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源
英語中的“政黨”(party)一詞,源自拉丁文的pars或partire,意為劃分或分割,最先進入英語的辭彙形式是part,意為社會的一部分。17世紀後,part演化成party,意為某種政治組織,常常與派系(fraction)混用。直到博林布魯克(Bolingbroke)明確區分了政黨和派系的不同,埃德蒙·柏克則第一次給政黨明確下了定義:
就是大家基於一致同意的某些特殊原則,並通過共同奮鬥來促進國家利益而團結起來的人民團體。
中文中的“政黨”一詞始於宋朝。《論語》曰:“君子群而不黨”;以黨為不良之名詞,故世多以黨為戒,後漢始有黨禁。宋以前之黨,所爭者官位,所報者私怨,亦無政策可言,皆非政黨。宋仁宗時,始有朋黨之議;歐陽修著《朋黨論》,謂惟君子有朋;蓋已明於君子執政,必多集同志以行其政策,不必以朋黨為諱矣。中國之有政黨政治,殆自宋神宗時之新舊兩黨始。其後兩黨反覆互爭政權;新舊兩黨各有政見,皆主於救國,而行其道特以方法不同,主張各異,遂致各走極端。縱其末流,不免於傾軋報復,不可純以政爭目之;而其黨派分立之始,則固純潔為國,初無私憾及利祿之見雜其間。此則士大夫與士大夫分黨派以爭政權,實則中國歷史上僅有之事也。
產生
對於現代政黨的產生,有幾種不同的解釋理論。制度論認為,政黨的出現是伴隨議會與選舉制度改革的結果。歷史局勢論認為,政黨是在新舊制度交替和民族戰爭中,因為政治理念的不同而產生爭議,從而產生了多樣性的政黨。發展論認為,社會現代化導致社會各方面關係得以加強,從而出現了政黨。危機論認為,形成國家時會發生新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危機,政黨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而產生的。馬克思主義認為政黨是在階級基礎上產生的,是階級鬥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列寧和毛澤東則進一步指出,現代政黨是階級的領導者。
法國政治社會學家迪韋爾熱將政黨產生的方式歸納為內生黨和外生黨。內生黨是議會內部的議員聯合起來而形成的;外生黨是統治集團外的政治力量對統治集團發起挑戰並要求在議會中取得自己的席位而產生的。
塞繆爾·亨廷頓對政黨的發展規律提出了一個四階段模式:
宗派階段:通常為政黨從傳統到現代的過渡時期,少數政治精英以其野心在短暫聯合下展開權力鬥爭,在議會內部形成不同派別。如果沒有議會,主宰局勢的政黨往往會變成革命密謀集團。
兩極化階段:議會中的派系與社會勢力聯合組成政黨,形成兩極化格局。如果革命性政黨要改變現行制度,那么國家中政治力量很可能會分化成革命派和反革命派。
擴展階段:政治領袖通過各種辦法得到民眾的擁護,以實現自己控制政權的目標。在革命模式或民族主義模式中,革命性的政黨盡力號召民眾,通過獲得民眾的支持來推翻現有體制或驅逐帝國主義,實現自己的目標。
制度化階段:在議會內部發展出來的政黨常常會形成兩黨制,如果有外力介入則會形成多黨制,而革命性的政黨則會建立起一黨制或一黨為主的政黨制度。
馬克思觀點
馬克思主義認為,政黨本質上是特定階級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階級政治力量中的領導力量,是由各階級的政治中堅分子為了奪取或鞏固國家政治權力而組成的政治組織。(王浦句力:《政治學基礎》,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卡爾·馬克思
政黨本質上是特定階層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由特定階層中以部分最積極的分子組成的,具有明確政治主張,為奪取、影響和鞏固政權而開展活動的政治組織。(李文良)
政黨是現代國家中有著特定政治理念的社會團體。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標和意識形態,針對國家和社會問題有各自的主張。在競爭式民主國家裡(即資產階級民主國家),政黨透過在選舉中獲勝、並以執政為目標。
在沒有政黨競爭的國家裡,通常是一黨專政。另外也存在著沒有政黨、一切政黨非法的國家,如中東的家族統治政權,包括沙特等國。政教合一的國家,其教派可視為政黨。
一個國家存在的政黨數目,可根據政黨體系(partysystem)(亦稱政黨制)分成兩類,包括一黨專政(非競爭性政黨體系)與競爭性政黨體系。後者再細分為優勢一黨制,兩黨制,兩黨半制,與多黨制(可再分為溫和(moderate)多黨制與粉碎(fragmented)多黨制)。
