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霍山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期就設有潛邑,漢代設為潛縣,隋朝始稱霍山縣。霍山人傑地靈,民俗風情,人文歷史源遠流長,許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精美的華章;霍山英雄輩出,曾有數十位傑出人物名垂二十五史。霍山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是紅軍的故鄉,將軍的搖籃。夏屬揚州,是皋陶後裔封地。春秋前是六屬國,楚滅六後設灊邑(故城在下埠口,今下符橋鎮),後遷至南岡(城東200步處)。
秦屬九江郡。
漢高祖元年(前206年)屬衡山國,五年改屬淮南國,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復屬衡山國,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改衡山國為衡山郡,元封五年(前106年),設灊縣(故治所在今城關鎮上元街,一說在今縣城西的古城畈),屬廬江郡。
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448年),劃出部分設開化縣(治所在今六安縣青山鎮),屬廬江郡;梁武帝天監六年(507年),分設霍州、岳安(治所在今城關鎮),並別置北沛郡新蔡縣(治所在今下符橋),太清二年(548年)入東魏,廢岳安縣,置安城縣,又別置義興縣。北齊廢霍州,復名岳安縣。陳文帝天嘉二年(561年)復為霍州;宣帝太建二年(570年)入北周。
隋初屬廬州,後屬廬江郡。文帝開皇初年(581年),改北沛郡新蔡縣為淠水縣(治所在今下符橋鎮),廢岳安郡,改岳安縣為霍山縣(治所在今城關鎮)。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以霍山、應城、潛城3縣置霍州,並改淠水縣為開化縣。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廢霍州,應城、潛城、開化、灊縣統入霍山,霍山兼有5縣之地,屬淮南道壽州。武后神功元年(697年),改名武昌縣。中宗神龍元年(705年),仍名霍山縣。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年),改名盛唐縣。天寶元年(742年),廢盛唐別置霍山縣,屬淮南道壽春郡(治所均在今縣城西郊古城畈)。
五代十國,初屬忠正軍壽州,南唐改忠正軍為清淮軍。後周復為忠正軍,縣名霍山,盛唐(治所分別在今城西郊古城畈和六安市)。
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年),併入六安縣,屬淮南道壽州。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屬淮西路壽春府。
元初,降為六安縣故埠鎮,屬廬州路。泰定帝泰定二年(1325年),屬淮西江北道。順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屬淮南江北行省。
明太祖洪武初年,設故埠鎮巡檢司。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以六安縣一部及故埠鎮巡檢司的開化、興賢二鄉設霍山縣,屬廬州府,掛銜六安州,治所在故埠鎮(今城關鎮)。
清初沿明制,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屬六安直隸州。
1912年,直屬安徽省。1915年6月——1917年7月屬安慶道。1921年10月,屬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區。1929年8月,屬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1936年9月3日,縣城被中國工農紅軍解放,次日成立霍山縣民主政府,受中共皖西工作委員會領導。1938年4月,屬皖北行署六安專區(1937年1月——1938年3月,在縣西南同岳西、英山兩縣毗連地區成立太平縣,縣政府駐太平畈)。1952年4月,屬安徽省六安專區(1971年3月,改專區為地區),縣政府一直駐城關鎮(1987年下半年遷至新城辦公)。
行政區劃
霍山縣轄12個鎮、4個鄉:衡山鎮、佛子嶺鎮、下符橋鎮、但家廟鎮、與兒街鎮、黑石渡鎮、諸佛庵鎮、落兒嶺鎮、磨子潭鎮、大化坪鎮、漫水河鎮、上士市鎮、單龍寺鄉、東西溪鄉、太平畈鄉、太陽鄉。地理環境
