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概述
廣州人嗜好飲茶。早上見面打招呼就是問"飲左茶未",以此作為問候早安的代名詞,可見對飲茶的喜愛。飲茶是廣州人的一個生活習慣,也是"食在廣州"的一大特色。廣州人所說的飲茶,實際上指的是上茶樓飲茶,不僅飲茶,還要吃點心,被視作一種交際方式。廣州的茶樓與茶館的概念也不盡相同。它不但供應茶水也供應點心,而且建築規模宏大,富麗堂皇,是茶館所不能比擬的。因此,廣州人聚朋會友、洽談生意、業餘消遣,都樂於上茶樓。廣州人把飲茶,又稱“嘆茶”。“嘆”是廣州的俗語,為享受之意。這也正是廣州茶樓歷百年而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廣州的老字號飲食店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當年的茶樓。飲茶習俗
廣州飲茶習俗,以早茶為中心,飲茶與廣州特色的茶點結合,包括一系列茶禮茶俗、民風民情、民間文化。東漢時,已經有廣州人以茶敬客的文字記載。清代出現的各種茶館茶居茶樓,特別是由於社會交往、生意洽談需要,在出口貿易繁盛的地區產生的三元樓、陶陶居等一批茶樓,承擔了飲食、交流、休閒、娛樂等多種功能,作為飲茶習俗的載體,成為廣州人重要的民間習俗和生活方式。廣州飲茶習俗,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廣泛的民眾性和民間傳承性。它的特點:一是早。民間認為,“晨早一杯茶,不用請醫家”。每天清晨,早至四五點,人們就到茶樓飲早茶。在早茶的基礎上,陸續發展起午茶、晚茶,形成具有廣州特色的“三茶兩飯”。二是熱鬧。廣州茶樓熙熙攘攘,人聲鼎沸,以“人氣”為貴。三是平民性、大眾化、群體化。禮儀佳話
廣州人飲茶並無特別禮儀上的講究,唯獨在主人給客人斟茶時,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輕叩桌面,以致謝意。據說這一習俗,來源於乾隆下江南的典故。相傳乾隆皇帝到江南視察時,曾微服私訪,有一次來到一家茶館,興之所至,竟給隨行的僕從斟起茶來。按皇宮規矩,僕從是要跪受的。但為了不暴露乾隆的身份,僕從靈機一動,將食指和中指彎曲,做成屈膝的姿勢,輕叩桌面,以代替下跪。後來,這個訊息傳開,便逐漸演化成了飲茶時的一種禮儀。這種風俗至今在嶺南及東南亞的華僑中依然十分流行。茶市種類
廣州的茶市分為早茶、午茶和晚茶。早茶通常清晨4時開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1~2時收市,有的通宵營業。一般地說,早茶市最興隆,從清晨至上午11時,往往座無虛席。特別是節假日,不少茶樓要排隊候位。飲晚茶也漸有興盛之勢,尤其在夏天,茶樓成為人們消夏的首選去處。飲茶文化
廣州飲茶並不特別講究茶道和茶藝,但對民間禮俗非常重視。茶樓文化產生於商業文明,特彆強調熱情周到、信譽至上、高效實惠。品種繁多、博取眾長、精美可口的茶點,也是廣州飲茶的一大特色。茶靚水滾、茶點結合的早茶,高敞優雅、充滿“人聲人氣”的茶樓,成為廣州特有的人文景觀。廣州飲茶習俗作為地方文化與民間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了廣州人民許多重大歷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記憶,深具人文文化價值,社會學、人類學、民俗學價值。它代代相傳,綿綿不絕,深刻影響了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區,甚至成為海外粵籍華僑華人文化認同的重要方式。生活習慣