歷史沿革
17世紀以後,歐洲國家產生了政黨,並在後來逐漸演變為近現代意義上的政黨。其中,以英國、美國為代表,形成了兩黨制;以法國為代表,形成了多黨制。在20世紀,以蘇聯共產黨和德國納粹黨為代表,又產生了組織嚴密的專政政黨。
早期資本主義政黨
主詞條:英國保守黨、英國自由民主黨、英國工黨、美國民主黨、美國共和黨、法國社會黨、人民運動聯盟
早發的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多是因為某些重大的政治原則分歧而由政府內部的政治派別組合形成的。最初的政黨主要是掌握政權和監督政府,與普通大眾並無緊密關係。他們的活動也局限於議會和政府內部。直到現代選舉制度確立以及普選權的擴大,才出現了大眾性的政黨。
現代政黨最初誕生於英國。1640年英國議會就實行君主制還是共和制的問題而形成了宮廷黨(保皇黨)
英國議會大廈,英國現代政黨制度的象徵
和民權黨兩大派系。1679年,在關於王位繼承權的爭論中,支持宮廷黨的人被反對者斥為“托利黨”(Tory,意為歹徒,愛爾蘭罵人的話);支持民權黨的人被反對者斥為“輝格黨”(Whig,意為強盜,蘇格蘭罵人的話)。1688年光榮革命後,兩黨支持在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1833年,托利黨正式定名為英國保守黨,輝格黨定名為自由黨,並形成了兩黨輪流執政的慣例。直到1922年後英國工黨取代自由黨與保守黨輪流執政,而自由黨於1988年與原工黨分裂的勢力合併為英國自由民主黨,實力有所增加,目前與工黨和保守黨並列為英國三大政黨,2010年英國大選後保守黨和自民黨組建聯合政府。
美國的政治派別則是在圍繞1787年憲法問題而出現的。在討論和批准1787年憲法時,形成了主張建立聯邦政府的聯邦黨和主張在憲法中更注重保障人民權利的民主共和黨,被聯邦黨人稱為“反聯邦黨人”。1828年後,民主共和黨內部又分成了民主黨和輝格黨兩派
美國的驢象大戰
,南北戰爭後,美國才出現延續到現在的美國民主黨和美國共和黨輪流執政的局面。
法國的現代政黨則是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過程中出現的。斐揚黨人主張實行君主制;吉倫特派和山嶽黨人、雅各賓黨則主張廢除君主制。1799年拿破崙執政後,法國政壇又出現了保皇派、溫和共和黨派和激進共和黨派。1848年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成立後,國會中基本分為保皇黨、共和黨和社會黨,這種左中右的格局一直延續到現在,目前兩大主要政黨分別是中間偏左的法國社會黨和中間偏右戴高樂派人民運動聯盟。
後期資本主義政黨
主詞條:德國社會民主黨、納粹黨、義大利共產黨、日本自由黨、日本自民黨
後發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不同於英美法國家的政黨,這些國家的政黨都是將政黨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從而建立起資產階級政權。
德國在普魯士時期,於1861年出現了主張德國統一的進步黨(1884年改稱自由思想黨),1865年德國南部
墨索里尼
出現了主張民主的人民黨。1869年出現了德國社會民主黨。1876年在原保守黨基礎上組建了全國性的政黨德意志保守黨。1918年魏瑪共和國實行普選制和比例代表制,議會內的政黨多達30多個,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宣布除納粹黨外其他一切政黨非法。1945年二戰結束後,較有活力的政黨有五個,分別為德國左翼黨,中間偏左聯盟的德國社會民主黨和德國綠黨,以及中間偏右聯盟的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拜仁基督教社會聯盟和德國自由民主黨。
義大利最早的現代政黨是1892年成立的工人黨,之後在1897年出現了代表中產階級利益的共和黨。1914年被開除出社會黨的墨索里尼創建了“自主革命行動法西斯”,1919年又建立全國性的“義大利戰鬥法西斯”,並於1921年改名國家法西斯黨,1926年上台後取締了其他政黨。二戰後,義大利天主教民主黨(天民黨)成為多黨格局下的最大黨,而義大利共產黨(意共)則是最大反對黨,這個格局一直持續至1994年。1994年由於天民黨和社會黨等長期的執政聯盟相繼被揭發連串與黑手黨的貪腐醜聞而瓦解,現成為兩大政治聯盟,分別為由原意共改組的中間偏左聯盟民主黨(義大利)和中間偏右聯盟自由人民黨(義大利)。