位置霍山縣位於安徽省西部偏南、大別山北麓,地處北緯31°03′—31°33′,東經115°52′—116°32′之間。東與舒城縣比鄰,南與岳西縣相望,西與金寨縣和湖北省英山縣交界,北與六安市接壤。105國道貫穿全境,距寧西鐵路40公里,至省會合肥120公里。氣候屬北亞熱帶溫濕季風區,植被豐富,物種眾多,森林覆蓋率達75.01%,生物物種多達6500餘種,是一個生態系統相對完備、森林植被垂直分布、珍稀物種豐富的天然基因寶庫。這裡有豐富的礦產、藥材、茶葉、蠶桑、毛竹、水電、板栗、森林等自然資源,素有“金山藥嶺名茶地,竹海桑園水電鄉”的美譽。地震台北時間2014年4月20日16時0分,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在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北緯31.4度,東經116.1度)發生4.3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霍山縣是已經發現的地震窗。自然資源
霍山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達75.1%,素有“金山藥嶺名茶地、竹海桑園水電鄉”之稱。霍山是藥材之鄉,現有藥園5萬畝,為全國中醫中藥試點縣,有“軟黃金”之稱的霍山米斛和斷血流、天麻、茯苓、杜仲等名貴中藥材;霍山是茶葉之鄉,現有茶園13萬畝,霍山黃芽早在唐朝被奉為御用貢茶,今與黃山、黃梅戲並稱“安徽三黃”;霍山是毛竹之鄉,現有竹園45萬畝,為江北毛竹第一大縣,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竹子之鄉”;霍山是蠶桑之鄉,現有桑園5萬畝,是全省十大蠶桑基地縣之一;霍山是水電之鄉,水能資源蘊藏量22萬千瓦,是全國農村電氣化縣,建有佛子嶺、磨子潭、白蓮崖三座大型水庫和73座小水電站;霍山還是旅遊資源大縣,境內有“亞洲第一壩”佛子嶺水庫大壩、江北“小黃山”銅鑼寨和大別山主峰白馬尖(海拔1774米)、漢武帝敕封的小南嶽和明代文廟等眾多自然與人文景觀。其中,佛子嶺景區、大別山主峰景區和南嶽山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旅遊景區。經濟發展
綜述改革開放以來,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外向帶動”戰略,通過多渠道,多形式招商引資,內引外聯,利用外部資源和市場,藉助外力,謀求發展。通過十多年的艱苦奮鬥,霍山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綜合縣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1997年以來,GDP、財政收入年均遞增8.1%和9.6%。2007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46.18億元,財政收入5.11億元,年出口創匯5468萬美元。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均創最好水平,全縣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榮獲中國綠色小康縣稱號,再次榮膺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霍山經濟迅速崛起,被經濟界稱作“霍山現象”,中央黨校“中國山區經濟和綠色產業化發展”課題組將霍山作為典型進行研究。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3.9億元、增長12%,財政收入19.8億元、增長4.1%,完成50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110億元、增長20.7%,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9400元、增長13.1%,農民人均純收入8120元、增長16%。迎駕集團全年納稅9.44億元,位居安徽省2013年“安徽省民營企業百強”榜首,連續十七年蟬聯六安市第一納稅大戶。全年新增規模工業企業23家、總數達125家,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46家,超10億元企業4家,當年新增億元企業9家;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330億元、增長18%,增加值85.2億元、增長14%。2013年經濟開發區完成基礎設施投入4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00.3億元、增長33.3%,財政收入6億元、增長20.4%;衡山工業園實現銷售收入110.7億元、增長10%,財政收入3.1億元、增長17.2%;高橋灣現代產業園完成基礎設施投入2.5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1億元,財政收入2200萬元。