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戰爭

南北戰爭

南北戰爭(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國內戰),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內戰,參戰雙方為北方美利堅合眾國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戰爭以南方聯盟炮擊薩姆特要塞為起點,最終以北方聯邦勝利告終。戰爭之初,北方為了維護國家統一而戰,後來,演變為一場消滅奴隸制的革命戰爭。南北戰爭是工業革命後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在此期間確立了戰術、戰略思想、戰地醫療等現代戰爭的標準。參戰的350萬人中絕大多數為志願兵。戰爭造成75萬士兵死亡,40萬士兵傷殘,相關協會估計陣亡人數可能更多,不明數量的平民也遭到波及。南北戰爭給當時的歐羅巴觀察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卡爾·馬克思說,南北戰爭代表了軍事史上絕無僅有的大戰爭。南北戰爭具有極偉大的、世界歷史性的、進步的和革命的意義。

基本信息

背景

南北戰爭南北戰爭
19世紀工業革命傳到美國,美國經濟迅速發展,同時美國獲得了西部的大片領土,在西部接連成立新的州。每當新州成立之際,就在該州內發生容許或禁止奴隸制存在的鬥爭。北方資產階級和農民主張在新州內禁止奴隸制度,要求把新州確定為自由州。南方奴隸主則力圖把奴隸制擴大到西部,主張把新州確定為容許奴隸制存在的州,奴隸主利用其在國會及政府中的統治地位,連續取得勝利,激起北方廣大人民的憤慨。
由於南北雙方奉行的政策不同,使得宗教界也出現了嚴峻的考驗,北方的教會對於聖經的理解把握得更加靈活,不斷設法通過對聖經的詮釋對解放黑奴加以辯護。在南方的教會領袖如:羅伯特·劉易斯·達布尼(羅伯特劉易斯達布尼)使用加爾文宗的思想為奴隸制,和南方脫離聯邦的行動提供了看似合理的理論依據。因為南北的分歧,使得教會間互不信任、互相抨擊,而導致了教會的分裂。長老會早在1837年早已分裂,這除了種族問題其它的事件使得分裂更為複雜化。而衛理公會及浸信會也在這一波風暴中分歧的相當嚴重。

起因

南北戰爭南北戰爭
美國獨立後,南方和北方沿著兩條不同的道路發展。
在北方,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迅速,從19世紀20年代起,北部和中部各州開始了工業革命,到50年代完成。
1860年,北方工業生產居世界第四位,總產值達18.8億美元。
而在南方,則實行的是種植園黑人奴隸制度,南方1860年已有黑人奴隸400萬人。南方奴隸制度是生長在美國社會的贅瘤,它嚴重窒息了北方工商業的發展,南北矛盾和鬥爭自19世紀初起日趨激烈。
鬥爭主要圍繞西部土地展開。北方要求在西部地區發展資本主義,限制甚至禁止奴隸制度的擴大;南方則力圖在西部甚至全國擴展奴隸制度。雙方矛盾到19世紀50年代在局部地區已釀成武裝衝突。在奴隸主的進逼面前,北方人民發起了聲勢浩大的“廢奴運動”,南方黑奴也不斷展開暴動。在人民鬥爭的推動下,北方資產階級開始主張廢除奴隸制度。
1854年在北方成立了共和黨。同年,南方奴隸主企圖用武力把奴隸制擴張到堪薩斯,於是在堪薩斯爆發了西部農民與來自自由州的移民,反對南方奴隸主的武裝鬥爭,鬥爭持續到1856年,揭開內戰序幕。
1857年奴隸主又利用斯科特判決案企圖把奴隸制擴展到美國全部領土上去,導致約翰·布朗起義。
1860年主張廢除奴隸制的共和黨人林肯當選總統,南方奴隸主發動叛亂。南方蓄奴州紛紛獨立,南方7州退出聯邦,於1861年2月組成“美利堅諸州聯盟”,定都里奇蒙,戴維斯任總統。同年4月12日至14日,南方邦聯軍先發制人攻占薩姆特要塞,內戰爆發。