日本的現代政黨出現於明治維新時期的自由民權運動。1874年成立了日本最初的政黨愛國社。1875年,愛國社與其他政黨聯合成立了全國性政黨,名稱未變。1880年,愛國社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立國會開設期同盟,取代了原來了愛國社,次年在此基礎上成立了自由黨,1882年又成立了代表工商界利益的立憲改進黨。二戰之後,日本形成了多黨林立的局面,1955年出現了“右派政黨大聯合”和“左派政黨大聯合”的局面(即“55年體制”),此後右派的自民黨長期維持一黨獨大,政黨鬥爭主要表現為自民黨內部派閥之間的鬥爭。
無產階級政黨
主詞條:德國社會民主黨、法國工人黨、法國社會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近代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代表無產階級的政黨開始出現。1836年,英國憲章運動誕生了第一個工人政治團
巴黎公社
體倫敦工人協會。1847年,馬克思和恩格斯領導建立了無產階級的國際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1850年,共產主義者同盟內部產生分裂,於1852年11月宣布解散。此後,馬克思在1864年又創立了第一國際,直到1872年海牙會議後停止活動,並在1876年解散。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7年於布魯塞爾創建了德意志工人協會,但是一年後就被迫停止活動。1866年,德國創立了薩克森人民黨,並在1869年與德意志工人協會等組織中的民主派合併建立了德國社會民主工黨,1875年又與德國工人聯合會合併為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1890年改稱德國社會民主黨,意識形態轉為社會民主主義。
法國在1879年成立了法國工人黨,1882年黨內分裂為馬克思主義派和可能派,後者另外組建了法國社會主義工人協會。1901年法國工人黨與革命社會黨聯合為法蘭西社會黨。1905年,這幾個組織合併為法國社會黨。自此之後,歐美各國都出現了工黨和共產黨,但是都沒有成為本國之中主導性的政黨。而在一些傳統的專制主義國家,出現了一批以民族振興為目的的改良型政黨,而社會矛盾的激化更催生了無產階級政黨,並走上了推翻舊政權的暴力革命之路。並在取得政權後實行一黨專政的制度。
社會主義國家政黨
主詞條:蘇聯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古巴共產黨、朝鮮勞動黨、越南共產黨
1898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代表
列寧
大會召開。1903年內部分化為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兩派。其後產生了布爾什維克黨。1917年布爾什維克武裝起義奪得政權,並建立起世界上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共產黨一黨執政的制度。1925年布爾什維克黨改名為全蘇聯共產黨(聯共布),1952年再次改名為蘇聯共產黨(蘇共)。
在俄國革命影響下,中國、古巴、朝鮮、越南等國家也相繼建立起共產黨並成為執政黨。1991年蘇聯解體後,蘇聯及東歐國家的共產黨或工人黨有的解散,有的轉變為社會黨或社會民主黨,有的重建後成為多黨政治下的一黨;中國、越南和古巴等的共產黨則走上了市場經濟的道路。
開發中國家的政黨
大多數開發中國家的政黨都是在民族獨立運動中產生的。拉美國家在19世紀初就已經有政黨,但是多屬於寡頭性質的政黨,真正民眾性政黨是在1930年代以後逐漸出現的。民族獨立運動中產生的政黨一般都是獨立運動的領導者,有的獨立後成為執政黨並實行一黨制,例如埃及、新加坡、莫三比克、安哥拉等;有的則在獨立後政黨改組,或重新建立新的政黨,例如赤道幾內亞、印度尼西亞;有的經歷過軍政府後才出現政黨,例如薩伊、索馬里、泰國等。大多數開發中國家開始都實行一黨制,有些國家還實踐了全民黨理念。經過幾十年發展後,開發中國家的政黨呈現多元化趨勢,兩黨制、主從政黨制、多黨制都有實行。但是普遍制度化不足,領袖魅力對政黨影響很大,政黨與軍隊關係複雜等,政黨制度不是非常穩定。在一些一黨占主要地位的國家,反對黨是默許存在的,但是通常沒有機會獲得實權。占主要地位的政黨則容易有機會通過贊助、在投票中舞弊或利用行政、司法手段以保持政權。
競爭體制