霍山縣人均GDP始終位居全市各區縣第一位,2013年人均GDP36685元,折合5998美元,位居全省各縣(縣級市)前列。工業霍山縣手工業歷史悠久,明初開始制黃大茶,清順治年間開始生產竹筷,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有人煎礬,嘉道年間有人撈金沙、造土紙、織土布、制線香,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淘沙煉鐵鑄造技術有很大發展,轉步園的鐵鍋聞名遐邇。民國20年(1931年),“亞美”、“益民”印刷社,31年,“新生”平民工廠,“新華昌記”捲菸廠。33年,“震東”、“民智”、“三星”印刷局、“三民”石印社和“久大”、“人和軒”糕餅場先後在城關開業。到38年,做飴糖、釀土酒、造土紙、打棉線、織土布、印刷、捲菸和制陶燒磚瓦、燒石灰、鑄鐵鍋等私營廠坊及縫紉、小五金和竹木加工等個體手工業作坊分布城鄉各地。解放後,工業有較快發展,到1956年7月,全縣有國營工廠6個,職工163人;公私合營工廠7個,職工92人;手工業社(組)63個,社員1070人。到1985年,全縣有食品、輕紡、建材、機械、電力、採礦、國防等8大門類的216家工業企業,固定資產15384.3萬元,實現利潤356萬元,上繳稅金106.9萬元,廠區面積265.1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各種主要機械設備2200多台(套)。總產值5892.8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4.4%,是1949年的25.5倍(全民所有制企業占41.7%,集體所有制企業占31.2%;輕工業占22.2%,重工業占57%),其中輕工業134家,產值2537.6萬元;重工業82家,產值2955.2萬元;全民工業21家,產值3007.5萬元;集體工業195家,產值2485.3萬元。省屬工業1家(佛子嶺電站),職工472人,產值1074.5萬元。縣屬和縣以下工業215家,職工7473人,其中全民工業20家,產值1933萬元,職工1772人;城鎮街道工業5家,產值539萬元;鄉鎮工業154家,職工2794人,產值1702.3萬元;其他工業4家(知青工廠),產值32萬元。農村村辦工業303家,產值673萬元;農村合作經營工業196家,產值498萬元;農村和城鎮個體工業1221家,產值814萬元。省屬國防工業小三線廠9家,職工1203人,產值508.4萬元。
解放初,手工業由縣政府工商科領導和管理。1952年起,縣供銷社設生產合作股,管理手工業。1953年8月,生產合作股從供銷社劃出,成立手工業管理科。1955年10月,成立手工業聯合社,同手工業管理科合署辦公,轄各區手工業辦事處。1956年,成立工業部,下設工業科,領導和管理公私合營工廠,聯社仍領導和管理手工業社、組。1958年,改工業部為工業交通部,下設重工業、輕工業和交通三科。重工業科領導和管理機械、鉀肥、礦山、水泥、磚瓦等廠,輕工業科領導和管理造紙、釀酒、食品等3個地方國營工廠。同年6月,撤銷手管科和手聯社。1963年,縣工交政治部改為工交辦公室,管理工業。1968年縣生產指揮組下設工業組,領導和管理各工廠。1970年,成立工業局。1975年5月,成立工交辦公室,分管工業、農機、手管、交通、社隊企業。郵電、供電等局,分別領導和管理縣屬國營、集體工業和社隊企業,1979年11月,改手管局為第二輕工業局。1980年,撤銷工業局,成立經濟委員會(經委),直接領導和管理10個國營工廠,並代管二輕、農機、鄉鎮企業、供電、交通、郵電等局和礦產、菸草兩公司。同年,社隊企業局改名鄉鎮企業局。
2012年,霍山縣規模工業增加值71.7億元,比上年增長18%;全縣共有規模工業企業103個;食品釀造、裝備製造、光源電器、竹材加工四大主導產業占全縣規模工業總產值79%。經濟開發區共有入區企業348個,營業總收入150億元,財政收入5億元,連續二屆被評為安徽省創新型園區,全年到位內資103.6億元,增長46.5%;到位外資8571萬美元,增長31%,利用外資連續7年位居全市第一。
