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杉科](/img/a/cfc/nBnauM3X4IDN4QDMxkzM3cTO5MTM3cTN5ETNyQTNwAzMxAzL5M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生長環境
杉科植物除密葉杉屬外,多生於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足,相對濕度較高, 夏季涼潤,冬季不嚴寒的自然環境。土壤多為土層深厚、濕潤的酸性黃壤、紅壤和黃棕壤。分布範圍
水松
![水松](/img/a/cfc/nBnauM3X4IDN4QDMxkzM3cTO5MTM3cTN5ETNyQTNwAzMxAzL5M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杉科
分布於橫斷山脈以東, 秦嶺、桐柏山、大別山及江蘇南部以南的亞熱帶中山至丘陵;水松分布較南,可達北熱帶東部。此外,華東、華中地區引種栽培的有北美紅杉、金松、日本柳杉、落羽杉、池杉和墨西哥落羽杉等3屬6種。杉科植物的化石發現於歐洲晚三疊世和早侏羅世。在 白堊紀至第三紀時,杉科植物的數量極大並廣泛分布於北半球,向北甚至到達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格陵蘭和埃爾斯米爾島。在南美洲南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地層中亦有發現。現代生存的杉科的諸種類皆為孑遺植物,它們是往昔曾經繁盛過的杉科植物的殘遺種。
綜述
![杉科](/img/6/a7e/nBnauM3X4QTO0QzMwADN3cTO5MTM3cTN5ETNyQTNwAzMxAzLwQzL0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本科模式屬:落羽杉屬Taxodium Rich.
杉科共10屬16種,主要分布於北溫帶。我國產5屬7種,引人栽培4屬7種。其中杉木栽培最廣,生長快,木材蓄積量較豐富,用途較廣,為長江流域以南及 台灣高山地帶的重要造林樹種。柳杉栽培地區也較寬廣,長江流域以南許多山區(如浙江西天目山、 江西廬山黃龍寺等地)尚有數百年生的巨大老樹,浙江南部、福建北部等地也用之造林。台灣杉屬二種均系高大喬木,木材性質與用途與柳杉相似,惟林木數量很少,宜加強保護繁殖,為今後造林提供種苗的基礎。水杉原產僅限於四川與湖北、湖南交界地區,林木 數量不多,多數省區均有栽培,並用之造林,生長良好,木材供建築及造紙原料,為民眾喜愛的速生樹種。水松野生林木少,在福建、江西、廣東、廣西、雲南及南京、上海、杭州、 武漢、廬山等地均有栽培,生長快,木材鬆軟,根部木質輕鬆,浮力大,可為救生工具及軟木製品。
杉科(Taxodiaceae)是裸子植物亞門(Gymnospermae)、松杉綱(Coniferopsida )、松杉目(Pinales)的一科,是裸子植物亞門種數不多的一科。杉科植物為亞洲東部與 北美南部亞熱帶地區暖性針葉林的群落樹種。
許多種由於生長較快、林質優良,能生成大徑材,而廣為栽培,如東亞的杉木、禿杉、柳杉和日本柳杉;北美的落羽杉、池杉、墨西哥池杉、巨杉等。