主詞條:非競爭性政黨體系、競爭性政黨體系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實行競爭性政黨體制,但實行較為成熟的國家主要是西歐,北美,日本及若干受美英殖民影響的國家,如印度。美國的主要政黨有民主黨和共和黨,英國的主要政黨有工黨、保守黨和自由黨。法國主要政黨有共和聯盟,戴高樂聯盟,法國社會黨,法國共產黨。
多黨政府
在一黨制國家,只有一個政黨允許獲得實權。雖然有時候有其他的少數黨派,但是他們只能在法律上接受主要政黨的領導,例如中國。參見一黨執政
有些國家受選舉制度影響,政治只由少數政黨輪流壟斷,例如多數兩黨制國家,包括美國,英國和印度等。這些國家只有兩個主要政黨能取得組成政府的權力,在沒有改變制度的情況下,使其他小黨難以贏得選舉。
政黨取向
政黨通常被認為是處在一個政治光譜中。典型的類型包括處於激進位置的左翼政黨和處於保守的右翼政黨。其他的分劃尺度包括根據政黨對作為反對獨裁主義和集權主義的議會民主的接受程度、經濟政策等。左派通常傾向於社會民主、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共同特徵是主張國家管制市場實行某種計畫的必要。而右派政黨則傾向於自由放任(laissez-faire)經濟,反對國家干預自由市場,強調市場機制的調控功能,並且重視宗教與家庭等傳統價值。
政黨分類
階級基礎分類主要可分為資產階級政黨和無產階級政黨兩大類,此外還有地主階級政黨和小資產階級政黨。一個階級往往不只組成一個政黨,尤其是資產階級因屬於不同階層、產業(如工業、農業、金融業、商業)和財團,往往分別組成兩個以上的政黨;無產階級政黨因觀點和利益不同也不止組成一個政黨。有的政黨屬於階級聯盟的性質。
意識形態分類
各個政黨都依據自己的意識形態制定自己的政綱,作為全黨的指導思想。按意識形態分類主要有資本主義政黨、民主社會主義政黨、共產主義政黨和民族主義政黨4類。
①資本主義政黨,即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固守資產階級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政黨。其中大體上又可分為3類:自由主義政黨、保守主義政黨、法西斯主義政黨。
②民主社會主義政黨,指歐洲、美洲、大洋洲各國信奉民主社會主義的社會黨、社會民主黨或工黨。這些政黨大多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第二國際時期建立的,主張在資本主義制度範圍內進行改良。
③共產主義政黨,是各國無產階級先進分子的組織,信奉卡爾·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科學共產主義,繼承1847年建立的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傳統,一般都是在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從舊的社會民主黨中分立出來或者新建的。
④民族主義政黨,是以爭取或維護民族獨立、發展民族經濟為主旨的政黨,大多以民族資產階級的代表為主體。這類政黨早在19世紀時就已在一些歐洲和拉丁美洲的被壓迫民族中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絕大部分亞、非、拉新獨立或正在爭取民族獨立的國家都建立了各種民族主義政黨。其中有的主張走資本主義道路,有的主張以社會主義為方向,而對社會主義又有各種各樣不同的理解和做法。
按意識形態劃分,除了以上四大類政黨外,還有君主主義、無政府主義、托洛茨基主義、生態主義等類政黨。有的政黨還與宗教信仰有密切聯繫,與天主教或基督教相聯繫的政黨一般屬於資本主義政黨類型;與伊斯蘭教和佛教相聯繫的政黨一般屬於民族主義政黨類型。
政治地位分類
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通常分為執政黨和在野黨(或反對黨)兩類。此外還有合法黨、非法黨和地下黨。社會主義國家的已有經驗是共產主義政黨長期、穩定地居於執政黨的地位,有的國家還有民主黨派參與合作,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等。在中國不存在在野黨或反對黨,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下的8個民主黨派都是參政黨。
活動範圍分類
按政黨活動的範圍分類可分為地方黨、民族黨、國家黨。地方黨是指在一個國家的某一個地方活動的政黨。民族黨是指在一個國家的某一個民族範圍內活動的政黨。國家黨是指在全國範圍活動的政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起重大作用的一般是全國性的大政黨。
