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
板、眼:戲曲音樂的節拍。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或合規矩。有時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靈活掌握。
成語典故
![一板三眼](/img/4/462/n5GcuM3X0YDNzgTN5MTMxMzM3QTM0MDNwETOzQTNwAzMxAzLzE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十:“然而現在他親眼看見水勢這樣險惡,倘要坐候縣裡那些‘老爺們’你推我讓,字斟句酌,一板三眼,產生出那張‘公呈’來,大事早已全非了。”
李劼人《大波》第二卷第八章:“彭蘭村打起他一貫向學生講書的聲調,一板三眼地把開會詞說完之後,疾速調過身去。”
成語辨析
聯合式;作謂語、狀語;用於為人處事
示例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字斟句酌,~,產生出那張'公呈'來。”
近義詞
一板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