經過

戰前實力對比

南北戰爭南北戰爭
戰爭初期北方實力大大超過南方,北方23個州有2234萬人口,南方7個州只有910萬,而且其中有380多萬是黑奴。北方有發達的工業,年產值15億美元,130萬工人,22000英里的鐵路網和豐富的糧食,而南方工業薄弱,年產值1550萬美元,工人僅11萬,鐵路也只有9000英里。
但南方有充分的軍事準備。得益於不久前結束的美墨戰爭,南方軍隊素質較高,指揮官經驗豐富,並得到了英法等國的援助。而且,內戰前夕J.布坎南總統(奴隸主的代理人)曾設法把大量武器和金錢輸送到南方去。南方想通過速戰速決打敗北方。
美國內戰大體分為兩個階段和東西兩大戰場。

“有限戰爭”階段

南北戰爭南北戰爭
南北戰爭南北戰爭
南北戰爭南北戰爭
1861年4月至1862年9月是“有限戰爭”階段。雙方都集中兵力於東戰場為爭奪對方首都而展開激戰。南方軍隊統帥是傑出軍事家羅伯特·李,他根據雙方力量懸殊的狀況,制定了以攻為守的戰略,集中兵力尋殲北軍主力,迫使北方簽訂城下之盟。而北方對戰爭準備不足,又採取了所謂的“大蛇計畫”,把兵力分散在8000英里長的戰線上,加上同情奴隸主的指揮官麥克萊蘭採取消極戰術,使北軍連連受挫。
林肯政府在內戰初期進行戰爭的目的是恢復南北的統一,擔心觸動奴隸制度會把一些邊境奴隸州推向南方叛亂者一方,從而失掉邊境諸州這個重要的戰略地區。由於北方政府不肯宣布解放奴隸。因此,在內戰第一階段,北方在軍事上連遭失敗。
馬那薩斯會戰
南北戰爭南北戰爭
1861年7月東戰場舉行馬那薩斯會戰。7月21日,北方發起向南方首都里奇蒙進軍的攻勢,3.5萬北方軍隊排著整齊隊形,在軍樂聲中向里奇蒙進軍。由於北方事先大張聲勢,認為南軍不堪一擊,加上這一天是星期六,於是許多華盛頓市民、國會議員、記者等身著盛裝,攜妻帶子,提著裝有野餐的籃子,有的坐馬車,有的隨軍隊步行,像過節一樣,前來戰地觀光,看熱鬧。
南方軍隊2.2萬在鐵路樞紐馬那薩斯列陣相迎。北方軍隊在觀眾的歡呼聲中向南軍發起攻擊,猛烈的炮火把南軍陣地籠罩在煙霧中。北軍繼而跨過布爾河向對岸發起衝擊。誰想南軍指揮官是名將托馬斯·傑克遜,他沉著指揮,擊退了北軍五次衝鋒,因此獲得“石牆”的美稱。戰鬥十分激烈,由於雙方軍服幾乎相同,一時敵我難辨,戰場一片混亂。不久,南軍9000援軍趕到,發起反攻。缺乏訓練的北軍一觸即潰,丟下大批槍枝彈藥逃回華盛頓。這一仗,北軍損兵折將3000,南軍損失不到2000。
半島戰役
進入1862年,戰況更為激烈。林肯2月22日下令50萬大軍發起總攻擊。北軍在西線節節勝利,幾乎打通了南北大動脈密西西比河。海軍也攻克了南方最大港口紐奧良。但在東戰場,北軍又連遭慘敗。北軍司令麥克萊蘭擁有重兵10萬,卻幾個月按兵不動,因為他把敵人的5萬人馬當成了15萬。後在林肯催促下,才發動“半島戰役”,企圖攻占里奇蒙。
羅伯特·李急率南軍迎擊。6月25日至7月1日,李的9萬軍隊同北軍10萬人展開“七日會戰”,李以機動尋找戰機,調動北軍,然後尋找北軍薄弱環節發起進攻,把北軍逐出了里奇蒙附近的半島,使北軍損失1.65萬人,南軍也損失2萬人,但在戰略上卻取得了保衛首都的勝利。
李乘勝北上,8月底,與北軍進行第二次馬那薩斯會戰。南軍有5.4萬人,北軍8萬人。李高超的指揮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他以小部隊把北軍主力吸引到陣地上,主力機動,從側翼和後方發起進攻,然後正面、側面夾擊,一舉擊潰了北軍。北軍傷亡1.4萬,被俘7000人。南軍兵臨華盛頓城下。北軍9月在安提塔姆會戰中才頂住了李軍攻勢。
在海戰方面,雖然北方海軍占壓倒優勢,但南方的裝甲戰艦也給北方帶來很大麻煩。
解放宣言
北軍雖然在西線取得一系列輝煌戰果,從南軍手中奪取了幾個重要戰略據點,但是這些戰果都被東線的慘敗所抵消。在北方軍事上屢次失敗的情況下,共和黨內部的激進派及社會上的廢權主義者提出解放奴隸和武裝黑人的主張。林肯也意識到解放奴隸的必要性。
1862年,北軍發動進攻,西線由格蘭特指揮,進展順利,2月攻克亨利堡和多納爾森堡,1862年4月在夏洛戰役中擊敗南軍,1862年5月攻克科林斯和孟菲斯,解放了肯塔基和田那西。東線北軍則進展遲緩,1862年7月被羅伯特·李指揮的南軍擊潰,李乘勝北進,1862年8月在布爾河再次擊敗北軍,兵臨華盛頓,1862年9月兩軍進行安提塔姆會戰,李被擊退。12月北軍在弗雷德里斯克堡戰役中再次被李擊敗。
1862年9月22日,林肯發表預備性的解放宣言。宣布:假如在1863年1月1日以前南方叛亂者不放下武器,叛亂諸州的奴隸將從那一天起獲得自由。訊息傳到南方後,成千上萬的奴隸逃往北方。英國工人階級也展開了支持北方的運動,迫使英國政府放棄了原來的干涉計畫。