農業霍山縣多山,可耕田地較少,生產的糧食不能自給。解放後,糧食作物生產發展較快,但有曲折。1949年糧食總產4029萬公斤,經過土地改革和合作化運動,1952年達5132萬公斤,比1949年增長27.4%;1957年達6661.5萬公斤,比1949年增長65.3%。1958年開展的大躍進運動,過早過急地調整了生產關係,導致1960年糧食總產下降到4370.5萬公斤。經過調整,到1965年才恢復到1957年的水平,總產6817萬公斤。1966——1976年的糧食生產極不穩定,最高年份總產10945萬公斤,最低年份總產只有5135萬公斤。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糧食總產,1981年9685.5萬公斤,1982年8487.5萬公斤,1983年8945萬公斤,1984年7924.5萬公斤,1985年8403萬公斤。1985年比1949年增長1.1倍。在糧食生產中,水稻占85%左右,小麥和玉米占10%左右,其它雜糧占5%左右。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認真總結29年的水稻生產經驗教訓,本著“積極、慎重、因地制宜”原則,合理調整了水稻布局,壓縮雙季稻,擴大油稻和麥稻面積;縮小常規中稻面積,擴大雜交稻面積;壓縮劣質米麵積,擴大中、優質米麵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同時,調出84075畝不宜種稻的田塊,發展經濟作物。同1978年相比,水稻面積減少27.2%,單產提高28.1%,總產只下降6.9%。優良品種推廣主要抓,大力推廣雜交水稻,1976年在縣農科所試種4畝,總產36擔,平均單產450公斤。1977年,全縣多點試種247畝,畝產425公斤,總產2099.5擔。1978年,全縣示範田7000畝,平均單產450公斤,總產6.3萬擔。1979年開始推廣,到1985年,全縣種植49399畝,單產369公斤,總產39.41萬擔。面積占該年中稻面積的24.78%,總產為該年中稻總產的29.1%,單產比該年中稻單產提高17.3%。常規中稻引進了桂朝2號、雙桂1號等高產良種,提高了常規中稻的生產水平。1980年,引進桂朝2號稻種25公斤,試種12畝,平均單產425公斤,最高畝產近500公斤。經1981、1982兩年示範推廣,現已成為霍山縣常規中稻的當家品種,常年種植面積約10萬畝左右,其姐妹系桂朝13號、雙桂1號也普遍種植。1983年,引進中質抗白葉枯病能力強的B5910,在丘陵區和低山區種植,單產450——500公斤,並種植面積擴大到3萬多畝。1985年,開始擴大中優質米,壓縮劣質米生產,全縣引進13個名、特、優稻米品種,試種面積17.4畝,單產在300——350公斤。糯稻生產,常年在萬畝左右,解放前以烏節糯、江西糯為主,山區有本子白、拖過山等農家品種。60年代推廣文勝1號,70年代中後期套用粳糯77——1和秈糯29選。新技術推廣主要抓,大力推廣稀播壯秧,常規稻秧田插種量由100——150公斤減少到25——50公斤。雜交水稻田播種量15公斤左右。秧苗由過去的櫱弱苗變為帶櫱、扁蒲壯秧,大力推廣最佳化模式栽培。推廣因土施肥和增施磷鉀肥的綜合性施肥技術,氮肥施用量,由70年代畝施5公斤提高到80年代畝施10公斤,並相應增加磷鉀15公斤左右。大力推廣水稻病蟲草害綜合防治,1982年,由縣植保站指導植保員朱義仙同志在下符橋區通光山村方家院組搞水稻綜防試點,正式對水稻病蟲害進行預測預報,1985年全縣普遍開展,確保水稻豐收。
民國35年,全縣種小麥3.5萬畝,單產50公斤,總產1.5萬擔。1949——1952年,種3——4萬畝,單產50——55公斤,總產34552擔——53660擔。農業合作化後,推廣深溝高畦、清溝排水,增施基肥,勻播密植和使用良種,小麥生產發展很快。1955年,小麥播種面積突破15萬畝,但單產僅33.5公斤。1961——1969年,平均每年種9萬畝,最高年份10萬多畝,最低年份7萬多畝,平均單產59公斤。1970年種12萬多畝。平均單產59公斤。1971——1979年,平均每年種8.5萬畝,單產85公斤。1980——1985年,平均每年種7.5萬畝,單產提高到105公斤。其間,1979年單產147公斤,創最高紀錄。1985年種66698畝,單產100公斤,總產667.3萬公斤,占全縣糧食總產的7.94%。
據清嘉慶《霍山縣誌》記,霍山縣約在公元1776年前後引進玉米。到1816年已遍及全縣,成為山區人民的主糧。民國35年種12267畝,總產17170擔,單產70公斤。1952年發展到53193畝,總產106216擔,單產100公斤,比1949年,面積擴大89.98%,單產提高53.8%,總產增長191.8%。1953——1957年,面積和總產大幅度增長,1957年種77241畝,總產159619擔,單產103.5公斤,比1952年,面積增加45.4%,總產增長50.3%,單產提高3.5%。1958——1960年,受政治運動和自然災害影響,生產有所下降,面積在5——6萬畝,單產在53——79公斤之間徘徊,總產逐年下降。1960年比1957年,面積減少35%,總產下降66.8%,單產下降48.8%。1961——1965年,平均每年種8.7萬畝,1962年最多,達124806畝,單產70公斤;1965年種80985畝,總產214325擔,單產提高到132.5公斤,創最高記錄。1966年開始,旱改水面積擴大,1969年只種48488畝,總產97102擔,單產100公斤,比1965年,面積下降40.1%,總產減少54.7%,單產降低24.5%。1970——1977年,以提高單產為中心,1977年減少到29250畝,總產123334擔,平均單產達211公斤,比1969年,面積減少39.7%,總產增長27%,單產提高111%。1978年,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多種經濟生產和林業生產發展很快,放鬆了糧食生產,玉米生產水平下降,種30890畝,總產10359擔,單產167.5公斤。1985年種23715畝,總產59780擔,單產126公斤,比1978年,面積減少23.3%,總產降低42.3%,單產下降24.8%。