大量 遺傳學研究證據表明,杉科應該併入柏科(Cupressaceae)。
最新的分類法將以前單獨分為“杉科”的植物劃入柏科,只是其中的金松屬被單獨分為金松科。
中國常見種屬
杉木屬
![杉科](/img/2/7fd/nBnauM3X0ETMzcDM4ADN3cTO5MTM3cTN5ETNyQTNwAzMxAzLwQ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柳杉屬
![柳杉](/img/c/f4e/nBnauM3XyUzNxkTOxEDN3cTO5MTM3cTN5ETNyQTNwAzMxAzLxQ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台灣杉屬
括特產台灣的台灣杉和分布於大陸貴州、湖北及 雲南的禿杉。為常綠喬木,小枝細長、下垂;葉二型,基部下延;老樹之葉鱗狀鑽形,在小枝上密生,並向上斜彎,先端尖或鈍,背腹面均有氣孔線;幼樹之葉鐮狀鑽形,較長,微向上彎內,兩側扁平,先端銳尖;雄球花數個簇生枝頂,每雄蕊有2~4花葯,藥隔顯著;雌球花單生枝頂,苞鱗退化,每珠鱗的腹面基部有2枚胚珠;球果形小,種鱗革質,扁平,上端寬圓常有凸尖;種子扁平,兩側有窄翅。禿杉因生長快,壽命長,乾形端直,材質 優良,已作為速生造林樹種正日益推廣種植。為淺根性、中性偏陽樹種,側根非常發達,生於亞熱帶季風濕潤區。產地年平均氣溫11.2~15.4℃,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在雲南高海拔產區冬季可耐-10℃的低溫。土壤為酸性紅壤或黃壤。在氣侯溫涼、濕潤、土層深厚、排水良好之地,最大的年生長量樹高可達2米,胸徑達2.4 厘米。水松
殘遺的單種屬植物,現代分布僅局限於中國 廣東、廣西、 福建及雲南等省區的局部地區。但久經栽培,在華南、華東、華中地區均有種植,其中廣東珠江三角洲一帶及福建中部及閩江下游分布較多。水松與落羽杉屬植物一樣,性耐水濕,較水杉、柳杉、杉木更喜溫暖而不耐寒。為陽性樹種,主根不發達,側根入土較深,具屈膝狀呼吸根,常伸出土面或水面,樹幹基部膨大,常成槽柱狀。水松的主要形態特徵為半常綠性喬木;葉有三型:鱗形葉較厚,在枝上輻射伸展,宿存2~3年;線二列狀,秋後脫落;線狀鑽形葉輻射伸展排成三列狀,生於大樹的一年生短枝上,秋後連同側生短枝一同脫落;球花單生於有鱗形葉的小枝頂端;雄球花的雄蕊具2~9(多為5~7)花葯,藥隔大而明顯;雌球花近球形或卵狀橢圓形,有20~22枚很小的珠鱗,每珠鱗的腹面基部生有2枚胚珠,背面有較珠鱗為大的苞鱗;球果倒卵狀 橢圓形,種鱗上緣有6~10個三角狀尖齒,苞鱗與種鱗幾乎全部合生,僅先端分離、三角狀而反曲,位於種鱗背面中部或中上部;種子橢圓形,微扁,具向下生長的長翅。代表植物
德昌杉木
常綠喬木,高達50米,胸徑可達3米,具輪生或不 規則輪箋枝,枝端下垂;樹皮暗灰色,深縱裂,片狀剝落。葉螺鏇狀排列,輻射伸展,在側枝上列成二列,線狀披針形,質地較堅硬,維管束下方有1個樹脂道,偶有1-2個邊生樹脂道,長0.8-3厘米,寬2-3.8毫米,先端漸尖,基部寬而下延,邊緣有細鋸齒,上面深綠色,有光澤,具2條窄氣孔帶,下面有兩條寬白色氣孔帶。雌雄同株;雄球花約40簇生枝頂,圓柱狀長圓形;雌球花單個頂生,近球形;苞鱗大,與珠鱗結合而生;珠鱗先端3裂,腹面具有3胚珠。球果近球開或卵圓形,長2.5-3.2厘米,直徑2.5-3厘米,成熟前灰綠色,成熟時淡黃褐色;苞鱗革質,扁平寬三角狀卵形,先端尖,邊緣有不則細齒,被白粉,種子脫落後宿存;種鱗小;種子卵圓形,扁,長5-6毫米,暗褐色,兩側個膜質翅。分布於 四川西南療德昌、米易、鹽源等地海拔1300-2800米地帶。水松