“革命戰爭“階段

南北戰爭南北戰爭
南北戰爭南北戰爭
戰爭從1862年9月進入了“革命戰爭階段”。
林肯政府還實行一系列革命措施和政策:
1862~1863年實行武裝黑人的政策。因此,成千上萬黑人報名參加北方軍隊,其中主要是南方逃亡奴隸;
1862年5月頒布的《宅地法》規定:一切忠於聯邦的成年人,只要交付10美元的登記費,就可以在西部領取64.74公頃土地,在土地上耕種5年後就可以成為這塊土地的所有者。林肯政府嚴厲鎮壓反革命分子,清洗軍隊中南方代理人。
1863年開始實行徵兵法,以代替募兵制,增強了北方的兵力。同時,林肯調整了軍事領導機構,實行統一指揮,任命有卓越軍事才能的格蘭特為全軍統帥。
1863年元旦林肯頒布《解放宣言》宣布解放黑奴,允許黑人參加北方軍隊,之後又頒布“宅地法”,允許所有美國人得到西部的土地。同年5月,北軍再次進攻里奇蒙,在切斯羅維爾被李擊退。5月22日北軍發動總攻,進行了長達47天的炮擊,6月李再次北進。
1863年7月1日兩軍在葛底斯堡展開決戰,7月3日南軍被擊敗。南軍損失2.8萬人,成為內戰的轉折點,戰場上的主動權轉到北方軍隊手中。在李北進的同時,格蘭特在西線包圍了南軍防守密西西比河的要塞維克斯堡,7月4日南軍投降。7月8日北軍占領哈得遜港,南軍被分割成東西兩部分。9月北軍攻克查塔努加,11月擊退南軍的反擊。
1864年,北方最高統帥採用新的戰略方針,在東、西兩線同時展開強大攻勢。在東線以消耗敵人力量為主要目標;在西線用強大兵力深入敵方腹地,切斷“南部同盟”的東北部與西南部的聯繫。
1864年9月,謝爾曼將軍摩下的北軍一舉攻下亞特蘭大,兩個月後開始著名的“向海洋進軍”,在進軍中徹底摧毀了敵人的各種軍事設施,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經濟力量,使南方經濟陷於癱瘓。在東線,格蘭特將軍統率北軍把敵軍驅逼到叛亂“首都”里奇蒙附近。
1865年初,奴隸紛紛逃亡,種植場經濟瀕於瓦解。北方海軍實行的海上封鎖,幾乎斷絕了南方與歐洲的貿易。同時,南方內部也出現反對派,許多小農加入“聯邦派”從事反戰活動。南方逃兵與日俱增。糧食及日用品匱乏。
1865年4月9日,李的部隊陷入北方軍隊的重圍之中,被迫向格蘭特請降。南北戰爭終止。美國恢復統一。

