具不整齊圓齒,兩面均密被氈毛;葉柄長3—10厘米,密被氈毛;托葉近鑽形,長5毫米,早落。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1-2厘米,密被氈毛,先端具節;花萼杯狀,長2—2.5厘米,密被氈毛,裂片5,披針形;花大,鐘形,桔黃色,花瓣楔狀倒卵形,長約4—6厘米;雄蕊柱長5厘米,無毛;花柱枝10,柱頭頭狀。果長2厘米,分果爿8-10,頂端尖,被氈毛;種子腎形,直徑2毫米,疏被剛毛。花期1—2月。
分布及生境
滇西苘麻特產雲南省南部怒江河谷,生於海拔700—2500米的乾熱河谷灌叢中。
錦葵科植物
錦葵科(學名:Malvaceae)是錦葵目的一個科,根據花和果實的構造,本科分為錦葵族、梵天花族和木槿族。本科約有50屬,約1000種,分布於熱帶至溫帶。中國有16屬,計81種和36變種或變型,產全國各地,以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種類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