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紅杉

太白紅杉

太白紅杉是松科植物,國家三級保護漸危種。落葉喬木,高達8至15米,胸徑可達60厘米。僅於秦嶺中部高山地帶有成片純林或小塊天然林,其餘均星散分布在陝西部分海拔2600至3600米地區。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並抗風。因高寒地帶,立地條件差,生長期短,所以生長緩慢。花期5至6月,球果9月成熟。為中國特有樹種,是秦嶺山區唯一生存的落葉松屬植物。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太白紅杉太白紅杉
拉丁名 Larix chinensis Beissn.
中文名 太白紅杉
拉丁科名 Pinaceae
中文科名 松科
保護級別 2
分布 陝西(秦嶺)

現狀:漸危種。僅在秦嶺中部高山地帶有成片純林或小塊天然林,其餘均呈星散分布。除光頭山和地處偏僻人跡罕至之處外,其餘各地多遭人為破壞。因天然繁殖能力較弱,植株數量不易增多,急需採取保護措施。
海拔下限(米) 2600
海拔上限(米) 3600

形態特徵

太白紅杉太白紅杉
落葉喬木,高8—15米,胸徑可達60厘米;樹皮灰色或暗灰褐色,裂成薄片狀脫落;小枝兩型下垂,當年生長枝淡黃色、淡黃褐色或淡灰黃色,2-3年生枝灰色或灰褐色,短枝距狀,暗灰色,頂端葉枕間密被淡黃色短柔毛。葉在十:枝上螺鏇狀散生,在側枝上呈簇生狀,斜展,線形,長1.5-2(-3)厘米,寬約1毫米,兩面中脈凸起,上面的上部有1--2條白色氣孔帶,下面沿中脈兩側各有2—5條白色氣孔線。雌雄同株,球花單生側枝頂端;雄球花卵圓形,長約1厘米,具梗;雌球花淡紫色,苞鱗大而直,每一珠鱗的腹面基部有2胚珠。球果當年成熟,直立卵狀長圓形,長2.5-5厘米,直徑1.5-2.8厘米,成熟前淡紫紅色,熟時藍紫色至灰褐色;種鱗較薄,熟後宿存,近水平張開,扁方圓形或近圓形,長約1厘米,鱗背近中部密被平伏長柔毛;苞鱗較種鱗長,直伸,先端截圓或寬圓,具突起的刺狀尖頭;種子近三角狀卵圓形,長約3毫米,種翅膜質,長約8毫米。

生活特性

太白紅杉太白紅杉
獨特習性:太白紅杉的分布區的氣候乾燥寒冷,年平均溫低於8℃,最低溫-20℃以下,年降水量840--960毫米,多集中於秋季。土壤為生草灰化土,土層通常較薄,厚約6--20厘米。太白紅杉為陽性樹種,具有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及抗風等特性。多組成單純林,位於山地灌叢草甸之下,是秦嶺山地森林分布的最上限;或在海拔稍低之處,與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 Franch.、粗皮樺Betula utilis D.Don、香柏Sabina pingii var. wilsonii (Rehd.) Cheng et L.K.Fu、高山柏S.squamata (Buch.--Ham.)Ant.等組成針闊混交林。太白紅杉因生長於高寒地帶,立地條件嚴酷,林木生長期短,生長緩慢,林帶上段的林木生長極差,常匍匐地面。花期5--6月,球果9月成熟。

保護價值及措施

保護價值:太白紅杉為中國特有種,是秦嶺山區唯一生存的落葉松屬植物。對研究秦嶺植物區系和落葉松屬地理分布有科學價值。材質優良,耐寒性強,可作秦嶺高山地帶造林種樹。
保護措施:太白紅杉為中國特有種,是秦嶺山區唯一生存的落葉松屬植物。對研究秦嶺植物區系和落葉松屬地理分布有科學價值。太白紅杉材質優良,耐寒性強,可作秦嶺高山地帶造林種樹。目前已在其分布區中心太白山和佛坪建立了自然保護區,在玉皇山也設有林場進行保護。有關單位應積極開展育苗、造林,擴大其栽培面積。
栽培要點:目前除天然更新外,應採用人工更新,建立母樹園,採種育苗,還應積極開展栽培技術的研究。