廣州人在閒暇時也以在家裡飲“功夫茶”為樂事。“功夫茶”對茶具、茶葉、水質、沏茶、斟茶、飲茶都十分講究。“功夫茶”茶汁濃,鹼性大,剛飲幾杯時,會微感苦澀,但飲到後來,會愈飲愈覺苦香甜潤,使人神清氣爽,特別是大宴後下油最好。此外,飲涼茶也是廣州人的一個生活習慣。所謂飲涼茶就是把藥性寒涼、能清解內熱的中草藥煎水作飲料喝,以清除夏季人體內的暑氣。廣州的涼茶歷史悠久,如王老吉涼茶就形成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由於它清熱解毒、消炎去暑的藥用功效明顯,歷來為廣州人所推崇。另外,還有沙溪涼茶、健康涼茶、金銀菊五花茶、龜苓膏、生魚葛菜湯等也都是廣州人喜愛的傳統老牌涼茶。80年代以來,為方便飲用,各種涼茶沖劑及軟包裝涼茶應運而生,如神農涼茶、夏桑菊等,已成為許多家庭夏季的必備飲品。茶點欣賞
【鮮蝦餃】又稱蝦餃。以澱粉(又稱澄粉)麵團作皮,鮮蝦肉、豬肉等拌勻作餡,包成餃形,蒸製而成。其形似彎梳,故又稱彎梳餃。皮薄、爽軟,色白,晶瑩透亮,餃內餡料隱約可見;餡心鮮美,形態精緻玲瓏。此品是20世紀30年代廣州市郊伍村河邊一家茶樓首創的。起初,用料和造型都較粗糙。但因它選用剛從河裡捕的鮮蝦作餡,鮮美異常,為早茶市食客鍾愛。後來,傳入廣州市區各大茶樓、酒家,經名師逐步改制而成為精美點心,廣為流傳,經久不衰。
【乾蒸燒賣】
用雞蛋液、水和面作皮,豬肉、蝦肉、冬菇作餡,捏成石榴花形,蒸製而成。其色皮淡黃,蟹黃鮮艷,皮軟、肉爽,稍含汁液,鮮美而香。在20世紀30年代,乾蒸燒賣已風靡廣東各地,近20年來,又傳遍廣西的大中城市,成為嶺南茶樓、酒家茶市必備之品。
【酥皮蓮蓉包】
以半發酵面和酥心(油酥麵團)摺疊作皮,蓮蓉作餡包成圓形,蒸製而成。其皮色潔白,層次分明,鬆軟而稍爽韌,香甜可口。粉果用淀麵粉包裹蝦仁、豬肉等拌成的餡料,作成角形蒸製而成。皮薄白、爽軟、半透明,可見角內餡料,餡鮮美甘香。
【娥姐粉果】
此品歷史悠久。明末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述廣州飲食習俗一書中載:“以白米浸至半月,入白粳飯其中,乃舂為粉,以豬油潤之,鮮明而薄以為外,茶蘼露、竹脂(筍)、肉粒、鵝膏滿其中以為內,一名曰粉角。20世紀20—30年代,各酒家、茶樓爭相創名牌菜點以招徠客人,茶香室一名娥姐的女點心師的所創的粉果獨占鰲頭,人們稱之為娥姐粉果。40年代,茶香室歇業,娥姐的傳人轉至大同酒家,娥姐粉果也就成為大同酒家的名牌點心。50年代以後,各大茶樓、酒家也把它作茶點供應。粉果也就成為羊城美點之一。
【泮塘馬蹄糕】
以糖水拌合荸薺粉蒸製而成。荸薺,粵語別稱馬蹄,故名。其色茶黃,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斷,軟、滑、爽、韌兼備,味極香甜。此品以廣州泮溪酒家的為最有名。因其所處的泮壙是盛產馬蹄的地方。所產的馬蹄粉,粉質細膩,結晶體大,味道香甜,可以做成多種點心、小吃。以它做成的馬蹄糕,是泮溪酒家的傳統名食,四季皆宜。
【腸粉】
一種米製品,又叫布拉蒸腸粉。以廣州最負盛名的"銀記"腸粉為例:該店專營豉油皇牛肉腸粉,以薄韌香滑著稱。解放初期由吳銀經營,她得名師傳授,學會了蒸製拉腸粉專門技術,其腸粉“白如雪,薄如紙,油光閃亮,香滑可口”。腸粉亦稱卷粉、豬腸粉(因形似豬腸),抗日戰爭時期由泮塘荷仙館創製,現小食店、茶樓、酒家、賓館均有供應。它是將米漿置於特製的多層蒸籠中或布上逐張蒸成薄皮,分別放上肉類、魚片、蝦仁等,蒸熟捲成長條,剪斷上碟。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腸、豬肉腸、魚片腸和蝦米(仁)腸;不加餡的則稱齋腸。
