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良輔

魏良輔

魏良輔(1489-1566),字師召,號此齋,晚年號尚泉、上泉,又號玉峰,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嘉靖五年(1526)進士,歷官工部、戶部主事、刑部員外郎、廣西按察司副使。嘉靖三十一年(1552)擢山東左布政使,三年後致仕,流寓於江蘇太倉。為嘉靖年間傑出的戲曲音樂家、戲曲革新家,崑曲(南曲)始祖。對崑山腔的藝術發展有突出貢獻,被後人奉為“崑曲之祖”、在曲藝界更有“曲聖”之稱。

基本信息

生平

崑曲博物館魏良輔雕像 崑曲博物館魏良輔雕像

魏良輔熟悉音律,初習北曲,因不及北人王友山,乃鑽研南曲。他的家鄉盛行弋陽腔,而他卻厭鄙弋陽,為改變所處的藝術環境,於嘉靖年間(1522——1565年)來到了當時南戲北曲十分活躍的太倉,居住在太倉南碼頭(現太倉市南郊鎮)。

在當地駐軍中,有很多人通曉音律,魏良輔常與他們切磋技藝和商討樂理。這時,他結識了駐地的一位南曲專家、太倉衛百戶過雲適,常向他請教,每次度曲都要等到過認為滿意了方肯罷休。他還請教從安徽壽州(今壽縣)發配至太倉的善弦索、北曲的戲劇家張野塘。當時張正在軍中服役,對魏的求教欣然應允,兩人結為摯友。後來魏良輔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張野塘。

著作《南詞引正》 著作《南詞引正》

以後,魏良輔在過雲適、張野塘等人的協助下,吸收了當時流行的海鹽腔、餘姚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調的某些特點,對流傳於太倉崑山一帶的戲曲唱腔進行加工整理,將南北曲融合為一體,既可使南曲“收音純細”,又可命名北曲“轉無北氣”,從而改變了以往那種平直無意韻的呆板唱腔,形成了一種格調新穎、唱法細膩、舒徐委婉的“水磨腔”(崑腔)。它以清唱的形式出現,終於使崑腔在無大鑼大鼓烘托的氣氛下能夠清麗悠遠,鏇律更加優美。

同時,魏良輔對伴奏樂器也進行了改革。原來南曲伴奏以簫、管為主要樂器,為了使崑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將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樂器集合於一堂,用來伴奏崑腔的演唱,獲得成功。魏良輔從此名聲大振,被譽為“國工”、“曲聖”,乃至崑腔(南曲)“鼻祖”。

著有《曲律》(一名《南詞引正》)一書,是論述崑腔唱法及南北曲流派的重要著作。

立昆之宗

水磨腔的誕生過程

魏良輔畫像 魏良輔畫像

魏良輔有著較高的文學詞曲修養,不但嗓音優美,而且嫻通音律,酷愛唱曲藝術。他在熟諳南北曲的基礎上,於嘉靖年間(1522—1566)來到經濟發達、市鎮繁華、歌舞場眾多、南戲演出頻繁的江蘇太倉南碼頭(今南郊鎮),長期苦心鑽研流傳於崑山一帶的傳統戲曲唱腔。

他不滿足於南戲原有的聲腔,聯合了蘇州洞簫名手張梅谷、崑山著名笛師謝林泉,在南曲專家過雲適、北曲戲劇家張野塘等人的協助下,吸收了當時流行的海鹽腔、餘姚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調的某些特點,對老昆(山)腔的傳統戲曲唱法進行加工整理,把南北曲融為一體,一改以往那種腔調平直又欠意趣韻味的呆板唱腔,創造了一種格調新穎、委婉舒暢的嶄新唱腔。

這種唱腔要求“啟口輕圓、收音純細”,講究“轉喉押調”、“字正腔圓”,唱出了“曲情理趣”,細膩得宛如蘇州巧匠用木賊草蘸水研磨紅木家具一樣,故時人稱之為“水磨腔”,又稱“崑劇”、“崑曲”。