種間關係

群落種間關係的數量分析

陝西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套用2×2列聯表的Fisher精確檢驗,研究了太白紅杉群落中44種植物(共946個種對)的種間關係。結果有33個種對正關聯,12個種對負關聯(P<0.05或P<0.01)。另外,用Pearson積矩相關係數和Spearman秩相關係數檢驗刻劃了種對間的數量變化關係。Pearson相關係數顯示有31個種對呈顯著正協變,5個種對呈顯著負協變;Spearman秩相關係數顯示有30個種對呈顯著正協變,5個種對呈顯著負協變,並分別計算出了其相關係數。研究結果表明,太白紅杉群落種間關係較為簡單,但草本層物種間連線相對較為複雜,灌木層次之。喬木層中,太白紅杉和巴山冷杉呈顯著的負協變效應。

醫藥用途

紅杉皮出處:出自《四川中藥志》

拼音名:HónɡShānPí

來源:
藥材基源:為裸子類植物藥松科植物紅杉的樹幹內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rixpotaniniiBatalin.[L.thibeticaFranch.]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剝取,颳去外皮,曬乾。

原形態:喬木,高達50m,胸圍達1m。樹皮灰色或灰褐色,縱裂而粗糙。小枝下垂,幼時有毛,一年生枝紅褐色或淡紫褐色,有光澤。冬芽卵圓形,褐色或深褐色,有光澤,外層芽鱗先端尖,邊級有睫毛。葉倒披針狀窄條形,長1.2-3.5cm,寬1-1.5mm,先端漸尖,上面中脈隆起,每邊有1-3條氣孔線,下面沿中脈兩側各有3-5條氣孔線。表皮有乳頭狀突起。花單性,雌雄同株,球花單生短枝頂端。球果直立,圓柱形,長3.5-5cm,徑1.5-2cm,熟時紫褐色或灰褐色;種鱗近方形或方圓形,先端平截或微圓,邊緣稍內曲,背面疏生短毛和小瘤狀突起;苞鱗長圓狀披針形,紫褐色,比種鱗長,通常直伸,露出部分長達5mm以上。種子斜倒卵圓形,淡褐色,有不規則的紫色斑紋,種翅倒卵形,寬約4mm。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

太白紅杉紅杉林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500-4000m的山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陝西、甘肅、四川、雲南等地。

性味:微辛;性溫

功能主治:止痢;行氣。主痢疾;脫肛;氣滯腹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四川中藥志》:治痢疾,脫肛,氣滯腹脹。

摘錄:《中華本草》

太白山

太白紅杉秦嶺 太白山
太白山位於陝西省西南部眉縣、太白縣、周至縣交界處,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米,為秦嶺主峰,也是中國大陸東部的第一高峰。

1965年以太白山為中心建立自然保護區,面積56,325公頃,以保護暖溫帶生態系統為主要目的。太白山具有暖溫帶、溫帶、寒溫帶和寒帶的垂直分異,具有複雜而豐富的生物類群。南北生物氣候的過渡性質是該保護區最突出的特點。
低山區是被黃土覆蓋的石質低山;中山區奇峰林立,怪石嶙峋,千姿百態;高山區是遺留下來的第四紀冰川地貌冰斗、角峰、槽谷及冰磧堤等。殘留的古冰川遺蹟,對研究氣候,地質的變化均具重要意義。

在植物區系組成上,亞熱帶與暖溫帶的植物成分在此交匯,同時因山體垂直變化的影響,中溫帶甚至寒溫帶的植物也一同滲入。在該保護區範圍內統計到1,700餘種種子植物,約占秦嶺植物總數的60%。其中屬於中國國家二、三級保護植物及本區特有植物,如串果藤、杜仲、獨葉草、金錢槭、連香樹、領春木、廟台槭、水青樹、山白樹、太白紅杉、秦嶺烏頭、鐵杉、太白楊星葉草紫斑牡丹等。野生動物約有獸類40餘種、鳥類230餘種、還有部分兩棲類、爬行類及魚類。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眉縣湯峪林場境內。