【沙粿條】
用米漿蒸成薄粉皮、再切成帶狀而成。盛行於廣東、廣西、海南,以廣州市沙河出產的最著名,故名。因它是用白雲山上的九龍泉水泡製的,所產的粉薄白透明,爽軟韌筋兼備,炒、泡、拌食皆宜。近年來,沙河飯店將菜汁、紅蘿蔔汁滲入粉漿中,製成彩色沙粿條,另有特色。
【糯米雞】
舊時的南方人靠務農為生,早上吃完早飯就用鮮荷葉包中午飯下田務農,到晚的時候由於熱飯的作用使得荷葉的天然清香融入飯裡面,吃起來陣陣清香,久而久之就傳開了,現代人再用糯米、雞肉、雞旦加工成為今天的糯米雞,這就是糯米雞的由來,是羊城美點之一。
【荔灣艇仔粥】
舊日,廣州西郊河道兩旁遍植荔枝樹,叫做荔枝灣,古羊城八景之一的“荔灣晚唱”便指這裡。每逢夏日黃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遊客來此遊玩,遊河小艇穿梭往來。其中有小艇專門供應“艇仔粥”。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遊客需要,粥艇上的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遞賣過去,很受歡迎。漸漸地,連陸上的小食店也出售這種叫做荔灣艇仔粥的粥品了。艇仔粥也自小艇而進入大酒家、賓館,人們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品嘗到這種廣州特有的粥品。這裡的艇仔粥以鮑魚作配料,增加了浮皮、花生、蛋絲、蔥花等,吃前當即煮粥滾制,芳香撲鼻,熱氣騰騰,十分鮮甜。
【和味牛雜】
和味牛雜蘿蔔據說是光緒年間一個居住在光塔寺附近的回族廚師發明的。光塔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清真寺,附近一帶曾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民聚居地。出於宗信仰,伊斯蘭教教徒都不吃豬肉,故一個回民廚師就想到在光塔寺附近開了一家牛香店。他用牛腸、牛膀、牛肺、蘿蔔用加了花椒、八角等五種味料的醬汁慢火等牛雜賞噶耍而蘿蔔又吸慢了加入牛雜味的醬汁後,再剪開小塊,用小竹籤串著醮辣椒醬吃,曰為和味牛雜蘿蔔,入口回味無窮。此味一出,果然吸引附近的回民甚至非回民都來光顧。於是,善食的廣州人都紛紛仿效,和味牛雜蘿蔔一味流傳至今了。
【龜苓膏】
廣州人愛講求的是清熱解毒,所以吃甜品不能夠沒有龜苓膏,最好是加著甜甜紅豆沙的龜苓膏:豆沙粗甜、龜苓滑苦,相得益彰。文信的龜苓膏屬於總店配好、分店傳送,不過豆沙還是有說頭的:選用易於熬煮的大粒紅豆,大火去殼,小火燉肉,慢慢熬煎,直至兩個時辰之後,水與豆沙已成均勻糊狀,再加細白糖調味,所以吃起來的時候不會有水的清澀氣,豆沙也會細勻,不會有青黃不接的硬氣。
【及第粥】
粥白如凝脂,鮮香無比,味道很美,很受用。在科舉取仕時代,狀元、榜眼、探花為殿試頭三名,合稱三及第。林如棠便用豬肝、豬腰子、豬肚子三種豬內臟比作三元及第,現廣州吃及第粥依然是時尚。在西關當數伍湛記的及第粥最為有名。據說,伍湛記及第粥已有40多年的歷史了,創始人為順德人伍湛。他在文昌南路橫街開了一家父子店。由於當時廣州四大著名酒家之一的“文園”酒家就座落在文昌橫街,伍湛記恰恰就在街口,去“文園”酒家的食客經過伍湛記的時候,都被香氣撲鼻的及第粥所吸引,紛紛進去一品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