結果

南北戰爭南北戰爭
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內戰,參戰雙方為北方美利堅合眾國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戰爭最終以聯邦勝利告終。戰爭之初本為一場維護國家統一的戰爭,後來演變為一場為了黑奴自由的新生而戰的革命戰爭。
南北戰爭是工業革命後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在此期間確立了戰術、戰略思想、戰地醫療等現代戰爭的標準。參戰的350萬人中絕大多數為志願兵。戰爭造成75萬士兵死亡,40萬士兵傷殘,相關協會估計陣亡人數可能更多,不明數量的平民也遭到波及。
南北戰爭的局限性在於林肯只是廢除了南方叛亂諸州的奴隸制,這些黑人雖然被解放了,但是並沒有獲得和白人一樣的權利。

影響

南北戰爭戰場南北戰爭戰場
北方在戰爭中的勝利,在鞏固國家統一的同時確立了北方大資產階級在全國的統治地位。內戰消滅了奴隸制,從而為美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宅地法》的實施,加速了西部的開發,促成了農業資本主義發展中美國式道路的勝利。因而19世紀末美國一躍而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農業資本主義大國。
黑人在內戰後的重建時期仍受到多方面的歧視和種植場主的剝削,但在政治上取得公民權及選舉權,從奴隸枷鎖下解放出來。因此,美國內戰在美國歷史發展中是具有劃時代的影響。

評價

南北戰爭摧毀了奴隸制,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但較好地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維護了國家統一,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展掃清了道路,並為美國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奠定了基礎。
南北戰爭中工業革命帶來了軍事上的巨大進步,雙方使用了金屬彈殼和後裝填步槍作戰,使用鐵路和蒸汽船實現快速的兵力機動和集結,使用蒸汽鐵甲戰艦進行海戰,機械連發槍第一次投入實戰,特別是北方發展了製造標準化零件組裝武器的生產方式,大大提高了工業生產效率,推動了美國歷史上的進步。

紀念

2015年2月2日美國迎來廢除奴隸制150周年紀念,2月1日是美國的全國自由日,以此紀念美國前總統林肯簽署了憲法第13條修正案,廢除了奴隸制。
這些150年前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罕見的照片,揭示了當時那場血腥戰爭的慘烈。這場內戰發生在1861年到1865年之間,參戰雙方為北方的美利堅合眾國(簡稱北軍)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簡稱南軍)。北軍由林肯領導,南軍由傑佛遜·戴維斯帶領。這張沒有註明日期的照片為北軍長官們的合影,在南北戰爭時期,這些人負責指揮士兵和維持治安,管理當地的秩序。

戰爭分類導航

戰爭是集體、有組織地互相使用暴力。廣義來說,並不是只有人類才有戰爭。螞蟻和黑猩猩等等少數生物都有戰爭行為。人類出現以來,戰爭就一直沒有停止過;戰爭伴隨社會的革命,帶來新的格局。古代各個部落之間的戰爭,促進了民族的融合和國家的形成,也是民族大遷徙直接原因;國家內部不同民族之間的戰爭,促成民族的獨立和新生國家的誕生;國家內部政治集團之間的戰爭,促成政權的更迭,如國共內戰。
各國戰爭現代戰爭古代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
近代戰爭區域戰爭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
冷戰韓戰曼哈頓計畫太平洋戰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