相似物種

一、柳杉,又名:長葉柳杉、孔雀松、木沙欏樹、長葉孔雀松。
形態喬木,高達40m,胸徑達2m余,樹冠塔圓錐形,樹皮赤棕色,纖維狀裂成長條片剝落,大枝斜展或平展,小枝常下垂,綠色。葉長1.0-1.5cm,幼樹及萌芽枝之葉長達2.4cm,鑽形,微向內曲,先端內曲,四面有氣孔線。雄球花黃色,雄球花淡綠色。球果熟時深褐色,徑1.5-2.0cm。種鱗約20,苞鱗尖頭與種鱗先端之裂齒均較短;每種鱗有種子2,花期4月,果10-11月成熟。
分布:產於浙江天目山福建南屏三千八百坎江西廬山等處海拔1100m以下地帶,浙江江蘇南部、安徽南部、四川貴州雲南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及河南鄭州等地有栽培,生長良好。
二、松杉松杉植物是植物分類學上松杉綱植物的總稱,屬裸子植物門水杉銀杉禿杉百山祖冷杉,分別隸屬於松科和杉科的四個不同的屬。 
三、水杉 水杉,為落葉大喬木,杉科單種屬植物,是我國特產的孑遺珍貴樹種。水杉高可達35米,胸徑可達2.5米。其葉為扁平條形,長13-20毫米,互動對生成兩列,羽狀。球果下垂,呈四棱球形或圓筒形,種鱗互動對生,木質,通常為22至28個。水杉主要分布於川鄂湘三省交界處,最早在四川萬縣磨刀溪發現。由於這類植物在中生代白堊紀新生代曾廣布於北半球,第四紀冰期後,其同屬的其它種類已全部滅決,故“活化石”水杉的發現,被認為是當代植物界的重大發現之一。現已普遍栽培,為國內外常見的園林樹種。
太白紅杉太白紅杉

四、銀杉銀杉,為常綠喬木,松科單種屬植物,為第三紀殘遺種。銀杉高可達20米,葉為條形;生長枝上的葉子長4-5厘米,短枝上的葉子不足2.5厘米。球果為卵圓形或長橢圓形,種鱗13-16個。銀杉間斷分布於越城嶺太平山區大婁山東段,總計30多個分布點,其中三分之一的分布點僅保存有1-2株。銀杉所適宜的生存地點已被其它樹種所占據,因而被迫生存於中亞熱帶海拔980-1870米中山地帶的狹窄山脊、孤立的帽狀石山頂和懸崖、壁縫中。
五、禿杉
禿杉,為常綠大喬木,杉科台灣杉屬。禿杉最高可達75米,葉為四棱狀鑽形, 長2-5毫米,排列緊密。球果呈圓柱形或長橢圓形,種鱗21-39個。30年代末,法國裸子植物專家Gaussen根據采自我國雲南貢山的標本而最早發表。禿杉成材快,且材質優良,已被列為速生造林樹種。

