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劇目介紹

梅蘭芳早年曾編演過幾部著名的的大型歌舞劇, 《太真外傳》既是其一。這個戲根據《長生殿》傳奇編寫,首演 於1926年。該劇講的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共分四本。由齊如山分本編寫,李釋戡等人協助作詞創腔。
劇目取材

京劇《太真外傳》取材於唐白居易《長恨歌》及陳鴻《長恨歌 傳》,又《楊太真外傳》,元白樸《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雜劇,明屠隆《彩毫記》傳奇,吳世美《驚鴻記》傳奇,清洪升《長生殿》傳奇,《隋唐演義》第七十九、八十一、八十六、九十一、九十八及一百回,而以楊貴妃為中心。
劇情簡介

唐明皇因惠妃夭折,梅妃染病,佳麗難在,鬱鬱寡歡。唐玄宗到太真宮拈香驚艷,邂逅道姑楊玉環。【又說:蜀 司戶楊玄珪之女楊玉環,貌美,先為壽王侍姬,後被玄宗冊封為貴妃,寵冠後宮。】楊玉環初見唐玄宗時,衣道士服,號太真。遂納入後宮,冊封貴妃。楊貴妃色藝傾國,深受寵愛,楊家兄弟姐妹亦因其蔭,受封賜爵。因楊貴妃愛吃荔枝,玄宗敕各省貢荔枝,“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七夕之夜,楊玉環得玄宗賜浴華清池,二人到長生殿乞巧盟誓,共誓君妃情篤、永世和諧。玄宗終日沉湎酒色,“從此君王不早朝”。貴妃誕辰,歡宴驪宮,翠盤艷舞,贏得君王擂鼓助興。“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終於,安祿山造反,玄宗攜玉環逃,移駕幸蜀,途經馬嵬坡,將士怒殺楊兄楊國忠,並請殺玉環。玄宗無奈,賜白綾命其自縊。後戰亂既平,移師迴鑾,池苑依舊,物是人非,玄宗晝夜思念,廣求方士搜尋玉環魂魄,果得玉環於海上仙山,與玉環夢中相會。
劇目評價
該劇歌舞並重,尤以唱詞具有較高的文學品位,且其鏇律多有創新,是能從整體上體現梅派神韻和精髓的劇目。此劇結構嚴謹,詞曲典雅,意境幽深,回味悠長。
演出情況
為了使這繁長難演的巨著能夠標新立異,梅蘭芳對《太真外傳》傾注了極大的心血,他為楊玉環安排設計了成套唱腔、表情和身段。用這些表演手段來刻畫楊玉環從“入選”到“埋玉”的興衰過程和各個時期的心情變化。

《太真外傳》一至四本的場次內容是:
第一本“拈香奇遇”、“亭欄驚艷”、“迎妃進宮”、祿山認舅”、“太真出浴”。
第二本“太白醉寫”、“兩閣妒顰”、“朝闕獻發”、“龍鳳重圓”、“夢遊月宮”。
第三本“祿山求職”、“七巧盟誓”、“祿山逃走”、“翠盤艷舞”。
第四本“御前面奏”、“李安會戰”、“馬嵬殞命”、“得勝 回京”、“玉真相會”。
為了加強《太真外傳》的藝術性,梅蘭芳在每本演出中都使用了布景,也是他所演新戲中用布景最浩大的一次,同時還設計了一個新穎的舞蹈——“盤舞”。此舞是梅蘭芳情緒表現最熱烈,場面也最宏偉的舞蹈,在“盤舞”一場中,台中設一高足圓盤,盤周圍有舞童相襯,梅在能轉動的盤上進行舞蹈,每演至此,觀眾歡聲雷動。

