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率

投票率

投票率指在選舉中參與投票的人數占擁有投票權人總數的比例。

投票率1899年澳大利亞的一場投票中的男人
投票率指在選舉中參與投票的人數占擁有投票權人總數的比例。

不同國家的投票率相差很大,例如美國通常少於一半人口投票,而在馬爾他和實行強制投票的澳大利亞,投票率則達到95%。1960年代後,大部分成熟的民主國家,投票率有不升反降的趨率。投票率偏低的原因可歸納為:

對政府不存期望;
政治冷感;
支持的候選人很大機會獲選;
對政府感到滿意。
低投票率被視為不理想的狀況,其成因與解決辦法引起廣泛討論,但意見分歧,主要認為是由一連串經濟人口分布文化科技制度等因素所導致。

投票的原因

投票率投票率
在大型選舉中,一張選票對結果的影響微不足道。根據理性選擇理論,一個理性的人不會去投票。這其實是搭便車問題,因為理論上一個選民可以依賴其他人理性地投票,而不需要自己去投票。博奕論的研究亦顯示,就算投票者能夠互相接觸,一場大型選舉的投票率應該是零。

學者提出用以下簡單公式判斷某人會否投票:PB+D>C[3]其中,P是手中選票影響選舉結果的機會率,B是某人認為所支持的政黨勝出後可帶來的益處,D原本指民主或公民責任,但現已理解為個人從投票中所獲得的正面感覺,而C則是投票所需的時間、費用等成本。由於P在大部分選舉中是零,故PB接近零,於D成為最重要的驅動力。當公式成立(即左邊大於右邊),選民才會去投票。

學者認為,D包含以下五項正面感覺:一、遵從社會責任;二、確認支持現有的政治制度;三、確認自己的政治取態;四、確認自己對政治制度的重要性;五、在研究候選人和決定投票中獲得樂趣。可是,這些概念本身並無絕對答案,選民投票的真正原因難以一概而論。

投票率的重要性

投票率薩達姆·海珊
雖然仍有爭議,高投票率一向被視為較為理想。投票率越高,反映現行制度的認受性越高,故不少獨裁者往往在選舉秀中編造極高的投票。薩達姆·海珊在2002年的公投中,聲稱參與度達百分之百。其思路是,反對派會杯葛被視為不公、不合法、或由不被承認的政權所舉行的選舉,所以投票率越低,認受性越低;義大利立國之初,羅馬教廷曾指示義大利天主教徒杯葛全國選舉。然而,部分學者不同意高投票率代表支持現有政治體制。例如在歐盟的選舉中,支持和反對歐盟合法性的人同樣會參與投票。

低投票率會導致特定的人士被忽略。在已發展國家,青年和窮人的投票率偏低;但在印度,占大部分人口的窮困人士,比有錢人和中產階層更踴躍投票。投票率偏低的社群,在整體投票率已偏低的國家中會更容易被忽略,導致政策向某方傾斜。例如,若老年人的投票率遠高於青年人,政府可能傾向多制訂照顧長者的政策,忽略青年的福利。有見及此,部分國家規定選舉必須超過特定的投票率,否則無效,如塞爾維亞和黑山在2003年就有連續三屆總統選舉因此而宣布無效。

社會和經濟因素

投票率加拿大最高法院
若投票率偏低,投票和沒有投票的人很容易分辨出來。[9]在採用簡單多數制的開發中國家,低收入人士占大多數,占少數的中產階層明白難以扭轉結果,故投票率較窮人低。在已發展國家,最影響投票率的因素是教育程度。選民學歷越高,就算收入社會地位不同,投票的機會始終越大。對於種族民族性別等因素會否影響投票率,歷來多爭議。現時,學術界已有共識,對於西方民主國家,這些因素不及教育程度和收入重要。[10]可是,由於不同種族有不同的學歷和收入水平,種族之間的投票率相差頗大。其他因素有年齡(長者投票率較高)、婚姻狀態(單身人士投票率較低)、甚至職業(公務員投票率較高)等。

對於幅員遼闊的國家,時差問題會影響投票率。在全國性的選舉中,美國西部州份的投票還未完結,但選舉結果卻大勢己定,會打擊部分人的投票意欲,令西岸投票率偏低。加拿大曾禁止廣播投票結果以杜絕類似情況,但被加拿大最高法院裁定違法。

不同的選舉

投票率英國國會大廈
在同一國家,不同選舉的投票率會有很大差異。地方選舉和跨國層面(如歐洲議會)選舉的投票率較低。在美國,國會中期選舉的投票率,遠低於與總統選舉同時進行的正式國會選舉。多輪投票的首輪選舉的投票率也較低。

當候選人支持程度相若,選舉的投票率會較高。例如,在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中,選民兩極化,調查顯示布希和克里的支持度相若,該次選舉投票率達60%,投票人數打破紀錄。同樣,一面倒的選舉投票率會偏低,例如1996年美國總統選舉、2001年英國國會選舉及西班牙承認歐盟憲法公投。

天氣和選舉日期也會影響投票率。周末和夏天的選舉由於假期關係,投票率會較低。一些國家把選舉定在春天或秋天的某星期三或四,冀增加投票率。但研究顯示,天氣、日期等因素對投票率的影響不會超過5個百分點。

國家差異

國家之間的投票率相差很大。美國加拿大亞洲拉丁美洲的投票率,普遍低於多數歐洲國家和大洋洲國家。國家之間的差異,比社會階層、種族或國內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更大。令人困怠的是,國內的因素不能解釋國家之間的差異,如教育程度較高的國家,投票率不一定較高。學者對此提出文化因素和制度因素,但仍有爭議。