松科植物詞條

常綠或落葉喬木,稀為灌木狀;枝僅有長枝,或兼有長枝與生長緩慢的短枝,短枝通常明顯,稀極度退化而不明顯。本科約230餘種,分屬於3亞科10屬,多產於北半球。中國有10屬113種29 變種(其中引種栽培24種2變種),分布遍於全國。
蒼山冷杉 (原變種)
長苞冷杉 (原變種)
紅杉(變種)
落葉松組
掃帚油松(變種)
油松組
長葉松組
白皮松組
單維管束松亞屬
落葉松亞科
紅杉組
魚鱗雲杉組
西藏冷杉
雲杉組
台灣油杉
矩鱗油杉
高山松
歐洲黑松(原變種)
冷杉亞科
松亞科
五針松組
墨脫冷杉
川滇冷杉
大果黃杉
南方鐵杉(變種)
台灣五針松
雙維管束松亞屬
台灣雲杉
矩鱗鐵杉(變種)
剛松(原變種)
油麥吊雲杉(變種)
鐵杉組
林芝雲杉 (變種)
長苞鐵杉組
黃果雲杉(變種)
綠果黃花落葉松(變型)
康定雲杉(變種)
卵果魚鱗雲杉(變種)
察隅冷杉
西黃松
黑皮油松(變種)
麗江雲杉組
歐洲赤松(原變種)
台灣果松
雲南油杉
新疆落葉松
雪嶺杉
鐵堅油杉
江南油杉
西藏雲杉
思茅松(變種)
大果鐵杉(變種)
鐵杉(原變種)
長白魚鱗雲杉(變種)
台灣鐵杉
魚鱗雲杉(變種)
日本落葉松
歐洲落葉松
地盤松
台灣黃杉
黃果冷杉(原變種)
北非雪松
金錢松屬
細葉雲南松(變種)
鱗皮冷杉
紫果冷杉
球冠赤松
鐵杉屬
雲南黃果冷杉(變種)
油松(原變種)
北美短葉松
晚松
急尖長苞冷杉(變種)
萌芽松
新疆冷杉
毛枝五針松
千頭赤松
大果紅杉(變種)
川西雲杉(變種)
黑松
白扦
西藏紅杉
長白松(變種)
喜馬拉雅紅杉
日本雲杉
歐洲赤松
黃花落葉松(原變種)
日本五針松
怒江紅杉
海南油杉
鐵堅油杉(原變種)
紅杉
喬松
四川紅杉
麗江鐵杉
雲南鐵杉
黃花落葉松
岷江冷杉
華北落葉松
日本冷杉
巴山冷杉
中甸冷杉
怒江冷杉
白皮松
黃果冷杉
台灣冷杉
臭冷杉
南歐黑松
蒼山冷杉
杉松
落葉松屬
麗江雲杉
雪松屬
青海雲杉
青扦
鱗皮雲杉
歐洲黑松
熱帶松
巴山松
加勒比松
大明松
長葉松
海南五針松
新疆五針松
偃松
赤松
西藏白皮松
油杉屬
松屬
雲杉屬
銀杉屬
黃杉屬
百山祖冷杉
長苞冷杉
冷杉屬
花旗松
麥吊雲杉
海岸松
秦嶺冷杉
青岩油杉
柔毛油杉
油杉
黃枝油杉
鐵杉
長苞鐵杉
黃山松
紅皮雲杉
白皮雲杉
歐洲雲杉
紅松
大果青扦
華山松
短葉黃杉
北美喬松
瀾滄黃杉
大別山五針松
華南五針松
太白紅杉
落葉松
雪松
油松
松科
雲南松
興凱湖松
雅加松
南亞松
濕地松
火炬松
馬尾松
紫果雲杉
長葉雲杉
銀杉
華東黃杉
黃杉
金錢松
樟子松

松柏目百科

松柏目(Coniferales,又稱松科)在生物分類學上是松柏綱中的一個目,傳統分類上的裸子植物門包括五個綱(松柏綱、蘇鐵綱、銀杏綱、買麻藤綱、紅豆杉綱)。現因此五支裸子植物並非單系群,而將其中四支同被子植物一起並列為種子植物之下的五個門,紅豆杉目和松柏目合併到一個綱中。