其他糧食作物夏季有大麥、豌豆、蠶豆,秋季有山芋、黃豆、高粱、蕎麥、綠豆、赤豆、豇豆等,都是零星種植,多的一二萬畝,少的百餘畝。這些小宗糧食作物是自發種植,面積時增時減,生產水平提高不快。
旅遊景點
旅遊貿易2012年,第三產業增加值26億元,比上年增長6%。全年接待遊客336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20.2億元;全縣擁有4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5個省最佳、優秀旅遊鄉鎮,當年開展佛子嶺5A級景區創建和大別山主峰景區配套建設,開通旅遊專線直通車,舉辦第二屆大別山主峰旅遊論壇活動;在國際旅遊投資協會第二屆“IATA(艾蒂亞)”獎頒獎典禮上,獲得“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的旅遊目的地”金獎。推進“萬村千鄉”網店信息化改造工程和“新網工程”,限上流通企業發展到21個,外貿進出口總額1.5億元,增長19.1%。主要景點1.銅鑼寨銅鑼寨位於縣城西南68公里,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西南部的太陽鄉,地處大別山腹地。省道318線和209線交叉貫穿其境,風景區總面積九十二平方公里,海拔1096米。此寨始建於明代末年。據光緒《霍山縣誌》記載:“銅鑼寨自白雲尖蜿蜒而來,一峰聳峙,下有松尖謁駕崖。明末張獻忠入寇,居人避其上,賊至鳴鑼號召,去,秉耒出耕,故以銅鑼名。”清鹹豐年間,居民仍避兵亂於其上。寨為孤峰聳起,怪石重疊,周圍皆險徑,攀登艱難。今寨址已無存,僅在寨頂發現石臼3個,形模甚古,其中一個是在岩石中開鑿的,上口直徑40厘米,底徑28厘米,深24厘米。在岩腰處發現有炮子,大如碗,另有鐵刀一把,半露在外,半插石縫中,欲拔不出。寨頂端面積約3平方公里,今建有電視轉播台。
2.岳頂天池
南嶽山原有霍山、天柱山、衡山等名,元代始稱為“小南嶽”。山的主峰距縣城約4公里,海拔408米。嶽麓為眾山環繞,列峙拱衛;中有弧峰峻起,嵯峨聳秀,儼如飛鸞;因神采特異,佳景天成。自古以來,即為旅遊勝地,列為縣境名山之首。
《漢書、武帝紀》記有武帝於元封五年(前106)冬南巡,至江陵而東,登潛之天柱山,始設潛縣的記載。今岳頂古剎西門首,尚嵌有“漢帝敕封”碑刻一方。據傳,武帝曾親植凌霄樹,碧桃花,以志此狩;明進士吳蘭所作《南嶽山碑記》猶見及之。古剎正門首,嵌有國民黨元老、著名書法大師於佑任書題“小南嶽”的石刻,為勝跡增色殊多。
岳頂面積約1815平方米。古建築南嶽祠,始建於漢代,歷代皆有修葺,今尚存磚木結構廟宇式小瓦房16間。有前後殿、三宮殿、觀音殿等。廟迎面壘有石壩,長約百米,高約3-4米不等。東西端各建有門樓,東門樓較寬敞,為進廟必經之路。門出口銜接百步階,踏步120階,條石鋪砌,垂直高度約18米。仰視陡立如梯,拾級而上,如置身於天空,據碑記:此階為明代萬曆年間王仲方合家建砌。入東門樓偏右,即是名勝“天池”。池約7米見方,水深約2米,每逢旱澇之年,不溢不涸。傳說亘古池中潛臥一龍,興雲作雨,為百姓解除旱魅,後得道升天留下此池,享有奇勝美名。登岳頂者,無不先睹為快。80年代初,對池加以淘滌,周圍砌有擋污牆。池水波漣映碧,晶瑩如鏡,游魚戲水,秀色可餐,此為“岳頂天池”。昔列縣中“八景”之首。風貌不減當年。
作為古建築、古勝跡的小南嶽已於1981年11月,經縣人民政府批准,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政府林業廳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1987年,經省政府批准,列為全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
3.西山瀑布西山瀑布位於縣西桃源河上游。峭崖懸空。春夏之交,山花漫爛。雨灑竹海,河床漫流。瀑水從斧削的千尺陡壁跌落,飛花濺玉,有“疑是銀河落九天”之氣勢。
4.大壠台村落遺址大壠台村落遺址已於1986年11月,經縣政府批准,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立有保護和控制地帶的標誌。