文化因素:財富和教育程度對投票率有影響,但並不是可靠指標。安哥拉和衣索比亞的投票率也很高。根據聯合國的人類發展指數,較高的生活水平與高投票率有關。在民主選舉發展時間較長的國家,投票率也相對較高,可能因為國民經過長時間建立投票習慣、對選舉制度有認識,這解釋了部分新興民主國家投票率較低。學者指出,選民的公共意識越強,投票率就越高。

人口分布也是因素之一。由於老年人較願意投票,所以人口較為老化的國家投票率會較高。人口流動較大和結婚率較低的國家,投票率則會較低。

選舉性質也會影響投票率。著重負面宣傳和人身攻擊的選舉,投票率會受影響。若選民普遍忠於所支持的政黨,投票率會較高;若參與選舉的政黨階層種族語言宗教作號召,投票率亦會較高。[16]另外,針對勞動階層的政黨,比爭取不同層面支持的政黨較易提高選舉的投票率。
制度因素:制度對投票率有很大影響。不少國家通過修改選舉辦法來提高投票率。強制投票是最直接和效果最顯著的方法,增加票站也有助提高投票率。相反,增設障礙會降低投票率,如要求選民重新登記。另外,選舉對政策的重要性,以及選舉結果是否準確反映民意,是兩個影響投票率的因素。

強制投票:自1920年代,澳大利亞嚴格實施強制選民登記和投票,使澳大利亞的投票率在國際間名列前芧墨西哥巴西也實行強制投票,但懲罰輕微,而且執法不嚴。自委內瑞拉荷蘭撤銷強制投票後,投票率便直線下滑。

投票率馬爾他

重要性:學者指出,選民認為手上的一票能否影響國家政策,會影響選舉的投票率。以瑞士為例,該國的行政權極度分散,聯邦政府只有很少權力,重要決策亦會訴諸公投,聯邦議會的選民認為手中的一票對國家影響不大,這可以解釋該國的聯邦議會選舉投票率偏低。相反,馬爾他的唯一議會權力極大,而且是兩黨制,選票的影響力很大,故當地的投票率非常高。另外,若選民覺得選舉結果受貪污影響,自己的選票難以扭轉大局,投票率亦會較低。

選舉機制:不同選舉機制會影響投票率。純粹的比例代表制選票數目與所得議席成正比,但多數制容易一面倒對個別政黨有利,減少選民投票意欲。然而,比例代表制通常產生多黨制和聯合政府,這將變相減低選票的影響力,因為選民難以左右聯合政府由哪些政黨組成。[20]例如,2005年德國選舉後政府高層由誰擔任是政治談判的產物,而不是國民的直接意願。所以,學者對比例代表制能否提高投票率出現分歧[21]部分國家試圖改良選舉機制,如紐西蘭自1996年推出的雙重製度,令投票制度變得複雜,這有可能降低投票率。

方便程度:投票是否方便也會影響投票率。美國很多州份和大部分拉美國家的選民,需要經過登記的程式才能投票,投票率低於不設登記制度的美國州份。其他提高投票率的方法包括容許缺席投票,以及在方便的地方設票站。有些國家(如印度、芬蘭)由於票站位處偏僻,選舉往往舉行數日。部分國家更開始研究網上投票的可能。

選民疲勞:選民疲勞會降低投票率。若選舉頻密,投票率會隨著選民厭倦參與而降低。瑞士每年平均有七場選舉,美國每年也有兩場,兩地的投票率都較低。可是,於同一時間舉行多場選舉有機會提升投票率。

投票率趨跌

投票率示威遊行
在成熟的民主國家,40年來投票率穩步下跌,尤其是在美國、西歐、日本和拉丁美洲。期間,其他政治參與也有下降趨勢,例如自願加入政黨的人減少、市議會的旁聽人數下跌;參與公民活動的人數也減少,如去教堂、加入專業組織、課外活動、青年組織、家長會等。與此同時,參與杯葛行動、示威、遊行等活動的人數則有所上升。

19世紀以前,大部分國家的投票權極度集中,投票率難以作為參考,美國除外。1840年,美國絕大部分白種成年男人擁有投票權,其投票率於19世紀穩步上升,到南北戰爭後達到高峰。由1890年代至1930年代,投票率趨跌,然後再次上升,直至1960年投票率開始持續下跌。在歐洲,推行全民投票以來,投票率一直上升,直至1960年代中、後期達到高峰後,投票率亦開始下跌。但整體來說,全球的投票率在過去40多年以來微升了5個百分點。

下跌的原因

投票率台灣的投票選舉
投票率下跌由不同原因所致。選民很多時以太忙碌為由不去投票,但研究顯示,過去幾十年來人們的閒暇時間並無減少,只是現代人比以前更易感到忙碌,間接導致投票率下跌。流動性增加也使投票率下降,因為初搬進社區的人對候選人並不熟悉,未必會熱衷投票。另外,未婚人士的投票率較低,故遲婚普及和離婚率偏高也對投票率構成壓力。

政治醜聞會影響國民對政治的信心,從而影響投票率。美國投票率在1960年代開始下跌,當時正值越戰爆發和水門事件,其他國家也面對類似的示威和運動,國民對政府和政治的信心下挫。可是,學者認為電視在1950至60年代的出現,改變了大眾的娛樂模式,團體活動如運動、紙牌遊戲不再重要,間接導致投票率下跌。另一些學者認為,選舉宣傳模式改變,由地區動員變成著重廣告宣傳,針對的只是被動的參與者,對投票率有負面影響。宣傳策略改變亦有影響。負面宣傳、人身攻擊成為主流,影響了選民對選舉的印象。

各國政府各出其謀推高投票率,加拿大台灣英國等地政府均利用大眾傳媒鼓勵國民投票。

相關條目

選舉
民主政治

政治與戰爭

政治與戰爭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