白皮雲杉
百山祖冷杉
白扦
巴山冷杉
巴山松
北美短葉松
白皮松
北美喬松
北非雪松
扁柏屬
柏木屬
柏木
北美圓柏
北美香柏
北美喬柏
篦子三尖杉
扁葉柳杉
北美紅杉屬
白豆杉
白豆杉屬
百日青
貝殼杉
貝殼杉屬
長苞冷杉
蒼山冷杉
川西雲杉
長白魚鱗雲杉
長葉雲杉
川滇冷杉
察隅冷杉
臭冷杉
長白松
長葉松
赤松
長苞鐵杉
刺柏屬
刺柏
翠藍柏
翠柏屬
側柏
側柏屬
垂枝香柏
叉子圓柏
垂枝柏
垂枝祁連圓柏
垂枝圓柏
朝鮮崖柏
粗榧
垂枝池杉
池杉
葉竹柏
大果青扦
杜松
地盤松
大別山五針松
大明松
大果紅杉
大果黃杉
短葉黃杉
大果鐵杉
地中海柏木
大果圓柏
滇藏方枝柏
短葉柳杉
東北紅豆杉
短葉羅漢松
大理羅漢松
大葉南洋杉
福建柏
福建柏屬
鳳尾柏
匐地龍柏
方枝柏
高山松
乾香柏
高山柏
貢山三尖杉
黃果雲杉
紅皮雲杉
黃果冷杉
黃枝油杉
紅檜
海南油杉
黃杉
黑松
黑皮油松
海南五針松
紅松
海岸松
火炬松
華山松
華南五針松
黃山松
紅杉
華北落葉松
黃花落葉松
華東黃杉
黃杉屬
花旗松
海南粗榧
灰葉杉木
紅豆杉屬