政黨組織分類
可分為大黨、小黨,嚴密型政黨、鬆散型政黨。大、小黨在黨員數量上並無嚴格的、絕對的界限。在資本主義國家,大黨通常是指有可能獲得議會多數席位並組織政府的政黨;小黨是指不論在朝或在野,在議會中都不占重要地位的黨。嚴密型政黨是指組織嚴密的政黨,有黨綱、黨章,有從基層到中央的組織系統,黨組織定期召開各種會議,研究、布置並檢查工作,黨員入黨和退黨均須履行手續、要定期交納黨費並過組織生活、違背黨紀要受處分等。無產階級的共產主義政黨是嚴密型政黨。鬆散型政黨是指組織鬆散的政黨,沒有嚴格的黨章和明確的黨綱,只有幾年一度參加競選的綱領或關於政策的聲明,黨員入黨和退黨均不履行具體手續,不過組織生活,只是在總統或議員選舉投票時表明自己屬於何黨。資產階級政黨多屬於這一類型。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黨、社會民主黨和工黨也是鬆散型政黨,不過它有黨綱和黨章,有一定的組織和紀律,定期召開黨的各種會議。
其他分類
政黨分類除了可以依照政治意識型態區分,如左翼或右翼,自由或保守之外,另外也可以依照以下方法歸類:
第一,依照基層組織類型歸類。政黨的基層組織因為政黨所處的社會,或者政黨的目標而會有所不同。法國學者杜瓦傑將政黨基層組織分為三大類:細胞(cell)、俱樂部(cacus)、支黨部(branch)。
”細胞“以又稱小組、蘇維埃。以”細胞“為基層組織的政黨通常不以贏得議會選舉選舉為目的,而是志在推翻現狀政治秩序。執政後通常壟斷政權,組織深入整個市民社會的所有領域,貫徹政黨意志,對社會實行徹底統治。其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例如蘇聯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朝鮮勞動黨、阿爾巴尼亞工人黨、1990年代以前的中國國民黨等。
以”俱樂部“為基層組織的政黨以贏得各級議會、地方政府行政首腦職位之選舉為目的,組織最為鬆散,平常沒有規律的組織生活,幹部以志願工作者為主,從事選舉募款與政綱宣傳。例如美國民主黨、共和黨。
以”支黨部“為基層組織的政黨,其情況介於上面兩類之間。黨基層組織有較為規律與嚴謹的政治架構,幹部為常業專職人員,負責選舉募款與政綱宣傳。但支黨部並不全面滲透到市民社會。例如日本自民黨,日本共產黨,歐洲各資產階級民主國家政黨,1990年代以後的中華民國各政黨等。
第二,依照政黨紀律與政綱嚴謹程度歸類。政黨組織紀律因為政黨屬性與目標而有所不同。除了一黨專政國家外,實行競爭性政黨體系的國家,其政黨一般分為”剛性政黨“與”柔性政黨“。
剛性政黨政綱與黨章規定嚴謹,長期具有一貫性。黨紀較為嚴格,黨員實行登記制度,有時進行考察篩選,較難隨意參加。其中央與基層組織架構較為清晰,具有明確定義的日常業務,行政領導職權明確。歐洲資產階級民主國家政黨,特別是傾向工人階級的政黨多屬於此類。
柔性政黨政綱與黨章內容較為模糊,隨著選舉情勢保持較大彈性,因選情與領導人政見而常有變異。黨紀鬆散,甚至沒有黨員登記制度,政黨機構不清楚其黨員人數與身份,出入自由不需考察。柔性政黨中央與基層組織具有很大隨意性,大多只在選舉期間活動,平時僅是俱樂部與談話會性質,中央領導只是候選人的競選總幹事,沒有實質的政黨領導權。美國民主黨、共和黨與加拿大、紐西蘭等國政黨屬之。
影響因素
政黨制度是一個國家的政黨行使政權或干預政治的方式。各國的政黨制度是由各自不同的歷史條件所決定的,是自然而然發展起來的,一般並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不過是政黨干預政治的習慣形式的統稱。目前世界各國的政黨制度有兩大類型,一類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制度,一類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政黨制度。