同時,魏良輔對伴奏樂器也進行了大膽改革,在原來單調的弦索、彭板伴奏中,加入了笛、簫、笙和琵琶等樂器,豐富了音色,使崑曲音樂更加瑰麗多彩,更富感染力,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自此,崑曲迅速流傳開來,並被士大夫帶入京城,成為宮中大戲,不但贏得了“官腔”之美稱,還形成了“四方歌者皆宗吳門”的盛勢,成為壓倒其他戲曲聲腔的劇種。從此,魏良輔名振曲壇,被譽為“立昆之宗”、“崑曲鼻祖”,藝壇尊之為“國工”、“聖曲”。魏良輔晚年,潛心將多年積累的心得札記整理成文,曰《南詞引正》,又名《曲律》,逐條簡要闡述了崑曲在字、腔、板、眼等各方面的練唱技術以及南北曲唱法的區別,是論述崑曲唱法及南北曲流派的重要著作。

崑曲劇照 崑曲劇照

古老的崑曲有著中國戲曲“活化石”之譽,它繼承了宋元以來的中華戲曲遺產,創造了中國古代最完整的民族戲曲表演體系,對京劇、川劇、湘劇、晉劇、贛劇、桂劇、閩劇、越劇等許多劇種的形成和發展都有過直接的影響,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戲曲之母”。

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將崑曲命名為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這是對崑曲在人類文化傳承中的特殊地位、貢獻和價值的高度認同。

2004年6月28日,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在蘇州召開。為紀念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崑曲之鼻祖魏良輔,江蘇太倉雙鳳少年郵局特於大會開幕日啟用了一枚與“流動2”郵政日戳相連的紀念郵戳,紀念文字為“立昆之宗魏良輔”,圖案為以畫家馬伯樂繪製的《魏良輔開創水磨腔》為藍本創作而成的魏良輔唱曲半身像,旁邊是正在吹笛伴奏的北曲戲劇家張野塘,生動地再現了當年演唱崑曲的動人場面。圖案左上方為外圓內方相接的世界遺產標誌,表示崑曲已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形式錄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嘔心瀝血十年不下樓

關於魏良輔改革南曲之嘔心瀝血,還有一則典故可以說明。

福建莆田人余澹心在《寄暢園聞歌記》中說:“良輔初習北音,絀於北人王友山,退而鏤心南曲,足跡不下樓十年。當是時,南曲率平直無意致,良輔轉喉神調,度為新聲。”

自從遇到張野塘以後,魏良輔就再沒有出去賣唱或做走方郎中,專心致志和張野塘“鏤心商曲”。一個紅極一時的藝人突然間銷聲匿跡,歌台舞榭聽不到他的歌聲,看不到他的影子,形容他“足跡不下樓”也不為過。用“十年不下樓”來形容,更見魏良輔下工夫之深。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時候在他身邊還聚集了善洞簫的蘇州張梅谷,善笛子的崑山謝林泉,以及培養了優秀歌手張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等一批人,形成了一個志同道合的藝術沙龍。

就連魏良輔的弟子梁溪人、潘荊南等人也帶動了流行風潮,“荊南遊處必鍇以簫管合曲,一時競相傳習,世謂度曲之工始於玉峰,盛於梁溪。”以至於當地有諺語說,“無錫莫開口,謂能歌者眾也”。

晚年及逝世情況成謎

可以料想,魏良輔改革崑山腔全面成功而獲得社會普遍承認和讚賞,但他卻突然失去了下落和去向。他究竟去哪裡了呢?後人苦苦尋找,只有《九宮正始》的編輯之一鈕少雅在文中透露了一點訊息:“弱冠時,聞婁東有魏良輔者,厭鄙海鹽、四平等腔而自製新聲。腔用水磨,拍捱冷板,每度一字,幾盡一刻。飛鳥為之徘徊,壯士聞之悲泣,雅稱當代。余特往謁之,何期良輔已故矣!”

按照時間上溯,魏良輔也活到80來歲,逝世時間在明萬曆十二年(1584年)左右,他晚年及逝世時境況如何?沒有具體記載只能成謎。

崑曲演員(六)

崑曲是我國的古老劇種,又稱崑山腔或崑劇,流行於江蘇崑山一帶,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嘉靖年間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吸取海鹽腔、戈陽腔的長處,對崑腔加以改革,創造聞名的“水磨腔”,使崑曲音樂獲得很大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