(學名:Glyptostrobus pensilis)落葉小喬木,高可達8~10米;小枝有一年生和多年生兩型,一年生的到冬季和葉同脫落;葉子互生,在苗枝上的呈針形或線形,老枝上的呈鱗形;雌雄同株;卵形或長橢圓形球果長15-20毫米,種鱗約20枚,脫落性,各有2種子。水松主要在 中國生長,星散分布於華南和西南地區,但也有少量分布於越南。喜溫暖多雨氣候及酸性土壤,不耐寒,耐水濕,常至於水邊濕地。!禿杉
稀有種。禿杉是珍稀的孑遺植物,冰期以後僅存於 中國,至今仍保存著其天然林分和樹齡達500年以上的大樹。由於樹幹通直,材質優良,而遭受大量砍伐,分布顯著減少。又因天然更新不良,處於瀕危狀態。?常綠大喬木,高達75米,胸徑3.65米;樹皮淡褐灰色,呈不規則的長條片開裂。大樹之葉四棱狀鑽形,排列較密,相互重疊,長3-5毫米,兩側寬1-1.5毫米,下部緊覆枝條,先端尖頭向內彎曲,四面有氣孔線,橫切面方菱形,高度大於寬度;幼樹及徒長枝的葉長6-15毫米,鑽形,兩側扁,直伸或內彎,先端銳尖。雌雄同株;雄球花2-7簇生小枝頂端;雌球花單生枝頂,直立,每球鱗具2枚胚珠,苞鱗退化或無。球果長橢圓形或短圓柱形,直立,長1.5-2.2厘米,熟時褐色;種鱗21-29枚,寬倒 三角形,革質,扁平,長6-7毫米,上部寬約8毫米,先端寬圓具短尖,通常背部具明顯的腺點。種子長圓狀卵形,扁平,長5-7毫米,兩側具膜質翅。間斷分布於雲南西部怒江上游的貢山、福貢、碧江、騰衝、龍陵及瀾滄江以西的雲龍、蘭坪及湖北西部利川, 四川東南部西陽,貴州東南部雷山、劍河、榕江、 丹寨等縣。生於海拔500-2300(-2600)米的山地溝谷林中。 緬甸北部也有少量分布。
相關知識
紅豆杉綱木蘭科
松柏綱
鴨跖草科
禾木科
山茶科
茜草科
榆科
輪藻門
黃藻門
羅漢松科
硅藻門
紅藻門
茄科
金縷梅科
綠藻門
金藻門
粘菌門
真菌門
褐藻門
百合科
蕁麻科
傘形科
甲藻門
細菌門
鐵樹綱
銀杏綱
五加科
中國裸子植物瀕危及稀有種
裸子植物 | 裸子植物是原始的種子植物,其發生髮展歷史悠久。最初的裸子植物出現在古生代,在中生代至新生代它們是遍布各大陸的主要植物。現代生存的裸子植物有不少種類出現於第三紀,後又經過冰川時期而保留下來,並繁衍至今的。 |
三尖杉科 | 海南粗榧;貢山三尖杉;篦子三尖杉 |
柏科 | 翠柏;台灣翠柏;紅檜;岷江柏木;巨柏;福建柏;朝鮮崖柏;崖柏 |
蘇鐵科 | 蘇鐵屬所有種 |
麻黃科 | 斑子麻黃 |
松科 | 百山祖冷杉;秦嶺冷杉;梵淨山冷杉;台灣冷杉;長苞冷杉;元寶山冷杉;資源冷杉;銀杉;海南油杉;矩鱗油杉;柔毛油杉;太白紅杉;四川紅杉;麥吊雲杉;康定雲杉;大果青桿;長葉雲杉;大別山五針松;華南五針松;雅加松;巧家五針松;長白松;興凱湖松;毛枝五針松;短葉黃杉;瀾滄黃杉;黃杉;麗江鐵杉;長苞鐵杉 |
羅漢松科 | 雞毛松;陸均松;長葉竹柏;海南羅漢松;蘭嶼羅漢松 |
紅豆杉科 | 短葉穗花杉;台灣穗花杉;雲南穗花杉;白豆杉;紅豆杉屬所有種;榧屬所有種 |
杉科 | 水松;水杉;台灣杉 |