在當前各資本主義國家中,比較流行的是兩黨制和多黨制。兩黨制是指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政治上存在著舉足輕重而又勢均力敵的兩個政黨,它們通過控制議會的多數席位或爭取總統選舉的勝利,用輪流上台的方式交替組織政府。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國和美國的兩黨制。英國是內閣制國家,兩大黨靠競選爭奪下議院議員席位,獲多數席位的政黨為執政黨,其領袖擔任內閣首相,組織對議會負責的內閣,另一大黨作為法定的反對黨而存在。美國是總統制國家,兩黨制主要表現在總統選舉上,競選獲勝的政黨為執政黨,失敗者為在野黨。多黨制是指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存在著三個以上的政黨,其中沒有一個政黨能長期保持絕對優勢,需要靠選舉時的偶然勝利或與其他政黨結成聯盟以組織政府。法國是典型的多黨制國家之一。不少人認為,法國由於實行多黨制,在議會中不能形成一個占多數席位的政黨,內閣只能聯合組成,政策很難統一,因而政局也不穩定。除兩黨制和多黨制外,還有一黨制,一度盛行於德國、義大利法西斯猖獗時期,現在主要為一部分新獨立的第三世界國家所採用。社會主義國家的政黨制度,不論其形式如何,都是與傳統政黨制度在本質上並不相同的新的政黨制度。一種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一黨制,如前蘇聯,越南,只有一個政黨即共產黨存在;如朝鮮,除勞動黨執政外,還有其他黨派(社會民主黨,天道教青友黨等)。另一種是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如中國目前所實行的政黨制度。形成不同政黨制度的原因,首先取決於一國內各階級各階層的力量對比,以及各種政治力量集結或分化組成政黨的狀況;其次,不同的選舉制度也對不同的政黨制度起了促成和鞏固的作用。
政黨功能
1、凝聚階級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識。2、集合和發展階級政治力量。
3、影響和領導社會政治。
4、培養本階級的政治骨幹。
5、影響國際政治和國際事務。
我國政黨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黨有中國共產黨和被統稱為民主黨派的八個參政黨派(它們分別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一黨執政,多黨協商的體制。其民主黨派並非參與地方幹部與人大代表競選的政黨。民主黨派在政治上擁護共產黨的領導,這是它們在與共產黨長期合作、共同奮鬥過程中作出的歷史選擇。各民主黨派享有憲法規定範圍內的政治自由、組織獨立和法律地位平等。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合作的基本方針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中華民國依據其1947年憲法實行五權憲法下的競爭性多黨制。由於國共內戰,蔣介石要求國民大會頒布臨時條款凍結憲法,使其長期成為名義上的競爭性多黨制,而事實上近於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在國民黨之外存在著中國青年黨與中國民主社會黨,但沒有競選席次的能力,國民政府此後也不批准任何新政黨成立。
中國實行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以下簡稱中國多黨合作制度),它既不同於西方國家的兩黨或多黨競爭制,也有別於有的國家實行的一黨制。這一制度在中國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是適合中國國情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在中國,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
中國多黨合作制度中包括中國共產黨和八個民主黨派。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以下簡稱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在中國多黨合作制度中,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共同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了“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的基本特徵。中國多黨合作制度在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生活中顯示出獨特的政治優勢和強大的生命力,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