矩鱗鐵杉
巨柏
金黃球柏
金塔柏
金球檜
金葉檜
金松屬
金松
白皮雲杉
百山祖冷杉
白扦
巴山冷杉
巴山松
北美短葉松
白皮松
北美喬松
北非雪松
扁柏屬
柏木屬
柏木
北美圓柏
北美香柏
北美喬柏
篦子三尖杉
扁葉柳杉
北美紅杉屬
白豆杉
白豆杉屬
百日青
貝殼杉
貝殼杉屬
長苞冷杉
蒼山冷杉
川西雲杉
長白魚鱗雲杉
長葉雲杉
川滇冷杉
察隅冷杉
臭冷杉
長白松
長葉松
赤松
長苞鐵杉
刺柏屬
刺柏
翠藍柏
翠柏屬
側柏
側柏屬
垂枝香柏
叉子圓柏
垂枝柏
垂枝祁連圓柏
垂枝圓柏
朝鮮崖柏
粗榧
垂枝池杉
池杉
長葉竹柏
大果青扦
杜松
地盤松
大別山五針松
大明松
大果紅杉
大果黃杉
短葉黃杉
地中海柏木
大果圓柏
滇藏方枝柏
短葉柳杉
東北紅豆杉
短葉羅漢松
大理羅漢松
大葉南洋杉
福建柏
福建柏屬
鳳尾柏
匐地龍柏
方枝柏
菲律賓羅漢松
高山松
乾香柏
高山柏
貢山三尖杉
高山三尖杉
黃果雲杉
紅皮雲杉
黃果冷杉
黃枝油杉
紅檜
海南油杉
黃杉
黑松
黑皮油松
海南五針松
紅松
海岸松\
矩鱗油杉
江南油杉
雞毛松
急尖長苞冷杉
火炬松
華山松
華南五針松
黃山松
紅杉
華北落葉松
黃花落葉松
華東黃杉
黃杉屬
花旗松
海南粗榧
灰葉杉木
紅豆杉屬
海南羅漢松
矩鱗油杉
江南油杉
雞毛松
急尖長苞冷杉
金錢松屬
加勒比松
金錢松
矩鱗鐵杉
巨柏
加利福尼亞柏木
金黃球柏
金塔柏
金球檜
金葉檜
金松屬
金松
康定雲杉
孔雀柏
崑崙方枝柏
喀什方枝柏
昆明多子柏
昆明柏
寬葉粗榧
羅漢柏屬
鱗皮冷杉
卵果魚鱗雲杉
林芝雲杉
鱗皮雲杉
麗江雲杉
冷杉屬
冷杉
落葉松
落葉松屬
瀾滄黃杉
麗江鐵杉
綠乾柏
鹿角檜
龍柏
綠背三尖杉
鱗葉柳杉
柳杉
柳杉屬
落羽杉屬
落羽杉
羅漢松屬
蘭嶼羅漢松
羅漢松
陸均松屬
陸均松
岷江冷杉
麥吊雲杉
墨脫冷杉
馬尾松
毛枝五針松
萌芽松
美國扁柏
美國尖葉扁柏
墨西哥柏木
岷江柏木
密枝圓柏
墨西哥落羽杉
怒江冷杉
南亞松
南歐黑松
怒江紅杉
南方鐵杉
南方紅豆杉
南洋杉
南洋杉屬
歐洲雲杉
歐洲赤松
歐洲黑松
秦嶺冷杉
青海雲杉
青岩油杉
青扦
千頭赤松
喬松
千層塔
球冠赤松
窄冠側柏
柱冠粗榧
錐葉池杉
紫杉
竹柏
千頭柏
祁連圓柏
日本冷杉
日本雲杉
柔毛油杉
熱帶松
日本五針松
日本落葉松
日本扁柏
日本花柏
絨柏
日本香柏
日本柳杉
杉松
濕地松
掃帚油松
松屬
四川紅杉
松潘叉子圓柏
三尖杉屬
三尖杉
杉木
杉木屬
水松
水松屬
水杉屬
水杉
穗花杉屬
穗花杉
台灣雲杉
台灣冷杉
鐵堅油杉
台灣油杉
台灣五針松
台灣果松
太白紅杉
台灣黃杉
鐵杉|
鐵杉屬
台灣鐵杉
台灣扁柏
台灣翠柏
塔枝圓柏
塔柏
台灣三尖杉
台灣杉木
台灣杉屬
禿杉
小葉羅漢松
新疆冷杉
雪嶺杉
西伯利亞雲杉
西藏雲杉
西藏冷杉
新疆五針松
西黃松
興凱湖松
細葉雲南松
西藏白皮松
雪松屬
雪松
新疆落葉松
西藏紅杉
喜馬拉雅紅杉
西伯利亞刺柏|
線柏
西藏柏木
小果垂枝柏
興安圓柏
新疆方枝柏
小花密枝圓柏
雲杉屬
雲南油杉
油麥吊雲杉
雲杉
油杉
油杉屬
油松
雅加松
雲南松
偃松
銀杉屬
銀杉
雲南鐵杉
羽葉花柏
雲片柏
偃柏
圓柏
圓柏屬
崖柏
崖柏屬
圓頭柳杉
圓球柳杉
羽葉池杉
雲南紅豆杉
雲南穗花杉
異葉南洋杉
紫果雲杉
中甸冷杉
紫果冷杉
樟子松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中國裸子植物瀕危及稀有種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原始的種子植物,其發生髮展歷史悠久。最初的裸子植物出現在古生代,在中生代至新生代它們是遍布各大陸的主要植物。現代生存的裸子植物有不少種類出現於第三紀,後又經過冰川時期而保留下來,並繁衍至今的。
三尖杉科海南粗榧貢山三尖杉篦子三尖杉
柏科翠柏台灣翠柏紅檜岷江柏木巨柏福建柏朝鮮崖柏崖柏
蘇鐵科蘇鐵屬所有種
麻黃科斑子麻黃
松科百山祖冷杉秦嶺冷杉梵淨山冷杉台灣冷杉長苞冷杉元寶山冷杉資源冷杉銀杉海南油杉矩鱗油杉柔毛油杉太白紅杉四川紅杉麥吊雲杉康定雲杉大果青桿長葉雲杉大別山五針松華南五針松雅加松巧家五針松長白松興凱湖松毛枝五針松短葉黃杉瀾滄黃杉黃杉麗江鐵杉長苞鐵杉
羅漢松科雞毛松陸均松長葉竹柏海南羅漢松蘭嶼羅漢松
紅豆杉科短葉穗花杉台灣穗花杉雲南穗花杉白豆杉紅豆杉屬所有種;榧屬所有種
杉科水松水杉台灣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