在《太真外傳》中,有的場子以唱取勝。梅蘭芳創製的新腔聲情並茂,玉潤珠圓,新穎別致,曲盡其妙。
此劇的演員陣容是:梅蘭芳飾楊玉環,王風卿扮唐明皇,姜妙香扮高力士,姚玉芙扮念奴,蕭長華扮楊國忠,侯喜瑞扮安祿山。花葉相映,滿台生輝。
《太真外傳》連演四本才能完整,又因裝台複雜,故梅蘭芳不輕易演出。後人如無深厚的功力,對劇情、布置了解不夠,也很難上演此劇目。
唱腔賞析
“金盆撈月”唱腔賞析——梅一輝
《太真外傳》中的“金盆撈月”唱段,當屬諸多梅腔“二六”板式中的精品,詞妙意美曲好,對人物企望心態、善良願望以及端莊持重的風格刻畫、表達得淋漓盡致。

一、精彩的“陽平高唱”。傳統京劇中的“陽平高唱”雖非個別現像,但也非經常出現。而梅蘭芳大師卻以此為本腔之特色,足顯其與眾不同。本段唱腔的唱詞中有十九個陽平字,其中以高唱方式唱出的字比較多,如“前來”、“蟾蜍”、“嫦娥”這三個詞組的六個字都是陽平字,均用全曲的最高音i唱出。這三個詞組高唱,形成了整段唱腔的風格之一。演唱時如果能氣力充沛、聲情並茂,一定會感到美不勝收。
二、激越的“京音”去聲。這段唱詞有較多的去聲字,達十七個。去聲字京音調值為51,是降調;而去聲字的湖廣音調值為35,是升調。兩者調性不同,調向則剛好相反,這就決定了去聲字音可以有多種用法。梅先生在這裡就根據這些特點,予以靈活運用。而在運用“京音”調值方面,成功地綴上了數處亮點。比如“袖”字落7音,演唱時加前裝飾音2,在2滑向7後,繼續滑向6,然後挑向i,再落向5。形成了“袖”的去聲調值的完整唱腔,唱起來極有激越感。再如“扶定”的“定”落6,“只見那”的

三、嬌俏的“由求”轍韻。“由求”轍諸字在演唱時有明顯的字頭字腹字尾分離感,別有風味。比如《西施》中“空有亡國恨”的“有”、《洛神》中“修真養性”的“修”、《生死恨》“又誰知”的“又”等,唱好了美感意境俱佳。本唱段中的“袖”字卻更具特色,唱的時候把字頭si落在7上,把字腹o落在6上,把字尾u落在5上,輔之以準確的滑音和似有似無的尾音3,聽起來極富嫵媚感。至於該段中“又只見”的“又”字,其特色雖不能與“袖”相比,但唱得好,也是極有味兒的。
四、巧妙的氣口收韻。演唱中,每個字的收韻是非常值得研究和講究的。收韻不好,其後果可用“前功盡棄”來比喻。本段唱詞中“落盆心”的“盆”和“雙手冷”的“雙”這兩個字,均是在“氣口”處收韻的,韻尾分別為n和ng。“盆”字要收韻得好,一定要先把韻腹e歸韻歸清晰,然後在發出“氣口”的幾乎同時,“抵齶”發出n音。而“雙”字如收韻收得好,則將為全曲增加精彩的一筆。方法是先在歸韻時把韻腹a音“鼻化”,然後在琴師精到的配音下,在“氣口”發出的幾乎同時,“穿鼻”出ng音。類似的情況在《西施》唱段中也有,例如“月照宮門”的“門”字,唱好了很有特色。
五、鮮明的高低對比。本唱段音域相對狹窄,最高音與最低音只差八度(1—i),照例講整段唱腔難以出現明顯的

該唱段行腔較長的字要注意不要將所歸之韻“飄”掉,應收之韻忘掉。尤其是最後一個字“擎(qien,上口字)”,行腔最長,容易把字腹e歸成ie或者in,如果不注意,還會在行腔中出現一會兒歸e一會兒歸ie等情況,這一點應注意。本唱段有兩處相鄰兩字陰低陽高的情況:一處是“近前來金盆扶定”的“來”和“金”,分別落i和6音,另一處是“盆”和“心”,分別落5和3音。要注意利用兩字行腔的間隙,採取裝飾音調節的方法,避免“倒字”出現。
京劇旦角經典劇目
京劇劇目中的哪一個角色由哪一個行當的演員來扮演,一般都有明確的規定。因此,不同的行當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劇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