遺址位於下符橋鎮羅小嶺村,距城東北約10公里,濱淠河支流熊家河南岸。址基沿河岸平行順延,系一座長135米、寬4米、高4-5米,呈長方體的高土台。對河山上還遺存有古蹟仙人腳址。往東南面臨開闊地,阡陌交錯,田疇一片,遠處散步著小丘陵。其東北不遠處,遺有一口蓄水塘,叢生水草,面積約三畝。依自然地理條件,傍水依崗,有利耕稼,便於生息,適宜早期勞動人民的棲所。遺址的臨河面,因長年累月被水沖刷,已形成陡壁,文化層清晰可見。斷層處展現有紅燒土與灰漬,呈暗褐色。採集有陶罐殘片,陶鬲8件和一些其它類型的陶殘片屑。觀察這些標本,面印有繩紋,製作粗糙,火候不準,保有商周時代器物的特徵。經省內專家鑑定這處遺址屬商周時代的古村落遺址。
白馬尖大別山主峰(白馬尖)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同時也是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園區——白馬尖園區。
白馬尖海拔1777米,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太陽鄉金竹坪村和安慶市岳西縣的交界處,系大別山主峰,為國家地質公園和全國十大紅色旅遊基地之一。
白馬尖形似天馬飛騰,一峰獨秀,群山俯首。山上清泉激流,交響成韻;古木參天,婆娑多姿,原始生態保存完好。信步山間,看潺潺溪水,聽清脆鳥鳴,嗅撲鼻花香,聞陣陣松濤,令人心曠神怡,大有返樸歸真之感。天高雲淡之際,登頂遠眺,極目四周,一覽眾山小。
火車站
六安景鐵路霍山縣段榮譽
霍山名片:霍山是國家級生態縣,全國文明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綠色小康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中國最具投資價值金融生態示範縣,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浙商最佳投資城市。在2011年12月20日召開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大會上,霍山縣榮獲“全國文明縣城”稱號。在四年一度的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評中,霍山縣連續三屆獲得“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光榮稱號,同時榮獲最高獎——“長安杯”。2000、2002、2004年連續三屆榮獲“全省綜治模範縣”,為“加快發展、富民強縣、全面建設小康霍山”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受全國愛衛辦的委託,省愛衛辦組織專家組按照國家衛生鎮的標準,對霍山縣在創建國家衛生縣城中的組織管理、環境衛生、環境保護、健康教育、食品衛生、除“四害”等方面進行了現場檢查覆核後,全國愛衛會發文,命名霍山縣城為“國家衛生縣城”。
安徽省縣以上行政區劃
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 |
地級市 | 市轄區、縣級市、縣 |
合肥市 | 廬陽區| 瑤海區| 蜀山區| 包河區| 長豐縣| 肥東縣| 肥西縣| 巢湖市| 廬江縣 |
蕪湖市 | 鏡湖區| 弋江區| 鳩江區| 三山區| 蕪湖縣| 南陵縣| 繁昌縣| 無為縣 |
蚌埠市 | 蚌山區| 龍子湖區| 禹會區| 淮上區| 懷遠縣| 固鎮縣| 五河縣 |
淮南市 | 田家庵區| 大通區| 謝家集區| 八公山區| 潘集區| 鳳台縣 |
馬鞍山市 | 雨山區| 花山區| 金家莊區| 當塗縣| 含山縣| 和縣 |
淮北市 | 相山區| 杜集區| 烈山區| 濉溪縣 |
銅陵市 | 銅官山區| 獅子山區| 銅陵縣 |
安慶市 | 迎江區| 大觀區| 宜秀區| 桐城市| 宿松縣| 樅陽縣| 太湖縣| 懷寧縣| 岳西縣| 望江縣| 潛山縣 |
黃山市 | 屯溪區| 黃山區| 徽州區| 休寧縣| 歙縣| 祁門縣| 黟縣 |
滁州市 | 琅琊區| 南譙區| 天長市| 明光市| 全椒縣| 來安縣| 定遠縣| 鳳陽縣 |
阜陽市 | 潁州區| 潁東區| 潁泉區| 界首市| 臨泉縣| 潁上縣| 阜南縣| 太和縣 |
宿州市 | 埇橋區| 蕭縣| 泗縣| 碭山縣| 靈璧縣 |
六安市 | 金安區| 裕安區| 壽縣| 霍山縣| 霍邱縣| 舒城縣| 金寨縣 |
亳州市 | 譙城區| 利辛縣| 渦陽縣| 蒙城縣 |
池州市 | 貴池區| 東至縣| 石台縣| 青陽縣 |
宣城市 | 宣州區| 寧國市| 廣德縣| 郎溪縣| 涇縣| 旌德縣| 績溪縣 |
(參見:安徽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